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尿酸介导体重指数与慢性心力衰竭关系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葛腾 房瑛 +3 位作者 齐鸿飞 宁博 吴永青 赵明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95-502,共8页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体重指数、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的东亚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集,以逆方差加权(IVW)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同时采用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模型、简单模型... 目的:采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探讨体重指数、尿酸与慢性心力衰竭(CHF)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公开的东亚人群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汇总数据集,以逆方差加权(IVW)法为主要分析方法,同时采用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模型、简单模型、加权模型,分析体重指数、尿酸与CHF两两之间的关系。使用MR-Egger回归法检测多效性,使用Cochran Q检验检测异质性,使用留一法进行敏感性分析,绘制漏斗图检测偏倚性,使用MR-PRESSO包剔除离群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孟德尔分析后计算中介效应值及中介效应比例,最后分析体重指数、尿酸与CHF两两之间的反向孟德尔随机化研究。结果:两样本孟德尔分析中IVW法显示体重指数(OR=1.685,95%CI:1.417~2.003,P<0.001)、尿酸(OR=1.225,95%CI:1.087~1.380,P<0.001)均与CHF存在因果关系;体重指数(OR=1.204,95%CI:1.139~1.273,P<0.001)与尿酸存在因果关系。尿酸在体重指数与CHF的因果关系中的中介效应比例为7.23%。MR-Egger回归截距的P均>0.05,即筛选出的SNP不存在水平多效性,因果推断方法有效,体重指数-尿酸、体重指数-CHF的孟德尔随机化分析存在异质性(Cochran Q检验P<0.01)。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中IVW法显示,CHF与体重指数(OR=0.977,95%CI:0.947~1.008,P>0.05)、CHF与尿酸(OR=1.000,95%CI:0.963~1.038,P>0.05)之间均不存在因果关系,尿酸与体重指数的分析存在基因多效性,故因果推断方法无效。结论:体重指数、尿酸均与CHF存在因果关系且呈正相关,且尿酸在体重指数与CHF的因果关系中为不完全中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重指数 尿酸 慢性心力衰竭 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因果关系 中介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34
2
作者 尹航 董博 +2 位作者 康武林 袁普卫 刘德玉 《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5,共7页
目的 比较分析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经手术治... 目的 比较分析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2月至2020年7月经手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150例(单节段)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两组,网袋组73例,PKP组77例,术后随访12个月。分别记录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2 d和12个月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并比较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及相邻椎体骨折情况。结果 1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袋组73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7.1±1.9)min、术中透视次数为(14.3±1.4)次、骨水泥渗漏7例(9.6%)、相邻椎体骨折5例(6.8%),与PKP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手术时间(32.4±4.3)min,术中透视次数(17.2±2.1)次,骨水泥渗漏19例(24.7%),相邻椎体再骨折16例(20.8%),均P<0.05];骨水泥注入量与PK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网袋组术后2 d、12个月的VAS评分、Cobb角、伤椎前缘高度及ODI指数分别为(2.1±0.3)分、(11.4±3.7)°、(25.9±4.7)mm、(32.5±3.9)%和(0.4±0.3)分、(10.8±2.1)°、(24.2±1.7)mm、(26.8±2.5)%,各观察指标与术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与PKP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2 d分别为(2.3±0.4)分、(11.3±2.8)°、(26.7±4.1)mm、(32.6±3.7)%;术后12个月分别为(0.3±0.6)分、(10.9±1.7)°、(23.8±2.7)mm、(27.1±2.1)%,均P>0.05]。结论 骨填充网袋椎体成形术和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临床疗效基本相当,均可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症状、恢复椎体部分高度、纠正Cobb角及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而网袋组减少手术时间及术中透视次数、降低骨水泥渗漏率和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具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 骨填充网袋 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水泥渗漏 椎体再骨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