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界面改性研究进展
1
作者 王志航 白二雷 +2 位作者 黄河 杜宇航 任彪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2-140,共9页
碳纤维常被作为增强相用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然而碳纤维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容性较差。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少,表现为化学惰性,与水泥基材料的结合仅依靠机械摩擦力。碳纤维表面光滑,与水泥基材料的机械摩擦力小,界面结合较差,从而影响... 碳纤维常被作为增强相用以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性能,然而碳纤维与水泥基材料的相容性较差。碳纤维表面活性基团少,表现为化学惰性,与水泥基材料的结合仅依靠机械摩擦力。碳纤维表面光滑,与水泥基材料的机械摩擦力小,界面结合较差,从而影响碳纤维效果的发挥。因此,研究者们通过碳纤维表面处理或复掺其他材料对碳纤维/水泥浆体界面进行改善。本文从碳纤维表面氧化、碳纤维表面接枝纳米材料、纳米材料与碳纤维复掺以及聚合物与碳纤维复掺等方面出发,对国内外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界面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分析,可为今后碳纤维增强水泥基材料性能的提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基材料 碳纤维 界面性能 纳米材料 表面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石墨烯接枝碳纤维跨尺度增强体的电磁学特性研究
2
作者 白二雷 王志航 +3 位作者 刘俊良 赵靖 周俊鹏 黄河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001-11008,共8页
采用“grafting to”化学接枝法将碳纤维通过化学键键合接枝到碳纤维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接枝碳纤维跨尺度增强体(CF-GO)。通过测试碳纤维和CF-GO的单丝电导率和电磁参数,研究了接枝氧化石墨烯对碳纤维电磁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碳... 采用“grafting to”化学接枝法将碳纤维通过化学键键合接枝到碳纤维表面,制备氧化石墨烯接枝碳纤维跨尺度增强体(CF-GO)。通过测试碳纤维和CF-GO的单丝电导率和电磁参数,研究了接枝氧化石墨烯对碳纤维电磁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碳纤维相比,CF-GO的单丝电导率有所降低,但CF-GO的复介电常数实部、虚部和介电损耗角正切均有所增大。接枝氧化石墨烯可增强碳纤维的介电损耗能力,但对碳纤维的磁损耗能力没有影响。在0~18 GHz范围内,CF-GO的阻抗匹配率和衰减常数整体上较碳纤维大,其吸波性能更佳,碳纤维在高频段表现出较好的吸波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氧化石墨烯 化学接枝 吸波性能 水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地球电池效应的有机碳氧化过程研究
3
作者 何金妹 韦君蓉 +1 位作者 江峰 唐家桓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56-63,共8页
生物地球电池是一种微生物驱动的胞外电子“长距离”传递所形成的自然现象。文章以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探究乙酸消耗与生物地球电池形成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经过48 h,乙酸浓度从635 mg/L下降到175.3 mg/L,其消耗速率为9.58 mg/(L·... 生物地球电池是一种微生物驱动的胞外电子“长距离”传递所形成的自然现象。文章以乙酸钠作为外加碳源,探究乙酸消耗与生物地球电池形成的相互关系。结果发现:经过48 h,乙酸浓度从635 mg/L下降到175.3 mg/L,其消耗速率为9.58 mg/(L·h)。Fe^(2+)的还原峰在20 mm处达到最高;土层1.5 mm深度上下形成了一个静电场,其值为1.33 V/m。在生物地球电池效应下,超声波的声波振幅由原来的1.2 V下降到0.4 V,同时首波的到达时间由原来的30μs提前到25μs;XRD结果证实了FeS沉淀的形成;微生物群落以绿菌门、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硬壁菌门、酸杆菌门为主。结果表明,乙酸可加速生物地球电池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球电池 有机碳氧化 生物电流 微电极 自然电位 声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玄武岩纤维增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动态力学性能 被引量:4
4
作者 王志航 白二雷 +2 位作者 周俊鹏 黄河 任彪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134-144,共11页
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basalt fiber reinforced geopolymer concrete,BFRGC)进行了动态压缩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掺量(0.1%、0.2%、0.3%)和龄期(3 d、7 d、28 d)对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玄武岩纤维... 对玄武岩纤维增强地质聚合物混凝土(basalt fiber reinforced geopolymer concrete,BFRGC)进行了动态压缩试验,研究了玄武岩纤维掺量(0.1%、0.2%、0.3%)和龄期(3 d、7 d、28 d)对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玄武岩纤维对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强韧化效应。此外,对比分析了玄武岩纤维对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的增强增韧效果。结果表明:BFRGC的动态抗压强度(f_(cd))和比能量吸收(U)随应变率近似线性增加。随着龄期的增大,BFRGC的f_(cd)和U不断增大,且f_(cd)和U的应变率敏感性不断增强。随着玄武岩纤维掺量的增大,BFRGC的f_(cd)和U先增大后减小,且f_(cd)和U的应变率敏感性也先增强后减弱。玄武岩纤维的最佳掺量为0.2%。玄武岩纤维对地质聚合物混凝土和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均具有增强增韧作用。玄武岩纤维对地质聚合物混凝土的强韧化效果优于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聚合物混凝土 玄武岩纤维 龄期 强韧化效应 普通硅酸盐水泥混凝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杆式高压气动弹射器弹射性能参数灵敏度分析
5
作者 王雪琴 朱阿元 +2 位作者 马吴宁 刘栋 王尚龙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5,共10页
通过对参数进行影响规律及灵敏度分析,得到某无杆式高压气动弹射器弹射性能关键参数的优化计算参考。基于真实气体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精确内弹道模型;并与弹射试验数据、流体仿真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相对正确的理论计算... 通过对参数进行影响规律及灵敏度分析,得到某无杆式高压气动弹射器弹射性能关键参数的优化计算参考。基于真实气体的热力学参数和动力学理论,建立了精确内弹道模型;并与弹射试验数据、流体仿真曲线进行比较分析,得到相对正确的理论计算模型;利用全局灵敏度法进行分析,得到了内弹道稳定性及离轨速度的7个主要参数影响规律及参数的线性主效应、二阶效应结果。影响内弹道稳定性的最灵敏参数为高压室容积,影响离轨速度的最灵敏参数为环境温度;泄漏率倍数及开阀时间自身的二阶主效应及与其余5个影响因素的二阶交互效应敏感度比较低,可以在设计中提前决定这2项因素的取值,实现设计变量的缩减。该文的研究结果可为内弹道及弹射装置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气动 弹射性能 试验设计 灵敏度分析 二阶效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全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海面目标检测 被引量:9
6
作者 喻钧 康秦瑀 +3 位作者 陈中伟 初苗 胡志毅 姚红革 《弹箭与制导学报》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5-19,23,共6页
针对通常的神经网络算法在检测遥感图像海面目标时存在精确率低、漏检概率高的问题,改进了一种基于YOLOv3全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海面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根据海面目标的宽高比例,利用Kmeans++聚类算法,确定出适合于数据集的anchor box... 针对通常的神经网络算法在检测遥感图像海面目标时存在精确率低、漏检概率高的问题,改进了一种基于YOLOv3全卷积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海面目标检测方法。首先根据海面目标的宽高比例,利用Kmeans++聚类算法,确定出适合于数据集的anchor box值;接着采用FPN思想进行特征融合;最后,选用GIOU作为坐标预测的损失函数,进一步优化检测结果。实验表明:文中方法在遥感图像海面目标检测中的平均精确率为90.82%,相比于其他算法平均提高了5.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v3 全卷积神经网络 遥感图像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泄漏的无杆式高压气动弹射器内弹道精确建模及试验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雪琴 马吴宁 +2 位作者 马大为 王尚龙 张震东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867-1880,共14页
无杆式高压气动弹射器因开口的固有结构决定其存在一定量的泄漏,为此设计并开展样机泄漏测试试验。基于由实验数据拟合的标准干空气热力学状态方程,分别按理想气体和真实气体对比计算泄漏率,并拟合泄漏率随压力、行程变化的经验公式。... 无杆式高压气动弹射器因开口的固有结构决定其存在一定量的泄漏,为此设计并开展样机泄漏测试试验。基于由实验数据拟合的标准干空气热力学状态方程,分别按理想气体和真实气体对比计算泄漏率,并拟合泄漏率随压力、行程变化的经验公式。建立考虑动态泄漏、真实气体效应及真实开阀规律的精确内弹道模型,对考虑和不考虑泄漏两种工况的结果进行对比,并详细分析考虑泄漏的弹射过程中热力学参数与负载运动参数的变化规律,将其与弹射试验数据、流体仿真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按理想气体计算的泄漏率比真实气体偏小约4%;泄漏率不超过4%/s;考虑泄漏的精确内弹道模型计算结果与弹射试验数据、流体仿真结果均基本一致,具有较高的计算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杆式高压气动弹射器 真实开阀规律 内弹道 泄漏 真实气体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迷彩伪装效果评价指标权重分配算法 被引量:8
8
作者 李中华 喻钧 +2 位作者 胡志毅 代军 张文琪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9-54,共6页
迷彩伪装效果评价的多指标权重分配多为平均分配或专家评判,难以客观、科学地评价伪装效果。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结合信息熵和统计特征的多指标权重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模糊聚类得到样本的分类结果,应用信息熵和统计理论计算各指... 迷彩伪装效果评价的多指标权重分配多为平均分配或专家评判,难以客观、科学地评价伪装效果。提出了基于模糊聚类方法、结合信息熵和统计特征的多指标权重分配算法。该算法通过模糊聚类得到样本的分类结果,应用信息熵和统计理论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分配。对以结构、纹理、颜色、二阶矩特征等为指标的迷彩伪装样本进行了权重分配实验,分析比较了专家评判法、熵权法和该算法确定的权重之间的差异,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聚类 信息熵 权重分配 迷彩伪装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蚁群算法优化通用器材配送路径 被引量:4
9
作者 王文双 王锐 +1 位作者 顾钧元 李志强 《兵工自动化》 2019年第11期14-18,共5页
为实现武器装备器材在运输供应路线的精确化保障,对基于蚁群算法的通用器材配送路径供应模式进行改进。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在初始目标选择、信息素更新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依据蚁群算法的原理与机制设定,建立配送路径数学模型,从3个方面... 为实现武器装备器材在运输供应路线的精确化保障,对基于蚁群算法的通用器材配送路径供应模式进行改进。针对传统蚁群算法在初始目标选择、信息素更新等方面存在的局限性,依据蚁群算法的原理与机制设定,建立配送路径数学模型,从3个方面进行算法改进,优化了器材从供应中心到各个仓库的配送路径,并对案例进行仿真测试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路径能确保通用器材适时、高效地送到各个仓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用器材 供应模式 蚁群算法 配送路径 供应中心 仓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