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陇南市冬小麦冻害调查分析与应对措施
1
作者 张琼 李光菊 +4 位作者 张媛文 杜桂霞 丁钰 高瑜 王轩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5年第2期57-60,共4页
本文通过对陇南市6个县(区)冬小麦冬季冻害情况调查,发现冬前气温偏高、冬季有效降水少、播种过早、播种密度过大等是麦田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为降低陇南市冬小麦冬季冻害的发生率,减少冻害对小麦生产造成的损失,提出了冬小麦... 本文通过对陇南市6个县(区)冬小麦冬季冻害情况调查,发现冬前气温偏高、冬季有效降水少、播种过早、播种密度过大等是麦田发生冻害的主要原因。基于此,为降低陇南市冬小麦冬季冻害的发生率,减少冻害对小麦生产造成的损失,提出了冬小麦冻害防范措施和受冻麦田的补救措施,以期为陇南市冬小麦安全越冬及稳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冻害 分析 对策建议 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冬小麦新品种引进示范展示初报
2
作者 李光菊 杜桂霞 +3 位作者 张金明 席楠 张琼 常云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7期5-9,共5页
为优化陇南市小麦品种布局,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升良种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本试验在陇南市康县平洛镇团庄村以里勃留拉为对照品种,引进甘肃省及陇南市近年选育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兰天34号等20个品种(系)进行集中... 为优化陇南市小麦品种布局,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加快优良品种推广应用,提升良种对粮食生产的贡献率,本试验在陇南市康县平洛镇团庄村以里勃留拉为对照品种,引进甘肃省及陇南市近年选育审定的小麦新品种兰天34号等20个品种(系)进行集中示范展示,通过观察记载农艺性状、田间表现和实际产量,从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及品质等方面对每个品种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筛选推介株高适中、抗逆性强、丰产性好的中梁44号、兰天43号、兰天45号、兰天37号、陇鉴119、兰天48号和武都23号7个品种进入陇南市品种布局意见示范品种阵容,进行较大面积示范种植,为加快陇南市冬小麦优良品种更替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引进 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中晚熟马铃薯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3
作者 张金明 常云 +4 位作者 杜桂霞 张琼 李光菊 席楠 郝璐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4年第5期16-19,共4页
品种单一、种性退化是制约陇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筛选出适宜陇南市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加快脱毒种薯推广应用,促进单产提升,2023年在西和县何坝镇马寨村以陇薯10号为对照,对2022年观察试验筛选出的11个综合... 品种单一、种性退化是制约陇南市马铃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为筛选出适宜陇南市不同生态区域种植的优良马铃薯品种,加快脱毒种薯推广应用,促进单产提升,2023年在西和县何坝镇马寨村以陇薯10号为对照,对2022年观察试验筛选出的11个综合性状突出的马铃薯品种进行比较试验,通过观察记载农艺性状、田间表现和实际产量,从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及品质等方面对每个品种进行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筛选出定薯4号、天14-6-46、天14-22-28、天15-21-53、V8、L0109-4和天16-2-14共7个品种(系)进入2024年度品比试验,为陇南市西汉水流域马铃薯产业发展储备种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市 马铃薯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农作物种业管理及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郭芳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年第13期18-20,共3页
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陇南市农作物种业管理及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加强种业管理及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两方面提出推进农作物种业管理及发展的思路和对策。通过加大法律宣传、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种子经营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深化... 本文通过分析甘肃省陇南市农作物种业管理及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从加强种业管理及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两方面提出推进农作物种业管理及发展的思路和对策。通过加大法律宣传、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强化种子经营管理、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和深化种业管理体制改革、创造良好环境、提升种业企业实力、实施有效政策扶持及市级救灾种子储备制度,进一步创优种业发展环境,由此建立起先进技术指导下的高水平农作物种业管理体系,实现种业强市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市 农作物种业 管理 发展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实施种业振兴战略的实践和建议 被引量:4
5
作者 张金明 《中国种业》 2022年第8期55-59,共5页
种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陇南市农作物种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当地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但距种业振兴尚有不小差距。从政策配套、质量检测、市场监管、企业发展、种质资源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 种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近年来,陇南市农作物种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当地粮食安全做出了应有贡献,但距种业振兴尚有不小差距。从政策配套、质量检测、市场监管、企业发展、种质资源保护、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分析了陇南市种业目前存在的短板和问题,提出将种业振兴行动纳入粮食安全责任制、加强种子质量检测和完善市场监管、培育种子企业、夯实种质资源保护基础、出台种子补贴和种业扶持政策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市 种业 工作成效 问题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2014—2015年度秋冬种小麦品种布局意见 被引量:8
6
作者 刘瑛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5年第1期3-4,8,共3页
小麦是陇南的主粮,其丰欠直接关系到全市粮食生产安全。文章对陇南小麦品种布局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总体要求、主要任务、实施意见和保障措施,以期能对陇南小麦生产持续丰收带来帮助。
关键词 冬小麦 品种 布局意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玉米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初报 被引量:2
7
作者 张金明 贾小平 +4 位作者 张晓强 杜桂霞 郝璐 芦宁 张琼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2年第21期18-22,共5页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加快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保障粮食安全,陇南市种子管理总站2021年引进航天558等12个玉米新品种,在徽县开展了玉米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产量表现、物候期、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和抗病性等进行了分析。... 为筛选出高产优质玉米品种,加快玉米新品种推广应用,保障粮食安全,陇南市种子管理总站2021年引进航天558等12个玉米新品种,在徽县开展了玉米新品种引进比较试验,对各品种的产量表现、物候期、植株性状、果穗性状和抗病性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航天558、宁单23、DK193等品种产量高,农艺性状和抗病性等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积极示范推广;德光128产量居中,但出籽率高,生育期最短,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建议继续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市 玉米 新品种 筛选 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陇南市玉米杂交种生产现状及对策 被引量:1
8
作者 张金明 《中国种业》 2021年第9期25-27,共3页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科学"芯片",种业是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对甘肃省陇南市玉米杂交种生产条件、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包括规模小、生产成本高、投入不足等)进行了客... 种子是最重要的农业科学"芯片",种业是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对甘肃省陇南市玉米杂交种生产条件、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与短板(包括规模小、生产成本高、投入不足等)进行了客观分析,并提出了发展对策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种 生产现状 问题 对策 陇南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高山寒凉地区马铃薯新品种引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金明 杜桂霞 +1 位作者 剡旭珍 李光菊 《农业与技术》 2021年第19期72-78,共7页
为了筛选出适应陇南市高山寒凉地区自然栽培条件的马铃薯品种,在陇南市西和县何坝镇以“陇薯10号”为对照,引进“荷兰15”等56个品种(系)进行生产试验。分别对各品种(系)生育时期特征和成熟期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表明:适合陇南高山寒凉地... 为了筛选出适应陇南市高山寒凉地区自然栽培条件的马铃薯品种,在陇南市西和县何坝镇以“陇薯10号”为对照,引进“荷兰15”等56个品种(系)进行生产试验。分别对各品种(系)生育时期特征和成熟期进行记录分析,结果表明:适合陇南高山寒凉地区种植的品种有“L1036-34”、“青薯9号”、“川引1号”、“LZ111”、“天薯12”、“青薯10号”、“天薯11”、“希森6号”、“天薯13”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铃薯 引种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与推广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0
作者 赵霞 李惠文 剡旭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年第12期18-19,共2页
陇南市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推广经过连续几年的项目实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到马铃薯产业发展。本文就其中存在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以期为指导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与推广提供参考。
关键词 马铃薯脱毒种薯 生产推广 发展 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茶产业现状与发展策略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李国钧 张金明 +2 位作者 田金全 侯树银 边小荣 《中国茶叶》 2018年第10期48-51,共4页
陇南茶业发展具备茶区与自然保护区重叠率高、自然条件较适宜茶树生长、茶产品质量水平高、消费市场竞争缓冲空间大等优势,但同时也受到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人才匮乏、扶持政策少等系列问题的明显制约。提出抱团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 陇南茶业发展具备茶区与自然保护区重叠率高、自然条件较适宜茶树生长、茶产品质量水平高、消费市场竞争缓冲空间大等优势,但同时也受到劳动生产力水平低、人才匮乏、扶持政策少等系列问题的明显制约。提出抱团发展、创新发展、融合发展、提质发展、扶持发展、结对发展等理念,旨在通过推动企业整合与集群发展,突破传统发展路径,坚持茶旅一体化,优化设施与管理配套,加大政府产业支持力度,完善产业分配机制等方法,达到重塑产业生态链、提升价值链、完善生产链、保障服务链、捆绑利益链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南茶业 发展策略 产业振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茶文化民俗——罐罐茶
12
作者 张金明 杜桂霞 《中国茶叶》 2019年第10期60-63,共4页
陇南罐罐茶是茶文化和民俗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本文介绍陇南罐罐茶的制作器具、制作方法,陇南当地的饮用习俗,探究了陇南罐罐茶的民俗文化,分析其文化价值及现实意义。
关键词 陇南民俗 茶文化 罐罐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陇南春播马铃薯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13
作者 剡旭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年第7期17-17,共1页
1深耕整地 马铃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欲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马铃薯适合沙壤土种植,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 1深耕整地 马铃薯以地下块茎为收获产品,欲促进高产,就要为块茎在地下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环境。马铃薯适合沙壤土种植,深耕可使土壤疏松,透气性好,并可提高土壤的蓄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改善土壤的物理性状,为马铃薯的根系充分发育和薯块膨大创造良好的条件。马铃薯的须根穿透力差,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在土壤中发育得愈好,植株生长势愈强,产量愈高,特别是前期生长比较缓慢的品种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马铃薯 土壤环境 生长发育 春播 陇南 深耕整地 土壤疏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探讨 被引量:8
14
作者 常云 《当代农机》 2023年第7期72-73,共2页
介绍了马铃薯常见病虫害,阐述了马铃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 病虫害 绿色防控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高产种植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被引量:2
15
作者 常云 《当代农机》 2023年第8期59-60,共2页
分析了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探讨了病虫害防治措施。
关键词 玉米 高产种植技术 病虫害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跨期农业技术视角的农户秸秆直接还田行为经济学分析
16
作者 王兰芳 张金明 +1 位作者 安晓斌 孔星 《南方农业》 2022年第21期1-4,13,共5页
秸秆直接还田能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耕地质量和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秸秆直接还田需要秸秆腐熟期,因而属于典型的跨期农业技术,受跨期属性制约,导致农户对其采纳意愿较低。为破解这一矛盾,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跨期属性出发... 秸秆直接还田能有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改善耕地质量和提升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但秸秆直接还田需要秸秆腐熟期,因而属于典型的跨期农业技术,受跨期属性制约,导致农户对其采纳意愿较低。为破解这一矛盾,从秸秆直接还田技术的跨期属性出发,通过对其收益特点的分析,构造了一个单期与跨期农业技术成本收益变动模型,阐释了技术属性对农户技术选择偏向的影响,并分析了政策激励对农户秸秆直接还田技术采用行为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秸秆直接还田技术具有收益跨期的特点,受外界环境干扰,收益的不确定性大,农户获得的贴现额较低,因而农户更倾向于采纳化肥、农药和农膜等单期农业技术,同时,政府补偿对提高农户采纳意愿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从增强地权稳定性、完善农业保险体系和强化政策激励等方面给出了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直接还田技术 跨期农业技术 经济学分析 政策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个玉米新品种引种观察试验初报
17
作者 剡旭珍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年第9期46-46,共1页
陇南种子管理总站对中农大康公司和陇源种业公司提供的12个玉米新品种,根据品种特性和种子数量,在成县城关镇庙湾村、徽县银杏乡高墙村进行品种观察试验,在市种子管理站新品种示范园(武都东江)试种,以初步鉴定各品种在我市不同地... 陇南种子管理总站对中农大康公司和陇源种业公司提供的12个玉米新品种,根据品种特性和种子数量,在成县城关镇庙湾村、徽县银杏乡高墙村进行品种观察试验,在市种子管理站新品种示范园(武都东江)试种,以初步鉴定各品种在我市不同地点的适应性和对主要病害的抗性,为品种市场准入和推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新品种 试验初报 引种观察 种子管理站 品种示范园 种子数量 品种特性 观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个玉米新品种引种观察试验总结
18
作者 赵霞 李惠文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17年第11期54-55,共2页
文章以持续推进玉米品种更新更换,引进玉米新品种进行引种观察试验,筛选适宜不同生态区种植的新优玉米品种。
关键词 玉米 品种试验 总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