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临床指标和MRI征象构建的列线图对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诊断效能 被引量:2
1
作者 王莹 张喜荣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11-1419,共9页
目的探究临床指标联合MRI征象的列线图模型对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判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3年7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并分为实证组(n=84)和虚证组(n=54),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 目的探究临床指标联合MRI征象的列线图模型对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判断效能。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9月—2023年7月在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13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资料,并分为实证组(n=84)和虚证组(n=54),所有患者均在治疗前行钆塞酸二钠增强MRI扫描。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的独立预测因子,并构建列线图模型,将所有患者按8∶2随机分为训练组(n=110)和验证组(n=28)。通过校准曲线、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和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临床效能。结果实证组与虚证组比较,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血小板、白蛋白、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凝血酶原时间、甲胎蛋白、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有无门静脉侵犯、肿瘤个数、肝胆期肿瘤信号和表观扩散系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甲胎蛋白(OR=0.003,95%CI:0.000~0.052,P<0.001)、凝血酶原时间(OR=0.032,95%CI:0.004~0.286,P=0.002)、淋巴细胞(OR=0.032,95%CI:0.004~0.268,P=0.002)、白蛋白(OR=0.009,95%CI:0.001~0.163,P=0.001)、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OR=0.040,95%CI:0.003~0.457,P=0.010)、直接胆红素(OR=0.014,95%CI:0.001~0.198,P=0.002)、门静脉癌栓(OR=0.005,95%CI:0.000~0.115,P=0.001)、肿瘤个数(OR=12.740,95%CI:1.212~133.937,P=0.034)和表观扩散系数(OR=19.269,95%CI:3.163~117.387,P=0.001)是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分型的独立预测因子。训练组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962、84.1%、92.4%和89.1%,验证组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848、63.6%、100.0%和85.7%。校准曲线显示列线图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中的预测证型与实际证型之间有较好的一致性。决策曲线显示列线图在较大的阈值概率范围内有较好的净收益。结论基于临床指标联合MRI征象的列线图模型在判断原发性肝癌中医证型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效能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辨证分型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像学新技术在间质性肺疾病评价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江叶海 蒲豆豆 +1 位作者 任占丽 于楠 《放射学实践》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7-131,共5页
影像学在间质性肺疾病(ILD)的诊断、评估中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如CT、MRI、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扫描(PET)为ILD诊断与评估提供了客观工具。本文将基于多模态定量影像技术在ILD的应用与探索进行综述。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石菖蒲挥发油抗抑郁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郑甜甜 谭娟娟 +1 位作者 张惠钰 杨洪义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6-167,共12页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石菖蒲挥发油成分抗抑郁的作用机制。首先,检索TCMSP、CNKI和PubChem数据库收集挥发油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挥发油成分靶点;利用DisGeNET、DrugBank、Gen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 利用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研究石菖蒲挥发油成分抗抑郁的作用机制。首先,检索TCMSP、CNKI和PubChem数据库收集挥发油成分;运用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挥发油成分靶点;利用DisGeNET、DrugBank、GenCards、OMIM和TTD数据库获取抑郁症疾病靶点。然后通过Venn、Cytoscape 3.10.1、String和DAVID数据库分析石菖蒲挥发油抗抑郁的潜在活性成分、核心靶点及作用通路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建立抑郁样小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结果显示石菖蒲挥发油抗抑郁的活性成分可能为香树烯、α-蒎烯、β-细辛醚等8种化学成分;关键靶点可能为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rostaglandin-endoperoxide synthase 2,PTGS2)、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主要富集于核因子κB受体(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结果显示,石菖蒲挥发油能明显减少小鼠抑郁样行为,改善小鼠抑郁状态,显著下调抑郁小鼠海马PTGS2、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量(P<0.01),减少小鼠海马PTGS2及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onized calcium-binding adaptor molecule-1,Iba1)阳性细胞数量。上述研究表明石菖蒲挥发油能够有效地改善抑郁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TNF、IL-17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菖蒲挥发油 网络药理学 抑郁症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呼吸训练对肺部磁共振自由呼吸成像序列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江叶海 党珊 +3 位作者 蒲豆豆 张丽 王少彧 于楠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9-23,共5页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改善肺部MRI自由呼吸序列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拟接受肺部MRI检查的42例患者,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病变位置进行匹配,然后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检查前,操作者告知患者... 目的:探讨呼吸训练对改善肺部MRI自由呼吸序列图像质量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22年6月—2023年6月拟接受肺部MRI检查的42例患者,按照患者年龄、性别、病变位置进行匹配,然后随机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检查前,操作者告知患者噪音、发热、检查时间等信息。对照组接受常规的检查前准备,实验组患者在检查前30 min通过视诊方法评估患者呼吸状态。对于呼吸规律的患者继续按照现有的节奏呼吸。对于呼吸不规律的患者,操作者在一旁指导患者吸气呼气,训练持续2 min。如果呼吸仍不规律,操作者继续进行呼吸训练,将时间延长至5 min。采集所有患者的星状容积内插屏气检查(star Volumetric interpolated breath-hold examination,star VIBE)和螺旋超短回波时间(spiral Ultra-short time echo,spiral UTE)图像。两名高年资医师在不知道分组的情况下,采用5分法对肺部MRI图像进行主观图像质量评价。测量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降主动脉的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ty,SI)及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SD),根据信噪比(Signal to noise ratio,SNR)和SI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CV)公式计算SNR和CV值,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图像质量。结果:实验组的血管清晰度、支气管清晰度、噪声和伪影以及整体图像质量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客观图像质量评价中,实验组升主动脉、肺动脉干、降主动脉层面的SNR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CV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训练能改善自由呼吸序列的图像质量,提高了检查成功率和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远程功能连接密度的额颞叶变性患者脑白质功能的研究
5
作者 魏伟 樊丽华 +2 位作者 田欣 郑运松 周锋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65,共6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远程功能连接密度(long-ranges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lr-FCD)评估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患者脑白质静息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从公开数据库(The Image and Data Archive,IDA)共纳入... 目的本研究采用远程功能连接密度(long-ranges 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lr-FCD)评估额颞叶变性(frontotemporal dementia,FTD)患者脑白质静息功能改变。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从公开数据库(The Image and Data Archive,IDA)共纳入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组31例和FTD组30例,均进行了T1高分辨率结构像和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MRI)检查。T1结构像分割成灰质、白质、脑脊液并生成组水平白质掩膜(mask)。rs-fMRI图像经过一系列预处理并依据白质mask计算lr-FCD指标。通过单样本t检验分析HC组与FTD组lr-FCD的分布情况,再通过双样本t检验分析两组间lr-FCD指标有无差异。结果FTD组与HC组在受教育年限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3.232)。FTD组临床痴呆量表得分为(1.200±0.407)分。FTD组与健康对照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得分分别为(29.500±0.626)分、(23.100±4.140)分,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460,P<0.001)。健康对照组lr-FCD主要位于后丘脑束(包括视辐射),FTD组主要位于后放射状冠。与HC组相比,FTD组后放射冠、上纵束脑白质lr-FCD显著增高。结论本研究结果表明额颞叶变性的神经病理机制可能与脑白质远程功能连接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颞叶变性 功能连接密度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白质 病理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成像在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中的应用现状
6
作者 杨腾月 蒲豆豆 于楠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67-172,共6页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作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诊断的“金标准”,由于存在辐射暴露问题,在疾病长期动态监测中的应... 高分辨率计算机断层扫描(high-resolution computed tomography,HRCT)作为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CTD-ILD)诊断的“金标准”,由于存在辐射暴露问题,在疾病长期动态监测中的应用受到了限制。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作为一种无辐射、多参数成像技术,能够提供肺部通气、灌注、组织硬度和生物力学特性的定量信息,无创性地评估CTD-ILD的病理变化和疾病进展。本文系统综述了MRI在CTD-ILD中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超短回波序列(ultrashort echo time,UTE)、磁共振弹性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MRE)、动态对比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及超极化^(129)Xe MRI(hyperpolarized^(129)X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HP^(129)Xe MRI)等技术在CTD-ILD诊断、分型及疗效评估中的潜力,并探讨了当前技术局限性与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优化CTD-ILD的临床管理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缔组织病相关间质性肺病 磁共振成像 超短回波时间序列 超极化^(129)Xe磁共振成像 分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乳腺超声特征联合Ki-67对三阴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病理完全缓解的预测价值
7
作者 赵阳 肖迎聪 +4 位作者 巨艳 党晓智 薛文欣 李洋 宋宏萍 《解放军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95-702,共8页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超声(ABUS)特征联合Ki-67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27例女性TNBC患者,均在接受ABUS检查后行NAC和手术治... 目的探讨自动乳腺超声(ABUS)特征联合Ki-67预测三阴性乳腺癌(TNBC)新辅助化疗(NAC)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3月-2023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收治的127例女性TNBC患者,均在接受ABUS检查后行NAC和手术治疗,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pCR组(n=60)与病理未完全缓解(npCR)组(n=67)。比较两组NAC治疗前各项参数的差异,采用LASSO回归筛选TNBC患者NAC治疗后pCR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应用Bootstrap方法(1000次重抽样)对预测模型进行内部验证;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模型的区分度,通过De-long检验比较不同预测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采用校准曲线评估模型的准确性,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模型的临床获益。结果两组TNBC患者NAC治疗前的年龄、Ki-67、绝经状态、肿瘤类型、后方回声、冠状面汇聚征、冠状面跳跃征、冠状面白墙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ASSO回归分析显示,Ki-67、冠状面汇聚征、冠状面白墙征是TNBC患者NAC治疗后pCR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基于这些因素构建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Ki-67模型的AUC为0.733(95%CI 0.646~0.819),ABUS特征模型的AUC为0.777(95%CI 0.695~0.858),ABUS特征联合Ki-67模型的AUC为0.816(95%CI 0.741~0.890)。De-long检验显示,联合模型的AUC高于ABUS特征模型和Ki-67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US特征模型的AUC与Ki-67模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Hosmer-Lemeshow检验显示,联合模型的拟合度良好(P=0.304)。内部验证结果显示,联合模型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820(95%CI 0.726~0.879),表明模型稳定性良好;校准曲线显示联合模型的预测概率与实际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DCA曲线显示模型具有较好的临床获益。结论构建的ABUS特征联合Ki-67模型可用于预测TNBC患者NAC治疗后pCR的概率,为TNBC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乳腺超声 KI-67 新辅助化疗 三阴性乳腺癌 病理完全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 肝激酶B1的表达及其与γ-干扰素的相关性
8
作者 魏潇芮 于泽洋 +5 位作者 杨琨 周柯 黄芳 刘昊 白露 刘家云 《中国防痨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79-784,共6页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 目的:分析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感染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中肝激酶B1(liver kinase B1,LKB1)基因表达水平及其与γ-干扰素(IFN-γ)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24年3—6月期间于西安市胸科医院住院的23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肺结核组;纳入同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门诊诊断的20例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LTBI)者作为LTBI组;纳入同期于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20名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外周血样本,分离出PBMC,比较各组PBMC中LKB1 mRNA表达情况、IFN-γ水平,分析LKB1基因表达水平与IFN-γ水平的相关性。结果:(1)肺结核组、LTBI组和健康对照组LKB1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529(0.304,0.964)、1.326(1.064,1.591)、0.949(0.732,1.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3.707,P<0.01)。肺结核组的LKB1 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2.560,P=0.031),LTBI组的LKB1 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肺结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4.857,P<0.01)。(2)肺结核组患者外周血LKB1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早期分泌抗原靶-6刺激的IFN-γ水平呈负相关(r=-0.647,P=0.001),与培养滤液蛋白-10刺激的IFN-γ水平也呈负相关(r=-0.435,P=0.038)。结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PBMC中的LKB1基因呈低表达水平,且与IFN-γ的水平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感染 肝激酶B1 基因表达 干扰素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认知灵活性相关神经通路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白晓彦 胡博 崔光彬 《神经解剖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1-245,共5页
认知灵活性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内在需求下灵活切换思维并调整策略做出适应性行为的能力,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灵活性在个体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功能减退也是多种临床疾病的核心症状之一,但认知灵活性背... 认知灵活性是指在不断变化的环境和内在需求下灵活切换思维并调整策略做出适应性行为的能力,是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灵活性在个体的整个成长过程中都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功能减退也是多种临床疾病的核心症状之一,但认知灵活性背后的神经机制仍不清楚。前额叶皮质(PFC)是实现执行功能以及大脑高级认知活动的关键脑区,其不同的亚区与皮质下结构如纹状体、丘脑和杏仁核等之间存在广泛的神经通路,参与调控不同类型或不同水平上的认知灵活性。本文汇总了不同动物模型的认知灵活性神经通路,期望为认知灵活性神经机制的研究提供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灵活性 执行功能 神经通路 前额叶皮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浆ctDNA中HOXA7、SOX17甲基化联合影像学指标在肺癌早诊中的应用研究
10
作者 杨蕊菲 刘葆婧 +4 位作者 武曼 冯飞雪 张雨馨 王战争 马艳侠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讨肺结节直径、影像学指标、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循环肿瘤DNA(ci... 目的:探讨肺结节直径、影像学指标、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tokeratin 19 fragment antigen,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 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等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循环肿瘤DNA(circulating tumor DNA,ctDNA)中HOXA7、SOX17甲基化联合诊断早期肺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9月至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恶性肺结节患者60例,良性肺结节患者60例,作为肺癌组和良性结节组,另择同期于我院行体格检查的8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间患者结节直径、毛刺征、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血浆ctDNA HOXA7、SOX17甲基化率,并通过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癌变患者的独立危险因素,得出预测模型方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肺癌组肺结节直径、毛刺征、CEA、ProGRP、CYFRA21-1、血清HOXA7及SOX17甲基化率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和对照组,肺癌组SC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肺结节直径、毛刺征及血清ctDNA HOXA7、SOX17甲基化率是恶性肺结节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建立预测模型为Y=e^(x)(/1+e^(x)),x=-7.233+(0.108×结节直径)+(3.860×毛刺征)+(0.021×HOXA7甲基化率)+(0.043×SOX17甲基化率)。预测模型的AUC为0.981,相较于单个指标显著提升,较Mayo模型、LCBP模型的AUC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结节直径、毛刺征、ctDNA HOXA7、SOX17甲基化率检测对肺癌患者早诊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基于以上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明显提升诊断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肿瘤标志物 循环肿瘤DNA 甲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抑制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表达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及其初步机制分析
11
作者 赵鑫 陈旭涛 +4 位作者 鲁星妤 但文利 高国俊 唐康 陈丽华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5-782,共8页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连续7 d通过灌胃给予PUE后测定小鼠的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损伤... 目的:探讨葛根素(PUE)对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表达的影响及其对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方法:建立葡聚糖硫酸钠(DSS)诱导的小鼠UC模型,连续7 d通过灌胃给予PUE后测定小鼠的体质量、疾病活动指数、结肠长度;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损伤;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及结肠固有层巨噬细胞比例;免疫荧光检测NLRP3炎症小体与巨噬细胞的共定位情况;qRT-PCR检测小鼠结肠组织促炎细胞因子和NLRP3炎症小体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组织ZO-1、Occludin、cleaved caspase-1及IL-1β蛋白表达水平;利用脂多糖(LPS)及三磷酸腺苷(ATP)构建细胞模型,qRT-PCR检测NLRP3炎症小体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PUE对NLRP3炎症小体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及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结果:PUE干预显著改善DSS诱导的小鼠UC症状,包括体质量、疾病指数、结肠长度和病理损伤;PUE干预UC小鼠后,小鼠结肠固有层Ly6C+MHCⅡ-单核来源的巨噬细胞浸润减少;结肠组织中促炎细胞因子及NLRP3炎症小体相关分子表达水平降低;小鼠肠上皮细胞间ZO-1及Occludin表达水平升高;体外细胞实验证实,PUE能够降低LPS结合ATP诱导的巨噬细胞NLRP3炎症小体相关分子表达水平,同时降低p-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论:PUE可以通过减轻肠道组织炎症、修复上皮屏障显著改善UC症状。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减少了巨噬细胞内NLRP3炎症小体的形成与激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葛根素 巨噬细胞 NLRP3炎症小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灰质结构协变网络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图论分析
12
作者 樊丽华 魏伟 +4 位作者 陈媛媛 田欣 周锋 于群葳 郑运松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27-33,共7页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可以改变大脑结构,但对基于灰质的结构协变网络(structural covariance network,SCN)的拓扑属性研究较少。故本研究采用磁共振结构成像和图论分析评价AD患者的SCN改变。材料与方法本研究...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可以改变大脑结构,但对基于灰质的结构协变网络(structural covariance network,SCN)的拓扑属性研究较少。故本研究采用磁共振结构成像和图论分析评价AD患者的SCN改变。材料与方法本研究从阿尔茨海默病神经影像学计划(Alzheimer's Disease Neuroimaging Initiative,ADNI)开放数据库筛选了32例AD患者和29例健康对照(healthy control,HC),然后进行T1高分辨率成像检查。利用软件包(SPM8)对结构像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利用图像分析工具包(Graph Analysis Toolbox,GAT)对灰质构建SCN,并用图论分析方法对全局和局部网络指标进行计算和比较。结果与HC组相比,AD患者全局网络指标中的特征路径长度(characteristic path length,Lp)、聚类系数(clustering coefficient,Cp)、同配性、小世界属性(Lambda、Sigma、Gamma)、连边介数、节点介数、传递性降低,模块化、全局效率显示增加,但是与置换检验零假设结果相比,两组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最小密度下的节点指标显示,AD组标准化后的节点度减低的脑区主要包括右侧距状裂、右侧梭状回、右侧颞中回。节点介数减低的脑区主要包括右侧小脑、右侧缘上回,升高的脑区包括右侧距状裂、左侧眶部额下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右侧嗅皮层。Cp减低的脑区为右侧颞中回颞极,升高的脑区为小脑蚓部,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错误发现率(false discovery rate,FDR)校正后,两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标准化后节点指标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结果显示,AD组的节点度增高的脑区包括左侧小脑、左侧内侧额上回。节点介数增高的脑区包括左侧小脑、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内侧额上回,减低的脑区为右侧小脑。Cp升高的脑区包括右侧小脑、左侧眶部额中回,减低的脑区包括右侧颞中回颞极、左侧丘脑。局部效率在右侧小脑高于HC组,在右侧颞上回颞极低于HC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目标的网络攻击及随机网络攻击分析结果显示,两组在攻击节点后的剩余网络指标(最大成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目标的网络攻击和随机网络攻击的AUC结果显示,两组在剩余网络指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D组中SCN的全局和节点指标会发生改变,基于目标及随机网络攻击后AD组剩余网络指标未发生明显改变,这些指标变化可能是AD患者出现认知障碍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结构协变网络 图论分析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特征追踪技术量化左心室心肌应变参数在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3
作者 何泽明 郑敏文 +4 位作者 赵宏亮 徐子良 李爽昕 任子龙 贺太平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68-1273,共6页
目的探讨基于CT特征追踪技术量化左心室心肌应变(MS)的可行性以及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3月—2021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HOCM患者35例,并随机纳... 目的探讨基于CT特征追踪技术量化左心室心肌应变(MS)的可行性以及对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HOCM)患者的意义。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2019年3月—2021年12月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心脏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的HOCM患者35例,并随机纳入疑似冠状动脉疾病就诊者中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检查阴性者6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后处理软件分别量化受试者的常规心功能参数及MS参数,分析两组各参数的差异,并评估MS参数诊断HOCM的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HOCM组常规左心室功能参数中左心室壁最大厚度、左心室质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及每搏输出量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19~24.861,P均<0.05);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及心排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S参数中,HOCM组整体纵向及径向应变值显著减少(t=12.857、-6.427,P<0.01),而心内膜下整体周向应变值显著增加(t=-2.369,P<0.05)。MS参数中心肌整体纵向应变对HOCM的诊断效能最佳,曲线下面积为0.997。当心肌整体纵向绝对值≤20.78%时敏感度和特异度最高,分别为100%与95%。结论CT特征追踪技术量化的MS参数在定量分析左心室功能方面优于左心室射血分数,其中纵向应变对早期心肌功能损伤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最高,并且该技术可重复性好,有望成为HOCM患者心肌功能评估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心肌应变 心室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冯昭 《农业工程》 2018年第10期62-63,共2页
对微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核心目的是通过对微生物检测方法的确定,进行环境治理工作的创设;通过对微生物检测方法的构建,提高环境治理的整体质量。该文旨在提高微生物技术在环境治理中的有效运用。
关键词 微生物技术 环境治理 实践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诃子水提物通过上调PD-1/PD-L1表达调节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大鼠脾脏中细胞的细胞免疫减轻关节炎症
15
作者 吴茜 徐娥娥 +2 位作者 董家博 全嘉运 杨潇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94-500,共7页
目的研究诃子水提取物(TCWE)对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大鼠细胞免疫及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1/PD-L1)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IA组、TCWE处理组、甲氨蝶呤(MTX)处理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 目的研究诃子水提取物(TCWE)对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大鼠细胞免疫及程序性死亡蛋白1/程序性死亡蛋白1配体1(PD-1/PD-L1)通路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IA组、TCWE处理组、甲氨蝶呤(MTX)处理组,每组15只。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SD大鼠皮下注射Ⅱ型胶原蛋白制备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模型,TCWE组大鼠采用[20 mg/(kg·d)]TCWE处理,MTX组大鼠采用[1.67 mg/(kg·d)]MTX处理。处理14 d后,通过HE染色检查软骨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脾脏T淋巴细胞凋亡和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细胞比率,反转录PCR检测脾脏中的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γt(RORγt)和叉头盒转录因子P3(FOXP3)、PD-1和PD-L1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RORγt、FOXP3的表达和定位。Western blot法检测脾脏淋巴细胞的PD-1和PD-L1的蛋白表达,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结果与CIA组相比,TCWE组和MTX组的软骨和滑膜病变明显减轻,脾脏中的T淋巴细胞凋亡率增加,Treg/Th17细胞比率上调,RORγt的表达降低,FOXP3、PD-1和PD-L1的表达增加。血清IL-17水平降低,血清TGF-β水平升高。结论TCWE处理可能激活脾脏细胞的PD-1/PD-L1通路调节CIA大鼠脾脏中细胞的细胞免疫,减轻软骨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诃子水提取物 胶原蛋白诱发关节炎(CIA) 软骨 细胞免疫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PD-1) 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1(PD-L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矢状位T2WI瘤内瘤周影像组学列线图术前预测ⅠB期和ⅡA期宫颈癌的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徐青 彭雪艳 +2 位作者 郭长义 朱欣阳 贺朝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46-51,64,共7页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矢状位T2加权图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的瘤内结合不同瘤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的列线图,评估其术前预测宫颈癌ⅠB期和ⅡA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两家医院术前接受MRI检查和根治性子宫... 目的建立一个基于矢状位T2加权图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的瘤内结合不同瘤周区域影像组学特征和临床危险因素的列线图,评估其术前预测宫颈癌ⅠB期和ⅡA期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两家医院术前接受MRI检查和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加盆腔淋巴清扫并经术后病理证实的ⅠB和ⅡA期宫颈癌患者的实验室检查资料和MRI图像,分为训练组和外部验证组,对矢状位T2WI图像瘤内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和1~6 mm的瘤周环(ROI-1、ROI-2、ROI-3、ROI-4、ROI-5和ROI-6)分别提取影像组学特征,采用Pearson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the 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回归进行特征选择。以最佳者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构建0~6 mm瘤周影像组学模型,并筛选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基于以上最佳影像组学模型评分与临床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模型,并绘制列线图,以校准曲线评估模型校准度,以决策曲线分析(decision curve analysis,DCA)评价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由瘤内结合瘤周3 mm区域得到6个有效特征建立的影像组学模型预测效能最佳,在训练组和外部验证组,其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972和0.857。由肿瘤最大径、红细胞计数(red blood cell,RBC)的临床独立危险因素建立的临床模型预测效能次之,在训练组和外部验证组AUC分别为0.940和0.847。基于肿瘤最大径、RBC、瘤内结合瘤周3 mm的6个有效特征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效能更稳定,在训练组和外部验证组AUC分别为0.952和0.939,经校准曲线和DCA分析,列线图的校准度较高,临床净收益较大。结论基于T2WI瘤内和瘤周3 mm组学特征构建的影像组学列线图可以较好地术前预测ⅠB期和ⅡA期宫颈癌,对指导患者个体化治疗有着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子宫广泛性切除术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列线图 术前分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延胡索去甲乌药碱合成酶基因CyNCS1克隆及其表达模式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冯飞雪 吕瑞华 +5 位作者 李依民 高静 王凯 周嘉迪 颜永刚 张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46-154,共9页
【目的】克隆延胡索去甲乌药碱合成酶(norcoclaurine synthase, NCS)基因,分析其在延胡索异喹啉类生物碱合成中的关键作用。【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库,利用逆转录PCR克隆延胡索CyNCS1基因及其启动子区域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 【目的】克隆延胡索去甲乌药碱合成酶(norcoclaurine synthase, NCS)基因,分析其在延胡索异喹啉类生物碱合成中的关键作用。【方法】基于转录组数据库,利用逆转录PCR克隆延胡索CyNCS1基因及其启动子区域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编码蛋白的理化性质、结构特征及其启动子区域顺式作用元件,同时进行多序列比对和系统进化树分析,确定其进化关系;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其根、茎、叶及发育早、中、晚期块茎的组织表达模式进行分析;对茉莉酸甲酯(MeJA)、脱落酸(ABA)处理0,4,8,12 h的叶片进行表达谱分析,以体积分数75%酒精溶剂处理为对照(CK),确定该基因的表达特征。【结果】CyNCS1基因开放读码框长873 bp,编码291个氨基酸,编码蛋白分子量为33.09 ku,等电点为6.90,具有去甲乌药碱合成酶保守的催化结构域(GDGGVGTV/IL、YKEKF和MIEGGHLDMG),且不含信号肽,预测定位于细胞核中。多序列比对结果显示,CyNCS1与石生黄堇、罂粟的NCS蛋白同源性较高,分别为83.6%和82.1%;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CyNCS1与石生黄堇CsNCS蛋白聚为一支,说明二者亲缘关系较近。该基因启动子区长2 238 bp,包含多种植物激素及低温、热胁迫等环境因子的顺式作用元件。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随着发育推进块茎中CyNCS1的表达量显著增高,且受到MeJA和ABA的诱导,MeJA处理8 h时表达量为0 h的3.10倍,ABA处理8 h为0 h的3.16倍;而对照CyNCS1表达量随时间推移无明显变化。【结论】克隆并鉴定了延胡索NCS酶基因CyNCS1,明确了其在发育进程中的表达模式,并确定该基因表达受MeJA和ABA的诱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胡索 去甲乌药碱合成酶 异喹啉生物碱 启动子 顺式作用元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既病防变”脾肾同补法调控缺血性脑卒中PI3K/AKT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羽 李文武 +5 位作者 徐青云 朱潇 苗琦 雷烨 张怡敏 朱慧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15-220,I0023,共7页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一种由于脑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的特点。IS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细胞凋亡、兴奋性中毒、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方面。在脑缺血半暗带区域,细胞... 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是一种由于脑局部血液供应不足导致的急性脑血管疾病,具有高致残率及致死率的特点。IS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细胞凋亡、兴奋性中毒、能量代谢紊乱、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等方面。在脑缺血半暗带区域,细胞死亡的主要形式是凋亡。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PI3K)/蛋白激酶B(perine-threonine kinase,Akt)信号通路是调控IS细胞凋亡的关键通路之一。既往研究显示中医理论“既病防变”指导下的脾肾同补法是IS的基本治则,该治法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调控神经细胞凋亡,既能针对IS基本病机进行治疗,又能防止疾病传变,疗效确切。文章拟以“既病防变”为基础,以脾肾同补法为切入点,针对PI3K/Akt通路调控IS细胞凋亡的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相关基础研究及临床选方用药提供一定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既病防变 脾肾同补 磷脂酰肌醇3-激酶(phosphoinositide-3 kinase PI3K)/蛋白激酶B(perine-threonine kinase Akt)通路 脑卒中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AMP抑制核盘菌菌核形成的差异基因表达分析
19
作者 吕蕊花 冯昭 +4 位作者 吕瑞华 李依民 高静 彭亮 张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3-154,共12页
【目的】探究核盘菌响应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处理的转录组学特征,挖掘调控核盘菌菌核形成的关键基因,为靶向杀菌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接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至菌核原基形成时期的核盘菌作为CK1,开... 【目的】探究核盘菌响应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处理的转录组学特征,挖掘调控核盘菌菌核形成的关键基因,为靶向杀菌剂的研发提供参考。【方法】以接种在PDA培养基上生长至菌核原基形成时期的核盘菌作为CK1,开始形成黑色素时期的核盘菌作为CK2,以接种在PDA+5 mmol/L cAMP培养基上生长相同时间(5,7 d)的核盘菌作为试验组,依次命名为M1和M2,对这4组样品进行转录组测序(RNA-seq)比较,阐释cAMP影响菌核形成的调控途径,挖掘菌核原基及菌核黑色素形成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DEGs)。【结果】外源添加的cAMP主要在M1前期影响胞内的cAMP含量。差异表达基因分析结果显示,M1和CK1之间共有681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富集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各类氨基酸代谢、脂肪酸代谢、MAPK信号通路等,且通路中的大部分基因都呈上调表达模式,而MAPK及其下游作用因子钙调磷酸酶B亚基(calcineurin B subunit,CnB)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70 ku protein,HSP70)则明显下调。M2和CK2之间共筛选到4490个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参与各类氨基酸代谢、抗原加工提呈以及cAMP、MAPK等信号通路和自噬途径,通路中的大部分基因呈上调表达模式,且自噬相关因子ATG2、ATG20、ATG22、ATG23、ATG27和ATG29也大量上调表达,而与蛋白质和脂类合成相关的磷酸酶B(phosphatase B,PTPB)和酰基辅酶A氧化酶(acyl coenzyme A oxidase,ACO)的表达量则明显下调。在M1和M2时期,相关基因的qRT-PCR与RNA-seq差异表达分析结果趋势相同,说明转录组测序数据准确。【结论】核盘菌可通过吸收胞外高浓度的cAMP抑制菌核形成菌丝,其抑制作用主要通过影响相关蛋白质及脂类物质的合成而对菌丝形态及信号传递造成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盘菌 菌核形成 环磷酸腺苷 差异表达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钱柳发酵物对2型糖尿病合并肝损伤大鼠糖脂代谢及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刘恭孝 谢磊 +4 位作者 甄学静 寇静 张任强 周书伊 田雨露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20-226,共7页
为探究发酵青钱柳防治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肝损伤的作用机制,该实验用冠突散囊菌对青钱柳进行接种发酵,并以高脂高糖饲料持续喂养加链脲佐菌素注射的方式建立T2DM合并肝损伤大鼠模型,设置了正常组、模型组以... 为探究发酵青钱柳防治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肝损伤的作用机制,该实验用冠突散囊菌对青钱柳进行接种发酵,并以高脂高糖饲料持续喂养加链脲佐菌素注射的方式建立T2DM合并肝损伤大鼠模型,设置了正常组、模型组以及不同剂量组,并采用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作为阳性对照组,对比青钱柳发酵物在防治糖尿病合并肝损伤的效果。结果表明,青钱柳发酵物能显著降低T2DM合并肝损伤大鼠的空腹血糖和改善葡萄糖耐受,并能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谷丙转氨酶及谷草转氨酶水平,缓解模型大鼠的肝脏损伤。同时研究发现,高剂量组能显著提高大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上调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值,维持肠道中菌群结构稳定;增加肠道中乳酸菌Lactobacillu s等益生菌的丰度,降低Escherichia-Shigella等致炎微生物的丰度。综上所述,青钱柳发酵物能有效改善T2DM合并肝损伤大鼠的糖脂代谢,促使肠道中有益菌的增生,缓解肠道微生物菌群失衡,巩固肠道的防御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钱柳 发酵 2型糖尿病 肝损伤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