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相离子对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风痛宁胶囊中士的宁和马钱子碱含量 被引量:9
1
作者 陈大全 李小安 +4 位作者 王昌利 黄时伟 孙静 王秋玲 嵇传良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540-1542,共3页
关键词 反相离子对高相液相色谱法 士的宁 马钱子碱 风痛宁胶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普通粉及其微粉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被引量:13
2
作者 唐志书 郭东艳 宋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830-831,共2页
目的:比较葛根素普通粉及其微粉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HPLC法测定血清中葛根素的血药浓度,应用3P97药动学统计软件对血药浓度数据拟合。结果:葛根素普通粉及其微粉在Beagle犬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 目的:比较葛根素普通粉及其微粉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方法: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取血,HPLC法测定血清中葛根素的血药浓度,应用3P97药动学统计软件对血药浓度数据拟合。结果:葛根素普通粉及其微粉在Beagle犬体内过程均符合二室开放模型。结论:葛根素微粉较葛根素普通粉相比能明显提高在Beagle犬体内的生物利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微粉 生物利用度 高效液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葛根素及其衍生物对实验性SD大鼠急性血瘀症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2
3
作者 郭东艳 杨大坚 陈士林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1363-1364,共2页
目的:观察葛根素及其衍生物对SD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2mL,置冰水中浸泡5m in,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同时应用葛根素及其衍生物进行治疗,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结果:... 目的:观察葛根素及其衍生物对SD大鼠急性血瘀证模型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2mL,置冰水中浸泡5m in,复制急性血瘀模型,同时应用葛根素及其衍生物进行治疗,测定大鼠血液流变学各参数变化。结果:葛根素、葛根素衍生物4 ac均可使急性血瘀模型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浓度、血沉、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红细胞电泳时间明显降低。结论:葛根素及其葛根素衍生物4 ac对急性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异常变化有明显改善作用,能防治高黏血症和缺血性心脏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及其衍生物 急性血瘀模型 血液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元活血饮抗小鼠运动性疲劳作用初步观察 被引量:9
4
作者 徐小平 王莉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5-227,共3页
目的:初步观察和探讨复元活血饮口服液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以小鼠为受试动物,采用转笼法、转棒法、旷野法,观察小鼠灌服复元活血饮口服液后进行耐力运动、协调运动及其运动后的自发性活动情况,同时测定RBC(红细胞)、Hb(血红蛋白)... 目的:初步观察和探讨复元活血饮口服液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方法:以小鼠为受试动物,采用转笼法、转棒法、旷野法,观察小鼠灌服复元活血饮口服液后进行耐力运动、协调运动及其运动后的自发性活动情况,同时测定RBC(红细胞)、Hb(血红蛋白)及血乳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补充复元活血饮小鼠耐力运动持续时间和协调运动持续时间(低药量组除外)较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显著延长(P<0·05),2min活动格数(低药量组除外)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P<0·05)。耐力运动后高药量组小鼠自发性活动后血乳酸浓度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P<0·05),RBC和Hb含量分别显著高于运动组和正常对照组(P<0·05)。协调运动后高药量组和中药量组大鼠2min活动格数显著多于正常对照组和运动组(P<0·05),RBC、Hb含量和血乳酸浓度均无显著性差异。结果提示复元活血饮口服液有一定的抗运动性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元活血饮 耐力运动 协调运动 运动性疲劳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杏仁片质量标准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唐志书 史亚军 +1 位作者 王梅 宋逍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9期782-783,共2页
目的 :制订复方杏仁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和紫菀进行了定性鉴别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苦杏仁含有的苦杏仁苷的含量 ,采用色谱柱KromasiLC18柱 ,以甲醇 -乙腈 -水 -四氢呋喃 (14∶10∶75∶1)为流动... 目的 :制订复方杏仁片的质量标准。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芪和紫菀进行了定性鉴别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中苦杏仁含有的苦杏仁苷的含量 ,采用色谱柱KromasiLC18柱 ,以甲醇 -乙腈 -水 -四氢呋喃 (14∶10∶75∶1)为流动相 ,流速 :1 0ml/min ,检测波长 2 15nm。结果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制备的硅胶G薄层板 ,以氯仿 -甲醇 -水 (13∶7∶2 )的下层液为展开剂进行黄芪甲苷的鉴别研究 ;以石油醚 (6 0~ 90℃ ) -醋酸乙酯 (9:1)为展开剂进行紫菀的鉴别研究 ;苦杏仁苷在 0 6~ 3 4 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7) ,平均回收率为 98 34% ,RSD为 0 73%。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地进行定性、定量检测 ,能有效地控制制剂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苦杏仁苷 高效液相色谱法 含量测定 薄层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元活血饮抗动物运动性疲劳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莉 徐小平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6-69,共4页
通过给实验小鼠灌服复元活血饮口服液,观察其对动物耐力运动、协调运动,对抗性运动及对实验动物RBC(红细胞)、Hb(血红蛋白)、血乳酸含量的影响,发现其疲劳消除作用显著,为进一步在人体推广应用提供实验依据。
关键词 复元活血饮 耐力运动 协调运动 对抗性运动 抗疲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洋参健脑益智作用机理的研究Ⅱ——太白洋参对过氧化脂质(LPO)单胺氧化酶(MA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23
7
作者 雷国莲 王薇 +2 位作者 金颖 王继涛 颜永刚 《中医药学刊》 2004年第2期239-240,共2页
目的 :验证太白洋参的抗自由基作用及探讨其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 :研究太白洋参对过氧化脂质 (LPO)、单胺氧化酶 (MA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药理作用。结果 :表明太白洋参具有明显的抑制单胺氧化酶的作用 ,且能增强超氧化... 目的 :验证太白洋参的抗自由基作用及探讨其抗老年性痴呆的作用机理。方法 :研究太白洋参对过氧化脂质 (LPO)、单胺氧化酶 (MAO)、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的药理作用。结果 :表明太白洋参具有明显的抑制单胺氧化酶的作用 ,且能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即太白洋参具有抗自由基损伤能力 ,能够延缓衰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洋参 老年性痴呆 自由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中药的“升降浮沉” 被引量:6
8
作者 白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108-1109,共2页
升降浮沉作为中医药基本理论之一,在指导中医临床用药方面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从独特的角度论述了这一理论是中药学学习、实际临床应用及药物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建议对中药学教材的各论部分中有关升降浮沉内容适当地给予补充。
关键词 升降浮沉 中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滴丸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王昌利 张文平 孙静 《中医药学刊》 2006年第1期62-64,共3页
对中药滴丸剂的研究历史和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并论述了中药滴丸剂的特点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机理,提出了中药滴丸剂在研发中的问题和优势。
关键词 中药滴丸剂 研究进展 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张学文教授脑病验方集锦 被引量:3
10
作者 邵文彬 朱丽红 张学文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10期1767-1768,共2页
关键词 张学文 验方 脑病 名医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季节不同炮制加工方法对太白洋参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雷国莲 李智勇 +1 位作者 颜永刚 杨文娟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2期294-294,296,共2页
目的 :确定太白洋参药材适宜的采收季节和合理的炮制方法 ,为太白洋参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不同采收季节和不同方法炮制的 9种太白洋参样品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水分、灰分进行测定 ,对比分析测定结果 ,确定其适... 目的 :确定太白洋参药材适宜的采收季节和合理的炮制方法 ,为太白洋参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不同采收季节和不同方法炮制的 9种太白洋参样品水溶性浸出物含量、水分、灰分进行测定 ,对比分析测定结果 ,确定其适当的采收季节和炮制方法。结果 :秋季采收太白洋参水溶性浸出物含量均较秋季采收药材高。结论 :太白洋参宜在秋季植物未完全枯萎时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洋参 采收季节 水溶性浸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12
作者 赵鹏 成西涛 +1 位作者 蓝伟 田斌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51-653,共3页
讨论了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的合成工艺,考察了各种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盐酸异丙叉克林霉素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n(盐酸克林霉素)∶n(DMP)=1∶1.3,反应时间4 h,TsOH的用量为0.2 g;异丙叉克林霉素棕榈酸酯水解温度... 讨论了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的合成工艺,考察了各种条件对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盐酸异丙叉克林霉素的适宜条件为:反应温度为40℃,n(盐酸克林霉素)∶n(DMP)=1∶1.3,反应时间4 h,TsOH的用量为0.2 g;异丙叉克林霉素棕榈酸酯水解温度为35℃,水解时间为6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的收率为7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克林霉素棕榈酸酯 合成 制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采收季节及炮制方法对太白洋参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13
作者 范少敏 雷国莲 +1 位作者 李智勇 岳若惠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4期633-634,共2页
目的:确定太白洋参药材适宜的采收季节和合理的炮制方法,为太白洋参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不同采收季节和不同方法炮制的9种太白洋参样品运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氨基酸分析测定。结果:秋季采收太白洋参的人... 目的:确定太白洋参药材适宜的采收季节和合理的炮制方法,为太白洋参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对不同采收季节和不同方法炮制的9种太白洋参样品运用全自动氨基酸分析仪进行氨基酸分析测定。结果:秋季采收太白洋参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酒蒸炮制品均较清蒸炮制品和未炮制品的人体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高。结论:太白洋参宜在秋季植物未完全枯萎时采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洋参 采收季节 炮制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白洋参药材资源开发与利用——不同采收与炮制加工对太白洋参中无机微量元素的测定
14
作者 雷国莲 李智勇 岳若惠 《中医药学刊》 2005年第3期464-465,共2页
目的 :确定太白洋参药材适宜的采收季节和合理的炮制方法 ,为太白洋参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不同采收季节和不同方法炮制的 9种太白洋参样品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无机微量元素分析 ,对比分析其测定结果 ,... 目的 :确定太白洋参药材适宜的采收季节和合理的炮制方法 ,为太白洋参的进一步开发和临床应用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对不同采收季节和不同方法炮制的 9种太白洋参样品运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进行无机微量元素分析 ,对比分析其测定结果 ,确定其适当的采收季节和炮制方法。结果 :秋季采收太白洋参的无机微量元素含量 ,较春季采收药材高 ,酒蒸炮制品较清蒸炮制品无机微量元素含量高。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白洋参 采收季节 无机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组装电化学免疫传感器测定IgG抗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东东 漆红兰 李小蓉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719-723,共5页
应用吸附法将IgG抗原固定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用于IgG抗体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标记物,对苯二酚为底物,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IgG抗体与待测IgG抗体竞争电极表面固定的IgG抗原,建立了免疫竞... 应用吸附法将IgG抗原固定于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表面,制备用于IgG抗体检测的电化学免疫传感器。以辣根过氧化物酶为标记物,对苯二酚为底物,利用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IgG抗体与待测IgG抗体竞争电极表面固定的IgG抗原,建立了免疫竞争法检测IgG抗体的高灵敏度电化学分析方法。碳纳米管的大比表面积和电化学催化作用,提高了分子识别物质的固定量和电化学检测的灵敏度。工作电位为+0.030 V(vs.SCE)时,响应电流与IgG抗体浓度在0.30-1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1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免疫 碳纳米管 IGG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