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增材制造金属零件超快激光抛光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志 董世运 +3 位作者 闫世兴 刘晓亭 李立伟 夏丹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33,共15页
增材制造(AM)具有加工步骤简单、可原位制造、可定制零件等突出特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制造等领域获得了广泛认可。但是增材制造的金属零件表面粗糙度较高、成形尺寸精度较差,需要进行表面抛光才能使用,这限制了该技术优势的... 增材制造(AM)具有加工步骤简单、可原位制造、可定制零件等突出特点,在航空航天、生物医疗、汽车制造等领域获得了广泛认可。但是增材制造的金属零件表面粗糙度较高、成形尺寸精度较差,需要进行表面抛光才能使用,这限制了该技术优势的发挥。如何突破这一技术瓶颈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原位抛光是其中一个分支。基于此,综述了超快激光抛光增材制造金属零件的新进展。概述了金属增材制造的主要工艺、零件表面的主要缺陷以及主要的抛光技术,总结归纳了传统激光抛光的不足和超快激光抛光的加工优势;重点综述了金属的超快激光抛光发展、超快激光抛光机制、金属AM零件的超快激光抛光发展现状、设备集成发展等方面的内容;最后指出了超快激光抛光增材制造零件及其设备的发展方向,对该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本文填补了在增材制造金属零件表面超快激光抛光方面的综述空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表面后处理 激光技术 超快激光 激光抛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活塞发动机气缸再制造技术和经济可行性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刘世贵 丁发军 +3 位作者 唐令 何鹏飞 马国政 代友军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22-25,共4页
航空活塞发动机具有技术成熟、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质量轻、油耗低、功率大、经济性好等优点,在航空、军用装备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保证飞机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满足适航要求,对其进行维护和保障与再制造尤为必要。再制造作为一种节能省... 航空活塞发动机具有技术成熟、结构简单、稳定可靠、质量轻、油耗低、功率大、经济性好等优点,在航空、军用装备领域占有重要地位。为保证飞机在其全寿命周期内满足适航要求,对其进行维护和保障与再制造尤为必要。再制造作为一种节能省材且延长产品使用寿命,增强服役性能的有效方法,能在修复磨损发动机缸套的同时全方面增强其力学和摩擦学性能。分析了航空活塞发动机的失效形式、再制造工艺和经济可行性,能为航空活塞发动机再制造工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活塞发动机 气缸 磨损 再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微通道热管理部件的应用与加工技术进展
3
作者 周永欣 张宝琦 +3 位作者 贾磊 魏艳妮 吕振林 邢志国 《机械工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9,共9页
高密度能量的输入与管理正成为未来装备可靠和长寿命服役的关键基础,微通道结构热管理部件具有结构紧凑、整体尺寸小、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高能量密度热管理问题,在航空航天以及军工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不同类... 高密度能量的输入与管理正成为未来装备可靠和长寿命服役的关键基础,微通道结构热管理部件具有结构紧凑、整体尺寸小、传热效率高等特点,可以很好地解决高能量密度热管理问题,在航空航天以及军工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不同类型微通道结构对微通道换热器传热性能的影响,综述了传统微米级减材加工技术和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复杂微通道热管理部件的优缺点,并重点从化学蚀刻和扩散焊接2个关键工序阐述了叠层增材制造技术在加工复杂微通道热管理部件方面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通道 微米级加工 增材制造 化学蚀刻 扩散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制造喷涂层界面结合性能脉冲红外热像评估技术 被引量:3
4
作者 郭伟 董丽虹 +3 位作者 王海斗 向明 李慧娟 徐滨士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68-176,共9页
针对再制造工程中常见的喷涂层界面结合性能评价问题,采用脉冲红外热像技术对3Cr13合金涂层的界面脱粘缺陷进行检测评估。以信噪比(SNR)为评价标准,对比了两种不同热图序列处理方法在预处理和后处理阶段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预处理阶段,... 针对再制造工程中常见的喷涂层界面结合性能评价问题,采用脉冲红外热像技术对3Cr13合金涂层的界面脱粘缺陷进行检测评估。以信噪比(SNR)为评价标准,对比了两种不同热图序列处理方法在预处理和后处理阶段的效果。结果表明:在预处理阶段,基于表面热信号的多项式拟合算法(PF)将原始热图的信噪比由5.34提升到9.61,其效果优于基于单张图像中值滤波算法(MF);而在后处理阶段,基于单张图像的主成分分析法(PCA)对缺陷特征的表征比基于表面热信号的脉冲相位法(PPT)更加准确,第三主成分重建热图的信噪比达到17.99。综合而言,基于单张图像的热图序列处理方法在再制造喷涂层界面结合性能评价中具有更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喷涂涂层 界面脱粘缺陷 脉冲热像检测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能束能场增材再制造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启伟 朱胜 +2 位作者 陈春良 王晓明 李卫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8,共8页
针对再制造工程在发展和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需求,阐述了增材再制造技术的概念,探讨了基于激光、电子束、电弧的熔敷成形技术以及电弧-激光复合熔敷、电弧-磁场复合熔敷、激光-磁场复合熔敷、双激光复合锻打成形等技术的特点及应用,重点... 针对再制造工程在发展和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需求,阐述了增材再制造技术的概念,探讨了基于激光、电子束、电弧的熔敷成形技术以及电弧-激光复合熔敷、电弧-磁场复合熔敷、激光-磁场复合熔敷、双激光复合锻打成形等技术的特点及应用,重点分析了纵向磁场对电弧温度场以及旋转磁场对激光熔敷层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弧熔敷成形过程引入纵向磁场,电弧中心温度降低,电弧对基体的热影响减小;激光熔敷成形铝基非晶材料过程加入旋转磁场,有利于非晶相的形成和组织缺陷的减少,熔敷层的耐蚀性和力学性能提高。最后指出能束能场增材再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是向多能束能场及后处理复合、再制造全过程智能化和装备集成移动式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束 能场 增材成形 再制造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的传感器监测在金属激光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6
作者 田根 朱甫宏 +5 位作者 王文宇 王晓明 赵阳 韩国峰 任智强 朱胜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5-190,共16页
金属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逐层沉积金属材料实现成形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物理环境、设备状态以及工艺参数的综合影响,成形件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通过传感器对成形过程中的信号进行监测,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不仅可以识别成... 金属增材制造是一种通过逐层沉积金属材料实现成形的先进制造技术。在制造过程中,由于物理环境、设备状态以及工艺参数的综合影响,成形件可能会出现各种缺陷。通过传感器对成形过程中的信号进行监测,并结合机器学习算法,不仅可以识别成形件的缺陷,还能对其质量和性能进行评估。本文综述了声音传感器、热传感器、可见光相机、光谱传感器以及多传感器融合技术在增材制造原位监测、特征提取、数据融合及机器学习算法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当前机器学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探讨了基于物理信息驱动的机器学习研究现状。最后,对未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及研究方向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机器学习 传感器监测 特征提取 数据融合 物理信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推动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演化博弈策略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郑汉东 陈意 +3 位作者 李恩重 桑凡 史佩京 徐滨士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340-347,共8页
针对现阶段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缺乏重视再制造的问题,建立了政府与OEM发展再制造的演化博弈模型。结合再制造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了政府和OEM在不同策略下各自的成本和收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与OEM双方博弈的复制者动态方... 针对现阶段原始设备制造商(OEM)缺乏重视再制造的问题,建立了政府与OEM发展再制造的演化博弈模型。结合再制造产业发展实际情况,分析了政府和OEM在不同策略下各自的成本和收益,运用演化博弈理论构建了政府与OEM双方博弈的复制者动态方程并分析了双方决策的动态演化过程,通过数值仿真演示了参数变化对演化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OEM是否选择再制造和再制造企业占比与政府激励力度有关,较高的再制造投资成本和(或)较低的再制造收益会阻碍OEM开展再制造,若OEM再制造吸引的产业链投资能够给政府带来较大规模的收益,地方政府将加大支持再制造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府推动 原始设备制造商 再制造 演化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智能再制造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42
8
作者 徐滨士 夏丹 +1 位作者 谭君洋 董世运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3,共13页
智能再制造作为再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方向,在先进再制造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随着自动化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文中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体系,以我国再制造发展过程的自动化... 智能再制造作为再制造产业的创新发展方向,在先进再制造技术广泛应用的基础上,随着自动化技术、深度学习技术、大数据技术、网络技术和半导体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成熟。文中基于新一代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体系,以我国再制造发展过程的自动化产业升级为原点,从再制造产业体系及行业关键技术体系相结合的角度,系统阐述发展智能再制造的必要性、必然性和紧迫性,梳理了智能再制造的实现方式、技术体系以及发展目标,总结了智能再制造的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提出了目前智能再制造发展所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智能再制造体系的建立及未来总体技术发展提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再制造 自动化 创新发展 发展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生命周期评价建模及应用 被引量:11
9
作者 郑汉东 陈意 +2 位作者 李恩重 史佩京 徐滨士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197-2203,共7页
基于再制造和产品服务系统的特征提出了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RPSS)的概念,根据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框架建立了RPSS LCA模型,并以柴油发动机RPSS为案例对模型开展应用研究。研究发现,确保再制造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避免产品使用... 基于再制造和产品服务系统的特征提出了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RPSS)的概念,根据生命周期评价(LCA)方法框架建立了RPSS LCA模型,并以柴油发动机RPSS为案例对模型开展应用研究。研究发现,确保再制造产品质量和性能不低于新品,避免产品使用过程消耗大于新品是企业通过实施RPSS获得环境效益的关键;企业开展面向再制造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再制造率,可以降低RPSS生命周期环境影响;RPSS可以为企业提供稳定的旧件来源,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产品服务系统 生命周期评价 环境影响 环境效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增材制造成形合金钢件质量特征及其检测评价技术现状(特邀) 被引量:23
10
作者 徐滨士 董世运 +1 位作者 门平 闫世兴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9,共9页
无损检测技术是合金钢构件激光增材制造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保证激光增材制造产品质量和在役安全性的关键技术,是贯穿产品全寿命安全保证的重要技术组成。金属激光增材制造合金钢件成形、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同于传统技术制造构件性能,使得... 无损检测技术是合金钢构件激光增材制造的重要技术支撑,是保证激光增材制造产品质量和在役安全性的关键技术,是贯穿产品全寿命安全保证的重要技术组成。金属激光增材制造合金钢件成形、组织和力学性能不同于传统技术制造构件性能,使得无损检测技术面临诸多挑战。综述了激光增材制造合金钢成形质量特性,包括成形缺陷和力学性能;基于无损检测技术,论述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激光增材制造合金钢件质量评价中的应用,重点论述了无损检测技术在激光增材制造构件缺陷和力学性能中的应用现状;提出了基于超声和微磁检测技术评价材料力学性能的原理、标定方法和微磁传感器设计方案;最后总结了无损检测评价技术在激光增材制造合金钢件检测评价应用中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增材制造 无损检测 缺陷 力学性能 合金钢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熔覆再制造涂层应力超声无损评价 被引量:7
11
作者 闫晓玲 曹勇 董世运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96-103,共8页
基于声弹理论研究激光熔覆再制造涂层应力超声无损评价方法。应用泰勒级数展开法对激光熔覆层中声弹公式进行合理简化,结合静载拉伸实验,标定熔覆层声弹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应力的增加,瑞利波在Fe314激光熔覆层中的传播速度变化率... 基于声弹理论研究激光熔覆再制造涂层应力超声无损评价方法。应用泰勒级数展开法对激光熔覆层中声弹公式进行合理简化,结合静载拉伸实验,标定熔覆层声弹系数。结果表明:随着拉伸应力的增加,瑞利波在Fe314激光熔覆层中的传播速度变化率以线性规律增加,拉伸应力大于495MPa时,瑞利波信号的传播速度不再以线性规律变化。结合超声传播理论及微观组织揭示声弹曲线变化规律及其对应力评价结果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各向异性熔覆层的非均匀变形是导致高应力阶段声弹曲线波动的主要原因,各向异性组织效应会影响应力检测结果的可靠性,熔覆层间声波的传递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可以忽略。通过对声弹曲线进行拟合确定了各向异性组织效应影响因子。佐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本研究提出的方法,有效降低了组织效应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提高了激光熔覆再制造涂层应力超声无损检测的可靠性(最大相对误差为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利波 激光熔覆 应力 各向异性 微观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特色再制造的创新发展 被引量:40
12
作者 徐滨士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共6页
再制造是机电产品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中回顾了维修工程向表面工程到再制造工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特色再制造独有的技术模式和效益模式;总结了中国特色再制造在面向国家战略... 再制造是机电产品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中回顾了维修工程向表面工程到再制造工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特色再制造独有的技术模式和效益模式;总结了中国特色再制造在面向国家战略、围绕装备需求、推动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重点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再制造在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装备战斗力再生,构建一流学科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中国特色再制造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交易及补贴政策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的影响 被引量:10
13
作者 张海咪 刘渤海 +2 位作者 李恩重 张頔 周新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65-174,共10页
在有政府参与情况下,针对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闭环供应链,建立了由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出了不同政策对产品的批发价、零售价、产品的回收率、碳排放总量及供应链利润的影响,并用数值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 在有政府参与情况下,针对由制造商和零售商组成的两级闭环供应链,建立了由制造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得出了不同政策对产品的批发价、零售价、产品的回收率、碳排放总量及供应链利润的影响,并用数值算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碳交易价格与政府补贴力度满足一定条件时,在碳交易与补贴结合政策下,会使得零售价降低、回收率提高、需求量增加、供应链总利润大幅提高,同时碳排放量也有较大幅度的下降。因此同时实行碳交易与政府补贴政策可以弥补单独实行两种政策的不足,有效的降低碳排放量、提高供应链的整体利润,从而使得再制造闭环供应链达到较优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 碳交易政策 政府补贴 STACKELBERG博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及其合金表面涂层技术与增材制造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4
作者 王荣城 王文宇 +4 位作者 殷凤仕 任智强 常青 赵阳 秦智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9142-19152,共11页
铜及其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导电导热性能及机械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等领域。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优化,为同时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人们期望获得综合性能更加优良或某一性能特别突出的零部件,但传统制造加工方法工... 铜及其合金具有优良的耐腐蚀、导电导热性能及机械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电气、轻工、机械制造等领域。随着生产条件的不断优化,为同时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人们期望获得综合性能更加优良或某一性能特别突出的零部件,但传统制造加工方法工艺复杂,且生产过程中材料利用率较低,存在很大的局限性。为实现零件表面合金化,改善零件表面性能缺陷,表面涂层技术被开发并广泛应用;为实现复杂结构零件的成形,人们开发了增材制造技术。铜合金增材制造技术通过逐层累积的方法,可以高效快速地制造出各类精密零部件,不仅使合金材料利用率高,还能够满足各种结构复杂零部件的成形需求,是当下铜合金应用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国内外研究人员利用铜合金涂层改善零件表面性能的主要技术有沉积、热喷涂、冷喷涂等,对铜合金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从工艺优化到组织性能分析,都对未来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理论依据,但对电子束增材、电弧增材等其他增材制造技术的关注比较少,对于铜合金增材制造过程中成分均匀化的热处理工艺及增材后具备优良的导电、导热、致密度等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归纳了铜合金表面涂层以及增材制造技术的工艺原理及研究现状,通过对比各类不同增材制造方法,分析了各增材制造技术工艺参数对成形件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对各技术所获得成形件的优缺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铜合金增材制造重点关注方向进行展望,为制备性能更优良的铜合金成形件以及工艺应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材制造 工艺优化 热处理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盾构机再制造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周新远 李恩重 +2 位作者 张伟 史佩京 徐滨士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57-160,147,共5页
随着我国盾构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盾构机超期服役和异地使用的不适应性等因素,我国盾构机再制造市场潜力巨大。阐述了我国盾构机再制造产业现状,分析了近10年盾构机制造和再制造技术文献、专利和技术标准,梳理了我国盾构机再制造相... 随着我国盾构机保有量的不断增加以及盾构机超期服役和异地使用的不适应性等因素,我国盾构机再制造市场潜力巨大。阐述了我国盾构机再制造产业现状,分析了近10年盾构机制造和再制造技术文献、专利和技术标准,梳理了我国盾构机再制造相关政策法规,阐述了我国盾构机再制造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我国盾构机再制造产业发展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盾构机 再制造 对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Si系铝合金电弧增材再制造成形机理及性能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晓明 常青 +3 位作者 赵阳 韩国峰 邱六 朱胜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33-140,共8页
针对6082铝合金的磨损、腐蚀、掉块等损伤,采用CMT(Cold metal transfer)电弧增材再制造技术和自主研发的Al-Si-Cr-Er丝材在其表面制备了单层多道、多层单道及多层多道成形层。综合运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力学实验机、电... 针对6082铝合金的磨损、腐蚀、掉块等损伤,采用CMT(Cold metal transfer)电弧增材再制造技术和自主研发的Al-Si-Cr-Er丝材在其表面制备了单层多道、多层单道及多层多道成形层。综合运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万能力学实验机、电化学工作站等分析成形层微观组织并评价其力学及电化学等综合性能。结果表明:成形层平滑光亮,焊道和焊道之间搭接平整紧密,无气孔、热裂纹、咬边、焊瘤等缺陷,Cr及稀土元素Er的加入,有效抑制了晶粒长大,促进了成形组织细化。相较于通用ER4043丝材,Al-Si-Cr-Er成形层的平均抗拉强度达228.7 MPa,最高延伸率达13.5%,微孔聚集形韧窝断裂是其主要失效机制;自腐蚀电位提高了约0.2 V,自腐蚀电流密度降低了一个数量级,成形组织的细化和杂质元素含量的降低是其耐腐蚀性能提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增材再制造 机理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弧的多能场复合增材制造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2
17
作者 樊世冲 殷凤仕 +7 位作者 任智强 韩国峰 付华 刘亚凡 王鸿琪 鲁克锋 孙金钊 王文宇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9-70,共22页
增材制造主要分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和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相较于其他增材制造技术和传统加工方式,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成形速度快、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以及成形件化学成分均匀且性能优良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 增材制造主要分为激光增材制造技术、电子束增材制造技术和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相较于其他增材制造技术和传统加工方式,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具有成形速度快、成本低、材料利用率高,以及成形件化学成分均匀且性能优良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大型金属零件制造。电弧增材制造因具有多样化的应用方向,可以满足不同标准零部件的加工制造,已经逐步成为当下主流的零部件加工技术。主要介绍了单一热源(如钨极)气体保护增材制造技术、等离子弧增材制造技术、熔化极气体保护增材制造技术、冷金属过渡增材制造技术和多能场辅助电弧复合增材制造技术,包括磁场-电弧、激光-电弧和电场-电弧等复合增材制造技术等。从宏观形貌、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3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工艺参数或工艺自身特性对增材制造成形件宏观形貌的影响,讨论了成形件显微组织演变机制及其力学性能,同时提出了单一热源与多能场辅助电弧增材制造技术在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技术 宏观形貌 微观组织 力学性能 工艺参数 多能场辅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流滑动摩擦部件表面失效及其修复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佳美 贾磊 +1 位作者 邢志国 吕振林 《摩擦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6-714,共19页
滑动电接触部件在电能传递与转换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失效和损伤行为带来的安全因素和经济影响重大,因此对其失效机理和修复技术的研究成为当今热点之一.已有众多学者通过试验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手段研究了电接触部件的表面损... 滑动电接触部件在电能传递与转换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失效和损伤行为带来的安全因素和经济影响重大,因此对其失效机理和修复技术的研究成为当今热点之一.已有众多学者通过试验和计算机模拟仿真等手段研究了电接触部件的表面损伤机制和寿命预测,至今为止,已研究出载流摩擦部件的表面修复技术多达15种以上,修复材料更是有上百种.本文中首先介绍了电接触的基本概念,从有无电流载入2个角度概述了滑动摩擦部件表面失效形式,并从试验研究及仿真模拟研究2个方面对表面损伤机制的研究方法进行了归纳;最后综述了滑动电接触失效部件的表面修复技术和修复材料体系的研究进展,总结了目前滑动电接触部件研究领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利用试验与仿真模拟相结合探究涂层导电耐磨自润滑机理并优化涂层质量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动电接触部件 载流摩擦磨损 导电性 耐磨性 表面失效机理 表面修复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应用 被引量:20
19
作者 江宏亮 姚巨坤 殷凤良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25-29,共5页
丝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适用于大尺寸形状较复杂构件的低成本、高效快速成形。从成形系统、成形几何形状及尺寸控制、成形件组织性能分析、成形件残余应力和气孔缺陷控制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且介绍了其应用情况... 丝材电弧增材制造技术适用于大尺寸形状较复杂构件的低成本、高效快速成形。从成形系统、成形几何形状及尺寸控制、成形件组织性能分析、成形件残余应力和气孔缺陷控制方面综述了国内外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现状,并且介绍了其应用情况,最后对电弧增材制造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增材制造 研究进展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CMT—电弧增材再制造工艺与组织性能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姚巨坤 江宏亮 殷凤良 《工具技术》 2019年第1期65-69,共5页
采用CMT焊接技术对AZ31B镁合金增材再制造工艺进行研究,从焊缝形貌、微观组织、摩擦磨损试验方面评价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CMT快速增材再制造镁合金的合理工艺参数为送丝速度13m/min、焊接速度1. 4m/min;增材组织晶粒明显细化,耐磨性... 采用CMT焊接技术对AZ31B镁合金增材再制造工艺进行研究,从焊缝形貌、微观组织、摩擦磨损试验方面评价其工艺参数。结果表明:CMT快速增材再制造镁合金的合理工艺参数为送丝速度13m/min、焊接速度1. 4m/min;增材组织晶粒明显细化,耐磨性与母材相当,满足大多数使役工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CMT 熔敷层 微观组织 再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