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基于通信行为变化的干扰效果评估方法
1
作者 贺兴 朱卓丹 +4 位作者 冯智斌 龚玉萍 孙凯 李文齐 任国春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323-1329,共7页
针对复杂电磁对抗环境下干扰方难以直接获取效果反馈信息、缺乏通用性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行为变化的干扰效果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干扰方直接感知到的通信行为变化构建评估指标集。其次,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 针对复杂电磁对抗环境下干扰方难以直接获取效果反馈信息、缺乏通用性评估指标与评估方法的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通信行为变化的干扰效果评估方法。首先,根据干扰方直接感知到的通信行为变化构建评估指标集。其次,结合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确定不同指标权重及对应评价体系下的受扰等级隶属度,综合分析得到评估结果。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能够基于干扰方实际可感知到的通信行为信息,从多维度挖掘目标用户受扰后的行为变化与干扰效果的潜在映射关系,从而间接判断出干扰效果,为后续认知干扰决策提供一定的信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对抗 干扰效果评估 通信行为变化 层次分析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中可重构智能面辅助车辆通信信道建模研究
2
作者 潘旭婷 石旺旗 +2 位作者 熊柏苹 郭道省 江浩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00-611,共12页
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能够调控入射电磁波以优化通信系统性能,是第6代(6G)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创新。将可重构智能表面部署于无人机(UAV)上,借助无人机的灵活运动轨迹和按需部署特性,可以有效解决因树木和建筑等障碍物遮挡所引起的信息传... 可重构智能表面(RIS)能够调控入射电磁波以优化通信系统性能,是第6代(6G)无线通信技术的关键创新。将可重构智能表面部署于无人机(UAV)上,借助无人机的灵活运动轨迹和按需部署特性,可以有效解决因树木和建筑等障碍物遮挡所引起的信息传输效率下降的问题。针对空中可重构智能表面辅助的车对车(V2V)通信场景,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的3维信道模型,该模型综合考虑了无人机在3个自由度下的旋转和任意轨迹移动,以及无人姿态变化对于信道模型的影响,引入了时变空间相位。此外,还考虑了发射端、接收端和无人机的实时运动速度和方向,给出了复信道脉冲响应(CIRs)的表达式,并对空域互相关函数(CCFs)、时域自相关函数(ACFs)和信道容量等关键信道统计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所提信道模型能够准确捕获信道特性,为未来可重构智能面辅助无线通信的系统设计和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对车通信 可重构智能表面 无人机 信道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退火Q学习的动态扩频通信抗干扰策略
3
作者 刘淼 龚玉萍 +4 位作者 任国春 崔丽 罗屹洁 徐逸凡 李欣然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4-282,共9页
传统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技术在无线通信抗干扰中应用广泛,能够通过扩展频谱带宽改善接收端的输入信噪比,提升通信过程的安全性。随着干扰样式日趋智能化,此类技术在应对未知且动态变化的干扰时,产生了... 传统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DSSS)技术在无线通信抗干扰中应用广泛,能够通过扩展频谱带宽改善接收端的输入信噪比,提升通信过程的安全性。随着干扰样式日趋智能化,此类技术在应对未知且动态变化的干扰时,产生了一定的使用缺陷。基于干扰对抗思想,提出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动态扩频抗干扰策略,在确保收发端可靠通信的前提下,最大化信息传输速率。区别于大部分以规避干扰方式来抗干扰的策略,所提策略将抵抗干扰问题建模为马尔可夫决策过程(Markov Decision Process,MDP),优化目标为在保证固定信道可靠通信的前提下,同时最大化系统吞吐量。提出一种基于退火Q学习的动态扩频通信抗干扰策略,平衡环境探索与经验学习,提高收敛速度和决策成功率。仿真结果表明,在可变强度的随机窄带干扰模式下,所提算法的吞吐量性能优于基于LT码的DSSS通信系统、基于频谱感知的随机扩频因子选择策略和固定扩频因子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频抗干扰 Q学习 马尔可夫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能反射面辅助短包通信中时效与能效间的折衷
4
作者 张洋译 管新荣 +3 位作者 王权 邓诚 朱泽源 蔡跃明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5-323,共9页
在监控物联网中,一些感知设备需要在能耗受限条件下及时地将采集信息回传给接入节点(AP),信息年龄(AoI)和能量效率(EE)对系统都很重要。该文研究了多设备监控物联网中时效与能效之间的折衷问题,其中感知设备在智能反射面(IRS)辅助下通... 在监控物联网中,一些感知设备需要在能耗受限条件下及时地将采集信息回传给接入节点(AP),信息年龄(AoI)和能量效率(EE)对系统都很重要。该文研究了多设备监控物联网中时效与能效之间的折衷问题,其中感知设备在智能反射面(IRS)辅助下通过短包传输监控信息给AP。为了避免多个感知设备占用同一资源块导致包的碰撞,该文提出了一个接入控制协议,并推导了平均AoI和EE的闭式表达式。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平均AoI和EE之比这个指标,通过优化传输功率来最小化平均AoI和EE之比,以折衷时效性能与能效性能。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文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并且表明所提协议能够实现更好的时效和能效性能。此外,所提算法能够有效找出最优的时效-能效折衷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年龄 能量效率 短包通信 智能反射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调制阵列的共孔径干扰辅助短包隐蔽通信 被引量:2
5
作者 马越 马瑞谦 +3 位作者 杨炜伟 林志 缪晨 吴文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977-1985,共9页
该文首次研究了基于时间调制阵列(TMA)的共孔径干扰辅助短包隐蔽通信。首先提出并设计了共口径干扰的TMA架构,提出一种优化方法,能够在最大化目标方向信号增益的同时对非目标方向形成干扰。基于上述模型,推导出隐蔽性约束和隐蔽吞吐量... 该文首次研究了基于时间调制阵列(TMA)的共孔径干扰辅助短包隐蔽通信。首先提出并设计了共口径干扰的TMA架构,提出一种优化方法,能够在最大化目标方向信号增益的同时对非目标方向形成干扰。基于上述模型,推导出隐蔽性约束和隐蔽吞吐量的闭合表达式。在此基础上,该文进一步对发送功率和数据包长进行联合优化,以最大化隐蔽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存在一个使隐蔽吞吐量最大化的最优包长,所提方案相比基准方案实现了更好的隐蔽通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蔽通信 时间调制阵列 共口径干扰 人工噪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用于紫外光通信网络的改进蚁群算法 被引量:3
6
作者 邱达 李建华 +1 位作者 汪井源 韦玮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2-17,共6页
由于紫外光通信网络信道时变性强,需要对应的自适应路由来解决组网过程中出现的网络传输时延大和节点能量消耗不均衡等问题。基于蚁群优化(ACO)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紫外光通信网络中的改进ACO算法。该算法将网络节点能量引入到ACO算法... 由于紫外光通信网络信道时变性强,需要对应的自适应路由来解决组网过程中出现的网络传输时延大和节点能量消耗不均衡等问题。基于蚁群优化(ACO)算法,提出了一种用于紫外光通信网络中的改进ACO算法。该算法将网络节点能量引入到ACO算法状态转移概率公式中,并通过Matlab软件仿真分析了算法在不同收发角度、发射功率和数据传输速率条件下的时延性能。仿真结果表明:与ACO算法相比,当收发仰角为50°时,所提算法的时延降低了1 s,收敛速度提升了28%,收敛路径的平均剩余能量也明显提高,有效地延长了网络的生存周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外光通信 蚁群算法 网络传输时延 平均剩余能量 自组织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通信中的资源分配及部署位置联合优化 被引量:1
7
作者 张先玉 陈勇 +1 位作者 张余 杨华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7-924,共8页
为提升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模式无人机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性能,首先,以提升用户的公平性为系统方案设计指标,将包括子信道分配、调制模式选择、功率分配等通信资源和无人机位置联合建模为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问题;进一步,利用... 为提升基于正交频分多址接入模式无人机辅助无线通信系统的网络性能,首先,以提升用户的公平性为系统方案设计指标,将包括子信道分配、调制模式选择、功率分配等通信资源和无人机位置联合建模为一个混合整数非线性优化问题;进一步,利用迭代优化的方式解决变量耦合性及非凸性等问题,将最大-最小问题转换为两个子问题:子信道分配和调制方式选择联合优化、无人机位置和子信道功率联合优化;然后,通过适当变换将子信道分配和调制方式选择联合优化建模为0-1线性优化问题进行求解,而无人机位置和子信道功率联合优化建模为凸优化问题求解;最后,进行实验仿真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联合优化算法相比基本方案可有效提升网络用户的公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正交频分多址 子信道分配 功率控制 调制模式 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MIMO通信系统抗移动无人机集群干扰的在线BSS算法 被引量:3
8
作者 秦媛 张杭 +2 位作者 朱宏鹏 李炯 胡航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5-76,共12页
移动无人机(UAV)集群可以对卫星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下行链路近距离实施压制式恶意干扰,导致接收信号的信干比(SIR)很低,严重影响通信质量。由于移动无人机信号的传输具有快衰落特性,因此此类扰信混合不仅具有时变性,而且存在突... 移动无人机(UAV)集群可以对卫星多输入多输出(MIMO)通信系统下行链路近距离实施压制式恶意干扰,导致接收信号的信干比(SIR)很低,严重影响通信质量。由于移动无人机信号的传输具有快衰落特性,因此此类扰信混合不仅具有时变性,而且存在突变性。采用盲源分离(BBS)算法实现扰信分离,提出一种部分回溯自适应变步长动量项等变自适应盲分离(PR-V-M-EASI)算法。算法以自适应变步长动量项EASI算法为基础,将串音误差作为分离性能指标自适应调整步长和动量项因子,加快算法的迭代速度,以适应混合矩阵的时变性。此外,算法还通过部分回溯分离的方式提升混合矩阵突变阶段的分离性能,降低分离算法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PR-V-M-EASI算法能够在不影响收敛速度的前提下改善混合矩阵突变导致的分离精度下降,可有效对抗移动无人机集群施放的强恶意干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无人机集群干扰 等变自适应盲分离 动量项 部分回溯 变步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欠定性时变的卫星MIMO通信系统盲分离抗干扰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秦媛 张杭 朱宏鹏 《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23-734,共12页
针对多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通信系统下行链路遭遇无人机集群恶意干扰场景中,干扰无人机数量时变且未知以及地球站观测信号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 针对多地球同步轨道(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GEO)卫星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通信系统下行链路遭遇无人机集群恶意干扰场景中,干扰无人机数量时变且未知以及地球站观测信号信干比(Signal to Interference Ratio,SIR)和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低的问题,提出了特征金字塔网络(Feature Pyramid Network,FPN)和双向长短时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 Term Memory,BiLSTM)网络相结合的FPNBiLSTM网络架构及其训练方法,实现源数目时变的端到端欠定混合盲源分离.该算法无须进行干扰源数目估计,也无须经历传统的信号解调,即可从欠定混合的观测中直接提取期望信号的比特序列.仿真结果表明,与其他基于深度学习网络的欠定混合盲源分离算法相比,提出的算法在源信号数目时变且SNR和SIR均很低的场景中,如SNR=0 dB和SIR=-18 dB,算法的误码率可低至10-4,具有良好的干扰消除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MIMO通信系统 无人机集群干扰 欠定盲源分离 FPN BiL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辐射源行为推理研究综述
10
作者 方甘露 丁国如 魏国峰 《航空兵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40,共8页
通信辐射源行为推理指通过观察和分析通信辐射源信号来推断其行为规律和目标意图。尤其在非合作条件下,对通信辐射源行为的推理在电子侦察和信号情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明晰并归纳总结了通信辐射源行为的定义与分类,其次阐述... 通信辐射源行为推理指通过观察和分析通信辐射源信号来推断其行为规律和目标意图。尤其在非合作条件下,对通信辐射源行为的推理在电子侦察和信号情报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首先明晰并归纳总结了通信辐射源行为的定义与分类,其次阐述了通信辐射源行为推理的含义,进一步梳理与行为分析、行为识别的区别和联系,然后对通信辐射源行为推理的关键技术进行综述,对比分析了基于聚类算法、分类算法、深度学习和行为特征的最新研究,最后对通信辐射源行为推理技术的挑战与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辐射源 行为推理 聚类算法 分类算法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可移动阵元的同时透射和反射可重构智能超表面辅助隐蔽通感一体系统:联合主动和柔性被动波束成形优化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涛 许魁 +3 位作者 夏晓晨 胡国杰 李春国 谢威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1003,共13页
由于通信与目标感知波形的耦合共用,通感一体(ISAC)系统更容易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该文从隐蔽通信角度,研究了具有可移动阵元的同时透射和反射智能超表面(ME-STAR-RIS)辅助的ISAC系统。首先引入了ME-STAR-RIS,其阵元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 由于通信与目标感知波形的耦合共用,通感一体(ISAC)系统更容易面临信息泄露的风险。该文从隐蔽通信角度,研究了具有可移动阵元的同时透射和反射智能超表面(ME-STAR-RIS)辅助的ISAC系统。首先引入了ME-STAR-RIS,其阵元可在一定范围内移动,以获取更有利的信道条件。根据离散阵元部署位置模型,构建了ME-STAR-RIS辅助ISAC系统的波束优化模型,旨在联合设计ISAC基站(BS)处的主动波束成形以及ME-STAR-RIS处的柔性被动波束成形(包括阵元位置、相移和振幅系数),在隐蔽通信质量约束下,最大化感知目标的探测波束增益。进而提出一种双层迭代优化算法有效求解主动和柔性被动波束成形。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并表明阵元移动能够有利于提升ISAC系统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感知一体化 隐蔽通信 同时透射和反射智能超表面 可移动阵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串行多任务的无人集群任务分配协同调度方法
12
作者 姚昌华 顾明屹 +2 位作者 王磊 程田圆 祁博宇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4-873,共10页
无人集群具备良好的资源调配空间以及功能弹性,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执行任务。无人集群执行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异构性、关联性、需求和资源的适配性,以及集群协同的动态响应能力等因素。针对现有研究仅考虑当前需求进行任务分配导致... 无人集群具备良好的资源调配空间以及功能弹性,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执行任务。无人集群执行任务时,要考虑任务的异构性、关联性、需求和资源的适配性,以及集群协同的动态响应能力等因素。针对现有研究仅考虑当前需求进行任务分配导致的系统性能振荡的问题,通过构建串行协同优化无人集群任务动态分配模型,提出基于动态规划的集群协同重叠联盟形成算法,并进行剪枝约束控制计算量,降低分配方案大幅变动所带来的调度开销,提高系统累计效用和任务完成率。在多任务、多无人机和多无人车的多种场景中的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使得无人集群形成的任务分配联盟结构的累计效用提升了14%以上,任务完成成功率提升了13%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串行多任务 任务分配 重叠联盟博弈 动态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联盟博弈的MEO/LEO多层卫星网络流量分配策略
13
作者 张森柏 刘爱军 +2 位作者 韩晨 高志祥 续欣 《指挥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72-282,共11页
为解决卫星传输能力与传输需求错配造成的拥塞问题,提出在低轨卫星和中轨卫星构成的多层卫星网络中建立层间链路,通过层间链路把低轨卫星的部分传输需求卸载到中轨卫星。将层间链路的建立和流量分配问题建模为联盟形成博弈和重叠联盟形... 为解决卫星传输能力与传输需求错配造成的拥塞问题,提出在低轨卫星和中轨卫星构成的多层卫星网络中建立层间链路,通过层间链路把低轨卫星的部分传输需求卸载到中轨卫星。将层间链路的建立和流量分配问题建模为联盟形成博弈和重叠联盟形成博弈,证明其存在纳什均衡解。通过设计分布式算法,使低轨卫星和中轨卫星形成稳定的联盟分组以降低全网传输需求与传输能力间的错配度。仿真结果表明所提非重叠和重叠策略最大可分别降低全网27%和73.6%的传输能力和传输需求错配度,且性能优于对比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卫星网络 联盟博弈 流量分配 层间链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隐蔽性需求的干扰时间-位置联合决策方法
14
作者 童晓兵 戴进 +5 位作者 冯智斌 徐逸凡 李文 李欣然 许江 王路广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63-869,共7页
针对实际应用中,移动干扰设备面临能量受限以及长时间持续干扰易被察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干扰时间-位置联合决策优化方法。针对联合优化问题,引入多臂老虎机算法作为其定位策略的基础,允许干扰机从多个可能的位置中学习并动态调整选择,... 针对实际应用中,移动干扰设备面临能量受限以及长时间持续干扰易被察觉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干扰时间-位置联合决策优化方法。针对联合优化问题,引入多臂老虎机算法作为其定位策略的基础,允许干扰机从多个可能的位置中学习并动态调整选择,借鉴最优停止思想决策出最佳停止时间。仿真结果给出了不同情况下的悔恨值函数以及不同能量约束下的干扰效用对比,与传统固定机制相比,所提算法能够达到更好的干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干扰 干扰资源分配 干扰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提取器的无人机轻量级安全认证方法
15
作者 陈瑞政 李宁 +2 位作者 郭艳 何明 韦建宇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56-1363,共8页
针对无人机在应用中遭遇的安全威胁,设计一种名为LSAKA的轻量级安全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通过无人机在基站注册并生成假名来保护其真实身份,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并辅以模糊提取器,在确保产生会话密钥安全性的前提下,解决PUF中的... 针对无人机在应用中遭遇的安全威胁,设计一种名为LSAKA的轻量级安全认证与密钥协商协议。通过无人机在基站注册并生成假名来保护其真实身份,利用物理不可克隆函数(PUF)并辅以模糊提取器,在确保产生会话密钥安全性的前提下,解决PUF中的噪声问题。通过Real-Or-Random(ROR)模型下的形式安全证明和AVISPA工具的形式化安全验证,辅以安全性分析,证实LSAKA协议能够有效抵御物理捕获、重放攻击、消息篡改及冒充攻击在内的多种威胁。性能评估表明,LSAKA在计算和通信开销上表现优异,确保了无人机通信的安全可靠,适用于资源受限的无人机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 安全认证 轻量级 物理不可克隆函数 模糊提取器 密钥协商 ROR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稀疏张量补全与密度峰值聚类的低空智能网多辐射源定位算法
16
作者 陈智博 郭道省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310-1321,共12页
该文聚焦于低空智能网中多辐射源的定位技术研究,旨在利用搭载频谱监测设备的无人机采集的信号强度数据,精确解析低空目标区域内多个未知辐射源的空间位置。然而,实际应用场景面临多重挑战:无人机飞行轨迹受限导致测量数据稀疏;环境噪... 该文聚焦于低空智能网中多辐射源的定位技术研究,旨在利用搭载频谱监测设备的无人机采集的信号强度数据,精确解析低空目标区域内多个未知辐射源的空间位置。然而,实际应用场景面临多重挑战:无人机飞行轨迹受限导致测量数据稀疏;环境噪声及阴影衰落加剧数据波动;多个未知辐射源进一步加重了算法的复杂度,严重阻碍了现有低空多辐射源定位(MSL)技术的效能发挥。针对上述挑战,该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稀疏张量补全与密度峰值聚类的低空智能网多辐射源定位算法。该算法将多辐射源定位问题解构为两个核心步骤:稀疏张量补全和张量密度峰值检测。具体而言,首先根据无人机的飞行轨迹将稀疏测量数据构建为3维稀疏张量,随后采用卷积自编码器网络对该张量进行高效补全,以复原目标空间内的完整信号强度张量图谱。在此基础上,利用改进的密度峰值聚类算法搜索张量中的密度峰值中心,从而实现多辐射源的精确定位。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有效利用稀疏测量数据对低空多辐射源进行定位,克服了因环境噪声带来的异常值影响,且展现出对辐射源数量的鲁棒性,为低空智能网中的多辐射源定位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智能网 多辐射源定位 张量补全 卷积自编码器 密度峰值聚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空具身智能频谱管控技术研究
17
作者 金立民 王海超 +2 位作者 谷江春 徐以涛 丁国如 《数据采集与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5-55,共11页
低空智联网是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而频谱管控是应对低空智联网中非法用频和恶意攻击问题,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具身智能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物理实体、环境交互和智能成长等特性为低空智联网频... 低空智联网是支撑低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而频谱管控是应对低空智联网中非法用频和恶意攻击问题,提高频谱资源利用率的关键技术之一。具身智能作为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研究方向,其物理实体、环境交互和智能成长等特性为低空智联网频谱管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首先,从技术框架、研究现状和主要挑战等方面介绍了低空智联网频谱管控需求。其次,在概述具身智能的内涵和优势基础上,分析了低空具身智能频谱管控的概念和意义。进一步,基于“感知-决策-行动-反馈”的闭环结构,提出了包含低空具身智能频谱感知、推理与决策、行动与反馈的低空智联网频谱管控技术,为实现高效安全的低空智联网频谱管控提供了可能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空经济 低空智联网 频谱资源 频谱管控 具身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融合ResNet网络的外辐射源定位方法
18
作者 苏琳 魏国峰 +3 位作者 汤鹏 焦雨涛 张胜磊 丁国如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014-1022,共9页
针对复杂电磁空间中对零功率目标的难以定位问题,本文利用外辐射源在实现非合作目标定位过程中的泛在性,从目标与背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出发,首先将目标有无以及目标所处位置识别建模为多元假设检验问题,然后通过挖掘利用电磁... 针对复杂电磁空间中对零功率目标的难以定位问题,本文利用外辐射源在实现非合作目标定位过程中的泛在性,从目标与背景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角度出发,首先将目标有无以及目标所处位置识别建模为多元假设检验问题,然后通过挖掘利用电磁环境状态特征,提出了基于数据融合ResNet网络的外辐射源定位方法,进一步构建了室内模拟场景,采集了实测信号。分析结果表明,与单接收机的ResNet网络相比,所提的基于多接收机数据融合ResNet网络可提供更准确的定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外辐射源 目标感知 电磁环境状态特征 多元假设检验 数据融合 ResNet网络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直达路径信号残差和支持向量数据描述的非视距信号识别方法
19
作者 倪雪 曾海彧 杨文东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873-1884,共12页
非视距(NLOS)误差是限制超宽带定位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快速准确识别出NLOS信号成为提高超宽带定位准度的前提。该文基于信道冲激响应提出了一种新型信号特征参数:直达路径(DP)信号残差,与文献提出的9个典型波形特征参数组合成不同的特... 非视距(NLOS)误差是限制超宽带定位准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快速准确识别出NLOS信号成为提高超宽带定位准度的前提。该文基于信道冲激响应提出了一种新型信号特征参数:直达路径(DP)信号残差,与文献提出的9个典型波形特征参数组合成不同的特征组合用于表征信号,基于此,为了使识别方法兼具样本获取成本低、环境适应能力好的特点,该文以构建在单个环境下采集单类信号数据作为分类模型的训练样本,在识别其它场景NLOS信号中有更好性能的方法为目的,设计了一种带DP信号残差训练的支持向量数据描述(SVDD)的识别方法。为了进一步提高识别准确率,将基于多层神经网络的深度特征提取技术引入SVDD中,设计了一种基于反向扩维的深度支持向量数据描述(DSVDD)的NLOS信号识别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带DP信号残差训练的DSVDD方法只需在单个场景采集单类信号样本,且在训练集和测试集采集自不同场景时实现了85%以上的准确率,较只使用典型波形特征训练的SVDD提升了1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宽带定位 非视距信号识别 直达路径信号残差 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深度支持向量数据描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卫星物联网容量增强的波束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20
作者 刘子威 徐圆圆 +1 位作者 边东明 张更新 《电子与信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3-101,共9页
卫星物联网终端低功耗、轻控制的设计需求导致系统采用常规随机接入协议时易发生大量碰撞,难以满足系统吞吐量要求。现有容碰撞随机接入技术依赖功率控制、波形积累的方式,在实际中难以实现。该文分析了功率域碰撞分离所需条件,提出面... 卫星物联网终端低功耗、轻控制的设计需求导致系统采用常规随机接入协议时易发生大量碰撞,难以满足系统吞吐量要求。现有容碰撞随机接入技术依赖功率控制、波形积累的方式,在实际中难以实现。该文分析了功率域碰撞分离所需条件,提出面向功率域信号分离的辅助波束设计方案,在常规接收波束外增设辅助接收波束,通过优化辅助波束增益构造接收信号信噪比差异,支撑碰撞信号分离。仿真表明,所提方案能够显著提升随机接入的吞吐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物联网 随机接入 信号分离 波束形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