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岳永超
章利彬
+4 位作者
周文奇
王俊仁
吴鹏飞
吴广延
马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071-2078,共8页
目的对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的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进行比较,并对其损伤特点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选取体质量为200~250 g的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n=10):空白对照组、低温对照组、5.0 MPa冲击对照组、低温+4.0...
目的对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的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进行比较,并对其损伤特点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选取体质量为200~250 g的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n=10):空白对照组、低温对照组、5.0 MPa冲击对照组、低温+4.0 MPa冲击组、低温+4.5 MPa冲击组和低温+5.0 MPa冲击组。低温+冲击组在-10℃低温环境预处理30 min后,立即采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以不同驱动压冲击大鼠腹部致肠道损伤。检测致伤后3、8、24 h大鼠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并记录大鼠24 h存活情况。实验24 h后,麻醉处死大鼠并解剖,观察肠道损伤特点并行病理学检测。通过比较各组差异,研究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特点。结果较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肠道损伤,且低温+冲击伤组大鼠肠道更易出现水肿及损伤,低温+5.0 MPa冲击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病理学及血清学研究发现,低温+冲击组大鼠肠黏膜在高寒环境和冲击伤双重作用下,表现出肠黏膜出血、水肿、黏膜固有层崩解等;肠黏膜损伤指标及肠道炎症因子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冲击强度增加,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暴露叠加腹部冲击波损伤后,大鼠死亡率明显增加,肠道损伤表现为血清学指标及肠道炎症因子升高,不同程度的肠壁水肿、黏膜下出血等,且损伤严重程度与冲击强度相关,随冲击强度增加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暴露
肠道损伤
冲击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的比较研究
1
作者
岳永超
章利彬
周文奇
王俊仁
吴鹏飞
吴广延
马海
机构
陆军
第
陆军
特色
医学
中心
(
第三军医大学
大坪
医院
)
交通
医学
研究所
陆军
军医大学
(
第三军医大学
)基础
医学
院教学实验
中心
出处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071-2078,共8页
基金
重点专科专项基金(2024)。
文摘
目的对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的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进行比较,并对其损伤特点进行初步探究。方法选取体质量为200~250 g的2月龄健康雄性SD大鼠60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6组(n=10):空白对照组、低温对照组、5.0 MPa冲击对照组、低温+4.0 MPa冲击组、低温+4.5 MPa冲击组和低温+5.0 MPa冲击组。低温+冲击组在-10℃低温环境预处理30 min后,立即采用BST-Ⅰ型生物激波管以不同驱动压冲击大鼠腹部致肠道损伤。检测致伤后3、8、24 h大鼠血清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肠脂肪酸结合蛋白(intestinal-fatty acid binding protein,I-FABP)、二胺氧化酶(diamine oxidase,DAO)水平,并记录大鼠24 h存活情况。实验24 h后,麻醉处死大鼠并解剖,观察肠道损伤特点并行病理学检测。通过比较各组差异,研究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特点。结果较空白对照组,其余各组大鼠均出现不同程度肠道损伤,且低温+冲击伤组大鼠肠道更易出现水肿及损伤,低温+5.0 MPa冲击组存活率明显下降(P<0.05)。病理学及血清学研究发现,低温+冲击组大鼠肠黏膜在高寒环境和冲击伤双重作用下,表现出肠黏膜出血、水肿、黏膜固有层崩解等;肠黏膜损伤指标及肠道炎症因子也较空白对照组明显升高,且随冲击强度增加,组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温暴露叠加腹部冲击波损伤后,大鼠死亡率明显增加,肠道损伤表现为血清学指标及肠道炎症因子升高,不同程度的肠壁水肿、黏膜下出血等,且损伤严重程度与冲击强度相关,随冲击强度增加而加重。
关键词
低温暴露
肠道损伤
冲击伤
Keywords
cold exposure
intestinal injury
blast injury
分类号
R339.55 [医药卫生—人体生理学]
R642 [医药卫生—外科学]
R656.9 [医药卫生—外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寒环境暴露后大鼠不同强度肠道冲击伤的比较研究
岳永超
章利彬
周文奇
王俊仁
吴鹏飞
吴广延
马海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