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南市西兰花新品种引种试验
1
作者 曹正鹏 成赵平 +5 位作者 杨建辉 张丽 李耀东 潘倩 李芝敏 曹莉 《上海蔬菜》 2025年第4期24-28,共5页
为筛选适合甘肃省陇南市白龙江沿岸种植的优质西兰花新品种,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作者以耐寒优秀、丽贝卡青花菜等13个西兰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西兰花品种中,耐寒优秀、百伦、百盛和芭莎的花球大、经济性状... 为筛选适合甘肃省陇南市白龙江沿岸种植的优质西兰花新品种,推动当地产业发展,作者以耐寒优秀、丽贝卡青花菜等13个西兰花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品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参试西兰花品种中,耐寒优秀、百伦、百盛和芭莎的花球大、经济性状优良、产量高。其中,百伦的生育期较短(165 d),芭莎单株叶片数最多(33片),百盛花球较大且紧实,耐寒优秀最大叶最长(60.3 cm);此外,耐寒优秀的产量最高,为48290.8 kg/hm^(2),芭莎、百伦、百盛次之,分别为41087.2 kg/hm^(2)、40553.6 kg/hm^(2)、39753.2 kg/hm^(2),其余品种的产量明显低于上述品种。综上所述,耐寒优秀、百伦、百盛、芭莎适宜在陇南市白龙江沿岸露地覆膜栽培,可作为当地主推品种进一步推广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新品种 引种试验 产量 商品性 甘肃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生姜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2
2
作者 苏军 张惠 +1 位作者 田耀辉 陈永辉 《长江蔬菜》 2024年第5期23-25,共3页
生姜(Zingber officinale Rosc.)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利用历史,是我国人民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其营养丰富,可腌制、加工、入药等,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结合甘肃省徽县气候、土壤及蔬菜产业发展实际,从山东、四川、云南... 生姜(Zingber officinale Rosc.)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栽培利用历史,是我国人民生活中重要的调味品,其营养丰富,可腌制、加工、入药等,具有重要的食用和药用价值。近年来,结合甘肃省徽县气候、土壤及蔬菜产业发展实际,从山东、四川、云南等地引进3个生姜新品种,开展适应性栽培与品比试验及示范。在试验示范的基础上,探索总结出了一套适合当地优质丰产高效栽培技术,为陇南市生姜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为扶贫后续产业发展开创一条可行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市 生姜 优质丰产 高效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3
作者 赵涛 马芳 +3 位作者 冯珂云 张朝阳 陈玉平 张杰 《中国蚕业》 2024年第4期43-46,共4页
蚕桑产业是甘肃省陇南市的区域特色产业之一。为推动陇南市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从陇南市发展蚕桑产业的历史背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入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论述了陇南市蚕桑产业发展情况,介绍了加强蚕桑基地建设、着力培... 蚕桑产业是甘肃省陇南市的区域特色产业之一。为推动陇南市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从陇南市发展蚕桑产业的历史背景、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资源入手,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研。论述了陇南市蚕桑产业发展情况,介绍了加强蚕桑基地建设、着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坚持多元化开发、走“蚕桑+文旅”融合发展之路等陇南市发展蚕桑产业的主要做法。并在分析陇南市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发展定位不准、产业结构单一、扶持政策摇摆、专业技术力量薄弱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呼求政府高度重视、把握大势坚定信心、多元开发重点突破、抓点示范引领发展、外引内联深化合作、培育主体做强龙头等陇南市今后发展蚕桑产业的对策和建议,以期促进陇南市蚕桑产业稳步、持续、健康发展,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桑产业 丝绸之路 多元化 蚕桑+文旅 康养旅游 果桑 饲料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徽成盆地软化套筒蒜黄栽培技术 被引量:1
4
作者 张朝阳 陈晓云 +5 位作者 马钰 李东 苏军 周献昱 张杰 贺超兴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4-116,共3页
在甘肃陇南采用软化套筒栽培技术生产蒜黄,收益可比传统的大蒜栽培模式提高1.5~2.0倍,该技术丰富了大蒜产品的产业链,已被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列为主推技术。甘肃省陇南市的徽成盆地是以川坝河谷和浅山丘陵为主的农业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 在甘肃陇南采用软化套筒栽培技术生产蒜黄,收益可比传统的大蒜栽培模式提高1.5~2.0倍,该技术丰富了大蒜产品的产业链,已被当地农技推广部门列为主推技术。甘肃省陇南市的徽成盆地是以川坝河谷和浅山丘陵为主的农业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冷暖适度,独特的气候条件为大蒜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徽成盆地 栽培技术 农技推广部门 蒜黄 陇南市 浅山丘陵 农业区 甘肃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茯砖茶加工技术及发花工艺创新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侯树银 田金全 +2 位作者 曹莉 马芳 吴章福 《中国茶叶》 2020年第9期30-34,共5页
试验以普通毛茶、红毛茶为原料,加入不同水质的水制备茯砖茶,并对其冠突散囊菌数量及感官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加茶梗、茶末、改制茶的纯毛茶和红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可达2.1×106 CFU/g以上,远高于国家标准... 试验以普通毛茶、红毛茶为原料,加入不同水质的水制备茯砖茶,并对其冠突散囊菌数量及感官品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不加茶梗、茶末、改制茶的纯毛茶和红毛茶加工的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可达2.1×106 CFU/g以上,远高于国家标准要求;用武都汉王绸子坝井水加工的茯砖茶中冠突散囊菌数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该试验首次采用红毛茶加武都汉王绸子坝井水(pH值8.1)制备茯砖茶,发花茂盛、菌花香显、冠突散囊菌数量高,可为丰富陇南茯砖茶种类,开发新产品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市 茯砖茶 发花 冠突散囊菌 PH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加工型辣椒品种适应性及经济效益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曹莉 田耀辉 +1 位作者 张丽 任伟 《蔬菜》 2021年第3期69-73,共5页
为助推精准扶贫,给陇南市发展订单辣椒产业提供加工型辣椒适宜品种,对7个加工型辣椒品种(干湿天宇、线椒、艳红、珠子椒、美人椒、满天红、脆皮王)适应性及经济效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参试品种中,以艳红、线椒和脆皮王3个品种... 为助推精准扶贫,给陇南市发展订单辣椒产业提供加工型辣椒适宜品种,对7个加工型辣椒品种(干湿天宇、线椒、艳红、珠子椒、美人椒、满天红、脆皮王)适应性及经济效益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7个参试品种中,以艳红、线椒和脆皮王3个品种最具推广价值,在生长状况、抗病、抗旱、商品品质、产量、产值、净利润、成本利润率等方面表现较好,适宜陇南地区栽培,建议推广;其中,线椒667 m^(2)实现产量2 190.7 kg、净利润6 582.8元,艳红实现667 m^(2)产量1 302.9 kg、净利润5 637.4元;虽脆皮王产量不很理想,但其株型紧凑,可以适当密植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工 辣椒 品种 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山地大蒜覆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曹莉 石爱红 +2 位作者 任伟 关永 张丽 《蔬菜》 2023年第2期76-78,共3页
为了推动了山地蔬菜产业发展,利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当地优势“三蒜”品牌,摸索经验,总结出山地大蒜覆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优化了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整地施肥、蒜种处理、适期播种、覆膜与破膜、采后管理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陇南市秋... 为了推动了山地蔬菜产业发展,利用甘肃省陇南市徽县当地优势“三蒜”品牌,摸索经验,总结出山地大蒜覆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优化了品种选择、地块选择、整地施肥、蒜种处理、适期播种、覆膜与破膜、采后管理等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陇南市秋播大蒜产量,实现蒜薹增产60%,蒜苗增产50%,蒜头增产45%;提升了大蒜品质,增加了经济效益,大蒜667m2总产值可达8 100元,蒜苗667 m2总产值可达10 000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 大蒜 高产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茶叶产业现状及发展建议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金明 黄辉 韩春梅 《中国茶叶》 2017年第1期13-15,共3页
陇南全境属秦岭南麓、长江流域,地处甘肃最东南,毗邻川北、陕南,具有北亚热带、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人称“陇上江南”。茶叶是陇南市富有地域特色(甘肃省内独有),彰显绿色生态优势,助农脱贫增收的一项重要农业区域特色产业。近年... 陇南全境属秦岭南麓、长江流域,地处甘肃最东南,毗邻川北、陕南,具有北亚热带、暖温带半湿润气候,人称“陇上江南”。茶叶是陇南市富有地域特色(甘肃省内独有),彰显绿色生态优势,助农脱贫增收的一项重要农业区域特色产业。近年来,市、县、区政府以全市农业特色产业提质增效年活动为契机,大力实施品牌战略,遵循生态绿色有机发展理念,坚持总量扩张和提质增效并重,按照市场需求变化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深化供给侧改革,全力推进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进程,全市茶叶规模、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升,茶叶生产已逐步成为茶区农户最具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增收致富产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生产 产业现状 陇南 生态优势 特色产业 农业区域 长江流域 北亚热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茶叶品牌建设的思考
9
作者 张金明 《中国茶叶》 2012年第10期12-14,共3页
陇南市位于甘肃南部的秦巴山区,是“国家生态示范市”。茶叶是陇南市在甘肃省内独有的地方特色产品,茶叶生产是陇南市文县、武都、康县发展地方经济,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区域特色产业。
关键词 茶叶生产 陇南 品牌建设 地方特色产品 农民脱贫致富 秦巴山区 生态示范市 甘肃南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引种蓝莓考察报告
10
作者 张金明 胡小丽 《南方农业》 2014年第11X期34-36,共3页
蓝莓是一种经济、生态或社会价值很高的植物,具有明显的抗癌症、防衰老的功效,营养价值很高,值得开展引种实验。基于此,概述了蓝莓的特点、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及目前在国内生产状况,提出了陇南市引进试种蓝莓的方法和建议。
关键词 蓝莓 引种 考察报告 甘肃省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三蒜”栽培技术
11
作者 张金明 张权 +3 位作者 陈永辉 侯栋 余宏军 蒋卫杰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93,共3页
陇南市"三蒜"(蒜苗、蒜薹、蒜头)年播种面积超过11 000 hm^2(16.5万亩),占全市蔬菜面积的1/4。当地农民不仅在专业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和绿色食品生产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而且还发明了蒜夹等实用工具。
关键词 播种面积 栽培技术 紫皮蒜 春性品种 叶枯病 假茎 氮肥用量 兼用型 追肥浇水 葱蒜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香’核桃在甘肃陇南的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被引量:3
12
作者 张金明 汪海 《中国果树》 2016年第2期87-90,I0002,共5页
2006年3月,甘肃省陇南市从河北德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引进2年生‘清香’核桃嫁接苗。通过9年栽培观察,‘清香’核桃在当地表现出坚果外形美观、缝合线紧密、耐机械脱青皮、果仁色浅、口感香脆、结果早、易成花坐果、连续丰产性好、抗逆... 2006年3月,甘肃省陇南市从河北德胜农林科技有限公司引进2年生‘清香’核桃嫁接苗。通过9年栽培观察,‘清香’核桃在当地表现出坚果外形美观、缝合线紧密、耐机械脱青皮、果仁色浅、口感香脆、结果早、易成花坐果、连续丰产性好、抗逆性强、避晚霜、耐贮藏等优良特性,适宜在甘肃省陇南市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桃 品种 '清香’ 甘肃 陇南 引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叶芥菜绿色高效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3
作者 曹莉 杨建辉 +6 位作者 曹正鹏 任伟 张丽 关永 马芳 潘倩 高明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4-136,共3页
栽培技术不够统一、生产管理水平偏低成为制约甘肃省陇南市大叶芥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地通过对大叶芥菜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不断优化,使大叶芥菜商品率达到95%以上,每667 m^(2)经济效益提高25%以上。大叶芥菜(Brassica juncea va... 栽培技术不够统一、生产管理水平偏低成为制约甘肃省陇南市大叶芥菜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当地通过对大叶芥菜生产的各个技术环节进行不断优化,使大叶芥菜商品率达到95%以上,每667 m^(2)经济效益提高25%以上。大叶芥菜(Brassica juncea var.rugosa Bailey)又名大叶青菜,属十字花科芸薹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包括叶用芥、茎用芥、根用芥、薹用芥等不同类型(刘佩瑛,1996;吕家龙,2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叶青 栽培技术 芸薹属 大叶芥菜 甘肃省陇南市 生产管理水平 技术环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熟椪柑‘岩溪晚芦’在甘肃陇南的引种表现及关键栽培技术
14
作者 田金全 李彦明 +3 位作者 田菊娥 苏军 田济民 边小荣 《中国果树》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69-72,共4页
2009年3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晚熟椪柑‘岩溪晚芦’,经过多年驯化管理及观察,该品种早实丰产,当年嫁接第2年即开始挂果,第4年以后进入丰产稳产期,每667 m^2产量1 500 kg以上,果实成熟期比原产地晚30 d左右,抗寒性和抗病虫... 2009年3月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柑桔研究所引进晚熟椪柑‘岩溪晚芦’,经过多年驯化管理及观察,该品种早实丰产,当年嫁接第2年即开始挂果,第4年以后进入丰产稳产期,每667 m^2产量1 500 kg以上,果实成熟期比原产地晚30 d左右,抗寒性和抗病虫害能力均较强,耐贮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溪晚芦’ 甘肃 陇南 引种表现 栽培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个生姜品种在陇南的适应性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苏军 田耀辉 +2 位作者 陈永辉 张杰 马建成 《西北园艺》 2024年第7期65-67,共3页
为给甘肃陇南扶贫后续产业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于2017—2023年引进3个生姜品种,开展品种比较与适应性试验及栽培技术研究。试验表明:山东面姜、四川小黄姜生长状况、抗逆性、产品品质、产量、产值、净利润都表现良好,值得推广。
关键词 生姜 引种 品种比较 栽培技术 陇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桑树丰产栽培技术探讨
16
作者 马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年第5期91-93,共3页
桑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阔叶型特种经济林木,桑叶是家蚕最主要的生物饲料。种桑养蚕已成为适宜地区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养蚕需先种桑,桑叶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桑园土地生产率和养蚕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桑树栽培和桑园... 桑树是一种多年生木本阔叶型特种经济林木,桑叶是家蚕最主要的生物饲料。种桑养蚕已成为适宜地区农民致富的一条门路。养蚕需先种桑,桑叶产量的高低和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桑园土地生产率和养蚕的经济效益。因此,必须加强桑树栽培和桑园肥培管理工作,以获得桑叶高产和养蚕丰收。本文就桑树丰产栽培技术作了一些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栽植 管理 病虫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蛋白肽叶面肥及复合纳米硒肥对青花菜硒形态及硫代葡萄糖苷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曹莉 李耀东 +5 位作者 任伟 曹正鹏 张丽 马芳 李芝敏 成赵平 《蔬菜》 2025年第4期50-55,共6页
为了探究鱼蛋白肽叶面肥对青花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对青花菜叶面采用不同浓度的鱼蛋白酶低聚肽和鱼肽·硒素进行喷施处理,并测定了青花菜的品质指标(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类黄酮含量、叶... 为了探究鱼蛋白肽叶面肥对青花菜品质及产量的影响,对青花菜叶面采用不同浓度的鱼蛋白酶低聚肽和鱼肽·硒素进行喷施处理,并测定了青花菜的品质指标(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类黄酮含量、叶酸含量及硒含量)、次生代谢物硫代葡萄糖苷含量、硒主要存在形态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及产量等指标。结果显示:施用适宜浓度的鱼蛋白肽和鱼肽·硒素都能提升青花菜品质和产量,施用鱼蛋白酶低聚肽500倍液和鱼肽·硒素1000倍液均能较清水对照(CK)显著提升青花菜中维生素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类黄酮含量;鱼肽·硒素在提高青花菜硒含量和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上表现较鱼蛋白酶低聚肽好,且鱼肽·硒素1000倍液效果最好,硒含量和L-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含量分别为0.22、22.74 mg/kg;施用鱼肽·硒素1000倍液的单球质量及产量均最高,分别为0.31 kg、24812.4 kg/hm~2;鱼蛋白酶低聚肽500倍液次之,分别为0.30 kg、24012.0 kg/hm~2,2者均显著高于CK。通过综合对比各处理的品质指标、硒形态和次生代谢物硫代葡糖苷的含量及青花菜产量,筛选出在提高富硒青花菜品质和产量上表现最佳的鱼蛋白肽肥和浓度,最优选择为鱼肽·硒素1000倍液,其次为鱼蛋白酶低聚肽500倍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花菜 鱼蛋白肽 硫代葡萄糖苷 类黄酮 叶酸 产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李国钧 张金明 +2 位作者 田金全 侯树银 边小荣 《中国茶叶》 2018年第10期48-51,共4页
陇南茶业发展具备茶区与自然保护区重叠率高、自然条件较适宜茶树生长、茶产品质量水平高、消费市场竞争缓冲空间大等优势,但同时也受到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人才匮乏、扶持政策少等系列问题的明显制约。提出抱团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 陇南茶业发展具备茶区与自然保护区重叠率高、自然条件较适宜茶树生长、茶产品质量水平高、消费市场竞争缓冲空间大等优势,但同时也受到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人才匮乏、扶持政策少等系列问题的明显制约。提出抱团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提质发展、扶持发展、结对发展等理念,旨在通过推动企业整合与集群发展,突破传统发展路径,坚持茶旅一体化,优化设施与管理配套,加大政府产业支持力度,完善产业分配机制等方法,达到重塑产业生态链、提升价值链、完善生产链、保障服务链、捆绑利益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茶业 发展策略 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习借鉴汉中经验 发展陇南茶叶产业 被引量:2
19
作者 张金明 《中国茶叶》 2013年第7期4-6,共3页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茶叶产业发展较快,茶叶品牌整合成效显著,"汉中仙毫"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迅速提高。为此,2012年11月22~24日,甘肃陇南市政府组织市直农牧、工信、商务、质监、工商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文县、武都区、康县分管领... 近年来,陕西省汉中市茶叶产业发展较快,茶叶品牌整合成效显著,"汉中仙毫"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迅速提高。为此,2012年11月22~24日,甘肃陇南市政府组织市直农牧、工信、商务、质监、工商等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及文县、武都区、康县分管领导、农牧局长、茶叶中心(站)主任(站长)、茶叶生产龙头企业代表等39人,在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茶叶产业市级包抓领导)何兴林、副市长曹成章带领下,专程赴陕西省汉中市对其茶叶产业开发工作(包括基地建设、产品加工、市场建设、品牌建设、茶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学习考察。考察团在汉中市人大常委会、汉中市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密切配合下,先深入西乡县杨河、柳树、峡口、江榜等乡镇参观了万亩无性系良种示范茶园、生态观光茶园、陕西鹏翔茶业公司茶叶精制包装车间、陕西东裕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茶叶自动化生产车间、东裕省级现代茶业产业园区等现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产业 汉中市 学习 陇南 人大常委会 借鉴 品牌建设 无性系良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陇南白龙江沿岸果园间作蔬菜高效栽培试验 被引量:1
20
作者 贾学杰 张朝阳 +1 位作者 胡小丽 杨金梅 《果树实用技术与信息》 2015年第4期6-8,共3页
甘肃省陇南市白龙江沿岸海拔1200米以下的川坝河谷区,属我国北亚热带气候区,该区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多种果树、蔬菜生长,生产的油桃、李、杏、草莓、蒜苗、甘蓝等因无污染、品质优而远销省内外,特别是生产的蒜... 甘肃省陇南市白龙江沿岸海拔1200米以下的川坝河谷区,属我国北亚热带气候区,该区气候温润,土壤肥沃,光热资源丰富,适宜多种果树、蔬菜生长,生产的油桃、李、杏、草莓、蒜苗、甘蓝等因无污染、品质优而远销省内外,特别是生产的蒜苗质量好、数量大,远销宁夏、青海、新疆等省区。但是,该区域人口密度大,土地资源紧缺,人均耕地只有0.59亩,近年来由于地震灾后重建,铁路、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挤占,人均耕地不足0.5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龙江沿岸 蔬菜生长 甘肃省 栽培试验 果园间作 陇南 亚热带气候区 基础设施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