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球盖菇栽培研究现状与绿色发展前景 被引量:8
1
作者 姚春馨 王小艳 +1 位作者 王小蓉 田果廷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6期90-97,共8页
大球盖菇在我国栽培规模较大,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优选发展的食用菌产业之一,发展前景广阔,但栽培技术有待提高。通过综述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培养料的选择与处理、菌种制作、播种发菌、出菇管理、栽培模式等研究现状,并针对栽... 大球盖菇在我国栽培规模较大,是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优选发展的食用菌产业之一,发展前景广阔,但栽培技术有待提高。通过综述大球盖菇的生物学特性、栽培培养料的选择与处理、菌种制作、播种发菌、出菇管理、栽培模式等研究现状,并针对栽培成本增加、产品季节性和结构性过剩、连作障碍、食品安全等问题进行讨论和展望,提出大球盖菇栽培应该利用当地有利条件,利用轻简化技术设施,创新栽培配方、进行错季栽培、选育优良品种、创新栽培模式,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球盖菇 生物学特性 栽培技术 栽培模式 绿色发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陆良地区平菇周年栽培品种筛选试验 被引量:3
2
作者 王小艳 陆欢 +2 位作者 徐宁 姜性坚 王小蓉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1期42-46,53,共6页
通过比较16个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现原基时间、转潮时间、出菇温度、菇体颜色、菇片厚度、菇柄大小、单产量、抗病虫害等农艺性状,筛选适合云南陆良地区周年化生产的平菇品种。结果表明,CCEF89、99、12、17、... 通过比较16个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现原基时间、转潮时间、出菇温度、菇体颜色、菇片厚度、菇柄大小、单产量、抗病虫害等农艺性状,筛选适合云南陆良地区周年化生产的平菇品种。结果表明,CCEF89、99、12、17、平2、平3、平5、4142、4195、茶39、丰平王、早丰7号综合性状表现好,适合在陆良地区推广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菌株 袋栽 品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杏鲍菇菌糠循环利用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陈芙蓉 韩宇 +3 位作者 尹娇 王小艳 王小蓉 邓毅书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4-91,共8页
针对杏鲍菇菌糠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循环利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该研究从化感效应和重金属含量2个方面开展研究,评价杏鲍菇菌糠作为培养基质循环利用的可行性。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杏鲍菇、平菇、金针菇萌发及... 针对杏鲍菇菌糠作为食用菌栽培基质循环利用中可能存在的安全性问题。该研究从化感效应和重金属含量2个方面开展研究,评价杏鲍菇菌糠作为培养基质循环利用的可行性。采用平板培养法研究了杏鲍菇菌糠提取液对杏鲍菇、平菇、金针菇萌发及菌丝生长的影响,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mass spectrometry,ICP-MS)法检测重金属。结果表明,杏鲍菇菌糠水提取液对平菇、杏鲍菇、金针菇的菌丝萌发无影响,对平菇和杏鲍菇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无抑制,且水提液浓度70%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平菇菌丝生长速度为11.01 mm/d,化感效应指数达到最高为9.55%。杏鲍菇菌丝生长速度为10.12 mm/d,化感效应指数达59.62%;杏鲍菇菌糠醇提液对平菇、杏鲍菇、金针菇的菌丝萌发和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对金针菇的抑制作用弱于平菇和杏鲍菇。杏鲍菇菌糠及子实体中的As、Hg、Pb、Cd含量均低于国家相关标准,不会对食品、环境造成风险。菌糠替代量为30%时,栽培平菇经济效益最高。菌糠回收用于二次栽培时,具有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的双重优势,兼顾降低成本和减少环境影响,菌糠替代量为50%时,综合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杏鲍菇菌糠 化感效应 循环利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菇病害调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 被引量:5
4
作者 华蓉 李建英 +5 位作者 刘绍雄 罗孝坤 王小艳 刘春丽 张丽英 孙达锋 《中国食用菌》 2021年第9期80-86,共7页
通过对云南陆良县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过程中常见病害的调查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研究,以期为云南平菇栽培管理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陆良县平菇栽培过程中菌包感染是最为常见的病害症状,也是影响最为严重的问题;基... 通过对云南陆良县平菇(Pleurotus ostreatus)栽培过程中常见病害的调查以及病原菌分离鉴定研究,以期为云南平菇栽培管理和病害防治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陆良县平菇栽培过程中菌包感染是最为常见的病害症状,也是影响最为严重的问题;基于rDNA序列对分离的病原菌进行鉴定,发现引起菌棒感染的病原菌有平菇木霉(Trichoderma pleuroti)、*Trichoderma patella、椰青霉菌(Penicillium copticola)和歧皱青霉(Penicillium steckii),其中T. pleuroti为引起病害的主要病原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病原菌 分离鉴定 木霉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个长根菇新品种的选育报告
5
作者 姚春馨 王小艳 +1 位作者 王小蓉 田果廷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5期27-32,共6页
云鸡(土从)1号(YJZ01)、云鸡(土从)4号(YJZ04)和云鸡(土从)5号(YJZ05)是由野生长根菇菌株经组织分离、初筛、复筛,系统选育获得的新品种。品种特征差异显著,稳定性好,出菇期短,产量比对照露水鸡(土从)分别增产28.28%、33.10%及36.21%,... 云鸡(土从)1号(YJZ01)、云鸡(土从)4号(YJZ04)和云鸡(土从)5号(YJZ05)是由野生长根菇菌株经组织分离、初筛、复筛,系统选育获得的新品种。品种特征差异显著,稳定性好,出菇期短,产量比对照露水鸡(土从)分别增产28.28%、33.10%及36.21%,是品质较优的中高温型抗性品种。YJZ01、YJZ05分别来源于大理州鸡足山、普洱市锦屏镇,抗逆性和适应性强,适于在海拔2000 m以下地区栽培;YJZ04来源于保山市潞江坝,耐热性和抗性好,适宜在海拔1700 m以下地区栽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根菇 系统选育 品种 中高温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橡胶木屑栽培杏鲍菇试验 被引量:3
6
作者 袁绍保 侯建华 +1 位作者 张朝宾 王兴红 《食药用菌》 2014年第5期270-271,共2页
天然橡胶是许多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材料,只能由橡胶树分泌产生。截至2011年,我国橡胶树种植面积为100万hm^2。按30年有效割胶树龄计算,每年有1/30的橡胶林需要更新。以西双版纳为例,更新出来的橡胶树在生产传统板材的同时,还产生14... 天然橡胶是许多工业产品的重要原材料,只能由橡胶树分泌产生。截至2011年,我国橡胶树种植面积为100万hm^2。按30年有效割胶树龄计算,每年有1/30的橡胶林需要更新。以西双版纳为例,更新出来的橡胶树在生产传统板材的同时,还产生148万m^3(原木总量的45%)的边皮材和锯末。这些剩余物多以就地废弃、焚烧或掩埋等方式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橡胶木屑 杏鲍菇 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樟芝菌丝体培养条件筛选 被引量:5
7
作者 华蓉 高章会 +5 位作者 孙达锋 李建英 李雪松 岳万松 王小艳 刘绍雄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1期43-47,共5页
以牛樟芝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案,研究不同碳源(乳糖、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和氮源(黄豆粉、酵母粉、牛肉膏、蛋白胨、麦芽浸膏)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通过观测其菌落大小、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及生... 以牛樟芝为试验材料,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的设计方案,研究不同碳源(乳糖、蔗糖、葡萄糖、可溶性淀粉、甘露醇)和氮源(黄豆粉、酵母粉、牛肉膏、蛋白胨、麦芽浸膏)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通过观测其菌落大小、菌落长势、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指数,筛选出最适宜牛樟芝菌丝体生长的培养条件。结果显示,在单因素试验中葡萄糖是牛樟芝菌种的最适碳源,酵母粉是最适氮源,该条件下其菌丝密度高,颜色呈橘红色,生长速度快。以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指数作为评价指标的正交试验中,当培养基配方为马铃薯(煮汁) 200 g·L^(-1)、葡萄糖20 g·L^(-1)、酵母粉15 g·L^(-1)、KH_(2)PO_(4)1 g·L^(-1)、MgSO_(4)0.5 g·L^(-1)、维生素B10.1 g·L^(-1)时,牛樟芝菌丝生长速度达2.47 mm·d^(-1),生长指数为12.35,明显优于其他试验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樟芝 菌丝生长速度 生长指数 碳氮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种农药对羊肚菌连作栽培产量和农药残留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李建英 华蓉 +5 位作者 刘绍雄 高章会 李霖 王小艳 普联新 孙达锋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3期120-124,共5页
针对羊肚菌虫害问题,选择食用菌栽培中使用率较高且未进行农药登记的5种农药,于连作4年后出现连作障碍现象的设施大棚内,开展羊肚菌虫害药物试验,研究5种农药对羊肚菌栽培效果的影响,并对子实体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以期为菇农在羊肚... 针对羊肚菌虫害问题,选择食用菌栽培中使用率较高且未进行农药登记的5种农药,于连作4年后出现连作障碍现象的设施大棚内,开展羊肚菌虫害药物试验,研究5种农药对羊肚菌栽培效果的影响,并对子实体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分析,以期为菇农在羊肚菌栽培中的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5种农药对羊肚菌菌丝生长、分生孢子产生和羊肚菌产量无明显影响。按说明书施用5种农药后,阿维·高氯、敌百·辛硫磷、辛硫磷和高氯·毒死蜱未检测出农药残留,施用阿维·螺螨酯检测出了阿维菌素残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连作障碍 农药残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肉灵芝液体培养基配方优化及代料栽培技术 被引量:2
9
作者 尚陆娥 孙达锋 +5 位作者 李建英 刘绍雄 李霖 刘桂秧 王小艳 华蓉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3期79-83,89,共6页
通过设置不同碳源、氮源,以常规PDA液体培养基为对照,使用6种不同的液体培养基对白肉灵芝液体菌种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Y3配方(麦麸2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 g)和Y5配方(马铃薯200 g,麦芽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 通过设置不同碳源、氮源,以常规PDA液体培养基为对照,使用6种不同的液体培养基对白肉灵芝液体菌种进行培养。试验结果表明,Y3配方(麦麸20 g、葡萄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 g)和Y5配方(马铃薯200 g,麦芽糖20 g,磷酸二氢钾2 g,硫酸镁1 g)培养的菌液中菌球均匀且数量多,菌球不易自溶,培养周期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肉灵芝 液体培养基 碳源 氮源 代料栽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皱木耳漆酶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雪松 孙达锋 +5 位作者 华蓉 岳万松 刘春丽 袁绍保 罗孝坤 刘绍雄 《中国食用菌》 2023年第2期52-59,共8页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漆酶主要参与真菌形态建成、色素合成、应激反应等多种重要的生长发育过程。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皱木耳的漆酶进行筛选和定位分析,然后对其理化性质、二级结构、模体、结构域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结...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漆酶主要参与真菌形态建成、色素合成、应激反应等多种重要的生长发育过程。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皱木耳的漆酶进行筛选和定位分析,然后对其理化性质、二级结构、模体、结构域和三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皱木耳8个漆酶分布在基因组的不同位置上,系统发育树上与木耳属物种聚为一枝,具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进一步分析发现,皱木耳漆酶蛋白的理化性质总体差异较小。同时,分析皱木耳漆酶基因结构,结果显示8个基因的外显子和内含子大小与位置不一致,表现出复杂的基因结构;而氨基酸序列的结构以随机卷曲为主,且8条氨基酸序列的三维结构十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皱木耳 漆酶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鬼笔属真菌分离鉴定和挥发性成分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易雪倩 徐宁 +2 位作者 王小艳 黄晓辉 刘祝祥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84,共7页
通过传统形态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自湖南西部的野生大型真菌进行鉴定,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析真菌子实体菌盖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该野生大型真菌鉴定为鬼笔属的冬荪(Phallus dongsun),属于新... 通过传统形态分类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自湖南西部的野生大型真菌进行鉴定,采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SPME-GC-MS)技术分析真菌子实体菌盖的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该野生大型真菌鉴定为鬼笔属的冬荪(Phallus dongsun),属于新鉴定的种,子实体白色蕾球形,菌托淡黄色苞状,菌盖钟形淡黄色,附有棕黑色的孢子液,带有黏性和特殊气味,孢子大小为(1.80~2.31)μm×(3.70~4.58)μm,杆状,无色。从冬荪子实体菌盖中共鉴定出72种挥发性成分,主要为苯甲醚、邻苯二甲醚、苯乙醇、对苯二甲醚,其中苯甲醚相对含量最高,为35.513%;香气成分23种,占总成分的72.805%,含量较高的是苯甲醚、苯乙醇、对苯二甲醚、苯乙醛和正戊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荪 鬼笔属 SPME-GC-MS 挥发性成分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