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复宁V号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血黏度、脂质代谢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
作者 马国锋 武向阳 +1 位作者 王雅宁 黎军德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1期2577-2580,共4页
目的:分析心复宁V号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血黏度、脂质代谢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心复宁V号... 目的:分析心复宁V号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血清血黏度、脂质代谢及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200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心复宁V号辅助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后血清血黏度、脂质代谢及斑块稳定性参数等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4周后外周血不同切率(1/s、5/s、30/s、200/s)下全血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血清脂质代谢指标TC、TG、LDL-C、ApoB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HDL-C含量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清炎症因子Lp-PLA2、sICAM-1、NF-κB、hs-CRP、TNF-α含量低于对照组患者;斑块稳定性参数AT、TTP、mTT、PI、BI、EI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心复宁V号联合西医药物治疗可优化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循环内环境,在稳定斑块性质方面也具有卓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心复宁 V 血粘度 脂质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食疗在恶性肿瘤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欣璞 肖海娟 +1 位作者 方瑜 姜伊娜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11期203-206,共4页
饮食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占全球十大高发肿瘤的1/2,且治疗颇为棘手,成为国内外医家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中医“药食同源”理论认为,... 饮食与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饮食习惯的改变,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目前消化道肿瘤的发生率占全球十大高发肿瘤的1/2,且治疗颇为棘手,成为国内外医家重点研究的疾病之一。中医“药食同源”理论认为,饮食疗法具有防治疾病的作用,在调整恶性肿瘤患者体内生理平衡,纠正病理状态方面也有重要意义。该文将就饮食与肿瘤的关系,恶性肿瘤患者食疗的调护方法以及研究进展做以探讨,希望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食疗法 肿瘤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甲双胍对有运动习惯的T2DM患者种植体边缘骨吸收的影响
3
作者 田欢 邵智文 +6 位作者 赵国强 易子安 陈梓俊 王宇曦 邓邦莲 宋应亮 刘向东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5-782,共8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二甲双胍对有运动习惯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行下颌第一磨牙区不植骨手术的病例63例,种植73枚。种植修复完成后6月、1年和2年复诊检查,比较正常血糖对照组(N组41例47枚种植体)、2型... 目的:回顾性研究二甲双胍对有运动习惯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种植体的边缘骨吸收的影响。方法:纳入行下颌第一磨牙区不植骨手术的病例63例,种植73枚。种植修复完成后6月、1年和2年复诊检查,比较正常血糖对照组(N组41例47枚种植体)、2型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无运动习惯(M组10例13枚种植体)、2型糖尿病服用二甲双胍有运动习惯(MR组12例12枚种植体)3组间的边缘骨吸收(MBL)、种植体成功率和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结果:N组和MR组的远期骨水平种植体近中边缘骨吸收显著低于M组(分别为P=0.001,P=0.0005);N组、MR组与M组的种植体成功率分别为95.74%、100%、76.92%;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分别为2.13%、0和15.38%。结论:在下颌第一磨牙区不植骨的种植手术中,2型糖尿病有运动习惯的患者服用二甲双胍可改善其种植体的远期边缘骨吸收,提高种植体成功率,降低种植体周围炎发病率,预后优于无运动习惯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修复 2型糖尿病 二甲双胍 运动习惯 边缘骨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鲍曼不动杆菌通过活化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引起感染人支气管上皮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被引量:7
4
作者 张怡敏 张宏方 +6 位作者 周雪宁 徐洋洋 王媛媛 叶峥嵘 史琳娜 环诚 寇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421-426,共6页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PAFR)在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感染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HBE细胞分为对照组、银杏内酯B(GB)处理组、A.baumannii感染组、A.baumannii感染联合GB处理组。使用临床分离的A.baumannii... 目的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PAFR)在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感染人支气管上皮(HBE)细胞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HBE细胞分为对照组、银杏内酯B(GB)处理组、A.baumannii感染组、A.baumannii感染联合GB处理组。使用临床分离的A.baumannii感染HBE细胞,GB处理组分别用1×10~3CFU/m L、1×10~5CFU/m L和1×10~7CFU/m L的A.baumannii感染HBE细胞,A.baumannii感染联合GB处理组则先用10μmol/L GB阻断PAFR活性而后进行1×10~3CFU/m L A.baumannii感染。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HBE细胞PAFR、磷酸化的Janus激酶1(p-JAK1)、磷酸化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1(p-STAT1)的蛋白水平,使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使用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氧化应激水平;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的膜联素Ⅴ/碘化丙啶(annexinⅤ-FITC/PI)染色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baumannii感染的HBE细胞中PAFR蛋白水平显著升高,细胞活力显著下降,细胞内MDA水平和细胞凋亡明显增加,p-JAK1和p-STAT1蛋白水平增加。结论 A.baumannii感染的HBE细胞PAFR活化,激活JAK1/STAT1信号通路促进HBE细胞的氧化应激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血小板激活因子受体(PAFR) HBE细胞 银杏内酯B(ginkgolide 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抑制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通路加重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大鼠的炎症 被引量:7
5
作者 张怡敏 叶峥嵘 +6 位作者 周雪宁 张宏方 王媛媛 徐洋洋 史琳娜 环诚 寇静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395-400,共6页
目的利用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处理大鼠,检测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感染过程中TLR4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TAK-242处理组、A.baumannii接种组以及TAK-242和A.baumannii联合处理组。TAK-242处理组... 目的利用Toll样受体4(TLR4)抑制剂TAK-242处理大鼠,检测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感染过程中TLR4的作用。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TAK-242处理组、A.baumannii接种组以及TAK-242和A.baumannii联合处理组。TAK-242处理组大鼠通过尾静脉注射TAK-242(1 mg/kg),感染大鼠通过气道接种方法接种A.baumannii。于接种后72 h,取肺组织匀浆后接种至LB培养基,进行肺组织细菌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ELISA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Western blot法检测PBMC中磷酸化核因子κBp65(p-NF-κBp65)的蛋白水平。结果免疫功能正常的大鼠感染A.baumannii 72 h后,肺内细菌基本被清除,而TAK-242处理的大鼠接种A.baumannii后,肺中细菌计数显著增加;正常大鼠感染后,肺部有轻微炎症,TAK-242处理的大鼠接种A.baumannii后肺部炎症较为明显;TAK-242处理的大鼠接种A.baumannii后,TNF-α和IL-6增加幅度小于正常感染组大鼠;正常大鼠感染A.baumannii 72 h后,PBMC中p-NF-κBp65蛋白水平升高,而经过TAK-242处理的大鼠感染后,PBMC中p-NF-κBp65的水平升高不明显。结论抑制TLR4/NF-κB通路引起大鼠A.baumannii感染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oll样受体4(TLR4) 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 TAK-242 核因子κB(NF-κ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鼠鲍曼不动杆菌肺感染模型的制备 被引量:5
6
作者 张怡敏 周雪宁 +2 位作者 张宏方 环诚 叶峥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392-1397,共6页
目的构建小鼠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诱导的肺炎模型,研究A.baumannii致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预处理组、正常小鼠接种组和免疫缺陷小鼠接种组。利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预处理实验雄性C57BL/6小鼠制备免疫... 目的构建小鼠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诱导的肺炎模型,研究A.baumannii致病的分子机制。方法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环磷酰胺预处理组、正常小鼠接种组和免疫缺陷小鼠接种组。利用免疫抑制剂环磷酰胺预处理实验雄性C57BL/6小鼠制备免疫缺陷小鼠模型,使用临床重症监护病房(ICU)分离的A.baumannii制备新鲜菌液(1×108集落形成单位/m L),通过气道接种方法接种至小鼠,分别于接种后6、24、72 h,进行小鼠肺及肺泡灌洗液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变化,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血清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2、IL-4、IL-5、IL-6、IL-10、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免疫功能正常的小鼠感染A.baumannii72 h后,肺内细菌基本被清除,而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鼠接种A.baumannii后,肺及血液中细菌计数持续增加;正常小鼠感染6 h后,体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升高,至72 h下降,而经过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鼠感染后,肺及血液中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持续升高;感染72 h后,免疫功能正常小鼠肺部有轻微炎症,免疫缺陷小鼠肺部炎症较为明显;正常小鼠感染6 h后,血清中上述细胞因子含量均增加,至72 h下降,而经过免疫抑制剂处理的小鼠感染后,肺及血液中上述细胞因子水平均持续升高。结论成功制备了A.baumannii诱导的小鼠肺部感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肺炎 免疫抑制 获得性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李堪印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晓亮 袁普卫 李堪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71-1373,共3页
强直性脊柱炎是骨伤科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其病程长、致残率高的特点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现代医学尚无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李堪印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基于中医阴阳学说与现代医学免疫学理论的相似之处,以运用中药调节阴阳-... 强直性脊柱炎是骨伤科常见的疑难杂症之一,其病程长、致残率高的特点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痛苦。目前,现代医学尚无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法,李堪印教授结合自身临床经验,基于中医阴阳学说与现代医学免疫学理论的相似之处,以运用中药调节阴阳-免疫功能平衡为切入点,重新探讨认识强直性脊柱炎的病因病机,创立了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阴阳-免疫双调法来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该疗法从长期疗效来看,极大地减轻了患者发病过程中的痛苦,有效地延缓了本病的进展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阴阳 免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胱天蛋白酶1(caspase-1)抑制剂AC-YVAD-CMK抑制鲍曼不动杆菌诱导骨髓来源巨噬细胞IL-1β的分泌
8
作者 张怡敏 周雪宁 +2 位作者 张宏方 环诚 叶峥嵘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594-1599,共6页
目的探讨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对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刺激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从C57BL/6小鼠分离培养BMDM,使用(1×103、1×105、1×107)菌落形... 目的探讨胱天蛋白酶1(caspase-1)特异性抑制剂AC-YVAD-CMK对鲍曼不动杆菌(A.baumannii)刺激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分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影响。方法从C57BL/6小鼠分离培养BMDM,使用(1×103、1×105、1×107)菌落形成单位(CFU)/mL的A.baumannii刺激BMDM,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分别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IL-1β前体(pro-IL-1β)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pro-IL-1β蛋白水平;使用AC-YVAD-CMK阻断caspase-1活性并检测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使用A.baumannii接种预先给予环磷酰胺处理的小鼠,制备A.baumannii感染模型,给予AC-YVADCMK处理,ELISA检测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IL-1β的水平;HE染色观察A.baumannii感染小鼠肺组织损伤情况。结果A.baumannii刺激BMDM后,培养上清中IL-1β的水平增加,pro-IL-1βmRNA和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使用AC-YVAD-CMK阻断caspase-1活性后,BMDM分泌IL-1β减少,A.baumannii接种的小鼠腹腔给予AC-YVAD-CMK处理,BALF中IL-1β的水平下降,其肺组织损伤程度减轻。结论 AC-YVAD-CMK通过减少A.baumannii感染BMDM分泌IL-1β减轻肺的病理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白细胞介素1β(IL-1β) 骨髓来源的巨噬细胞 胱天蛋白酶1(caspase-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拉曼光谱分析中药复方制剂中青蒿素含量的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李佳佳 刘靖丽 +7 位作者 靳如意 唐于平 乐世俊 王李雯 龙旭 张光辉 孟庆华 李荣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2403-2408,共6页
从中药材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一种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目前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药物。含有青蒿素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疟、抑菌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然而含青蒿素的复方制剂没有可量化的统一质量标准,因此难以控... 从中药材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是一种含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目前已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药物。含有青蒿素的复方制剂具有抗疟、抑菌和调节免疫功能等作用,然而含青蒿素的复方制剂没有可量化的统一质量标准,因此难以控制和评价这些复方制剂的质量。目前对于青蒿素复方制剂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定性分析其有效成分上,但具体如何定量分析其中青蒿素含量的研究工作却并不多,迫切需要一种简便、快速、无损的方法监控青蒿素的生产和使用。激光拉曼光谱是一种分子联合的光散射现象,能够提供样品分子的成分及结构,对研究青蒿素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对青蒿素标准样品进行激光拉曼光谱定性分析测试,获得青蒿素标准品的拉曼特征图谱,这些标准图谱为以后分析中药复方制剂中的青蒿素奠定了基础。通过拉曼测试分析得到位于724cm^-1处的拉曼峰是与青蒿素中过氧基团直接相关的特性声子振动模式,可用于检测过氧桥键的存在,也是决定其抗疟活性的关键;而位于1 736cm^-1处的拉曼峰强度大、周围无其他振动峰干扰,是与青蒿素中内酯基团相关的特性声子振动模式,也可用来检测分析青蒿素。因此,拟采用青蒿素分子中位于724cm^-1处和1 736cm^-1两处的拉曼特征峰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然后,在实验室制备了一系列具有不同青蒿素质量百分数的青蒿素/面粉混合样品,确定出混合样品中青蒿素724cm^-1处和1 736cm^-1处拉曼光谱参数。并以峰面积比值 A 724 /A 1 736 的平均值作为横坐标,青蒿素质量百分数作为纵坐标,拟合青蒿素质量百分数与峰面积比的函数关系,得到二次函数关系式为 y=0.907 22x 2+0.465 93x(0<x<0.9),相关系数 r 为0.992 65。最后,将该关系式用于中药复方制剂青蒿素哌喹片中青蒿素的含量检测分析,按照此方法计算得到的青蒿素含量值与真实值(14.29%)比较,相对误差较小(<10%),可以初步建立起青蒿素含量的拉曼光谱测试方法。本文提出应用激光拉曼光谱技术,以期实现原位、无损和快速检测。在青蒿素标准样品实验研究基础上,确定青蒿素拉曼光谱参数和实验条件,建立起复方制剂中青蒿素含量的实验分析方法,为青蒿素的研究和应用开创新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拉曼光谱 青蒿素含量 中药复方制剂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为封藏之本”理论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发病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李焱 窦群立 杨锋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369-1372,共4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骨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属中医“骨痿”范畴,中医药在临床防治中的独特优势使得近年来对本病的中医药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增多。现代研究中发现一些人体基础物质的功能和特性与中医理论中的肾精功...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中老年人常见的代谢性骨疾病,根据临床症状属中医“骨痿”范畴,中医药在临床防治中的独特优势使得近年来对本病的中医药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增多。现代研究中发现一些人体基础物质的功能和特性与中医理论中的肾精功能、作用相似,这些人体基础物质的缺乏是导致本病的主要原因。精亏髓减,骨失所养是本病的核心病机,封藏功能作为肾的主要生理功能,体现在对脏腑精气的贮藏与调控,故原发性骨质疏松症产生、发展多与肾的封藏功能失司相关。本文就《内经》中“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理论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关系的现代研究,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为封藏之本 骨痿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扶阳活血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Th1/Th2细胞平衡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余星星 李毅 +1 位作者 张娇娇 张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2年第8期192-194,I0004,共4页
目的探讨扶阳活血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扶阳活血解毒方高剂量组、扶阳活血解毒方中剂量组、扶阳活血解毒方低剂量组,每... 目的探讨扶阳活血解毒方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的治疗作用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复制UC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扶阳活血解毒方高剂量组、扶阳活血解毒方中剂量组、扶阳活血解毒方低剂量组,每组10只。治疗14天后,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并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IL-4、IFN-γ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各治疗组DAI评分显著降低,结肠HE染色充血、水肿及炎性细胞侵润较模型组明显减轻,IFN-γ的水平降低,IL-4的水平升高,差距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扶阳活血解毒方对UC模型的大鼠症状及病理组织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可能通过上调血清IL-4表达,减少IFN-γ的表达来维持TH1/TH2细胞平衡进而发挥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扶阳活血解毒方 IL-4 IFN-γ TH1/TH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蟾素注射液联合西医疗法治疗肝癌有效性与安全性的系统评价Meta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任思思 范妤 +4 位作者 郭东艳 翟秉涛 李京涛 史晓燕 段丽芳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6期452-462,共11页
目的:评价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肝癌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检索有关华... 目的:评价华蟾素注射液治疗肝癌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维普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检索有关华蟾素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原发性肝癌的随机对照实验,检索时间均为建库至2021年6月4日。由2位独立的研究员分别按照纳入标准对文章进行系统筛选、文献纳入、质量评估,采用RevMan 5.4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0项研究,总计2355例患者。华蟾素注射液联合西医治疗相比于常规西医治疗临床有效率更高[RR=1.16,95%CI=(1.11,1.22),P<0.00001],能够有效减小瘤体大小[RR=1.33,95%CI=(1.17,1.51),P<0.00001]、延长患者生存时间[RR=1.41,95%CI=(1.31,1.52),P<0.00001]、提高生活质量[RR=1.37,95%CI=(1.19,1.57),P<0.00001]、改善患者肝功能[RR=−14.52,95%CI=(−16.15,−12.88),P<0.00001],减轻骨髓抑制[RR=0.44,95%CI=(0.31,0.62),P<0.00001]等不良反应[RR=0.94,95%CI=(0.85,1.42),P=0.25]的发生。结论:华蟾素注射液联合西医疗法可有效改善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但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较低,影响结局的客观性,尚需要更加全面的多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实验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蟾素注射液 原发性肝癌 Meta分析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关怀视角下慢性病患者治疗负担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5
13
作者 郑琛 张习禄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21期46-49,共4页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X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0位内科医生进行了深度访谈,旨在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分析治疗负担的不同内涵以及其对患者(和家属)的影响,并根据国外学者的相关前期研究成果以及此次深度访谈的调研结果,总...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X市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10位内科医生进行了深度访谈,旨在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分析治疗负担的不同内涵以及其对患者(和家属)的影响,并根据国外学者的相关前期研究成果以及此次深度访谈的调研结果,总结出能够代表治疗负担的相互关联的5个主题,分别为经济负担、药物负担、时间负担、获得健康照护负担以及心理负担。从叙事的角度出发,分别阐述治疗负担5个主题背后的深层含义,以此为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医患共同决策的质量,最终减轻慢性病患者的治疗负担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慢性疾病 治疗负担 质性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叙事医学对癌症患者外科术前谈话的积极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郑琛 张习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1期85-91,共7页
人口老龄化以及新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癌症发病率急剧上升。作为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干预必不可少,其中术前谈话更是术前准备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采取参与式观察法对一段癌症患者的外科术前谈话进行文本解析,找... 人口老龄化以及新型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世界范围内的癌症发病率急剧上升。作为癌症治疗的主要手段,外科手术干预必不可少,其中术前谈话更是术前准备流程中的重要环节。采取参与式观察法对一段癌症患者的外科术前谈话进行文本解析,找出医患双方不同视角下对于疾病叙事的分歧所在,即患者的叙事是涵盖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主观叙事,包括了社会和自我的全方位叙事,是具有人文意义的感性叙事;而医生的叙事则是专注于当下的此时此景的客观叙事,是纯医学性的理性叙事。因此尝试将叙事医学的理念和方法引入医患沟通的具体实践之中,以此提高医生的共情能力和沟通技巧,使得患者得以真正参与到临床决策的制定过程中,达到“医患共同决策”的层面,最终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医学 医患沟通 癌症治疗 共同决策 术前谈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病证结合便秘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朱书斌 刘金响 +1 位作者 张聪伟 冯群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3期1955-1958,共4页
中医治疗便秘相比西药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但治疗机制的研究却并不完善。研究中医药治疗便秘的具体机制,应参照中医理论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现有研究多以“病-证结合”的方法复制中医证型动物模型,通过文献... 中医治疗便秘相比西药具有远期疗效好、不良反应小等优势,但治疗机制的研究却并不完善。研究中医药治疗便秘的具体机制,应参照中医理论建立科学合理的中医证型动物模型。现有研究多以“病-证结合”的方法复制中医证型动物模型,通过文献总结发现存在用药剂量、造模时间、造模流程叙述不清,甚至模型运用不合理的问题。为归纳探索中医证型便秘模型的造模方法,通过文献综述的方式,归纳阐述脾虚型便秘、血虚型便秘、阳虚型便秘、津亏型便秘的现有造模方法,造模流程以及评价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证型 病证结合 便秘 动物模型 综述 造模方法 便秘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脾虚类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呼菁玉 杜晓泉 +2 位作者 刘金响 代蕊 刘力艳 《世界中医药》 CAS 2021年第21期3256-3260,共5页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世界难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明确,制备稳定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此病的一个重要环节。UC动物模型发展至今其造模技术相对成熟,现有造模方法为免疫法、化学刺激法、复合法、中医证候...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世界难治性疾病之一,其发病原因和机制尚未明确,制备稳定的动物模型是研究其病因、发病机制和防治此病的一个重要环节。UC动物模型发展至今其造模技术相对成熟,现有造模方法为免疫法、化学刺激法、复合法、中医证候模型、基因修饰法、细菌感染模型及自发模型。UC和中医学的“久痢”疾病临床表现高度相似,其以机体脾虚失运为主要发病机制,饮食不调、情志内伤为首要发病诱因。因此对于脾虚类UC动物模型的建立是探究UC众多中医证型的基石,故对脾虚类UC动物模型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便于研究学者应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虚 溃疡性结肠炎 中医证候 饮食不调 情志内伤 动物模型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龄背景下叙事医学在外科的探索 被引量:3
17
作者 郑琛 张习禄 《医学与哲学》 2019年第19期60-64,共5页
急剧发展的老龄化趋势对我国外科医学的临床诊疗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如医疗照护质量降低、“老年住院治疗社会化”现象扩大以及是否进行手术干预的难度增大等问题。以某市三甲医院普通外科近五年的患者入院数据为研究基础,拟将叙... 急剧发展的老龄化趋势对我国外科医学的临床诊疗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重大挑战,如医疗照护质量降低、“老年住院治疗社会化”现象扩大以及是否进行手术干预的难度增大等问题。以某市三甲医院普通外科近五年的患者入院数据为研究基础,拟将叙事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引入外科医学的临床实践之中,旨在通过加强医护人员的叙事能力,从而提高其临床决策质量;同时通过平行病历的撰写呈现他们对于自我职业精神的反思,强化外科医务工作团队的有效性,以此为临床推广应用提供相关的实践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龄化 叙事医学 叙事能力 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困境与希望:新冠肺炎疫情下的医学叙事 被引量:1
18
作者 郑琛 张习禄 《医学与哲学》 2020年第11期33-36,共4页
数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中国医务人员及患者在这场抗疫之战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医学叙事,其中的文本意义既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亦具有极强的个人属性。采用参与式观察法,收集、记录自然条件下不同的患者在疫情期间前来医院就诊... 数月以来,新冠肺炎疫情之下的中国医务人员及患者在这场抗疫之战中形成了许多独具特色的医学叙事,其中的文本意义既具有深刻的社会属性,亦具有极强的个人属性。采用参与式观察法,收集、记录自然条件下不同的患者在疫情期间前来医院就诊的疾病故事,共计29个案例,并根据患者就诊中的不同心态将这些案例分为恐慌、无奈和乐观三类,最后尝试以医者的视角,通过三个医务人员的平行病历对疫情之下这三类不同的患者心态进行解读,借此重新审视特殊时代背景之下医者的责任和医学的意义,旨在为后疫情时期的医患关系研究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思考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患命运共同体 医学叙事 医患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