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改进的机器学习模型对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早期预测 被引量:2
1
作者 李龙 尹梁宇 +6 位作者 种菲菲 童宁 黎娜 刘洁 余相江 王耀丽 许红霞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53-759,共7页
目的基于改进的机器学习模型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早期预测模型,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23年8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肝胆外科以及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五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 目的基于改进的机器学习模型建立重症急性胰腺炎诊断的早期预测模型,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纳入2014年1月至2023年8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肝胆外科以及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五医院急诊与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5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其分为重症组(n=88)和非重症组(n=264),开展病例对照研究。利用RUSBoost模型以及改进的阿基米德优化算法,分析入院48 h内的39项常规实验室生化指标,帮助构建重症急性胰腺炎早期诊断预测模型,同步完成特征筛选和超参数优化,并利用ReliefF算法特征重要性排序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对筛选出的特征进行价值分析。结果在训练集上,改进机器学习模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为0.922;在测试集上,改进机器学习模型的AUC达到了0.888。基于改进机器学习模型筛选出的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发生的4个关键特征分别为C反应蛋白、血氯、血镁、纤维蛋白原水平,与ReliefF算法特征重要性排序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相吻合。结论应用改进机器学习模型分析实验室检查结果,可帮助临床早期预测重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急性胰腺炎 机器学习模型 阿基米德优化算法 C反应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肌肉质量减少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杨伶俐 范杨 +6 位作者 杨柳 杨仪文 刘梦瑶 岑媛 王子明 熊雁 任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371-378,共8页
目的调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肌肉质量减少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骨科拟首次行髋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67例,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疾病史和实验室指标,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utrisi... 目的调查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肌肉质量减少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20年8月至2021年6月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骨科拟首次行髋或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267例,收集患者人口学资料、疾病史和实验室指标,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utrision risk screening 2002,NRS2002)量表评估营养状况,采用座椅实验、3 m折返实验和6 min行走测试评估下肢肌肉力量和关节功能活动能力。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2019推荐使用生物电抗阻分析法(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诊断肌肉量减少的筛查标准,将患者分为肌肉质量减少组(n=94)和肌肉质量正常组(n=173),分析肌肉质量减少的相关因素。结果肌肉质量减少的检出率为35.21%,两组患者下肢关节功能表现3 m折返实验(Z=-4.744,P<0.001)和6 min行走测试(Z=-4.889,P<0.00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年龄、BMI、营养风险筛查、使用助行器、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体质量指数BMI[OR=0.640,95%CI(0.557,0.734)]是发生肌肉质量减少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OR=1.093,95%CI(1.057,1.132)]和使用助行器[OR=2.956,95%CI(1.179,7.410)]则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肌肉质量的影响因素,男性肌肉质量高于女性(β=0.846,P<0.001),年龄(β=-0.245,P<0.001)和吸烟(β=-0.170,P=0.024)与肌肉质量呈负相关,血红蛋白(β=0.149,P=0.017)与肌肉质量正相关。结论选择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肌肉质量减少发生率较高,年龄、BMI、使用助行器可能与其发生有关,性别、年龄、血红蛋白含量可能作为患者术前肌肉质量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膝关节置换术 骨骼肌 肌肉质量 生物电抗阻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骼肌质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李欢利 范杨 +2 位作者 岑媛 熊雁 杨伶俐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211-1219,共9页
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术后早期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骨科拟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评估营养及... 目的探讨骨骼肌质量对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患者术后早期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11月至2021年12月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骨科拟首次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1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人口学资料,评估营养及运动疼痛状况,采用生物电抗阻分析法测量术前骨骼肌质量,并用身高矫正为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通过电话回访,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表(harris hip score,Harri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追踪调查患者术后1、3、6个月的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分析SMI对患者早期康复的影响;根据亚洲肌少症工作组2019的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MI正常组和SMI减少组,比较两组术后康复的差异性。结果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SMI与术后Harris、ADL得分呈显著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显示,SMI是术后不同时期Harris得分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94~0.436(P<0.01);SMI是术后不同时期ADL得分的影响因素,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91~0.461(P<0.01);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SMI减少的发生率为32.71%,SMI减少组患者术后助行器的使用时间30 d及以上者比例显著高于正常组(P<0.01),Harris和ADL得分明显低于正常组(P<0.01)。结论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前SMI独立影响术后早期关节功能康复结局,SMI减少患者是临床康复护理的重点关注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置换术 骨骼肌质量 关节功能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