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肃陇南不同品种油橄榄叶化学成分系统表征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1
作者 赵强宏 邹诚 +2 位作者 王文亮 王惠明 瞿城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65-72,81,共9页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油橄榄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分析技术分别定性定量分析甘肃陇南不同品种油橄榄叶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甘肃... 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油橄榄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复合线性离子阱质谱分析技术分别定性定量分析甘肃陇南不同品种油橄榄叶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并考察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从甘肃陇南油橄榄叶提取物中主要鉴定了73个化学成分,其中萜类38个、黄酮类16个、苯乙醇类7个、挥发油类5个、脂肪酸类2个、苯甲酸类1个、苯丙素类1个、其他类3个;不同品种27批油橄榄叶提取物中的11个化学成分总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陇南武都和礼县的油橄榄叶提取物中11个化学成分总含量分别为1601.19~2941.99μg/g和925.98~2617.04μg/g,其中木犀草素-7-O-芸香糖苷、女贞苷、木犀草苷、野漆树苷含量较高。整体上,陇南礼县油橄榄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强于陇南武都,其中科拉蒂、阿尔波萨纳和陇育1号的抗氧化活性相对较优。综上,油橄榄叶中的化学成分以萜类和黄酮类化合物为主,不同来源油橄榄叶11个化学成分总含量存在一定差异,陇南礼县油橄榄叶抗氧化活性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叶 化学成分 定性定量 黄酮类成分 抗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西汉水流域油橄榄引种表现试验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赵强宏 王贵德 王惠明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0期2385-2389,共5页
本研究通过在陇南市西汉水流域成功建设油橄榄园,集成集约化建园技术,并对首次引种的20个油橄榄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长、产量与抗寒性等情况进行测定分析,为陇南市西汉水流域不同海拔高度建设经济型和生态型油橄榄园提供现实依据和理... 本研究通过在陇南市西汉水流域成功建设油橄榄园,集成集约化建园技术,并对首次引种的20个油橄榄品种的植物学特征、生长、产量与抗寒性等情况进行测定分析,为陇南市西汉水流域不同海拔高度建设经济型和生态型油橄榄园提供现实依据和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西汉水 集约化建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油橄榄出油率、多酚含量、脂肪酸组成及比例研究
3
作者 王文亮 梁芳 《中国林副特产》 2024年第5期23-24,共2页
通过对陇南市武都区大堡油橄榄基地的皮削利分成熟度0~5进行采样,用实验室MC2型榨油机榨油,得到不同成熟度的样品油样。在通过检测鲜果出油率、多酚含量、脂肪酸组成及比例等,结果表明鲜果出油率最高为第4成熟度达到最高14.8%;脂肪酸组... 通过对陇南市武都区大堡油橄榄基地的皮削利分成熟度0~5进行采样,用实验室MC2型榨油机榨油,得到不同成熟度的样品油样。在通过检测鲜果出油率、多酚含量、脂肪酸组成及比例等,结果表明鲜果出油率最高为第4成熟度达到最高14.8%;脂肪酸组成中油酸含量最高,为65.91%~75.47%,亚麻酸含量最低,为0.76%~1.07%,其次棕榈酸含量为12.97%~13.81%,棕榈一烯酸含量0.83%~1.33%,硬脂酸含量2.68%~4.82%,亚油酸含量3.61%~11.58%;多酚含量在第2成熟度达到最高108.94 mg/kg,之后逐步下降,第5成熟度达到最低73.29 mg/kg且多酚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会有一个先增加再减小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橄榄油 成熟度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经济林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张正武 《中国林业经济》 2014年第2期1-5,共5页
位于甘肃南部的陇南市,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林资源丰富,主要经济林品种产业化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扶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甘肃陇南经济林产业发展,... 位于甘肃南部的陇南市,地处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林资源丰富,主要经济林品种产业化发展已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和扶贫攻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甘肃陇南经济林产业发展,仍然存在着规模大、效益小、管理差、支撑弱等问题,为山区群众增收的基础性作用发挥还不显著。分析了甘肃陇南经济林产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潜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甘肃陇南经挤林产业可持续发展提质增效、转型跨越的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林 发展 实践与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油橄榄配方施肥试验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邓煜 刘志峰 《甘肃林业科技》 2013年第4期11-19,共9页
施肥是影响油橄榄丰产稳产的关键性措施。通过不同施肥配方及施肥量对不同品种新梢生长量及鲜果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施用有机肥+无机肥的混合肥,于11月份施5 kg的菜籽饼,1 kg过磷酸钙、0.5kg硫酸钾、200 g硼肥;于4月、6月、8月各施0.1 k... 施肥是影响油橄榄丰产稳产的关键性措施。通过不同施肥配方及施肥量对不同品种新梢生长量及鲜果产量的影响试验得出:施用有机肥+无机肥的混合肥,于11月份施5 kg的菜籽饼,1 kg过磷酸钙、0.5kg硫酸钾、200 g硼肥;于4月、6月、8月各施0.1 kg尿素,于每年的4月、7月、11月灌3次水,可使单株产量由2.4 kg提高到18.2 kg,净增产15.8 kg,增产增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配方施肥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适生区高产品种筛选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汪加魏 邓煜 +2 位作者 张正武 王贵德 贾忠奎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54-59,共6页
油橄榄具有严格的适生范围,只有在最适栽培区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越性状和特性。我国油橄榄在栽植过程中存在引种混乱、品种混杂、苗木质量低劣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油橄榄产量的提高,因此高产油橄榄品种的筛选和推广种植已... 油橄榄具有严格的适生范围,只有在最适栽培区才能充分发挥品种的优越性状和特性。我国油橄榄在栽植过程中存在引种混乱、品种混杂、苗木质量低劣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油橄榄产量的提高,因此高产油橄榄品种的筛选和推广种植已经成为发展油橄榄产业化的紧迫性任务。通过对我国油橄榄适生区品种的适应性及抗性、果实产量及含油率、油品质等指标的对比研究和综合分析,形成一套可行的油橄榄高产品种筛选评价体系,为我国油橄榄适生区高产品种选植推广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品种筛选 评价体系 适生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油橄榄抗寒性分型
7
作者 海光辉 王茜 +3 位作者 张正武 王贵德 侯宝宏 侯洁茹 《中国林副特产》 2025年第1期7-10,共4页
为评价不同品种油橄榄的抗寒类型,筛选抗寒性强的油橄榄品种。以油橄榄5个品种为试材,测定自然低温下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活性等9项生理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明确自然低温下5个品种的耐寒性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 为评价不同品种油橄榄的抗寒类型,筛选抗寒性强的油橄榄品种。以油橄榄5个品种为试材,测定自然低温下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过氧化物酶活性等9项生理指标。通过聚类分析明确自然低温下5个品种的耐寒性差异,利用主成分分析法确定不同品种的抗寒类型。结果表明:聚类分析把5个品种聚成两大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评价自然低温下5个品种油橄榄的抗寒类型为:‘阿斯’为强抗寒品种,‘阿尔波萨纳’和‘莱星’为中抗寒品种,‘鄂植8号’和‘奇迹’为弱抗寒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抗寒性 聚类分析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C-MS与E-Nose结合PCA和HCA用于陇南橄榄油品质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闫辉强 马君义 +5 位作者 吕孝飞 杨立华 孔维宝 王惠明 邓煜 金凤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4-49,58,共7页
以陇南大堡油橄榄品种示范园种植的20个油橄榄品种为试样,利用压榨法提取橄榄油,采用GC-MS与E-Nose对其脂肪酸组成及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个油橄榄品种鲜果... 以陇南大堡油橄榄品种示范园种植的20个油橄榄品种为试样,利用压榨法提取橄榄油,采用GC-MS与E-Nose对其脂肪酸组成及风味物质进行测定。在此基础上,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对其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个油橄榄品种鲜果出油率在1.30%~23.50%之间,平均出油率为11.91%;主要脂肪酸及其含量分别为油酸58.96%~74.86%、棕榈酸12.20%~21.04%、亚油酸4.06%~18.62%、硬脂酸1.61%~4.73%、亚麻酸未检出~1.48%及棕榈烯酸0.57%~3.14%。饱和脂肪酸(SFA)占16.54%~25.77%,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分别占60.95%~75.86%和4.54%~19.89%,MUFA/PUFA和C18∶∶1/C18∶2分别为3.10~16.71和3.21~18.44;从脂肪酸的PCA综合得分可知,20个品种中‘皮削利’的品质最好,‘法加’最差,HCA表明,20个品种共分为5个类群,同一类群中橄榄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相似,不同类群之间存在差异。橄榄油风味物质E-Nose分析表明,不同品种的橄榄油有不同的风味特征,通过PCA可将20个品种分为7组,前4组之间能够明显区分,后3组之间分布较近,但均能较好地区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品质分析 风味物质 脂肪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成熟度油橄榄油品品质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王文亮 梁芳 《寒旱农业科学》 2023年第6期558-563,共6页
为明确不同成熟度油橄榄油品品质的变化规律,建立不同品种的质量体系,让企业和种植户能够根据自己的侧重点选择需要种植的品种,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城固(Chenggu)、莱星(Leccino)、切姆拉尔(Chemlal de kabylie)0~7个成熟度的... 为明确不同成熟度油橄榄油品品质的变化规律,建立不同品种的质量体系,让企业和种植户能够根据自己的侧重点选择需要种植的品种,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以城固(Chenggu)、莱星(Leccino)、切姆拉尔(Chemlal de kabylie)0~7个成熟度的油橄榄果实为试验材料,对3个品种的出油率、酸价、过氧化值、多酚含量、主要脂肪酸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第7成熟度切姆拉尔的出油率最高,为13.6%;第0成熟度城固的最低,为2.1%。脂肪酸组成中油酸含量最高,为53.31%~71.64%;棕榈酸含量为12.91%~16.53%,棕榈一烯酸含量为0.42%~2.09%,硬脂酸含量为1.25%~2.96%,亚油酸含量为7.48%~18.24%;亚麻酸含量最低,为0.63%~1.51%。多酚含量,第1成熟度以城固最多,为281.91 mg/kg;第2成熟度以切姆拉尔最低,为73.53 mg/kg。多酚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会有一个先增加再减小的趋势;酸价(最高为0.67 mg/g)、过氧化值(最高为0.71g/kg)远低于国标中对特级初榨橄榄油的限度。可见,3个油橄榄品种的油脂质量均比较高,其中切姆拉尔出油率较高,城固多酚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橄榄油 成熟度 油品品度 质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橄榄播种育苗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贵德 雍巧宁 +2 位作者 刘婷 赵强宏 逯晓敏 《中国林副特产》 2023年第4期1-3,共3页
为了研究油橄种子播种最佳出苗率,对辐射育种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经验,经冷藏和赤霉素处理后,采用种子与种仁播种,冬季与夏季播种的方法,对出苗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种仁播种平均出苗率44.65%,种子平均出苗率11.20%,种仁出苗高峰比... 为了研究油橄种子播种最佳出苗率,对辐射育种和杂交育种提供参考经验,经冷藏和赤霉素处理后,采用种子与种仁播种,冬季与夏季播种的方法,对出苗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冬季种仁播种平均出苗率44.65%,种子平均出苗率11.20%,种仁出苗高峰比种子早90 d,种子发芽率与种仁饱满度(种仁质量/种子质量)占比越高,发芽率越高,呈正相关,树势强、生长旺盛的品种发芽率高,与生长势呈正相关。夏季种仁播种平均出苗率8.79%,出苗率较低。冬季种仁播种出苗率高,出苗高峰期早,出苗整齐,适宜在育种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播种育苗 种子 种仁 出苗率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油橄榄“皮瓜尔”果实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君义 后春静 +4 位作者 吕孝飞 杨立华 邓煜 孔维宝 闫辉强 《中国粮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2-109,共8页
探究了陇南油橄榄"皮瓜尔"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表型性状与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测定指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鲜果单重1.18~2.81 g,干果单重0.45~1.36 g,含水率39.72%~63.17%,纵径16.67~20.75 mm,横径11.08~14.97 mm,... 探究了陇南油橄榄"皮瓜尔"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表型性状与活性成分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各测定指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鲜果单重1.18~2.81 g,干果单重0.45~1.36 g,含水率39.72%~63.17%,纵径16.67~20.75 mm,横径11.08~14.97 mm,果形指数1.29~1.50,含油率3.89%~43.20%,多酚2.64~6.93 mg/g,黄酮0.59~1.75 mg/g,油酸64.03%~75.35%,棕榈酸11.53%~17.34%,亚油酸3.76%~9.49%,饱和脂肪酸(SFA)11.19%~21.81%,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64.28%~76.38%,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4.40%~12.56%,MUFA/PUFA 5.30~17.02,C18∶1/C18∶2 6.75~19.68。各测定指标的变化趋势有所差异。鲜果单重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果形指数的变化趋势与之恰好相反;干果单重及含油率整体呈现上升趋势;含水率、多酚含量、黄酮含量、SFA及PUFA均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而UFA、MUFA、C18∶1/C18∶2及MUFA/PUFA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从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角度,建议"皮瓜尔"果实的最佳采收期为10月20日至11月3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皮瓜尔 表型性状 活性成分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油橄榄‘阿尔波萨纳’果实表型性状及主要功能成分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后春静 周娅琼 +5 位作者 马君义 吕孝飞 杨立华 邓煜 孔维宝 闫辉强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32-38,共7页
以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研究所种质资源基因库种植的油橄榄品种‘阿尔波萨纳’(Arbosana)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果实单重、纵横径、果形指数、含水率、干基含油率、多酚含量、黄酮含量以及果实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201... 以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研究所种质资源基因库种植的油橄榄品种‘阿尔波萨纳’(Arbosana)果实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果实单重、纵横径、果形指数、含水率、干基含油率、多酚含量、黄酮含量以及果实油脂脂肪酸组成与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2017年8月10日—2018年3月30日)中的变化。结果表明:果实单重、纵横径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后期稍有上升;含水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后期受降雨的影响稍有上升;干基含油率在2017年11月30日之前以较快的速度上升,12月30日之后稍有下降;多酚、黄酮含量表现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2017年9月30日—12月30日时间段处于较低水平;油酸含量在2017年10月10日之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呈上升状态,MUFA含量与油酸含量变化趋势一致,亚油酸含量在2017年10月20日前呈上升趋势,之后开始下降,次年2月20日后又开始上升,SFA含量和PUFA含量在2017年11月10日之前呈下降趋势,之后基本趋于稳定。‘阿尔波萨纳’果实油脂中脂肪酸的主成分分析表明:油酸、棕榈酸、亚油酸、棕榈油酸、亚麻酸、十七碳烯酸、花生酸、十七酸对油脂品质的影响最大,在2017年9月10日—10月20日时间段,主成分得分较高,果实中油脂品质处于较佳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阿尔波萨纳’ 表型性状 功能成分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油橄榄“贺吉”果实中主要功能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 被引量:12
13
作者 后春静 闫辉强 +5 位作者 马君义 邓煜 金凤 余嘉利 李云 巴俊霞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0-36,共7页
以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研究所种质资源基因库种植的油橄榄品种"贺吉"(Hojiblanca)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果实的含油率,多酚、黄酮含量以及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2016年8月20日—2017年3月30日)中的动... 以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研究所种质资源基因库种植的油橄榄品种"贺吉"(Hojiblanca)为研究对象,分析测定其果实的含油率,多酚、黄酮含量以及油脂中主要脂肪酸组成及相对含量在生长发育过程(2016年8月20日—2017年3月30日)中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贺吉"含油率呈现上升趋势,从8月20日的(14. 83±0. 22)%上升到次年3月20日的(40. 92±0. 57)%;多酚含量呈现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最低含量(3. 14±0. 13) mg/g出现在11月30日,最高含量(7. 33±0. 15) mg/g出现在次年的3月30日;黄酮含量也呈先降低后上升的趋势,最低含量(0. 59±0. 01) mg/g出现在11月30日,最高含量(1. 69±0. 01) mg/g出现在次年3月20日;主要脂肪酸及相对含量为油酸(56. 27±0. 40)%~(69. 61±0. 16)%、亚油酸(8. 25±0. 02)%~(18. 59±0. 04)%、亚麻酸(0. 94±0. 01)%~(2. 26±0. 03)%、棕榈酸(9. 75±0. 04)%~(20. 93±0. 25)%、棕榈油酸(0. 41±0. 00)%~(1. 59±0. 02)%、硬脂酸(3. 05±0. 02)%~(7. 15±0. 09)%;饱和脂肪酸含量在9月20日最高,为(26. 08±0. 20)%,次年3月30日最低,为(15. 95±0. 08)%;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12月10日最高,为(70. 91±0. 17)%,10月10日最低,为(58. 44±0. 40)%;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在8月30日最低,为(10. 22±0. 03)%,次年3月10日最高,为(20. 13±0. 04)%。从符合中国消费者口味和含油率的角度确定"贺吉"果实的最佳采摘期为11月20日—12月30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贺吉” 功能成分 生长发育 动态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3个品种油橄榄果实品质比较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郭永跃 马君义 +2 位作者 后春静 闫辉强 邓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21-127,共7页
以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大堡油橄榄品种示范园的3个栽培品种‘阿斯’‘奇迹’‘莱星’果实为原料,观察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果皮颜色变化,测定果实含油率、多酚含量、黄酮含量及橄榄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过... 以陇南市经济林研究院大堡油橄榄品种示范园的3个栽培品种‘阿斯’‘奇迹’‘莱星’果实为原料,观察不同品种不同采摘时间果皮颜色变化,测定果实含油率、多酚含量、黄酮含量及橄榄油脂肪酸组成和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果皮转色最早的品种为‘莱星’,其次为‘阿斯’,‘奇迹’最晚;‘奇迹’果实含油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阿斯’‘莱星’果实含油率总体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含油率最高的品种为‘莱星’,其次为‘奇迹’,‘阿斯’最低;3个品种果实的多酚和黄酮含量呈波浪式的变化;脂肪酸主要成分油酸、棕榈酸、亚油酸、硬脂酸含量在不同品种间差异较大,MUFA/PUFA、C18∶1/C18∶2也不同,橄榄油品质稳定性不同,11月10日至11月30日3个品种MUFA/PUFA、C18∶1/C18∶2较高,其中‘莱星’的MUFA/PUFA、C18∶1/C18∶2高于其他2个品种。综合分析,以含油率、多酚含量为指标确定最佳采摘时间,‘阿斯’果实最佳采摘时间在次年3月10日至3月20日,‘奇迹’果实最佳采摘时间在次年2月10日至2月20日,‘莱星’果实最佳采摘时间在次年1月30日至2月20日。3个品种中‘莱星’果实品质最佳,‘奇迹’次之,‘阿斯’果实品质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含油率 脂肪酸 品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初榨橄榄油中多酚类化合物含量随油橄榄果生长发育的累积变化
15
作者 张宏杰 马君义 +3 位作者 吕孝飞 缪欣 郭俊炜 邓煜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8-53,共6页
旨在为甘肃陇南橄榄油的质量评价和油橄榄鲜果采收时间提供指导,探究了不同品种初榨橄榄油(VOO)中多酚类化合物(PPs)随油橄榄果生长发育的累积变化。以甘肃陇南不同成熟度的8个品种油橄榄鲜果为原料,采用压榨法获得VOO,利用反相高效液... 旨在为甘肃陇南橄榄油的质量评价和油橄榄鲜果采收时间提供指导,探究了不同品种初榨橄榄油(VOO)中多酚类化合物(PPs)随油橄榄果生长发育的累积变化。以甘肃陇南不同成熟度的8个品种油橄榄鲜果为原料,采用压榨法获得VOO,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VOO中的9种PPs含量。结果表明:VOO中总多酚的含量主要由酪醇和橄榄苦苷决定,橄榄苦苷是含量最高的PPs,且其含量随油橄榄果成熟度指数(MI)变化最明显;VOO中木犀草苷含量均较低,阿魏酸和芹菜素仅在个别品种中检测到,芦丁在所测油品中均未检测到;‘阿斯’‘鄂植8号’‘中山24号’和‘佛奥’4个品种VOO的PPs评估数据表现良好,分别在MI为0~1.0、2.0~4.0、0~2.0和5.0~7.0表现最佳,建议这4个品种油橄榄鲜果的采收时间分别为9月下旬、11月上旬、9月下旬至10月上旬以及11月下旬,而‘切姆拉尔’VOO在PPs种类和总含量等评估数据中表现不佳。综上,可以依据不同MI的油橄榄鲜果制备的VOO中多酚含量,尤其是酪醇和橄榄苦苷含量,确定不同品种油橄榄鲜果的采收时间,并进行VOO的品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榨橄榄油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多酚类化合物 成熟度指数 累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橄榄油价值链及国内外价格形成机制比较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张正武 《中国林业经济》 2019年第4期79-85,共7页
通过对甘肃陇南主产区橄榄油市场及产销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中外橄榄油价值链和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通过合理界定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之间利益分配,充分挖掘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独一份、特中特”的... 通过对甘肃陇南主产区橄榄油市场及产销情况的调查分析,结合国外的研究成果,对中外橄榄油价值链和价格形成机制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了通过合理界定生产者、加工者、销售者之间利益分配,充分挖掘甘肃陇南油橄榄产业“独一份、特中特”的资源优势,把“延长产业链、共享利益链、提升价值链、创新供应链”作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提升产品质量,打造优势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加强市场监管,培育壮大消费群体,增加比较效益,做大做强中国油橄榄产业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价值链 价格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思考 被引量:4
17
作者 梁芳 张正武 《园艺与种苗》 CAS 2019年第1期60-62,共3页
陇南是中国最大的油橄榄生产基地,从基地规模化、品种良种化、管理规范化、加工精深化、品牌名优化、营销电商化、平台共享化、队伍专业化、交流国际化、宣传立体化等方面提出加快陇南油橄榄产业发展的思考。
关键词 油橄榄 产业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油橄榄产量产能调查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贵德 邓煜 +1 位作者 於勇 李军平 《甘肃林业科技》 2011年第3期58-61,共4页
对甘肃省陇南市油橄榄主产区武都、文县、宕昌3县(区)100多个挂果橄榄园和9家橄榄油加工企业2010榨季油橄榄鲜果产量及橄榄油加工产能进行了现地调查,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 油橄榄 产量产能 调查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油橄榄主栽品种含油率测定与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贵德 邓煜 +5 位作者 张正武 张海平 赵强宏 刘婷 刘志峰 梁芳 《中国林副特产》 2012年第5期55-57,共3页
陇南引种油橄榄已有36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市栽培面积、鲜果产量均居全国之首,结合良种选育,采收期前15d与果实采收后期对样树进行编号和采集鲜果样品、外业调查及内业分析,样品烘干后测定含油率,对照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因素分析,并提出... 陇南引种油橄榄已有36年的栽培历史,目前全市栽培面积、鲜果产量均居全国之首,结合良种选育,采收期前15d与果实采收后期对样树进行编号和采集鲜果样品、外业调查及内业分析,样品烘干后测定含油率,对照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因素分析,并提出优质丰产栽培技术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含油率 主栽品种 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不同气象条件对油橄榄生长影响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杨斌 何智宏 +3 位作者 周玉燕 张志刚 张正武 赵强宏 《中国林副特产》 2016年第2期19-21,共3页
为探索陇南市油橄榄种植产业最佳发展区域,对该市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和西汉水4个流域建立的13个油橄榄扩区驯化研究试验点的基本情况、气象条件和油橄榄生长表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及对各流域发展油橄榄种植产业适宜程度和各试... 为探索陇南市油橄榄种植产业最佳发展区域,对该市在白龙江、白水江、嘉陵江和西汉水4个流域建立的13个油橄榄扩区驯化研究试验点的基本情况、气象条件和油橄榄生长表现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以及对各流域发展油橄榄种植产业适宜程度和各试验点不同等级适生区进行了排序,并提出了适宜各试验点的油橄榄栽培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橄榄 流域 气象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