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中寒旱区蚯蚓养殖技术
1
作者 蔺军 刘耀峰 张选明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 2024年第8期215-218,共4页
蚯蚓既是养殖业中蛋白质饲料来源之一,又是重要的中、西药品原料。因此,为了提高蚯蚓的饲养管理水平,增加养殖效益,本文从蚯蚓的生活习性、品种选择、养殖方法、饲养管理、采收、包装与运输、以及养殖档案建立等方面总结了蚯蚓的养殖技... 蚯蚓既是养殖业中蛋白质饲料来源之一,又是重要的中、西药品原料。因此,为了提高蚯蚓的饲养管理水平,增加养殖效益,本文从蚯蚓的生活习性、品种选择、养殖方法、饲养管理、采收、包装与运输、以及养殖档案建立等方面总结了蚯蚓的养殖技术,供大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蚯蚓 饲养管理 疫病 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播期对半干旱区7个燕麦品种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童永尚 刘耀峰 +2 位作者 徐长林 张选明 鱼小军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221-2236,共16页
为筛选出适宜甘肃陇西半干旱山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及最佳播期,本文研究了7个燕麦品种在4个播期(5月6日、5月16日、5月26日、6月5日)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 为筛选出适宜甘肃陇西半干旱山区种植的优良燕麦(Avena sativa)品种及最佳播期,本文研究了7个燕麦品种在4个播期(5月6日、5月16日、5月26日、6月5日)的生产性能和营养品质,并运用灰色关联度和聚类分析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播期和品种互作对燕麦的干草产量、种子产量和饲草品质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28个处理相比较,5月26日种植的‘梦龙’干草产量最高,为13550.80 kg·hm^(−2);6月5日种植的‘莫妮卡’种子产量最高,为2147.31 kg·hm^(−2);5月26日种植的‘青燕1号’粗蛋白含量最高,为6.94%。利用干草产量、粗蛋白含量、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和可溶性糖含量的相对值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得出,5月6日种植的‘陇燕3号’综合表现最好,其次是5月26日种植的‘梦龙’。通过系统聚类将28个处理根据干草产量、种子产量、饲草粗蛋白含量聚为四大类。综上,在陇西半干旱山区选择适宜的播期种植可提高燕麦产量和营养品质,是适宜该地区燕麦草地的管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播期 燕麦 半干旱区 生产性能 饲草品质 品种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播比例对半干旱区放牧型混播草地草产量及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魏孔涛 鱼小军 +3 位作者 白梅梅 马凯凯 刘耀峰 张选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56-65,共10页
在甘肃陇中半干旱地区,研究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在不同混播比例(100∶0、0∶10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下3个生育期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 在甘肃陇中半干旱地区,研究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在不同混播比例(100∶0、0∶100、20∶80、30∶70、40∶60、50∶50、60∶40、70∶30、80∶20)下3个生育期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并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混播比例不同程度提高了播种当年草地的草产量,其中扁蓿豆和无芒雀麦混播比例20∶80处理在扁蓿豆成熟期干草产量最高,为5599.17 kg/hm^(2),较扁蓿豆和无芒雀麦单播分别提高了93.14%和25.06%。混播处理下牧草的土地当量比在当年9月份刈割时均大于1,最高达1.51;扁蓿豆在混播群体的竞争中始终处于劣势。不同混播比例显著提高了播种当年牧草成熟期时的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通过隶属函数综合评价得出,扁蓿豆和无芒雀麦比例为20∶80混播时产量与营养价值最佳,是适合陇中半干旱地区建植多年生人工草地的最佳混播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混播比例 干草产量 种间竞争力 营养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播比例对陇中黄土高原扁蓿豆—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魏孔涛 鱼小军 +3 位作者 白梅梅 马凯凯 刘耀峰 张选明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6-66,共11页
在甘肃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研究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以不同混播比例(0∶10、2∶8、3∶7、4∶6、5∶5、6∶4、7∶3、8∶2、10∶0)建植对播种当年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在甘肃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研究了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与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以不同混播比例(0∶10、2∶8、3∶7、4∶6、5∶5、6∶4、7∶3、8∶2、10∶0)建植对播种当年草地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并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混播比例对于表层土壤养分含量及酶活性影响显著,对深层土壤影响不显著。10~20 cm土层,豆禾比5∶5处理的速效磷含量较CK1增加了38%,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20~40 cm土层,豆禾比8∶2处理的碱解氮含量较CK2和CK1分别增加了159%和115%(P<0.05)。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可知,扁蓿豆-无芒雀麦混播草地土壤养分含量与酶活性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且二者共同决定土壤肥力水平。综合评价认为,扁蓿豆与无芒雀麦混播比例为5∶5时,对土壤肥力的改善效果最好,为陇中黄土高原地区推荐种植比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草地 混播比例 土壤养分 土壤酶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用有机肥对陇西半干旱区豆禾混播牧草提质增效的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刘耀峰 蔺军 +2 位作者 王红平 任晓明 张选明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63-67,共5页
通过研究陇西半干旱区施有机肥对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牧草混播增产增效影响,为黄土高原撂荒地人工草地的建植及增产增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的苜蓿中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相对饲喂价... 通过研究陇西半干旱区施有机肥对禾本科(Gramineae)、豆科(Leguminosae)牧草混播增产增效影响,为黄土高原撂荒地人工草地的建植及增产增效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的苜蓿中性洗涤纤维显著降低,相对饲喂价值显著提高;无芒雀麦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均显著降低,相对饲喂价值显著提高。且与不施肥相比,苜蓿的鲜草产量、株高、鲜干比、茎粗分别提高了131.79%、53.92%、6.85%和28.57%,茎叶比降低了120.00%;无芒雀麦的鲜草产量、株高、鲜干比和茎粗分别提高了118.49%、38.11%、10.64%和10.53%,茎叶比提高了23.04%。研究表明,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撂荒地建豆禾混播草地,施用有机肥可显著提高牧草产量和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干旱区 有机肥 豆禾混播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肉牛肉羊养殖减源生物发酵堆肥清洁生产技术 被引量:3
6
作者 刘耀峰 《畜牧兽医杂志》 2021年第6期183-184,186,共3页
减源生物发酵堆肥清洁生产技术即为了实现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需在养殖中实现营养配比均衡,实现营养物质最大化吸收利用,减低饲草料消耗,实现源头减量;在粪污处理环节实现雨污分流,再次实现减量,同时要将粪污能收尽收,通过微生... 减源生物发酵堆肥清洁生产技术即为了实现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需在养殖中实现营养配比均衡,实现营养物质最大化吸收利用,减低饲草料消耗,实现源头减量;在粪污处理环节实现雨污分流,再次实现减量,同时要将粪污能收尽收,通过微生物等处理手段,实现无害化;在末端利用中,要通过项目和行政手段,强力推进末端资源化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食畜 粪污减源 堆积发酵 清洁生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