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超高压多次喷射条件下柴油喷雾发展特性研究
1
作者 徐丹 杨贵春 +3 位作者 刘继林 徐春龙 李华乐 刘永旺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7,共7页
为探明超高压条件下多次喷射燃油喷雾发展特性,利用高速摄影直拍技术,对高背景密度条件下超高压多次喷射喷雾发展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背景温度303 K,喷孔直径0.148 mm,背景密度60~140 kg/m^(3),喷射压力200~250 MPa条件下,... 为探明超高压条件下多次喷射燃油喷雾发展特性,利用高速摄影直拍技术,对高背景密度条件下超高压多次喷射喷雾发展特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背景温度303 K,喷孔直径0.148 mm,背景密度60~140 kg/m^(3),喷射压力200~250 MPa条件下,随背景密度增加,燃油喷雾纵向发展受阻,燃油堆积后向径向发展,导致喷雾贯穿距减小(最大减小26%),喷雾锥角增加(最大增加17%);提高喷射压力可以同时提高燃油喷雾纵向及径向的扩散能力;在预喷比例10%~30%,预主喷间隔0.4~1.6 ms范围内,由于主喷燃油与预喷燃油之间的追击效应,使得多次喷射主喷喷雾贯穿距离大于单次喷射,随着预喷油量的增加、预主喷间隔时间的缩短,追击效应加强,主喷喷雾贯穿距增加(最大增加18%);由于主喷燃油对预喷燃油的推动作用,预喷燃油喷雾相对单次喷射燃油喷雾贯穿距离增加,且间隔时间越大,主喷燃油对预喷燃油的推动作用越弱,当间隔时间为1.2 ms时,单次喷射和预喷射喷雾贯穿距离基本相同,推动作用已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超高压 燃料喷射 追击效应 喷雾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QR的高压共轨系统喷油量观测器设计 被引量:1
2
作者 费红姿 刘冰鑫 +3 位作者 柳一林 范立云 刘继林 臧建淋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47-254,共8页
为了实时获取燃油喷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的循环喷油量闭环观测方法.根据燃油流动过程机理,建立了瞬时共轨压力与喷油率的动态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喷油规律闭环观测器,采用LQR方法设计了反馈增... 为了实时获取燃油喷射信息,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的循环喷油量闭环观测方法.根据燃油流动过程机理,建立了瞬时共轨压力与喷油率的动态数学模型,设计了基于状态空间模型的喷油规律闭环观测器,采用LQR方法设计了反馈增益,并分析了目标函数中的加权矩阵对观测器跟踪性能的影响规律.最后,利用仿真及试验对闭环观测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喷油量观测值与实际值误差小于5%,该闭环观测器可以实现喷油量的准确观测,对于高效、精确灵活的燃油喷射控制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共轨 闭环观测器 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 喷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