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Si元素的添加对Cu-7Sn合金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樊文欣 高阳 +5 位作者 王鹏飞 陈燕 原霞 彭丽军 付亚波 张忠涛 《有色金属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5-95,共11页
在传统的固溶强化型Cu-7Sn合金的基础上,通过相图热力学和第一性原理结果对合金化成分及热处理制度进行设计,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合金的物相组成,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表征。通过分析不同合金成分及温度条件下的物相组成,设计并... 在传统的固溶强化型Cu-7Sn合金的基础上,通过相图热力学和第一性原理结果对合金化成分及热处理制度进行设计,探究了不同温度条件下合金的物相组成,并对材料的微观组织演变进行表征。通过分析不同合金成分及温度条件下的物相组成,设计并制备出一种新型沉淀强化型Cu-7Sn-1Ni-0.4Si合金。研究表明,根据相图及第一性原理计算结果,将Ni和Si元素作为合金化元素,采用熔铸法制备的Cu-7Sn-1Ni-0.4Si合金,在850℃条件下进行3 h的固溶处理及400℃条件下进行5 h的时效处理后,大量δ-Ni2Si相析出,显著提升了合金的力学性能。此时,合金的维氏硬度、抗拉强度和延伸率分别可达160.7 HV、550 MPa和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7Sn合金 热处理 析出相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排量对置柱塞泵进油阀响应特性研究及优化
2
作者 贾晨 原霞 +3 位作者 何超 杨伟 陈燕 李正禄 《液压与气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106,共9页
为了降低工程机械中的功率损失,提出一种新的变排量对置柱塞泵。该泵在传统单柱塞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柱塞,两柱塞对称布置,既减弱了压力波动、消除了单柱塞泵的不平衡力,又可通过调节柱塞相位差实现变排量。采用等效建模法建立并验证... 为了降低工程机械中的功率损失,提出一种新的变排量对置柱塞泵。该泵在传统单柱塞泵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柱塞,两柱塞对称布置,既减弱了压力波动、消除了单柱塞泵的不平衡力,又可通过调节柱塞相位差实现变排量。采用等效建模法建立并验证了变排量对置柱塞泵的AMESim模型。将该泵与传统柱塞泵的配流阀滞后时间进行了比较,发现存在滞后现象但滞后时间相对较短,导致泵性能下降,故对比分析了进油阀不同参数对配流阀滞后的影响规律,并采用正交法优化了参数。结果表明:进油阀参数均对进油阀关闭滞后时间有较大影响,进油阀关闭滞后时间随弹簧刚度、弹簧预紧力、阀芯直径的增加分别缩短了10.9、10.72、1.73 ms,而随阀芯质量的增加延长了5.7 ms;参数归一化后得到进油阀关闭滞后时间随弹簧刚度、弹簧预紧力、阀芯直径的增加分别缩短了61.6%、84.1%、8.9%,随阀芯质量的增加而延长了37.1%;正交优化后仿真模型的进油阀关闭滞后时间缩短了81.43%,有效降低了回流损失,提高了泵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置柱塞泵 进油阀 响应特性 参数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冲击下金属橡胶动态力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昕龙 原霞 +3 位作者 王玉帅 樊文欣 陈燕 尹飞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5-273,共9页
为探讨金属橡胶在高速冲击环境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制备了圆柱实心金属橡胶试件,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开展了金属橡胶的动态压缩试验。分析了金属橡胶动态应力-应变规律,探讨应变速率和弹簧卷外径对金属橡胶的动态弹性模量、动态... 为探讨金属橡胶在高速冲击环境下的动态力学性能,制备了圆柱实心金属橡胶试件,使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开展了金属橡胶的动态压缩试验。分析了金属橡胶动态应力-应变规律,探讨应变速率和弹簧卷外径对金属橡胶的动态弹性模量、动态峰值应力、能量吸收和理想能量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动态应力-应变曲线分为弹性形变阶段、局部塑性变形阶段和破坏阶段,动态弹性模量和动态峰值应力均表现出典型的应变速率效应,且均随弹簧卷外径的增大而减小。此外,随着应变增大,能量吸收性能随应变速率增大而逐渐变好,随弹簧卷外径的减小而逐渐变好。理想吸能效率受应变速率影响很小,但随应变增大而逐渐增高并趋于饱和,其饱和值均大于0.75,弹簧卷外径为3 mm时,金属橡胶的理想吸能效率最优,其饱和值达到0.88,表明金属橡胶材料在高速冲击下有良好的吸能抗冲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 结构参数 动态力学性能 能量吸收特性 分离式霍普金森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破片对2种姿态人体目标的毁伤效果研究
4
作者 符振荣 樊文欣 +3 位作者 李瑞青 杨连新 王玉帅 陈燕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2-69,共8页
为能够精确地评估预制破片对人体目标的毁伤效果,对破片场的飞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Matlab编程提取破片相关信息,计算得到破片射击迹线,据此建立战斗部-人体目标交汇模型,确定每枚破片命中的人体部位,利用A-S准则计算出失能概率。将... 为能够精确地评估预制破片对人体目标的毁伤效果,对破片场的飞散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利用Matlab编程提取破片相关信息,计算得到破片射击迹线,据此建立战斗部-人体目标交汇模型,确定每枚破片命中的人体部位,利用A-S准则计算出失能概率。将地面区域网格化,按照一定距离步长,改变人体模型位置,重复上述计算流程,得到每个网格位置处的失能概率,构成毁伤矩阵,通过毁伤矩阵计算得出有效毁伤面积。设置不同的战斗部落角、落速、炸高,研究预制破片对2种人体姿态的毁伤效果。结果表明:在落角0°~80°,采用蹲姿的毁伤面积减少了6%~16%,在落角大于40°,蹲姿的腿部及头部被击中数明显低于站姿;在落速100~700 m/s,相比于站姿,蹲姿的毁伤面积降低8%~11%,破片击中数也始终低于站姿;在炸高2~4.6 m,蹲姿的毁伤面积降低8%~20%,破片击中数始终低于站姿。在战场上,战斗人员采用蹲姿,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被破片击中的概率,降低战斗人员的失能概率,减少毁伤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制破片 A-S准则 毁伤矩阵 失能概率 人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铝多层复合板爆炸焊接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刘迎彬 尹楚藩 +4 位作者 安文同 赵家骏 田斌 杨丽 王庆华 《热加工工艺》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28-131,136,共5页
为了确定多层Ti/Al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参数,以爆炸焊接理论为基础,采用ANSYS/AUTODYN软件对钛铝五层复合板的爆炸焊接进行模拟,分析装药高度、间距变化对Ti/Al复合板焊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钛铝各板间距取1 mm、装药高度取9 mm时,取得良... 为了确定多层Ti/Al复合板的爆炸焊接参数,以爆炸焊接理论为基础,采用ANSYS/AUTODYN软件对钛铝五层复合板的爆炸焊接进行模拟,分析装药高度、间距变化对Ti/Al复合板焊接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钛铝各板间距取1 mm、装药高度取9 mm时,取得良好焊接结果。对Ti/Al复合板进行爆炸焊接,并对焊接试验后的钛铝复合板试样进行金相分析,观察复合板结合情况。Ti/Al复合板爆炸焊接试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结果,并为选择更合适的工艺参数提供了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焊接 钛铝复合板 间距 装药高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种典型传爆药烤燃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华泽 刘天生 +3 位作者 王凤英 吕春玲 陈燕 鲁飞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2-156,162,共6页
为了研究传爆药在战场上对高温火焰的敏感程度及响应程度,选用JFox、JH-14、PBXN-53种典型的传爆药,用油压机压制大约90%理论密度的药柱,以美军标MIL-STD-2105C和北约军标STANAG4240为参考确立了快速烤燃和慢速烤燃实验方法,以模拟遭受... 为了研究传爆药在战场上对高温火焰的敏感程度及响应程度,选用JFox、JH-14、PBXN-53种典型的传爆药,用油压机压制大约90%理论密度的药柱,以美军标MIL-STD-2105C和北约军标STANAG4240为参考确立了快速烤燃和慢速烤燃实验方法,以模拟遭受火灾、高温时的战场环境。通过对响应时间及响应时间段内火焰的平均温度的分析,并根据壳体破碎状态及位置、残药数量和位置、鉴证板状态等,判定传爆药的响应等级。实验结果表明,JH-14较为敏感,快速烤燃实验中发生爆燃,慢速烤燃实验中发生了爆轰,属于易损性弹药;PBXN-5较为敏感,对壳体破坏大,快速烤燃响应等级为爆燃,慢速烤燃响应等级为爆燃,不属于非易损性弹药;JFox较为钝感,对壳体破坏小,快速烤燃响应等级和慢速烤燃响应等级都是燃烧,属于低易损性传爆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爆药 快速烤燃 慢速烤燃 热安全性 低易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