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50年陇东黄土高原干旱特征及未来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6
1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5 位作者 刘艳艳 张多勇 贾艳青 唐敏 王国强 马彬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63-270,共8页
基于陇东黄土高原近50 a平均逐月降水和气温数据,以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作为干旱评价指标,采用线性趋势方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小波分析法、R/S分析法,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近50 a来干旱变化周期特征及变... 基于陇东黄土高原近50 a平均逐月降水和气温数据,以标准化降水蒸散发指数(SPEI)作为干旱评价指标,采用线性趋势方法、Mann-kendall突变分析法,小波分析法、R/S分析法,马尔科夫预测模型分析了陇东黄土高原近50 a来干旱变化周期特征及变化趋势,预测了未来干旱趋势和发生的概率。研究显示:近50 a陇东黄土高原SPEI线性倾向率小于0,整体呈干旱化趋势,陇东黄土高原干旱变化的突变点在1993年左右;通过小波分析,年际尺度的SPEI存在19、11、7、4、2 a的主周期,月尺度的SPEI存在17、25、35、10、6个月主周期;SPEI12的Hurst值0.64>0.5,自相关系数Rt>0,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干旱化趋势将会持续;通过Markov预测分析,干旱状态演变过程中干旱极端化现象的概率会增多,严重干旱状态的持续性将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陇东黄土高原 SPEI 小波分析 R/S分析法 马尔科夫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战时期陇东根据地报刊出版述论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飞 张涵玥 《中国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6-68,共3页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新闻报刊出版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猛发展,成为边区出版事业的典范。作为边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陇东根据地,其新闻报刊出版事业始终坚守党性第一,遵循群众路线,具有浓厚的陇东特色。它不仅传播了中共的民主、自...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新闻报刊出版事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猛发展,成为边区出版事业的典范。作为边区重要组成部分的陇东根据地,其新闻报刊出版事业始终坚守党性第一,遵循群众路线,具有浓厚的陇东特色。它不仅传播了中共的民主、自由价值观念,而且成为中共宣传抗战、民众动员的舆论工具,是唤醒陇东民众“民族国家”意识的主阵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陇东根据地 报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黄土高原马莲河流域降水变化特征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张耀宗 张多勇 刘艳艳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52,共9页
不同等级降水与侵蚀性降水对水土保持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建设黄土高原生态屏障,亟须对马莲河流域降水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收集到马莲河流域1961—2010年西峰国家基准站、环县国家基本站和华池、庆城、合水、宁县、正宁5个国家一般站... 不同等级降水与侵蚀性降水对水土保持有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建设黄土高原生态屏障,亟须对马莲河流域降水特征进行详细分析。收集到马莲河流域1961—2010年西峰国家基准站、环县国家基本站和华池、庆城、合水、宁县、正宁5个国家一般站的日降水观测数据,使用PMF方法,对数据进行均一化检验,确保数据质量。采用基本气象水文统计方法,研究流域降水统计特征。运用气候倾向率、Mann-Kendall检验、滑动T检验、累积距平和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分析流域降水趋势、突变点和周期等特征,同时分析侵蚀性降水、不同等级降水日数和降水强度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马莲河流域多年平均降水482 mm,四季降水分别占年降水量的18%、53%、27%和2%,侵蚀性降水占年降水57%,降水变异系数为0.19,流域降水>400 mm的保证率为72%,>500 mm的保证率为38%;2)1961—2010年马莲河流域降水与侵蚀性降水均呈减少趋势,春、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冬季降水呈增加趋势;3)降水的突变点不明显,1992年之后,降水呈减少的趋势,年和四季降水有19、11、4和2 a左右的主周期;4)中雨和小雨是马莲河流域主要降水形式,1961—2010年,降水减少是中雨和小雨显著减少引起的,降水强度与侵蚀性降水强度呈增强趋势,降水日数的减少对降水强度的增加有重要影响。马莲河流域侵蚀强度并未随雨量的减少而减弱,降水侵蚀风险没有减小,水土保持工作需要持续深入,水土保持与荒漠化治理刻不容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马莲河 降水 降水量等级 侵蚀性降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庆阳农谚与农业文明传承 被引量:2
4
作者 刘治立 《农业考古》 2017年第3期218-222,共5页
庆阳是先周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庆阳农谚是当地劳动人民对千百年来农业耕作经验的生动总结。庆阳农谚注重对人地关系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归纳,强调不误农时,重视田间管理,对役畜的科学饲养与使用,提倡勤俭持家等,以简明流畅的语言,... 庆阳是先周农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庆阳农谚是当地劳动人民对千百年来农业耕作经验的生动总结。庆阳农谚注重对人地关系与农业生产技术的归纳,强调不误农时,重视田间管理,对役畜的科学饲养与使用,提倡勤俭持家等,以简明流畅的语言,概括了农业生产和生活活动的相关知识,集中反映了庆阳农耕文化中的精耕细作、科学管理等进步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谚 庆阳 农耕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气温变化对Hiatus现象的响应 被引量:8
5
作者 张耀宗 张勃 +1 位作者 刘艳艳 张多勇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13-219,共7页
为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对全球变暖“停滞”现象是否存在响应,运用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114气象站点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数据,对数据进行了均一化的检验和订正,使用线性趋势法、距平值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 为研究黄土高原地区对全球变暖“停滞”现象是否存在响应,运用1960-2013年黄土高原地区114气象站点月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数据,对数据进行了均一化的检验和订正,使用线性趋势法、距平值法、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近54 a气温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黄土高原地区气温变化对Hiatus现象的响应过程。结果显示:(1)1960-2013年平均气温升温显著,升温率为0.27℃/10 a,平均最低气温升温率(0.35℃/10 a)>平均最高气温(0.297℃/10 a)>平均气温(0.27℃/10 a),空间上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升温率由东南向西北增加;(2)1960s以来平均气温、平均最低气温、最高气温后一个年代气温距平值大于前一个年代,平均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冬季升温最显著,平均最高气温秋季升温最显著;(3)黄土高原地区在Hiatus期间出现升温减缓趋势,期间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33℃/10 a,Hiatus期间气温降低是由冬季气温显著降低引起的,夏季气温呈不显著升高趋势。平均最低与最高气温也在Hiatus期间出现升温减缓趋势,全球气温变化的Hiatus现象在黄土高原地区有明显的区域响应,黄土高原地区处于北半球干旱区与湿润区的过渡带,是气候变化的敏感带,其气温变化一定程度上证实了1998-2013年全球升温减缓的趋势是存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ATUS 气温变化 全球变暖 黄土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5~2017年全球大气边界层SO2时空变化 被引量:3
6
作者 康重阳 赵军 宋国富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033-4042,共10页
使用2005~2017年遥感数据研究了全球大气边界层SO2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SO2呈现空间异质性,大气高SO2柱量值集中在以火山喷发为代表的自然源区域和以工业排放为代表的人为源及附近区域;一、二、三级SO2柱量值在... 使用2005~2017年遥感数据研究了全球大气边界层SO2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空间分布上SO2呈现空间异质性,大气高SO2柱量值集中在以火山喷发为代表的自然源区域和以工业排放为代表的人为源及附近区域;一、二、三级SO2柱量值在全球范围内整体呈现纬度地带性分布特征,北半球受人为影响较为明显,分界线在陆地区域向南凸出,海洋上向北凹陷,而南半球受人为影响较小,分界线呈现与纬线平行趋势;2005~2017年全球大气边界层SO2单元栅格年均值整体呈现先增后减趋势,火山喷发导致2008、2009、2011年夏季出现了明显的波动,其余季节无显著变化;全球范围内大气边界层SO2年内变化,伴随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2005~2014年一级SO2柱量值延纬向对称轴的纬度,除10~12月份外,其余月份与对应月15日太阳赤纬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大气边界层 OMI OMPS S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昌回鹘取伊州及与沙州归义军政权之关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努力牙·克热木 杨富学 葛启航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93-101,共9页
850年,沙州归义军驱逐吐蕃,光复伊州,但伊州西附近的纳职却一直为回鹘所占据。856年,张议潮一度出兵纳职,虽击破纳职势力,但未攻克纳职城。同年,唐册封安西回鹘庞特勤的使者王端章在伊州附近被劫掠。劫掠者最有可能的就是东与归义军为... 850年,沙州归义军驱逐吐蕃,光复伊州,但伊州西附近的纳职却一直为回鹘所占据。856年,张议潮一度出兵纳职,虽击破纳职势力,但未攻克纳职城。同年,唐册封安西回鹘庞特勤的使者王端章在伊州附近被劫掠。劫掠者最有可能的就是东与归义军为敌、西与庞特勤争雄的纳职回鹘。876年,高昌回鹘势力东扩,取伊州,这一行动受到沙州民众的赞扬;而且此后,高昌回鹘与沙州归义军政权保持密切关系,说明高昌回鹘不是从沙州归义军政权而是从其敌对者手中夺取伊州的。该敌对势力最有可能就是纳职回鹘,加上此前纳职回鹘曾多次侵入河西地区,其经行路线需要途次伊州,说明纳职回鹘已从归义军手中夺取了伊州,其时大致应在867—869年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回鹘 伊州 纳职回鹘 沙州归义军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元代“畏兀人”塔塔统阿族出达靼说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富学 葛启航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31-137,共7页
最早教蒙古人用畏兀儿文字书写蒙古的著名畏兀儿学者塔塔统阿,长期以来学术界根据《元史·塔塔统阿》传所见"塔塔统阿,畏兀人也"的记载,断言其为畏兀儿人。实际上塔塔统阿名字中的"塔塔",很可能即达靼(Tatar)... 最早教蒙古人用畏兀儿文字书写蒙古的著名畏兀儿学者塔塔统阿,长期以来学术界根据《元史·塔塔统阿》传所见"塔塔统阿,畏兀人也"的记载,断言其为畏兀儿人。实际上塔塔统阿名字中的"塔塔",很可能即达靼(Tatar)的异译,以族名为姓氏。塔塔统阿先为乃蛮部太阳汗之王傅,1204年在成吉思汗灭乃蛮部后被俘,受成吉思汗之命教诸皇子用畏兀儿字母书写蒙古语,并创制回鹘式蒙古文。观其名号、生平活动与语言文字能力,可以推测,塔塔统阿当是一位居住在高昌回鹘境内的达靼人,因长期居住于畏兀儿地区,已经完全畏兀儿了。这一身份对他成为蒙古文化和畏兀儿文化的沟通者,起了巨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塔塔统阿 畏兀儿 鞑靼 蒙古 乃蛮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他山之石 筑学术津梁——读杨富学《回鹘学译文集》及其续编
9
作者 冯小琴 金琰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37-140,共4页
杨富学教授推出的《回鹘学译文集》《回鹘学译文集新编》收录了国外学者研究回鹘学的论文52篇,内容涵盖文献学、历史学、宗教学、语文学、文化史等多个学科领域,不仅有利于促进国内回鹘学的发展,同时也为沟通国内外回鹘学界的联系起到... 杨富学教授推出的《回鹘学译文集》《回鹘学译文集新编》收录了国外学者研究回鹘学的论文52篇,内容涵盖文献学、历史学、宗教学、语文学、文化史等多个学科领域,不仅有利于促进国内回鹘学的发展,同时也为沟通国内外回鹘学界的联系起到了津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鹘学 回鹘文写本 敦煌吐鲁番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