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通信电台电磁辐射2阶互调低频阻塞效应与作用机理 被引量:11
1
作者 魏光辉 赵凯 任仕召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2059-2064,共6页
为揭示通信电台复杂电磁环境效应机理,该文采用全电平辐照法实验研究了某型超短波数字通信电台的单频和带外双频电磁辐射阻塞效应,确定了其单频电磁辐射效应规律和敏感带宽,实验数据表明受试电台对带外双频3阶互调阻塞较单频电磁辐射阻... 为揭示通信电台复杂电磁环境效应机理,该文采用全电平辐照法实验研究了某型超短波数字通信电台的单频和带外双频电磁辐射阻塞效应,确定了其单频电磁辐射效应规律和敏感带宽,实验数据表明受试电台对带外双频3阶互调阻塞较单频电磁辐射阻塞干扰敏感9~23 dB。实验过程中发现了一种既不能用双频非互调迭加机理解释、也不能用3阶交互调机理解释的双频电磁辐射敏感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电台 电磁辐射 2阶互调 阻塞效应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行双线BCI等效替代强场连续波电磁辐射实验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杨茂松 孙永卫 +2 位作者 潘晓东 万浩江 卢新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49-55,共7页
由于互联系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双线,以低频线缆耦合通道中比较典型的平行双线为研究对象,针对互联系统单端为非线性受试设备的电磁辐射敏感度进行实验研究。讨论了典型互联系统辐射与注入的等效以及在高场强下的外推条件,对所选非线性... 由于互联系统信号传输的基础是双线,以低频线缆耦合通道中比较典型的平行双线为研究对象,针对互联系统单端为非线性受试设备的电磁辐射敏感度进行实验研究。讨论了典型互联系统辐射与注入的等效以及在高场强下的外推条件,对所选非线性器件是否满足实验要求进行了实验验证。分析了大电流注入法等效替代强场连续波电磁辐射的实验结果,并对辐照时天线极化方式不同以及有无大电流注入探头对辐射与注入等效研究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行双线 非线性 大电流注入 等效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绞线BCI等效替代强场电磁辐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杨茂松 孙永卫 +2 位作者 潘晓东 万浩江 卢新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72-77,共6页
针对低频线缆耦合通道中最常见的双绞线电缆,以比较典型的互连线缆双绞线为研究对象,针对互连系统单端为非线性受试设备的电磁辐射敏感度进行实验研究。对连续波电磁辐射条件下双绞线传输线负载响应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典型互连系统... 针对低频线缆耦合通道中最常见的双绞线电缆,以比较典型的互连线缆双绞线为研究对象,针对互连系统单端为非线性受试设备的电磁辐射敏感度进行实验研究。对连续波电磁辐射条件下双绞线传输线负载响应进行了理论推导,分析了典型互连系统辐射与注入的等效以及在高场强下的外推条件。对双绞线耦合通道大电流注入法(BCI)等效替代强场连续波电磁辐射的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BCI等效替代强场连续波电磁辐射实验方法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绞线电缆 非线性 大电流注入法 等效替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电磁场辐照环境诱发金属电极静电放电时延规律 被引量:3
4
作者 张建平 胡小锋 +1 位作者 刘尚合 魏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409-2417,共9页
针对强电磁场诱发静电放电问题,研究金属电极结构静电放电延迟时间,进一步探索强电磁场作用下金属电极静电放电变化规律。从电磁场诱发静电放电通道形成过程和放电机理出发,重点分析了强电磁脉冲辐射下诱发金属静电放电规律。试验结果表... 针对强电磁场诱发静电放电问题,研究金属电极结构静电放电延迟时间,进一步探索强电磁场作用下金属电极静电放电变化规律。从电磁场诱发静电放电通道形成过程和放电机理出发,重点分析了强电磁脉冲辐射下诱发金属静电放电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强电磁脉冲辐射场作用下,辐射场强增强会使诱发放电的时延缩短;随着金属电极间电压升高,极间场强增大,能够缩短诱发放电延迟时间;随着气压的升高,分子间距缩小,同样能够缩短放电延迟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电磁场 静电放电 强电磁脉冲辐射 诱发 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频率步进连续波雷达电磁辐射2阶互调虚警干扰效应规律
5
作者 赵凯 魏光辉 +2 位作者 潘晓东 万浩江 卢新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819-2826,共8页
为提高雷达装备电磁防护能力,研究了电磁辐射对典型雷达造成的2阶互调虚警干扰效应。以频率步进连续波雷达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分析与效应试验的方法,分析了虚警目标的电平变化规律、波形特征以及出现位置,并给出了敏感频偏(频段)与敏... 为提高雷达装备电磁防护能力,研究了电磁辐射对典型雷达造成的2阶互调虚警干扰效应。以频率步进连续波雷达为研究对象,结合理论分析与效应试验的方法,分析了虚警目标的电平变化规律、波形特征以及出现位置,并给出了敏感频偏(频段)与敏感频差的测试方法。结果表明:双频电磁辐射在接收机下变频的过程中会产生2阶互调信号,该信号在适当条件下会使受试雷达产生一个位置固定的“尖峰型”虚警目标,其位置可通过计算得到;当双频干扰任一分量或两分量同比例增强时,2阶互调虚警电平初期近似线性上升,而后增速趋缓直至电平达到最大值,随后电平逐渐下降;2阶互调虚警电平最大值可远高于单频干扰情形;受试雷达2阶互调虚警干扰敏感频偏约为(f_(0)-180 MHz)~(f_(0)+160 MHz),敏感频差不高于2.70 M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 电磁辐射 2阶互调 虚警干扰效应 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电台电磁脉冲阻塞效应规律与作用机理
6
作者 魏光辉 祁超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6,共6页
为揭示通信电台电磁脉冲阻塞效应机理,在受试电台正常工作状态下,借助注入耦合模块实验研究了阶跃脉冲串和双指数脉冲串对数字通信电台误码率的影响规律。引入电磁脉冲对受试设备影响时间的概念,建立了与连续波阻塞效应等价的电磁脉冲... 为揭示通信电台电磁脉冲阻塞效应机理,在受试电台正常工作状态下,借助注入耦合模块实验研究了阶跃脉冲串和双指数脉冲串对数字通信电台误码率的影响规律。引入电磁脉冲对受试设备影响时间的概念,建立了与连续波阻塞效应等价的电磁脉冲阻塞敏感判据。实验结果表明:电磁脉冲对受试设备的影响时间取决于脉冲波形,可通过效应试验测试确定。在电磁脉冲重复率较低时,受试电台的临界干扰电平与脉冲重复率无关,属于单脉冲效应;当脉冲重复率大于电磁脉冲影响时间的倒数时,受试电台的临界干扰电平随脉冲重复率增加而降低,属于多脉冲累加效应。将电磁脉冲在影响时间窗口内进行频谱分析,采用连续波带内多频阻塞效应模型进行验证,误差在2dB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脉冲 通信电台 敏感判据 阻塞效应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载SAR高功率微波效应仿真方法
7
作者 沈衍 王玉明 陈亚洲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31-140,共10页
针对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易受到高功率微波(high-power microwave,HPM)武器攻击的问题,对无人机载SAR进行高功率微波前门耦合场路联合仿真。在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针对无人机载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在战场复杂电磁环境下易受到高功率微波(high-power microwave,HPM)武器攻击的问题,对无人机载SAR进行高功率微波前门耦合场路联合仿真。在CST(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电磁仿真软件中建立了无人机载SAR天线模型,以脉冲调制的正弦波信号模拟HPM信号对天线进行辐照并采集天线端口耦合电压波形。将CST软件中得到的天线端口耦合电压信号注入SAR射频前端电路模型,完整模拟了高功率微波信号从场到路的耦合过程。仿真结果表明,SAR射频前端电路中的低噪声放大器是HPM致损的主要对象,限幅器的尖峰泄露功率会对后级电路的低噪声放大器产生威胁。通过仿真得到了无人机载SAR高功率微波前门耦合效应评估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合成孔径雷达 前门耦合 联合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环境温度对聚酰亚胺表面充电特性的影响
8
作者 原青云 张希军 段赛赛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4年第10期1172-1179,共8页
空间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对航天器表面介质材料的带电程度造成不同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电流平衡方程建立了温度对聚酰亚胺表面充电影响的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航天器材料表面充电模拟实验系统,研究电子辐照下温度变化对聚酰亚胺表面... 空间环境温度的变化会对航天器表面介质材料的带电程度造成不同的影响,为此,本文基于电流平衡方程建立了温度对聚酰亚胺表面充电影响的数值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航天器材料表面充电模拟实验系统,研究电子辐照下温度变化对聚酰亚胺表面充电特性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当温度一定,束流密度分别为0.5 nA/cm^(2)、1 nA/cm^(2)、2 nA/cm^(2)时,聚酰亚胺表面充电平衡电位随着束流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当束流密度一定时,在243~363 K范围内,聚酰亚胺表面充电平衡电位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束流密度越大,温度变化对平衡电位的影响越小,这一研究结论可为航天器介质材料面对温度变化时带电防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束流密度 平衡电位 聚酰亚胺 表面充电 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内双频电磁辐射对频率步进连续波雷达的虚警干扰规律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凯 魏光辉 +2 位作者 杜雪 赵宏泽 郑建拥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04-210,共7页
为掌握带内双频电磁辐射对雷达的虚警干扰规律,以频率步进连续波雷达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分析与效应试验,研究了虚警目标的电平变化规律、波形特征以及出现位置规律。结果表明:受试雷达在带内双频电磁辐射作用下,不考虑互调干扰时,至多... 为掌握带内双频电磁辐射对雷达的虚警干扰规律,以频率步进连续波雷达为研究对象,基于理论分析与效应试验,研究了虚警目标的电平变化规律、波形特征以及出现位置规律。结果表明:受试雷达在带内双频电磁辐射作用下,不考虑互调干扰时,至多产生两个位置随机的“山丘型”虚警目标,两者距离差与双频干扰频差有关。双频干扰中两分量互相压制,即当任一干扰分量强度恒定时,随着另一个分量的增强,前者形成的虚警目标电平缓慢下降,最终降速基本恒定,而后者形成虚警目标电平逐渐升高,直至电平恒定;若双频干扰信号两分量同比例增强,则两个虚警目标电平均在初期近似线性上升,而后增速逐渐降低至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内 双频 频率步进连续波雷达 虚警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天器空间静电效应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胡小锋 张建平 许滨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5-13,共9页
航天器在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空间环境复杂多变,高能电子、等离子体环境、低气压、大温差等环境因素会引起航天器发生静电带电和放电效应,对航天器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基于国内外试验数据和案例分析了空间环境引起的航天器故障,从... 航天器在轨运行过程中面临的空间环境复杂多变,高能电子、等离子体环境、低气压、大温差等环境因素会引起航天器发生静电带电和放电效应,对航天器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基于国内外试验数据和案例分析了空间环境引起的航天器故障,从数值仿真软件、地面模拟技术、强场诱发放电以及防护技术等方面介绍了空间环境作用下航天器充放电效应研究进展,对我国目前研究差距和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研究表明:我国航天器充放电效应防护技术研究取得了进步,下一步重点针对空间站、深空探测、探月工程等新任务,进一步拓展空间环境作用下航天器充放电效应机理和防护新技术研究,为提升我国航天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充放电 空间环境 防护技术 诱发放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阻塞干扰双频钝感效应规律与作用机理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凯 魏光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754-759,共6页
该文通过引入幂级数展开式的5阶项对双频干扰下系统非线性失真进行分析,揭示了阻塞干扰产生双频钝感现象的本质原因,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当干扰信号强度较弱、系统非线性失真程度较低时,可用精确到3阶项的幂级数... 该文通过引入幂级数展开式的5阶项对双频干扰下系统非线性失真进行分析,揭示了阻塞干扰产生双频钝感现象的本质原因,并进行了试验验证。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表明,当干扰信号强度较弱、系统非线性失真程度较低时,可用精确到3阶项的幂级数展开式描述其传递函数,此时受试装备对双频干扰场强的有效值敏感;随着干扰信号增强,系统非线性失真程度上升,幂级数展开式中的5阶项不可忽略,受试装备对双频干扰出现阻塞效应减弱现象;阻塞程度越高,双频阻塞减弱现象越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失真 阻塞干扰 双频 钝感效应 幂级数展开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电磁脉冲诱发航天器绝缘材料闪络特性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岩 赵鑫 +3 位作者 刘尚合 钱禹行 张路 盖祥虎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956-1965,共10页
为探究静电电磁脉冲诱发不同绝缘材料闪络特性,利用静电电磁脉冲诱发闪络实验系统,根据二次电子发射雪崩理论和场叠加原理,结合实验研究了静电电磁脉冲场辐照条件下,有机玻璃、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3种航天器常用绝缘材料表贴指型金属... 为探究静电电磁脉冲诱发不同绝缘材料闪络特性,利用静电电磁脉冲诱发闪络实验系统,根据二次电子发射雪崩理论和场叠加原理,结合实验研究了静电电磁脉冲场辐照条件下,有机玻璃、聚四氟乙烯、环氧树脂3种航天器常用绝缘材料表贴指型金属电极的闪络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静电放电(ESD)模拟器对垂直金属耦合板接触式放电产生静电电磁脉冲辐射场,与电极两端直流电场叠加构成合成场诱发闪络,当合成场在两个电极间产生的感应电压小于绝缘材料闪络电压时不会产生诱发闪络,当接近材料闪络电压时,诱发闪络存在概率问题,提升ESD输出电压使合成场产生的感应电压越大,诱发绝缘材料闪络概率增大;3种绝缘材料介电强度越强,在同等强度的静电电磁脉冲条件下,诱发闪络的概率越小,诱发闪络时电极间形成贯穿放电通道所需时间会增加,时延变长,诱发闪络电流随之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绝缘材料 诱发沿面闪络 指型金属电极 静电电磁脉冲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响室条件下环境场强测量位置选取准则 被引量:1
13
作者 纪凯夫 魏光辉 +2 位作者 武昕竹 潘晓东 胡德洲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3-38,共6页
针对在混响室条件下进行辐射敏感度测试时电磁环境场强难以度量的问题,分析了混响室内电场强度的统计特性,理论推导了有损混响室内场强空间相关系数表达式,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表达式的正确性。根据表达式得出有损混响室内相对距离大... 针对在混响室条件下进行辐射敏感度测试时电磁环境场强难以度量的问题,分析了混响室内电场强度的统计特性,理论推导了有损混响室内场强空间相关系数表达式,并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了表达式的正确性。根据表达式得出有损混响室内相对距离大于半波长的两点间场强相互独立的结论,并由此推断出,混响室内环境场强测试位置与受试设备(EUT)距离应大于0.5倍波长,且应以此作为测量位置选取准则。采用仿真计算与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相对误差随测试点与EUT间相对距离的变化规律,对该准则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测试点与EUT相对距离大于0.5时,相对误差能够保证在±1.5dB以内,可应用于实际混响室环境场强测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相关系数 环境场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近炸探测器超宽带电磁脉冲防护加固措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凯柏 刘少华 +2 位作者 毕军建 高敏 周晓东 《装备环境工程》 CAS 2022年第11期27-33,共7页
目的研究毫米波引信近炸探测器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电磁脉冲防护加固措施,提高引信的电磁防护能力。方法利用超宽带辐照试验平台,开展辐照试验,通过测试,确定受损探测器的损伤部位,明确辐照效应机理,并提出针对性加固措施。结果... 目的研究毫米波引信近炸探测器超宽带(Ultra-wideband,UWB)电磁脉冲防护加固措施,提高引信的电磁防护能力。方法利用超宽带辐照试验平台,开展辐照试验,通过测试,确定受损探测器的损伤部位,明确辐照效应机理,并提出针对性加固措施。结果超宽带电磁脉冲可使探测器出现死机或硬损伤的现象,受试探测器的效应场强阈值在50~80 kV/m。死机可在重启后恢复,而硬损伤为不可恢复现象。结论毫米波引信近炸探测器对超宽带电磁脉冲较为敏感,锁相环回路是探测器的敏感部位。探测器暴露在辐照场下的射频电路和天线窗口是超宽带能量的主要耦合通道。采取改进元器件布局、更换器件和屏蔽线等加固措施后,探测器超宽带的防护能力有较大提升,证明了加固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近炸探测器 超宽带电磁脉冲 防护加固 辐照试验 硬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步进频雷达单频伪信号干扰效应机理分析
15
作者 赵宏泽 魏光辉 +2 位作者 潘晓东 杜雪 万浩江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51-858,共8页
针对典型雷达装备受到单频电磁辐射时,雷达显示界面形成伪信号从而造成真实目标误判的问题,基于步进频雷达测距工作原理,以某型Ku波段步进频测距雷达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单频电磁辐射伪信号干扰效应实验,验证了两类伪信号干扰成像机理分... 针对典型雷达装备受到单频电磁辐射时,雷达显示界面形成伪信号从而造成真实目标误判的问题,基于步进频雷达测距工作原理,以某型Ku波段步进频测距雷达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单频电磁辐射伪信号干扰效应实验,验证了两类伪信号干扰成像机理分析的正确性。通过实验得到了带内外典型频点的两类伪信号电平值随单频干扰场强的变化曲线,基于接收电路非线性失真分析分别解释了带内外伪信号电平值的变化规律,而后测得了两类伪信号干扰的敏感频段。实验结果表明:带内单频电磁辐射可对步进频雷达装备造成“脉冲”型伪信号干扰,伪信号出现的位置随机;带外单频电磁辐射可对步进频雷达装备造成“冲激”型伪信号干扰,伪信号出现的位置固定;随着单频干扰场强的提高,“脉冲”型伪信号电平值先线性增长,而后保持恒定;“冲激”型伪信号电平值先逐渐增大,达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效应规律 成像机理 伪信号干扰 单频电磁辐射 步进频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机载天线高功率微波耦合响应研究
16
作者 赵敏 陈亚洲 +2 位作者 周星 聂亚宁 李慧娟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0,共10页
无人机易于受到高功率微波干扰和损伤,无人机机载天线是高功率微波干扰的重要耦合途径。为了研究无人机机载天线高功率微波耦合响应,以数据链天线和导航接收机天线为研究对象,根据无人机实际布局,建立高功率微波辐照下无人机机载天线的... 无人机易于受到高功率微波干扰和损伤,无人机机载天线是高功率微波干扰的重要耦合途径。为了研究无人机机载天线高功率微波耦合响应,以数据链天线和导航接收机天线为研究对象,根据无人机实际布局,建立高功率微波辐照下无人机机载天线的耦合模型,通过仿真天线辐射模型远场辐射方向图及S11参数验证天线模型的准确性,得到不同辐照场景和高功率微波辐射场参数下数据链天线和导航接收机天线端口的耦合电压,并进行了典型场景试验验证,结果表明:L波段高功率微波辐照下数据链天线的耦合电压较S、C和X波段更高,相较于水平极化,垂直极化辐射场对无人机数据链的干扰效果更佳,耦合电压与辐射场强成线性关系,受脉宽和前沿的影响较小;空中高功率微波辐照场景下导航接收机天线的耦合电压较地面高功率微波辐照场景更高,该研究将在高功率微波武器打击无人机方面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无人机 数据链天线 导航接收机天线 耦合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形变互耦混响室屏蔽效能测试系统性能评估
17
作者 王平平 程二威 +1 位作者 周星 张怡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2-106,共5页
混混响室复杂强电磁环境下开展材料屏蔽效能测试是电磁防护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边界形变互耦混响室屏蔽效能测试系统性能,开展了动态范围、电场分布特性和不确定度三个方面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实际测试中,测试结果小于60 dB即为可... 混混响室复杂强电磁环境下开展材料屏蔽效能测试是电磁防护领域的研究热点。研究边界形变互耦混响室屏蔽效能测试系统性能,开展了动态范围、电场分布特性和不确定度三个方面的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在实际测试中,测试结果小于60 dB即为可信测试值;在1~10 GHz频段内,互耦混响室发射室的空间电场标准偏差小于3 dB,接收室的空间电场标准偏差小于2 dB,满足国际、国内相关标准要求,场均匀性良好;测试系统的扩展不确定度为5.90 dB,可以作为材料屏蔽效能测试平台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形变 互耦 混响室 屏蔽效能 空间电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形变混响室设计与性能评估 被引量:4
18
作者 程二威 王平平 +1 位作者 赵敏 孟萃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19,共7页
使用微扰理论分析了腔体形变对谐振频率漂移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论证了边界形变混响室的可行性,计算得到了边界形变参数对混响室空间电场均匀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了一种由柔性屏蔽布作为腔体材料、步进电机控制腔体表面形变的边界形变混... 使用微扰理论分析了腔体形变对谐振频率漂移的影响规律,从理论上论证了边界形变混响室的可行性,计算得到了边界形变参数对混响室空间电场均匀性的影响规律;采用了一种由柔性屏蔽布作为腔体材料、步进电机控制腔体表面形变的边界形变混响室设计方法,并对研制的几何尺寸为2.5 m×1.8 m×1.5 m的混响室的内部电场统计特性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混响室内部电场服从Rician分布,且随频率升高与理论模型的一致性变好;当形变幅度达到400 mm时,腔体内部电场扰动比大于20 dB,空间电场标准偏差小于3 dB,满足电磁兼容对混响室平台均匀性的限制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响室 边界形变 概率分布函数 场均匀性 形变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电台带外双频干扰预测模型与试验 被引量:10
19
作者 王雅平 魏光辉 +3 位作者 潘晓东 万浩江 李伟 尚在飞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826-831,共6页
当电台处于外界复杂电磁环境中,会有多种频率的干扰信号同时作用,如果信号强度足够,即便落于带外也有可能造成电台阻塞,使其接收不到有用信号而失去作战效能.带外信号造成接收机阻塞所需的能量高,利用矢量法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进行矢... 当电台处于外界复杂电磁环境中,会有多种频率的干扰信号同时作用,如果信号强度足够,即便落于带外也有可能造成电台阻塞,使其接收不到有用信号而失去作战效能.带外信号造成接收机阻塞所需的能量高,利用矢量法将有用信号和干扰信号进行矢量叠加,通过推导得到相应的干扰预测模型.利用两套独立的干扰发射系统进行双频干扰试验,试验前要对试验系统进行调整,之后再分别以误码率0.1和受试电台接收不到链路测试作为临界干扰判别标准进行两次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以上模型能够预测受试设备是否达到临界干扰状态,预测误差在2dB以内,同时以上两种临界干扰标准均适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电台 带外干扰 阻塞效应 建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真空中电子辐照下聚四氟乙烯沿面闪络电压特性 被引量:5
20
作者 范亚杰 张希军 +1 位作者 孙永卫 周立栋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93-98,共6页
为了研究聚四氟乙烯材料(PTFE)在空间粒子环境中放电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获得了高真空低能电子辐照下PTFE高压直流沿面闪络电压,并采用等温电位衰减法测试了PTEE在辐照前及辐照后的陷阱密度,分析了影响PTEE沿面闪络电压的因素。... 为了研究聚四氟乙烯材料(PTFE)在空间粒子环境中放电规律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实验获得了高真空低能电子辐照下PTFE高压直流沿面闪络电压,并采用等温电位衰减法测试了PTEE在辐照前及辐照后的陷阱密度,分析了影响PTEE沿面闪络电压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无辐照时PTFE沿面闪络电压,当辐照电子能量为19~25keV时,闪络电压明显更高;在电子束流密度不变的情况下,电子能量越高,材料表面正电荷密度越小,陷阱密度与电导率越大,电场畸形程度越小,因此闪络电压升高;当电子能量一定时,束流密度越高,初始电子数量和二次电子数量越多,因此闪络电压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电子辐照 高压直流 沿面闪络 电子能量 束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