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土丘陵山区油菜分段收获关键技术及发展研究
1
作者 连潇 王建吉 敬志臣 《现代农业装备》 2025年第3期33-37,共5页
结合黄土丘陵山区地形坡度大、土质黏性大及地块分散等特征,系统分析了该地区油菜分段收获的瓶颈,即传统割晒机坡地作业效率低导致侧翻风险高;油菜品种茎秆剪切抗力强致割刀参数失配及落粒损失显著;山区地块分散使智能化成本高;漏捡与... 结合黄土丘陵山区地形坡度大、土质黏性大及地块分散等特征,系统分析了该地区油菜分段收获的瓶颈,即传统割晒机坡地作业效率低导致侧翻风险高;油菜品种茎秆剪切抗力强致割刀参数失配及落粒损失显著;山区地块分散使智能化成本高;漏捡与破碎高的问题。提出可采用开发折叠式割台以提升坡地通过性,基于茎秆力学数据动态调节割刀参数以降低损失,集成北斗与低成本传感器优化路径规划以控制漏捡与破碎等方案。依据黄土丘陵山区情况,指出应推进轻量化模块化设计以适配地貌、构建参数匹配库整合农户经验以推广农机共享模式、通过“地理约束(地形适应性分析)—机械优化(割晒机与脱粒机技术改进)—应用验证(田间试验与效果评估)”全链论证,为该区域油菜机械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分段收获 割晒机 捡拾脱粒机 丘陵山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SiC微纳力学性能测试与材料去除机制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敬谦 柴鹏 +1 位作者 耿宝龙 曹国立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8-15,共8页
单晶SiC是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微/纳机电系统、传感器和柔性电子器件的组件制备。单晶SiC的微纳力学性能与宏观尺度下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尺寸效应,而且其硬度高、脆性强,导致微纳加工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研究单晶SiC... 单晶SiC是第三代半导体的核心材料,广泛应用于微/纳机电系统、传感器和柔性电子器件的组件制备。单晶SiC的微纳力学性能与宏观尺度下不同,表现出显著的尺寸效应,而且其硬度高、脆性强,导致微纳加工效率低、成本高、质量差。研究单晶SiC的微纳力学性能与材料去除机制是实现高效、高精度微纳加工,进而提高器件功能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总结了微纳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归纳了微纳加工材料去除机制类型,综述了试验与模拟研究微纳加工材料去除机制的研究进展,提出了单晶SiC微纳加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纳加工 脆塑转变 材料去除 力学行为 分子动力学 单晶Si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原理”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
3
作者 敬谦 耿宝龙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2期188-191,共4页
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文章分析了当前“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式片面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提出了“机械原理”课程的“多元化”... 在新工科建设的大背景下,“机械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为迫切。文章分析了当前“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手段落后、考核方式片面以及创新能力培养不足等,提出了“机械原理”课程的“多元化”教学模式,旨在通过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手段、完善考核方式和强化创新能力培养等多方面的努力,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引入行业前沿技术、融合工程实例以丰富课程内容;采用理实一体化、案例教学、项目驱动等多样化教学手段;建立多元化考核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通过增设创新实验和组织创新竞赛等方式强化创新能力培养。应用结果表明,“多元化”的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和形式,提升了教学质量和效果,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增强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能够培养符合新工科要求的工程科技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多元化 机械原理 创新能力培养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过程性考核模式探索与实践
4
作者 敬谦 耿宝龙 《南方农机》 2025年第13期188-191,共4页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机械专业的重要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与考核方式的不断优化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教学评价考核体系的不断深入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考核方式侧重于期末考试成绩...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作为机械专业的重要核心基础课程,其教学模式的不断改进与考核方式的不断优化显得尤为重要,随着近年教学评价考核体系的不断深入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与工程实践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考核方式侧重于期末考试成绩、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能力培养的弊端日渐凸显。文章在对机械专业课程日常教学改革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按照新工科建设和产出导向的具体要求,以“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为例,寻找并实施过程性考核改革。实践结果表明,新模式的提出对提升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机械设计基础” 过程性考核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车轮多边形分布对轮轨动态特性的影响分析
5
作者 李强 王红兵 +3 位作者 李国芳 王相平 李星 丁旺才 《机械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6-224,共9页
为研究转向架车轮多边形分布对轮轨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基于轮对柔性的刚柔耦合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计算低阶/高阶转向架不同车轮的多边形化引起的轮轨动态响应,分析不同运行速度下转向架车轮多边形分布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进一步结... 为研究转向架车轮多边形分布对轮轨动态特性的影响,建立基于轮对柔性的刚柔耦合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计算低阶/高阶转向架不同车轮的多边形化引起的轮轨动态响应,分析不同运行速度下转向架车轮多边形分布对轮轨动态作用的影响,进一步结合轮轨垂向力限值制定车轮多边形幅值限值。结果表明:低阶状态下,转向架车轮多边形分布对轮轨蠕滑力和磨耗功的时域振动波形影响显著,其中轮对同位不同侧出现多边形会导致磨耗功相位超前且出现整数倍阶次谐波;高阶状态下,转向架车轮多边形分布对轮轨动态响应的振动幅值影响显著;列车运行速度的提升会加剧各工况下车轮多边形对轮轨动态特性的影响;转向架车轮多边形分布可能对车轮多边形磨耗演变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车轮多边形 轮轨动态特性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Bi系合金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6
作者 杨来东 陈晓亚 +3 位作者 刘浩锐 罗宏博 赵磊 王建吉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38-7050,共13页
合金元素Bi的价格较低,在镁中有较高的固溶度,随着温度降低,其固溶度减小,析出Mg_(3)Bi_(2)相,提高了镁的力学性能,因此Mg-Bi系合金具有良好的固溶和时效硬化潜力。在Mg-Bi系合金中加入Sn、Mn、Al、Ca、Zn等元素,改善合金组织,能够进一... 合金元素Bi的价格较低,在镁中有较高的固溶度,随着温度降低,其固溶度减小,析出Mg_(3)Bi_(2)相,提高了镁的力学性能,因此Mg-Bi系合金具有良好的固溶和时效硬化潜力。在Mg-Bi系合金中加入Sn、Mn、Al、Ca、Zn等元素,改善合金组织,能够进一步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及耐腐蚀性。文中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Mg-Bi系合金的研究进展,在总结Mg-Bi二元合金研究成果基础上,系统的概述了Mg-Bi-Sn系、Mg-Bi-Mn系、Mg-Bi-Al系、Mg-Bi-Ca系、Mg-Bi-Zn系等合金的组织和性能,综述了合金化对合金第二相、晶粒尺寸、织构、动态再结晶的影响,阐述了合金元素种类、添加量及热加工参数与合金力学性能的关系。总结了Mg-Bi系合金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i系合金 合金化 显微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豆收获机割台关键技术及损失研究现状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连潇 王建吉 朱砚 《中国农机化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3,共6页
割台作为大豆收获机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性能直接关系到大豆的收获质量和收获损失率。针对割台仿形设计、割台高度控制技术、影响割台损失率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和分析。首先,综述割台仿形机构与割台高度控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 割台作为大豆收获机的核心部件,其技术性能直接关系到大豆的收获质量和收获损失率。针对割台仿形设计、割台高度控制技术、影响割台损失率的关键技术展开研究和分析。首先,综述割台仿形机构与割台高度控制的结构、工作原理及关键技术,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研究差距。其次,针对大豆炸荚、割台关键技术与割台损失的相关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割台损失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影响因素,提出关键技术的改进建议。最后,展望我国大豆收获机割台在多元化、智能化与自动化方向的发展趋势,大豆炸荚生物特性及大豆收获机收获损失研究方面的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我国现有大豆收获机存在割台仿形性能差、割台自适应控制技术滞后、割台损失率偏高等问题。同时有效揭示国内大豆收机割台仿形机构、割台升降装置、割台的自适应性及割刀等关键技术存在的问题,割台振动、割台位置与仿形及撞击力导致割台损失率高的原因,为我国大豆收获机割台关键技术的突破创新及降低收获损失的进一步研究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收获机割台 割台损失 仿形机构 炸荚 收获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温度对DLC薄膜杂化状态影响的分子动力学研究
8
作者 罗宏博 杨来东 +2 位作者 连潇 王建吉 朱砚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6-271,共6页
文章基于Tersoff势函数,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金刚石的分子模型,分析了不同熔融温度和冷却过程对原子键合结构,径向分布函数曲线和配位数的影响,从原子尺度阐明了DLC薄膜制备过程中原子形态杂化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DLC薄膜主要由C-... 文章基于Tersoff势函数,采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建立金刚石的分子模型,分析了不同熔融温度和冷却过程对原子键合结构,径向分布函数曲线和配位数的影响,从原子尺度阐明了DLC薄膜制备过程中原子形态杂化的形成机理。研究发现:DLC薄膜主要由C-sp3和C-sp2杂化相组成,当温度低于6000 K时,熔融和冷却基本不会使C-sp3杂化发生结构转变,薄膜的性能比较稳定。当温度高于7000 K时,熔融过程中有大量的C-sp3杂化原子转变为C-sp2和C-sp1,冷却和弛豫平衡会引起高能态C-sp3杂化原子转变为C-sp2,但C-sp1杂化的含量基本不变。熔融温度主要影响DLC薄膜制备过程中C-sp3和C-sp2相的百分比含量,当体系中C-sp2含量超过40%,薄膜的性能将趋向于石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熔融温度 径向分布函数 配位数 类金刚石 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丘陵山地小型窄幅分段式大豆收获机设计与试验
9
作者 罗宏博 王建吉 +2 位作者 连潇 耿宝龙 李峰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83-293,共11页
针对丘陵山地大豆收获小型宜机机具缺乏、损失率和破损率高等问题,设计一种丘陵山地小型窄幅分段式大豆收获机,该装置主要由拨禾轮、往复式割刀、输送链板等部件组成,主要围绕丘陵山地地貌特征、大豆植物生理学特性、收获及作业过程装... 针对丘陵山地大豆收获小型宜机机具缺乏、损失率和破损率高等问题,设计一种丘陵山地小型窄幅分段式大豆收获机,该装置主要由拨禾轮、往复式割刀、输送链板等部件组成,主要围绕丘陵山地地貌特征、大豆植物生理学特性、收获及作业过程装备的动力学行为,优化拨禾轮的转速、安装高度、割刀往复速度、割刀和输送链板结构等参数。基于响应面单因素试验研究各因素对损失率、破损率影响的显著性大小顺序为:拨禾轮转速>割刀切割速度>拨禾轮高度。通过参数优化分析,确定大豆收获的最优作业参数组合为:拨禾轮转速51 r·min^(-1)、拨禾轮高度78 cm、割刀切割速度1.5 m·s^(-1),预测损失率为1.57%,破损率为1.4%。在最优工况下进行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收获机损失率由最高2.21%降为1.60%,破损率由最高2.03%降为1.35%,各指标实测值与模型优化值的相对误差均小于3%,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收获机 丘陵山地 窄幅低损分段式 设计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eader-following多自主体系统时变编队跟踪控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韩娜妮 赵莉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5,共8页
考虑时变时延,研究了高阶leader-following多自主体系统的分布式时变编队跟踪控制问题.针对连续高阶多自主体系统,设计了基于观测器的时变编队跟踪控制协议,通过状态变换,将系统的时变编队跟踪控制问题,转变为误差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然... 考虑时变时延,研究了高阶leader-following多自主体系统的分布式时变编队跟踪控制问题.针对连续高阶多自主体系统,设计了基于观测器的时变编队跟踪控制协议,通过状态变换,将系统的时变编队跟踪控制问题,转变为误差系统的稳定性问题.然后利用图论及李雅普诺夫稳定定理,研究了系统实现时变编队跟踪控制的充分条件,并且指出时变编队参考函数与时变时延无关.最后,数据仿真结果证明了所设计的协议能使follower自主体实现时变编队,并且跟踪leader自主体的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ader-following多自主体系统 时变编队 跟踪控制 编队参考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