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开矿不忘水土保持
1
作者 智连著 方琳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矿业 柠条 开矿 可采储量 科学发展观 生产规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水文地质结构特征与水害治理模式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郭书全 王海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200,共11页
随着西部煤炭资源的持续高强度开采,矿山所面临的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极易诱发采掘突水溃砂事故,而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的研究是水害评价和治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陕北榆神府矿区的柠条塔煤矿为例,在对其地质条件和构造发... 随着西部煤炭资源的持续高强度开采,矿山所面临的工程与水文地质条件越来越复杂,极易诱发采掘突水溃砂事故,而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的研究是水害评价和治理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本文以陕北榆神府矿区的柠条塔煤矿为例,在对其地质条件和构造发育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从矿区的补给、径流、排泄条件,主要充水水源,矿体与含水层的空间结构关系三个方面对矿山的水文地质结构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地表浅部松散层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基岩风化带含水层主要接受侧向径流补给。矿井充水水源包括大气降水、地表水、含水层水、老空水和烧变岩水五种,不同煤层根据其埋深、开采厚度、冒裂带发育高度等的不同具有不同的充水水源。基于对矿山水文地质结构特征的分析,认为火烧区下部2-2煤层回采工作面可能存在突水溃砂风险,并设计了两排帷幕注浆孔。注浆治理工程完成后的放水试验结果表明,烧变岩含水层补给量大幅度减小,治理效果显著,可以保障煤层的安全开采,研究成果对榆神府矿区的矿井水害防治及水资源保护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文地质结构 烧变岩 突水溃砂 帷幕注浆 安全开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采煤围岩渗透性变化规律及工作面涌水量预测 被引量:1
3
作者 高利军 王海 韩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83-193,共11页
煤矿开采围岩渗透性变化对工作面涌水量预测精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柠条塔煤矿顶板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软件流固耦合模块模拟分析了围岩的水平渗透系数和垂直渗透系数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采用地下水模拟系统预测分析了S12003... 煤矿开采围岩渗透性变化对工作面涌水量预测精度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柠条塔煤矿顶板砂岩为研究对象,采用FLAC3D软件流固耦合模块模拟分析了围岩的水平渗透系数和垂直渗透系数变化规律,以此为基础,采用地下水模拟系统预测分析了S12003工作面的涌水量。研究结果表明:当工作面推进距离为100 m、200 m、300 m和400 m时,水平渗透系数最大分别增大约10倍、500倍、10000倍和1000000倍,垂直渗透系数最大分别增大约5倍、50倍、100倍和10000倍。对于不同的部位,其水平渗透系数和垂直渗透系数变化规律不一致。随着工作面推进距离的增加,孔隙水压力降至0 MPa的范围及覆岩上部发生塑性破坏的范围均呈现逐步增大的趋势。以此为基础,预测的工作面涌水量呈现随工作面推进先逐步增加后有所减少趋势,最终工作面涌水量基本稳定在210 m3/h左右。此时,上覆直罗组承压含水层的静储量基本已经疏干,工作面的涌水主要为含水层的侧向补给。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研究成果可为类似条件下的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渗透系数 涌水量 FLAC3D软件 地下水模拟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建设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建文 马三保 +5 位作者 路根奎 孙晓玲 智连著 方琳 刘琼海 王娟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3-14,共2页
根据柠条塔煤矿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重塑地貌、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在建设和试运行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实践,结合项目区气候条件、土壤植被状况,将矿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划分为工业、民用建筑场地防护体系,边(滑)坡防护体系... 根据柠条塔煤矿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扰动地表、重塑地貌、产生水土流失的特点,以及在建设和试运行过程中的水土流失防治实践,结合项目区气候条件、土壤植被状况,将矿区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划分为工业、民用建筑场地防护体系,边(滑)坡防护体系和防洪、排水防护体系,并根据各自的水土流失特点以及措施配置、服务功能和立地条件的差异,进行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布设。通过措施体系的合理配置,不仅重新塑造了项目区地貌生态景观,而且从人与自然和谐的角度建立了现代生态文明矿区的水土保持措施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防治措施 柠条塔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典型模式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智连著 孙晓玲 +5 位作者 王建文 路根奎 方琳 徐成 刘琼海 尹海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1-13,共3页
在对柠条塔煤矿工程建设特点和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土保持技术提出了矿区的水土保持典型防护模式。主要介绍了推广价值大、实用性强、具有创新性的休闲式园林配置模式、废弃场地生境构建模式两种植物防治模式,中水利用... 在对柠条塔煤矿工程建设特点和水土流失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根据水土保持技术提出了矿区的水土保持典型防护模式。主要介绍了推广价值大、实用性强、具有创新性的休闲式园林配置模式、废弃场地生境构建模式两种植物防治模式,中水利用微喷灌模式、浆砌石骨架植草边坡防治模式两种工程防治模式,以及柴草沙障网格防治模式、临时遮盖防护模式两种临时防治模式,并对这6种模式逐一从防治模式、完成的数量、防治功能、适宜推广的范围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柠条塔煤矿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典型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生态型企业文化构建的绿色渊源 被引量:1
6
作者 路根奎 张永江 +5 位作者 王建文 智连著 方琳 刘琼海 王娟 尹海军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4-5,10,共3页
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源于公司的生态型企业文化建设。这种生态型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背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政策一脉相承,与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法制化管理息息相关,与煤... 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高度重视,源于公司的生态型企业文化建设。这种生态型企业文化的形成,源于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社会背景,与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发展政策一脉相承,与我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法制化管理息息相关,与煤炭行业发展绿色能源的要求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土保持 生态建设 矿产开发 企业文化 生态渊源 柠条塔煤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切顶卸压自成巷技术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
7
作者 高亮 付强 +3 位作者 周开放 王宏宇 刘斌慧 魏庆龙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12-116,163,共6页
基于"切顶短臂梁"理论,以柠条塔煤矿S1201-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成功试验了不掘顺槽巷道、不留煤柱的切顶卸压自成巷新技术。该技术通过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长壁开采技术的工艺体系和装备体系,利用其关键工艺和配套的装备系统在... 基于"切顶短臂梁"理论,以柠条塔煤矿S1201-Ⅱ工作面为工程背景,成功试验了不掘顺槽巷道、不留煤柱的切顶卸压自成巷新技术。该技术通过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长壁开采技术的工艺体系和装备体系,利用其关键工艺和配套的装备系统在工作面回采过程中一边采煤一边自动形成顺槽,最终对全盘区所有工作面实现无巷道掘进和无煤柱开采。并根据现场生产和工程地质条件,确立了试验工作面的关键技术参数。结合现场生产和应用效果,验证了其技术的可行性和优越性。在提高资源回收率、缓解采掘接替紧张、降低应力集中等方面优势显著,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卸压 无煤柱自成巷 采留一体化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企业文化的生态特征
8
作者 方琳 张永江 +5 位作者 路根奎 王建文 智连著 刘琼海 田博 张平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6-8,共3页
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构建的企业文化具有显著的生态特征。在企业理念层面,从企业愿景、企业目标等科学发展理念,到发展战略中建设绿色矿区、生产绿色能源的指导思想,层层彰显着企业生态文明思想。在制度层面,从安全度汛管理、水土流失灾... 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构建的企业文化具有显著的生态特征。在企业理念层面,从企业愿景、企业目标等科学发展理念,到发展战略中建设绿色矿区、生产绿色能源的指导思想,层层彰显着企业生态文明思想。在制度层面,从安全度汛管理、水土流失灾害记录报告制度,到水土保持领导小组职责、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管理规定,步步都有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保障性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文化 生态特征 水土保持 柠条塔矿业有限公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切顶成巷水射流切缝技术试验 被引量:3
9
作者 路根奎 王建文 +3 位作者 王建业 魏庆龙 刘辉 陈菲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7-121,共5页
切顶成巷工艺关键技术为顶板定向切缝,传统切缝技术均采用爆破技术,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以柠条塔煤矿切顶成巷工程为背景,改良顶板定向切缝技术,开展水射流切缝技术试验,试验目标要求切缝后相邻钻孔之间的岩体损伤率达到90%以上,并且切... 切顶成巷工艺关键技术为顶板定向切缝,传统切缝技术均采用爆破技术,存在较多问题。本文以柠条塔煤矿切顶成巷工程为背景,改良顶板定向切缝技术,开展水射流切缝技术试验,试验目标要求切缝后相邻钻孔之间的岩体损伤率达到90%以上,并且切缝应成一条直线,进而保证切顶成巷工艺中顶板切缝效果。试验系统主要由泵站压力系统、磨料供给装置、切割头输送装置、切割头、定向器与现场试验所用磨料构成。试验过程中首先在顶板岩层中预先钻进4个钻孔,然后通过输送装置及高压密封钻杆在割缝孔中定向安装切割头,利用高压水射流分别沿4个切缝孔的径向向相邻钻孔造缝,定向连通所有切缝孔,进而形成定向裂缝面。试验结果裂缝基本呈直线,裂缝偏转角度最大为0°~10°,但在四个孔切缝过程中,孔内较为直观的裂缝尚未贯穿整个钻孔的孔壁。该结果表明水射流切缝技术无法实现设计要求中形成90%贯通切缝面的目标,切缝参数仍需继续进一步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顶成巷 定向切缝 水射流切缝 现场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矿井下巷道三维建模研究
10
作者 廉博翔 弥浪涛 +1 位作者 李尚杰 郭继尧 《工矿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47-154,共8页
巷道三维重建是实现矿井探测的重要手段。三维激光扫描结合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可实现巷道扫描与三维重建,但在井下几何特征稀疏环境中存在点云配准精度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柠条塔煤矿南翼东区辅运巷道为工... 巷道三维重建是实现矿井探测的重要手段。三维激光扫描结合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技术可实现巷道扫描与三维重建,但在井下几何特征稀疏环境中存在点云配准精度不足、效率不高等问题。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柠条塔煤矿南翼东区辅运巷道为工程背景,对井下巷道高精度建模展开研究。针对柠条塔煤矿井下环境特点,将测量控制点布置在巷道顶板,减少环境因素对控制点位置的干扰;采用GOSLAM−GSJH12手持式三维激光扫描仪采集点云数据;通过构建已知点约束,根据已知控制点坐标对点云坐标进行非线性优化,实现点云漂移校正;采用小波分解、非局部均值等去噪算法和基于PointNet++的深度学习分割算法去除点云数据中的噪声;基于改进的Harris3D角点检测器和随机样本一致(RANSAC)算法提取巷道点云特征,融合三维激光雷达和惯性测量单元数据进行巷道点云配准,实现高精度地图构建;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算法构建井下巷道的不规则三角网模型,再通过多阶段优化实现三维模型精细化重建,最终通过可视化平台展示。研究成果可与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结合,实现矿井智能化管理和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三维建模 三维激光扫描 激光雷达 惯性测量单元 点云漂移校正 同时定位与建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塔煤矿的水土保持边坡防护模式
11
作者 智连著 方琳 《中国水土保持》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F0003-F0003,共1页
关键词 防护模式 水土保持 煤矿 柠条 黄土丘陵沟壑区 边坡 毛乌素沙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榆神府矿区含水层富水特征及保水采煤途径 被引量:47
12
作者 侯恩科 车晓阳 +3 位作者 冯洁 段中会 高利军 李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12-819,共8页
榆神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接壤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区内各主要含水层分布与富水性不均,含水层富水性及矿井涌水对煤矿生产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矿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含水层的有效保护对煤矿生产与地区生态建设意... 榆神府矿区地处毛乌素沙漠与黄土高原的接壤地带,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匮乏,区内各主要含水层分布与富水性不均,含水层富水性及矿井涌水对煤矿生产影响差异较大,因此矿井水资源的综合利用与含水层的有效保护对煤矿生产与地区生态建设意义重大。通过分析萨拉乌苏组、烧变岩、风化基岩层等各主要含水层的形成、分布及富水特征,结合矿井首采煤层上覆基岩厚度与矿井目前涌水量情况,将区内生产矿井及待规划区域从"水资源保护与矿井水利用"角度划分为水量贫乏型、水量较丰富型、水量丰富型及地表水体型4种类型,并根据不同类型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分区。在此基础上,针对不同的水资源保护与矿井水利用类型,分别提出了采空区存储净化、工业利用、农业灌溉、湿地建设和人工湖泊等具体的水资源保护与矿井水利用途径和措施。讨论了"保水采煤"的科学内涵,认为"保水采煤"的基本措施应当包括保护浅部主要含水层和矿井水资源利用两部分,即将"保水"与"用水"相结合,拓展了"保水采煤"的科学含义;建议在矿井规划时,应综合考虑开采损害影响与环境自身修复能力,在满足能源开采经济利益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不发生质的破坏;提出了利用经济效益"反哺"当地生态和"绿色经济"建设的一点猜想,为矿区未来的规划建设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榆神府矿区 含水层 保水采煤 水资源保护 矿井水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巷扩帮增跨围岩稳定性研究及支护参数设计 被引量:2
13
作者 高亮 杜君武 王琳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6-64,共9页
井工煤矿开采过程中有时面临原有巷道断面尺寸不能满足正常生产而需要扩帮的情况,针对扩帮增跨存在巷道围岩稳定性降低、扩帮施工工艺及支护设计等问题,以汇兴煤矿5-2煤层北翼盘区带式输送机巷赋存情况和现有支护条件为背景,采用理论分... 井工煤矿开采过程中有时面临原有巷道断面尺寸不能满足正常生产而需要扩帮的情况,针对扩帮增跨存在巷道围岩稳定性降低、扩帮施工工艺及支护设计等问题,以汇兴煤矿5-2煤层北翼盘区带式输送机巷赋存情况和现有支护条件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扩帮段围岩安全稳定性和顶板极限跨距,论证了北翼盘区带式输送机巷扩帮增跨可行性;对比分析了扩帮前后围岩应力演化规律、塑性区发育特征和护巷煤柱安全稳定性,并结合巷道支护极限自稳平衡拱理论得出北翼盘区带式输送机巷扩帮前后两帮破坏深度基本不变,扩帮后顶板破坏高度和极限平衡拱高度分别增加了13.1%和10.9%。基于此,确定了扩帮段支护参数,提出了“扩帮前顶板补打锚索、扩帮时及时支护新掘顶板及扩帮侧帮部”的施工工艺。最后,进行了扩帮施工及支护现场应用研究。结果表明,扩帮段围岩内部未见明显裂隙,围岩表面未出现明显片帮和移动变形,巷道整体安全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层巷道 扩帮增跨 数值模拟 围岩稳定性 支护设计 施工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三区”漏风裂隙场时空演化规律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亮 孟威 +4 位作者 高亮 张壮壮 宋涛 冯雄 夏同强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9-79,共11页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下,地面采空区工作面“三区”之间易形成连通的漏气通道引发工作面低氧和采空区煤自燃,如何厘清采动效应下浅埋煤层群“三区”漏气通道的时空分布演化规律是有效防控煤自燃和低氧的关键。以陕煤柠条塔煤矿S1232工作面... 浅埋近煤层群采动下,地面采空区工作面“三区”之间易形成连通的漏气通道引发工作面低氧和采空区煤自燃,如何厘清采动效应下浅埋煤层群“三区”漏气通道的时空分布演化规律是有效防控煤自燃和低氧的关键。以陕煤柠条塔煤矿S1232工作面为研究背景,采用理论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单一煤层、复合煤层重复开采下覆岩破坏特征,分析了煤层间距与采厚对裂隙二次发育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浅埋近煤层群开采下上覆岩层裂隙仅存在垮落带与裂缝带,主关键层破断后裂缝带快速发育至地表,关键层周期破断控制地表裂隙周期生成与下沉;上煤层裂隙密度发育由原始阶段先后经历快速增长、稳定和二次增长3个阶段;随采厚增大,各区间裂隙密度增大,大裂隙发育更充分,裂隙宽度整体增大;随煤层间距增大,小于0.2 m的裂隙宽度随采厚增大,且增加的速度逐渐加快,大于0.2 m的裂隙宽度随采厚增大,但增加速度逐渐变缓;采厚相同时,裂隙宽度大于0.2 m的裂隙密度随着煤层间距的增大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近煤层群 重复采动 漏气通道 裂隙宽度 煤层间距 采厚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和分形理论的煤岩体孔隙结构特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亮 牛宇飞 +6 位作者 高亮 崇立国 常虎强 孙敦帅 宋涛 夏同强 王伟峰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5-80,共6页
为了有效评估和表征煤岩体孔隙结构,基于核磁共振实验和分形理论,研究不同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分形维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样变质程度的加深,渗透率逐渐减小,微孔和小孔占比逐渐增大;煤岩体的孔隙结构具有双重... 为了有效评估和表征煤岩体孔隙结构,基于核磁共振实验和分形理论,研究不同矿区不同变质程度煤样的孔隙结构特征和分形维数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煤样变质程度的加深,渗透率逐渐减小,微孔和小孔占比逐渐增大;煤岩体的孔隙结构具有双重分形特征,较小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介于1.219 28~1.623 59之间,较大孔隙结构的分形维数介于2.876 73~2.907 10之间。研究结果可以定量表征煤岩体孔隙结构特征,对于煤碳的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孔隙结构 分形理论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南矿区水质特征及水环境保护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高利军 高帅 +3 位作者 寇规规 曾一凡 李尚杰 赵頔 《中国煤炭》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8-149,共12页
为保护矿区水环境质量,在神南矿区进行水样采集检测,运用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对研究区水环境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控制因素,以此提出矿区水环境保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神南矿区水环境总体呈碱性,地表水与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 为保护矿区水环境质量,在神南矿区进行水样采集检测,运用描述性统计等方法对研究区水环境现状进行研究并分析其控制因素,以此提出矿区水环境保护措施。研究结果表明,神南矿区水环境总体呈碱性,地表水与地下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SO_(4)-Ca,老空水则以SO_(4)·HCO_(3)-Na·Mg为主;地表水水质较差不宜饮用,地下水水质整体较好,老空水水质极差,大都不宜灌溉;地表水、地下水环境主要遭到生活污水的影响,同时也受农业活动威胁,老空水环境则受到采矿活动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区水环境 水化学特征 水质评价 主成分分析 水环境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已知点约束的高精度煤矿巷道三维点云建模方法 被引量:1
17
作者 马亮 高亮 +3 位作者 廉博翔 张琦 蔺小虎 姜之跃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8-83,151,共7页
面对煤矿井下低照度、弱纹理、高粉尘等复杂条件,现有煤矿巷道三维建模方法存在成本高、时效性差和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已知点约束的高精度煤矿巷道三维点云建模方法。首先,通过体素滤波器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降采样,并对降... 面对煤矿井下低照度、弱纹理、高粉尘等复杂条件,现有煤矿巷道三维建模方法存在成本高、时效性差和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已知点约束的高精度煤矿巷道三维点云建模方法。首先,通过体素滤波器对激光雷达点云数据进行降采样,并对降采样后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利用迭代最近点(ICP)匹配提取出局部点云地图,结合惯性测量单元(IMU)数据对点云数据进行畸变校正;其次,利用ICP配准局部点云地图和畸变校正后的点云地图,以提高前端配准的精度和效率,并在后端加入回环检测来提高煤矿巷道定位与建图精度;然后,通过附合导线控制测量获取煤矿巷道分段已知点坐标,为点云建模提供全局约束条件;最后,将已知点和激光雷达同时定位与建图(SLAM)确定的测站点进行联合平差计算,对测站点坐标进行校正,并进一步利用非线性优化方法校正全局点云地图坐标,从而提高三维点云建模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构建的煤矿巷道三维点云地图具有较好的全局一致性和几何结构真实性,在煤矿井下具有较高的定位与建图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巷道建模 三维激光雷达扫描 同时定位与地图构建 SLAM 已知点约束 三维点云地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厚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围岩变形规律研究 被引量:19
18
作者 杨军 周开放 +3 位作者 王亚军 刘斌慧 王宏宇 郭奋超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79-83,共5页
为研究厚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以柠条塔煤矿S1201-II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现场实测和FLAC3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巷道顶底板变形及自成巷围岩支承压力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煤层切顶卸压自成巷道围岩稳定... 为研究厚煤层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道围岩变形规律,以柠条塔煤矿S1201-II工作面为工程背景,分别采用现场实测和FLAC3D数值模拟计算的方法对巷道顶底板变形及自成巷围岩支承压力分布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厚煤层切顶卸压自成巷道围岩稳定性分布规律可分为压力变化区、压力趋稳区和压力稳定区三个阶段;在工作面向前推进期间,巷道围岩支承压力最大值达到9.19MPa,稳定值为8.47MPa,支承压力峰值点距离煤壁6~9m;确定滞后工作面200m为保守安全位置,200m后可全部回撤临时加强支护设备;滞后工作面90m之内巷道围岩变形明显,为重点支护区域,以确保生产安全。研究成果在现场实际工程中的成功应用,对于切顶卸压无煤柱自成巷道技术在厚煤层开采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煤层 切顶卸压 自成巷道 围岩变形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埋煤层开采覆岩破坏与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研究 被引量:38
19
作者 侯恩科 张萌 +4 位作者 孙学阳 姜钰泉 谢晓深 王建文 高利军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2-107,共6页
浅埋煤层覆岩破坏规律及裂隙发育特征与煤矿安全开采密切相关。为了研究浅埋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的扰动破坏规律与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以柠条塔井田南翼2;煤S123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相似材料模拟与数值模拟方法,对覆岩破坏规律及裂隙发... 浅埋煤层覆岩破坏规律及裂隙发育特征与煤矿安全开采密切相关。为了研究浅埋煤层开采上覆岩层的扰动破坏规律与导水裂隙带发育特征,以柠条塔井田南翼2;煤S1233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通过相似材料模拟与数值模拟方法,对覆岩破坏规律及裂隙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相似模拟实验表明,S1233工作面的初次来压步距约为60m,周期来压步距约为16m,导水裂隙带高度发育至地表,达165m,裂采比为27.5。数值模拟实验表明,导水裂隙带发育过程分为孕育、发生与缓增、突增及稳定4个阶段,导水裂隙带最终发育至地表,达165m,裂采比为27.5。参考柠条塔煤矿北翼现场钻孔实测结果,综合确定南翼2;煤开采裂采比大于27.5。研究成果可为浅埋煤层开采矿井水害防治和水资源保护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埋煤层 覆岩破坏 相似模拟 导水裂隙带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采空区下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谷拴成 陈盼 王建文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4-76,80,共4页
针对上煤层已采的下煤层工作面回采时矿压显现规律不同于常规工作面的现象,在原有岩层移动理论基础上定义了承载层和主承载层的概念。分析了承载层断裂垮落过程对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承载层分层断裂引起的强度和... 针对上煤层已采的下煤层工作面回采时矿压显现规律不同于常规工作面的现象,在原有岩层移动理论基础上定义了承载层和主承载层的概念。分析了承载层断裂垮落过程对下煤层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承载层分层断裂引起的强度和影响范围各异的顶板来压在工作面叠加出现,导致工作面来压规律混乱;越靠工作面上部的岩层断裂对工作面矿压显现的影响越小且越靠工作面后方。最后,通过工程实例,验证了分析结果的合理性,说明该方法有广泛的使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群 承载层 矿压显现 岩层移动 采空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