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代谢药物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与进展
1
作者 孙敏 王洪娅 +2 位作者 何洪波 祝之明 高鹏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84-997,共14页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疾病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新型代谢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这些新型药... 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作为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前列的疾病之一,其治疗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近年来,随着对心血管疾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新型代谢药物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这些新型药物通过调节心血管代谢的多个方面,包括降低血糖及血脂水平、抑制炎症反应以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等,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在降低血糖水平方面,钠-葡萄糖共转运蛋白2(sodium-dependent glucose transporters 2,SGLT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ucagon-like peptide-1,GLP-1)受体激动剂、二肽基肽酶4(dipeptidyl peptidase-4,DPP-4)抑制剂和二甲双胍(Metformin)作为临床常用药物,已被证明无论有无糖尿病都能对心血管的预防和治疗产生有益作用。调节血脂方面,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proprotein convertase subtilisin/kexin type 9,PCSK9)抑制剂和依折麦布(Ezetimibe)作为新开发的降脂药物,不仅能通过降低血清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还能直接保护心血管系统免受损伤。这些药物的研发和应用,不仅提高了心血管疾病的治疗效果,也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降糖药物 PCSK9抑制剂 依折麦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尿酸代谢异常与2 型糖尿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2
作者 杨若梅 闫振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39-945,共7页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当尿酸生成与排泄失衡时可发生尿酸代谢异常。尿酸代谢异常目前已成为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尿酸代谢异常增加了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代谢的终产物,当尿酸生成与排泄失衡时可发生尿酸代谢异常。尿酸代谢异常目前已成为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肥胖、高血压、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尿酸代谢异常增加了2型糖尿病(T2DM)及其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改善尿酸代谢可能是干预T2DM的新手段。本文主要从尿酸代谢异常对T2DM发生发展的影响及其机制、降尿酸疗法对T2DM的获益效果以及降糖药物的选择等方面阐述了尿酸代谢异常与T2DM关系的研究进展,以期为T2DM及其并发症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酸 糖尿病 2型 代谢 嘌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与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杨若梅 刘玉双 +9 位作者 江南 张和轩 周晴 杨莉琴 李强 杨华 赵志钢 何洪波 祝之明 闫振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38-2144,共7页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390例T2DM患者资料,根据T2DM... 目的探讨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SII)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3年1月至2024年1月在我科诊治的390例T2DM患者资料,根据T2DM下肢血管病变诊断标准分为T2DM有下肢血管病变组(n=158)和无下肢血管病变对照组(n=232),分析2组之间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差异。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研究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因素。采用Row Mean Scores和Cochran-Armitage Trend检验研究SII与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采用多因素“向前:LR”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SII对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与无下肢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相比,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的年龄较大,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SII水平较高,颈动脉血管病变的比例增加,未服用他汀类药物占比增加。下肢血管病变与SII/100(r=0.429,P<0.001)、年龄(r=0.517,P<0.001)、TC(r=0.161,P=0.001)、LDL-C(r=0.117,P=0.021)、颈动脉病变(r=0.101,P=0.047)、未服用他汀类药物(r=0.266,P<0.001)呈正相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II、年龄、LDL-C、未服用他汀类药物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1)。SII联合年龄、LDL-C和未服用他汀类药物预测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曲线下面积为0.896。结论SII不仅是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也是反映T2DM下肢血管病变的简便标志物,提示炎症反应对T2DM的下肢血管病变发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免疫炎症指数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治疗后的累积代谢指标及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玉双 犹梅 +7 位作者 张和轩 杨若梅 李强 李英莎 赵志钢 何洪波 祝之明 闫振成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999-1005,共7页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治疗后的累积代谢指标及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21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高血压内分泌科收治的符合标准的110例LE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下肢介入手术...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LEASO)介入治疗后的累积代谢指标及再狭窄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7年1月-2021年7月陆军军医大学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高血压内分泌科收治的符合标准的110例LEASO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下肢介入手术,且随访2年以上,术后2年行双下肢CT血管成像(CTA)和双下肢动脉超声明确是否发生血管再狭窄,根据CTA和超声结果分为再狭窄组(n=37)与非再狭窄组(n=73)。收集患者基本信息,以及术前,术后6个月、1年、2年的血液学指标,对比分析再狭窄组与非再狭窄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代谢指标的基线值(X_(基线))及累积暴露值(X_(累积))的差异,并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LEASO患者介入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结果LEASO患者介入术后2年再狭窄发生率为33.6%。再狭窄组吸烟患者占比、股腘动脉病变的泛大西洋协作组(TASC)Ⅱ分型(以下简称TASCⅡ分型)为C或D型的患者占比、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累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_(累积))、累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_(累积))、累积三酰甘油(TG_(累积))均明显高于非再狭窄组(P<0.05),而术后规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的患者占比、踝肱指数(ABI)均明显低于非再狭窄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OR=4.158,P=0.040)、TASCⅡ分型(OR=4.3,P=0.036)、hs-CRP_(累积)(OR=1.160,P=0.013)、LDL-C_(累积)(OR=2.313,P=0.003)、TG_(累积)(OR=1.668,P=0.015)是术后2年血管再狭窄的危险因素,术后规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为其保护因素(OR=0.038,P=0.000)。结论吸烟、TASCⅡ分型、hs-CRP_(累积)、LDL-C_(累积)、TG_(累积)为LEASO患者介入术后血管发生再狭窄的危险因素,而术后规律使用抗血小板药物为其保护因素。持续戒烟、强化降脂、抗炎是减少术后血管再狭窄的关键因素,早期干预血管病变(TASCⅡ分型为A或B)的远期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术后 累积代谢指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累积代谢因素暴露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进展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犹梅 刘玉双 +7 位作者 杨萍 黎黎 杨若梅 李强 周晴 李英莎 祝之明 闫振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69-475,共7页
目的探讨累积代谢因素暴露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科连续3年入院的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根据随访期间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目的探讨累积代谢因素暴露值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ower extremity arterial disease,LEAD)进展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21年3月于本科连续3年入院的157例2型糖尿病患者资料,根据随访期间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ABI)下降情况,分为LEAD进展组(n=63)和LEAD无进展组(n=94),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非参数检验对比分析2组间人口学基本特征、实验室检查的基础值和累积暴露值,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LEA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与LEAD无进展组比较,LEAD进展组年龄更大,糖尿病和高血压病程更长,糖尿病脑血管、心血管和周围神经病变患病率更高,调脂药、抗血小板药用药率更高;LEAD进展患者的基础ABI、终末ABI和累积ABI均更低,基础收缩压、舒张压均更高,累积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微量白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暴露值均更高(P<0.05)。多元COX回归分析提示糖尿病脑血管病变(HR=2.448,95%CI:1.436~4.173,P=0.001)、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HR=2.237,95%CI:1.312~3.812,P=0.003)、累积收缩压暴露值(HR=1.128,95%CI:1.067~1.193,P<0.001)、累积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暴露值(HR=1.015,95%CI:1.006~1.025,P=0.001)为LEA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脑血管病变、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高累积收缩压暴露值和高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暴露值是2型糖尿病患者LEAD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 累积暴露值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敏感TRP通道与重大慢病的防控 被引量:1
6
作者 祝之明 刘道燕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0-49,共10页
美国科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因辣椒素受体TRPV1和薄荷醇感受器TRPM8的突破性发现,揭示了温度感知的奥秘,由此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温度敏感性热通道TRPV1和冷通道TRPM8不仅在神经系统有丰富的表达,也存在... 美国科学家David Julius和Ardem Patapoutian因辣椒素受体TRPV1和薄荷醇感受器TRPM8的突破性发现,揭示了温度感知的奥秘,由此获得了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温度敏感性热通道TRPV1和冷通道TRPM8不仅在神经系统有丰富的表达,也存在于心血管、脂肪、肝脏和肌肉等组织器官,但其生物学意义并不清楚。近30年来,研究发现TRPV1和TRPM8除感知环境温度的变化外,还有丰富的生物学效应,如痛觉,炎症反应等,有关瞬时受体电位(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TRP)通道在机体稳态调控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关联的研究在持续增长与不断深入。我们团队自2004年较早地将TRP通道引入心血管及代谢领域,并揭示其在心血管和代谢疾病中的作用与机制。预期今年的诺奖颁发将进一步推动温度敏感通道蛋白的研究在心血管及代谢领域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TRPV1 TRPM8 代谢性心血管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