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直肠癌术后回肠造口还纳患者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王智 伍文浩 +3 位作者 罗子俨 黄婧琼 邓小炼 孙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405-2413,共9页
目的调查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后1年时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23年1月—024年1月在重庆市3所三甲医院成功行回肠... 目的调查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行回肠造口还纳术后1年时发生低位前切除综合征(low anterior resection syndrome,LARS)的影响因素,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以2023年1月—024年1月在重庆市3所三甲医院成功行回肠造口还纳术的患者作为研究队列。根据造口还纳术后1年时随访的LARS评分,将患者分为LARS组(评分≥21分)和非LARS组(评分≤20分),通过病历系统采集临床资料:年龄、BMI、性别、肿瘤大小、肿瘤距肛缘距离、T分期、N分期、低位前切术手术日期、新辅助治疗、术后化疗、吻合口漏、回肠造口还纳术手术日期。使用单因素分析筛选潜在影响因素,将P<0.2的变量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采用双向逐步回归法来进一步分析回肠造口还纳术后1年时发生LARS的显著影响因素。结果根据纳排标准,共纳入312例患者信息,LARS组127例,非LARS组185例。回肠造口还纳术后1年LARS发生率为40.70%(轻度21.79%,重度18.91%),LARS评分为(14.52±11.64)分。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新辅助治疗(有vs无:OR=1.830,95%CI:1.088~3.089;P=0.023)、肿瘤距肛距离≤5 cm(vs>5 cm:OR=2.044,95%CI:1.249~3.374;P=0.005)、吻合口漏发生(有vs无:OR=7.470,95%CI:2.247~34.102;P=0.003)及还纳间隔时间(≥181 d vs 91~180 d:OR=2.297,95%CI:1.363~3.917;P=0.002)、N分期(N1-N2 vs N0:OR=1.650,95%CI:1.009~2.717;P=0.047)是回肠造口还纳术后1年发生LARS的显著影响因素。结论本研究结果提示吻合口漏、还纳间隔时间≥181 d、肿瘤距肛缘≤5 cm及接受新辅助治疗、N分期为N1-N2与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回肠造口还纳后1年发生LARS有关联。临床医务人员应在造口还纳前及还纳后对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及长期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位前切除综合征 回肠造口术 直肠癌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