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省陇县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1
作者 余陇辉 史爱霞 王雪梅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1年第11期65-66,共2页
陇县面积2277 km^(2),辖10个镇104个行政村,人口27.3万,其中农业人口24.1万,耕地面积353.2 km^(2),农作物播种面积446.8 km^(2),农业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4%,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陇县农业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因此需要着力调整... 陇县面积2277 km^(2),辖10个镇104个行政村,人口27.3万,其中农业人口24.1万,耕地面积353.2 km^(2),农作物播种面积446.8 km^(2),农业产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24%,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目前,陇县农业发展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因此需要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扩大种植规模、突出特色农业种植、优化农业发展环境、促进农业产业提质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作物播种面积 农业产业结构 农业产值 生产总值 农业种植 农业发展现状 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提质增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IS的黄土高原南缘土石山区陕西陇县耕地质量评价研究
2
作者 段春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24年第8期26-32,共7页
以陕西省陇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综合运用GIS技术、层次分析法、模糊聚类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陇县耕地质量可划分为十等:二等地占1.31%,三等地占5.57%,四等地占5.87%,五等地占7.58%... 以陕西省陇县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查和室内分析,综合运用GIS技术、层次分析法、模糊聚类法和综合指数法对研究区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陇县耕地质量可划分为十等:二等地占1.31%,三等地占5.57%,四等地占5.87%,五等地占7.58%,六等地占16.19%,七等地占28.82%,八等地占24.07%,九等地占7.87%,十等地占2.72%。二、三等地主要为水浇地,集中分布在河谷平原;四至十等地多为旱地,其中四至六等地多分布于河谷平原、河谷阶地,而七至十等地则位于海拔较高的中山、高丘陵地区,该区域地形较为破碎,土层薄,土壤养分含量低。因此,基于GIS建立了陇县耕地质量评价系统,以期为该县耕地资源的科学管理、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支持,同时也为我国黄土高原南缘土石山区耕地质量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IS 土石山区 耕地质量 空间分布 陇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陇县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制约因素与建议
3
作者 张军 李会兰 《农业工程技术》 2024年第31期123-124,共2页
该文分析了陇县在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中的制约因素,提出大力培育职业农民、提升农业规模化经营水平、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生产效能与抗灾能力、提高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和推广力度等建议,以期有效实现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
关键词 粮食 大面积单产提升 制约因素 职业农民 规模化 基础设施建设 机械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县耕地质量等级现状及提升对策
4
作者 胡仁杰 《西北园艺》 2024年第7期54-55,共2页
结合陕西陇县耕地质量等级现状,分析耕地质量等级提升的制约因素,提出耕地质量等级提升对策,以期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耕地质量等级 现状 制约因素 对策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优质大豆新品种宝豆1519的选育与栽培技术
5
作者 马雯 刘晓婷 +3 位作者 薛玉莹 余陇辉 闫俊平 屈洋 《农业科技通讯》 2024年第12期188-191,共4页
宝豆1519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合豆3号为母本、阜豆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适宜陕西省夏播种植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耐密植、机收损失率低、适应性好,高产示范田产量可达301.8 kg/亩。该品种于202... 宝豆1519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以合豆3号为母本、阜豆11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适宜陕西省夏播种植的大豆新品种。该品种的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耐密植、机收损失率低、适应性好,高产示范田产量可达301.8 kg/亩。该品种于2023年9月通过陕西省审定,在陕西省夏大豆产区表现优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宝豆1519 选育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蒜苗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闫俊平 余陇辉 +2 位作者 史爱霞 杨秋萍 胡仁杰 《西北园艺(综合)》 2021年第4期21-22,共2页
陕西省陇县地处渭北旱塬,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土质肥沃,降雨适中,是大蒜的优生区,特别是城关、东南、天成、曹家湾等镇,种植大蒜历史悠久,生产的蒜薹、蒜苗因品相好、口感佳,深受客商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种植效益较好,是群众重要的... 陕西省陇县地处渭北旱塬,气候适宜,光照充足,土质肥沃,降雨适中,是大蒜的优生区,特别是城关、东南、天成、曹家湾等镇,种植大蒜历史悠久,生产的蒜薹、蒜苗因品相好、口感佳,深受客商消费者青睐,产品供不应求,种植效益较好,是群众重要的经济收入来源,也是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之一。近年来,陇县农技中心专业技术人员根据县域资源特点,对大蒜产业进行合理规划布局、精心科学指导,因地制宜开展了蒜苗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试验示范,在总结集成的基础上,推广蒜苗优质高产高效栽培管理技术,助推大蒜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蒜苗平均亩产达到5530 kg,亩产值1.21万元,最高亩产达6450 kg,亩产值1.8万元,除去种子、肥料、耕作等费用5000多元,亩净收入可达0.7万~1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质高产高效 地膜覆盖 大蒜产业 专业技术人员 渭北旱塬 蒜苗 农技中心 合理规划布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施绿叶菜周年供应栽培技术要点 被引量:1
7
作者 史爱霞 张伟兵 +3 位作者 刘慧芳 杨叶 山敏 赵德亮 《西北园艺(综合)》 2022年第5期7-8,共2页
绿叶菜种类多样、生长周期短、复种指数高、采收期灵活、种植效益显著等特点,在均衡蔬菜市场供应中作用重大。栽培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营养丰富,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青睐。目前市场上适度规模化栽培常见的绿叶菜有菠菜、茼蒿、... 绿叶菜种类多样、生长周期短、复种指数高、采收期灵活、种植效益显著等特点,在均衡蔬菜市场供应中作用重大。栽培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营养丰富,深受广大生产者和消费者青睐。目前市场上适度规模化栽培常见的绿叶菜有菠菜、茼蒿、芹菜、韭菜、生菜、小青菜、蕹菜(空心菜)、芫荽(香菜)、落葵(木耳菜)、叶用芥菜(雪里蕻)、荠菜、苋菜、茴香、菜心、豌豆苗等。其日光温室及大中棚栽培技术要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叶菜 周年供应 日光温室 叶用芥菜 栽培技术 小青菜 木耳菜 落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8年度陇县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8
作者 支小明 赵小龙 《种子科技》 2019年第10期157-157,共1页
通过引进辣椒品种比较试验,筛选出适宜陇县生态条件推广的辣椒新品种,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的需要。
关键词 辣椒 品种 比较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行距、覆反光膜和氮肥对高粱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屈洋 马雯 +6 位作者 刘晓婷 薛玉莹 余陇辉 王可珍 张永利 高小丽 冯佰利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52-260,275,共10页
以‘辽杂52’高粱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2年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主区为种植行距:50 cm(A_(1))、60 cm(A_(2));裂区为是否覆反光膜:不覆反光膜(B_(1))、覆反光膜(B_(2));裂裂区为氮肥施用量:150 kg·hm^(-2)(C_(1))、300... 以‘辽杂52’高粱为试验材料,于2021-2022年采用三因素裂区设计进行田间试验,主区为种植行距:50 cm(A_(1))、60 cm(A_(2));裂区为是否覆反光膜:不覆反光膜(B_(1))、覆反光膜(B_(2));裂裂区为氮肥施用量:150 kg·hm^(-2)(C_(1))、300 kg·hm^(-2)(C_(2))、450 kg·hm^(-2)(C 3),探究不同处理对高粱光合参数、产量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行距增加可提高高粱抽穗期、灌浆期和蜡熟期的叶片SPAD值和P_(n),覆反光膜和施氮能提高高粱各生育时期的叶片SPAD值和P_(n)。行距60 cm较行距50 cm处理高粱产量年均增加5.12%,覆反光膜较不覆反光膜处理高粱产量年均增加7.73%,高氮(450 kg·hm^(-2))水平下高粱产量最高(年均6807.0 kg·hm^(-2)),较其他施氮水平增加3.90%~9.48%。行距增加和覆反光膜使高粱籽粒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6.94%和2.84%,高氮肥水平下籽粒蛋白质含量较其余施氮处理平均提高2.50%;行距增加和覆反光膜处理下高粱籽粒淀粉含量分别提高1.75%和0.70%,高氮肥水平下籽粒淀粉含量较其余施氮处理平均提高3.85%。综上所述,行距60 cm、覆反光膜和拔节期追施氮肥450 kg·hm^(-2)处理能更好地利用光热资源、改善叶片光合性能,是提高关中西部地区高粱产量和籽粒品质的有效栽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种植行距 覆反光膜 氮肥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淮麦区南片两个国审小麦品种穗分化特性及抗倒春寒能力的鉴定与分析
10
作者 李春艳 白昕晨 +3 位作者 杨秋萍 王伟伟 刘曙东 奚亚军 《陕西农业科学》 2024年第3期36-41,47,共7页
为鉴定黄淮南片麦区国审小麦品种西农100和小麦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周麦18”的抗倒春寒能力,采用大田试验调查穗分化特征,人工气候室低温胁迫处理6 h、12 h、24 h后测定结实率、叶片逆境生理指标和显微结构等,并分析了两个品种各个指标... 为鉴定黄淮南片麦区国审小麦品种西农100和小麦区域试验对照品种“周麦18”的抗倒春寒能力,采用大田试验调查穗分化特征,人工气候室低温胁迫处理6 h、12 h、24 h后测定结实率、叶片逆境生理指标和显微结构等,并分析了两个品种各个指标间的差异与变化特点。结果表明:在陕西关中大田条件下,西农100比周麦18的穗分化进程提前;倒春寒低温胁迫促使西农100小麦旗叶的SOD与CAT活性增加,而可溶性糖含量显著低于周麦18;同时,低温胁迫使小麦叶片显微结构中厚壁组织出现明显分解与萎缩,西农100低温胁迫6 h叶片厚度较CK(未处理)未发生变化,周麦18叶片厚度则明显减小,低温胁迫12 h以后,两个品种无明显差异。本研究表明,西农100和周麦18都具有一定的抗倒春寒特性,而西农100的抗倒春寒能力相对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生物学特性 穗分化 倒春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宝鸡市适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筛选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1
作者 薛玉莹 马雯 +3 位作者 刘晓婷 余陇辉 刘晚冬 屈洋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6期90-91,共2页
为筛选出适宜在陕西省宝鸡市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特采用4行大豆+2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选用‘辽豆59’‘吉育205’‘蒙豆58’‘宝豆10号’‘宝豆6号’‘辽豆32’‘辽豆68’7个优良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品种筛选试... 为筛选出适宜在陕西省宝鸡市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大豆品种,特采用4行大豆+2行玉米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选用‘辽豆59’‘吉育205’‘蒙豆58’‘宝豆10号’‘宝豆6号’‘辽豆32’‘辽豆68’7个优良大豆品种,开展了大豆品种筛选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吉育205’‘辽豆32’‘宝豆6号’的综合种植表现较好,适宜在宝鸡市进行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大豆 品种筛选 产量 农艺性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产大豆新品种宝豆10号的选育
12
作者 屈洋 马雯 +5 位作者 王可珍 刘晓婷 薛玉莹 苟飞凡 余陇辉 闫俊平 《大豆科技》 2024年第4期51-54,共4页
宝豆10号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ms1核不育轮回群体经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陕西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999.3 kg/hm^(2),较对照品种秦豆8号平均增产12.7%。2020年参加陕西省夏... 宝豆10号是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利用ms1核不育轮回群体经过多代系统选育而成的高产大豆新品种。2019—2020年参加陕西省夏播大豆区域试验,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2999.3 kg/hm^(2),较对照品种秦豆8号平均增产12.7%。2020年参加陕西省夏播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3055.5 kg/hm^(2),较对照品种秦豆8号平均增产12.0%。2022年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陕审豆20220002号。该品种高产稳产、蛋白质含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广,适宜陕西省及黄淮海地区作夏播大豆种植。品种审定后进行高产示范种植,实收产量为4272.9 kg/hm^(2),创造陕西省夏播大豆高产记录。文章对宝豆10号选育过程及高产配套技术进行介绍,旨在为该品种的示范推广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宝豆10号 大豆 选育 高产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水肥处理对设施西瓜的形态指标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3
作者 景炜明 王刚 +2 位作者 陈永利 冯宁宁 段春萍 《陕西农业科学》 2021年第10期92-94,共3页
在陕西宝鸡地区引入礼品西瓜新品种苏梦8号,通过在大棚中小区试验,研究苏梦8号在不同水肥处理下的形态指标、产量及节水节肥效果,设计了常规水肥处理和滴灌水肥处理。结果发现滴灌处理的西瓜在不同时期长势更好,产量较高,增产率达6%,水... 在陕西宝鸡地区引入礼品西瓜新品种苏梦8号,通过在大棚中小区试验,研究苏梦8号在不同水肥处理下的形态指标、产量及节水节肥效果,设计了常规水肥处理和滴灌水肥处理。结果发现滴灌处理的西瓜在不同时期长势更好,产量较高,增产率达6%,水分利用效率提升了19%,节省肥料总量3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苏梦8号 水肥处理 水分利用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