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脊髓NMDA受体对心包内注射缓激肽诱发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5
1
作者 韩曼 孙娜 +1 位作者 刘晓华 杜剑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32-835,共4页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激动剂NMDA及拮抗剂5-甲基-二氢-丙环庚烯-亚胺马来酸(MK801)对心包内注射缓激肽(BK)诱发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影响,探讨脊髓水平的谷氨酸受体亚型-NMDA对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节... 目的:观察鞘内注射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激动剂NMDA及拮抗剂5-甲基-二氢-丙环庚烯-亚胺马来酸(MK801)对心包内注射缓激肽(BK)诱发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影响,探讨脊髓水平的谷氨酸受体亚型-NMDA对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节作用。方法:2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BK组(n=8)、BK+NMDA组(n=6)、BK+MK801组(n=6)及BK+MK801+NMDA组(n=6),观察大鼠心包内注射BK诱发的CMR及鞘内注射药物后CMR的变化,CMR以背斜方肌肌电(EMG)反应为观测指标。结果:心包内间隔40min重复4次注射BK诱发的CMR无明显改变(P>0.05);鞘内注射NMDA后EMG由基础对照的100%增加到(149.86±8.54)%,注射前后EMG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注射MK801后EMG由基础对照的100%减少到(96.22±2.31)%,但注射前后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鞘内联合注射MK801和NMDA,EMG由基础对照的100%增加到(103.09±4.13)%,但注射前后EMG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包内注射BK诱发的CMR具有可靠的重复性,脊髓水平的NMDA受体参与了CMR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缓激肽 心脏-躯体运动反射 N-甲基-D-天门冬氨酸 5-甲基-二氢-丙环庚烯-亚胺马来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脊髓NK1受体与非NMDA受体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4
2
作者 韩曼 刘晓华 杜剑青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728-1732,共5页
目的观察脊髓水平神经激肽-1(NK1)受体和非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调节作用。方法鞘内注射NK1受体激动剂Sar-SP及拮抗剂CP-96345与非NMDA受体激动剂NMDA及拮抗剂6,7-二硝基喹喔啉-2,3-二酮(DNQX),观察... 目的观察脊髓水平神经激肽-1(NK1)受体和非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调节作用。方法鞘内注射NK1受体激动剂Sar-SP及拮抗剂CP-96345与非NMDA受体激动剂NMDA及拮抗剂6,7-二硝基喹喔啉-2,3-二酮(DNQX),观察心包内注射缓激肽(BK)诱发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变化,该反射以背斜方肌肌电(EMG)为观测指标。结果鞘内注射NK1受体激动剂Sar-SP后,对心包内BK诱发的背斜方肌EMG有明显的易化作用(P<0.05),这种易化作用被鞘内预先注射NK1拮抗剂CP-96345完全阻断;鞘内注射非NMDA受体激动剂NMDA后,对心包内BK诱发的背斜方肌EMG有显著的易化作用(P<0.05),这种易化作用被鞘内预先注射非NMDA受体拮抗剂DNQX部分阻断;鞘内联合注射Sar-SP与NMDA,对EMG的易化作用较单一注射Sar-SP或NMDA显著增强(P<0.05)。结论脊髓水平的NK1受体与非NMDA受体参与了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调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 心脏-躯体运动反射 肌电 神经激肽-1受体 非-N-甲基-D-天门冬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刺激延髓外侧网状核对大鼠心脏-躯体运动反射的下行性抑制作用及其机制 被引量:3
3
作者 韩曼 刘晓华 +1 位作者 孙娜 杜剑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33-437,F0002,共6页
目的:观察电刺激延髓外侧网状核(LRN)对大鼠心包内辣椒素(IC)诱发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下行性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电刺激组、电刺激+鞘内注射3g.L-1育亨宾组、电刺激+鞘内注射5g.L-1育亨宾组和... 目的:观察电刺激延髓外侧网状核(LRN)对大鼠心包内辣椒素(IC)诱发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下行性抑制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电刺激组、电刺激+鞘内注射3g.L-1育亨宾组、电刺激+鞘内注射5g.L-1育亨宾组和电刺激+鞘内注射溶媒组,观察各组处理因素干预后大鼠IC诱发CMR的脊斜方肌肌电(EMG)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电刺激(10、20和30μA)LRN能够抑制EMG,随着刺激强度的增加,抑制效果也加强,EMG分别下降到对照组的51.41%、21.11%和1.43%,(P<0.001),同时伴有或不伴有血压的改变;与电刺激组比较(10μA),鞘内注射肾上腺素能α2受体拮抗剂育亨宾(3和5g.L-1)部分逆转了电刺激LRN对CMR的抑制作用,EMG从41.34%分别升高到72.40%和78.73%(P<0.01)。结论:电刺激LRN对CMR具有下行性抑制作用,脊髓水平的α2受体参与了其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髓外侧网状核 心脏-躯体运动反射 下行性抑制 育亨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性白血病患者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TLR9的表达及功能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段丽芳 张连生 +2 位作者 张晓芹 王宇 张红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754-756,共3页
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9(TLR9)mRNA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内的表达水平及pDCs的功能。方法免疫磁珠分选13例初诊未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pDCs,real ... 目的检测Toll样受体9(TLR9)mRNA在急性白血病(AL)患者外周血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pDCs)内的表达水平及pDCs的功能。方法免疫磁珠分选13例初诊未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1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和15例健康对照外周血pDCs,real time-PCR检测pDCs内TLR9 mRNA表达水平;用CpG ODN2216与pDCs共培养24 h,ELISA检测上清液中IFN-α、IL-6、TNF-α水平。结果 AML-pDC和ALL-pDCs产生的IFN-α、IL-6、TNF-α水平分别为[(378.24±89.96)pg/mL,(57.98±29.68)pg/mL,(60.24±26.75)pg/mL]、[(352.56±67.34)pg/mL,(68.78±31.45)pg/mL,(53.67±25.98)pg/mL]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685.86±102.16)pg/mL,(91.25±32.12)pg/mL,(86.65±28.69)pg/mL](P<0.05);AML-pDC、ALL-pDC中TLR9 mRNA的表达水平分别为0.34±0.25、0.41±0.23,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患者pDCs内TLR9 mRNA水平明显降低,可能与患者pDCs功能缺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白血病 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 TOLL样受体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心包腔内注射辣椒素诱发c-Fos在孤束核内的表达及迷走神经切断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晓华 韩曼 杜剑青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51-454,459,共5页
目的探讨心包内注射辣椒素诱发的c-Fos在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NTS)内的表达,以阐明NTS内的亚核及迷走传入神经在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溶媒注射组、辣椒素... 目的探讨心包内注射辣椒素诱发的c-Fos在孤束核(nucleus tractus solitarius,NTS)内的表达,以阐明NTS内的亚核及迷走传入神经在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传递中的作用。方法 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假手术组、溶媒注射组、辣椒素注射组和迷走神经切断组、迷走神经切断加辣椒素注射组;心包内注射的同时,记录心脏伤害性刺激诱发的背斜方肌肌电(EMG)活动,2h后灌注取材,ABC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后拍照,计数NTS内c-Fos阳性神经元数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溶媒注射组背斜方肌无EMG活动,辣椒素组均有EMG活动(P<0.05);心包腔内注射辣椒素后,NTS内c-Fos表达较空白、假手术和溶媒组明显增多(P<0.05);与迷走神经切断组和辣椒素组比较,迷走神经切断后,心包内注射辣椒素组诱发的背斜方肌EMG活动以及NTS内c-Fos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本研究利用细胞化学方法证明NTS内的联合亚核、背内侧亚核以及腹外侧亚核以及迷走传入神经在心脏伤害性感受的传递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孤束核 心脏伤害性刺激 C-FOS 辣椒素 迷走神经切断 肌电活动 背斜方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孤束核内谷氨酸受体亚型对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6
作者 刘晓华 韩曼 杜剑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08-512,共5页
目的:探讨大鼠孤束核(NTS)内谷氨酸受体亚型对心包内注射辣椒素诱发的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影响,阐明NTS对心脏伤害性信息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鹅膏蕈氨酸(IBO)组、谷氨酸组、5-甲基二氢丙环庚烯亚胺马来酸(MK-8... 目的:探讨大鼠孤束核(NTS)内谷氨酸受体亚型对心包内注射辣椒素诱发的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影响,阐明NTS对心脏伤害性信息调控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鹅膏蕈氨酸(IBO)组、谷氨酸组、5-甲基二氢丙环庚烯亚胺马来酸(MK-801)组、α-甲基,4-羧基苯丙氨酸(MCPG)组、MCPG联合MK-801组和6,7-二硝基喹喔啉-2,3-二酮(DNQX)组;各组大鼠孤束核内分别微量注射13mmol·L-1 IBO100nL,100、200、500mmol·L-1谷氨酸100nL,NMDA受体拮抗剂40和60mmol·100-1 MK-801 100nL,代谢型谷氨酸受体拮抗剂25和50mmol·L-1 MCPG 100nL,25mmol·L-1 MCPG 50nL联合40mmol·L-1MK-801 50nL,非NMDA受体拮抗剂20和50 mmol·L-1 DNQX 100nL;观察各组大鼠CMR的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IBO组大鼠CMR减少(P<0.05);谷氨酸组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大鼠CMR不断增加(P<0.05);MK-801和MCPG组CMR均减少(P<0.05);MCPG联合MK-801组CMR减少(P<0.05);DNQX组CMR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NTS对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有易化调控作用,这种易化调节作用主要由NMDA和mGluRs受体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 心脏-躯体运动反射 谷氨酸 谷氨酸受体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盐对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功能状态的影响 被引量:3
7
作者 张红 李永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734-738,共5页
目的:研究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SDOC)刺激时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功能状态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胶原酶法分离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经不同浓度的SDOC或正常培养液处理,在不同的时点(30 min、1 h、4 h、10 h)采用... 目的:研究脱氧胆酸钠(sodium deoxycholate,SDOC)刺激时大鼠胰腺腺泡细胞功能状态的变化并探讨其可能的信号转导途径。方法:胶原酶法分离大鼠胰腺腺泡细胞,经不同浓度的SDOC或正常培养液处理,在不同的时点(30 min、1 h、4 h、10 h)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时点胰腺腺泡细胞的活性;采集上清液检测其中丙二醛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另外细胞经Fluo-3/AM负载后,在无钙或含生理钙离子浓度的培养液中以灌流的方式加入不同浓度SDOC,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单个胰腺腺泡细胞[Ca2+]i。结果:SDOC导致胰腺腺泡细胞的存活率降低、且呈时间及浓度依赖性(P<0.05),1 mmol/L依他酸(egtazic acid,EGTA)使SDOC诱发的腺泡细胞损伤程度明显减轻(P<0.05);在无钙且含1 mmol/L EGTA的培养液中SDOC未见引起胞浆[Ca2+]i的变化,再次恢复培养液中的钙离子浓度至生理水平,SDOC引发胞浆[Ca2+]i迅速升高;腺泡细胞内[Ca2+]i的变化明显先于细胞培养上清中的生化改变和腺泡细胞的损伤;与对照组相比,SDOC组胰腺腺泡细胞上清液中丙二醛含量增加(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明显降低(P<0.05)。结论:SDOC可致胰腺腺泡损伤,且对刺激时间、刺激剂浓度及胞浆钙离子具有依赖性;SDOC通过促进胞外Ca2+的内流导致胰腺腺泡胞浆内钙超载。钙超载作为早期的病理事件通过过氧化反应参与腺泡细胞损伤的发生,钙稳态失衡是SDOC致胰腺细胞损伤的主要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氧胆酸 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拉帕米减轻脂多糖导致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损伤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红 李永渝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448,共5页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Vera)对脂多糖(LPS)导致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胶原酶法分离大鼠胰腺腺泡细胞,预先经Vera(50mg/L、100mg/L)处理15min后,再经LPS(10mg/L)或正常培养液处理,在不同的时点(30min、1h、4h、1... 目的:研究维拉帕米(Vera)对脂多糖(LPS)导致的大鼠胰腺腺泡细胞损伤的拮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胶原酶法分离大鼠胰腺腺泡细胞,预先经Vera(50mg/L、100mg/L)处理15min后,再经LPS(10mg/L)或正常培养液处理,在不同的时点(30min、1h、4h、10h)采集上清液,检测其中丙二醛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磷脂酶A2的活性;采用MTT法检测胰腺腺泡细胞的活性;部分胰腺腺泡细胞经Fluo-3/AM负载后,于相应的时点采用灌流方式给予药物或刺激剂,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单个胰腺腺泡细胞[Ca2+]i的变化。结果:Vera可减轻LPS所致的细胞损伤(P<0.05);抑制LPS诱发的胰腺腺泡细胞[Ca2+]i升高(P<0.05);降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丙二醛含量和磷脂酶A2的活性、增强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结论:Vera可能通过抑制钙超载、增强抗氧化能力以及减少胰酶活化的机制,减少LPS所致的胰腺腺泡细胞损伤,从而发挥对胰腺腺泡细胞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拉帕米 脂多糖类 胰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鼠孤束核内代谢型谷氨酸受体亚型7和8对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控作用
9
作者 刘晓华 韩曼 杜剑青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920-924,I0001,共6页
目的:探讨孤束核(NTS)内第3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及其亚型7和8对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影响,阐明NTS内第3组mGluRs及其亚型在心脏伤害性信息调控中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L-(+)-2-amino-4-phosphonobutyric acid(... 目的:探讨孤束核(NTS)内第3组代谢型谷氨酸受体(mGluRs)及其亚型7和8对心脏-躯体运动反射(CMR)的影响,阐明NTS内第3组mGluRs及其亚型在心脏伤害性信息调控中的作用。方法: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L-(+)-2-amino-4-phosphonobutyric acid(L-AP4)组,NTS内分别微量注射第3组mGluRs激动剂L-AP4 0.1、1.0、10.0和20.0nmol;N,N’-diphenylmethyl-1,2-ethanediamine(AMN082)组,分别注射mGluRs7激动剂AMN082 1、2和4nmol;(S)-3,4-dicarboxyphenylglycine(DCPG)组,分别注射mGluRs8激动剂DCPG 4、6和8nmol;(RS)-α-methylserine-O-phosphate(MSOP)组,分别注射第3组mGluRs拮抗剂MSOP 20和100nmol,并于不同时间分别注射MSOP(20nmol)+L-AP4(10nmol)、MSOP(20nmol)+AMN082(2nmol)和MSOP(20nmol)+DCPG(6nmol)。观察各组大鼠CMR的改变。结果:与对照比较,L-AP4组和AMN082组CMR减少(P<0.05);DCPG组CMR增加(P<0.05);MSOP组注射20nmol MSOP后CMR无改变(P>0.05),注射100nmol MSOP后CMR增加(P<0.05);注射20nmol MSOP后再注射L-AP4或AMN082,CMR无改变(P>0.05)。结论:大鼠NTS内第3组mGluRs对心脏伤害性信息有紧张性抑制作用,mGluR7有抑制作用,而mGluR8有易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束核 心脏-躯体运动反射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