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DS的强电磁脉冲防护模块仿真实验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肖易寒 曹宗恒 周颖慧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9-74,共6页
为提升传统限幅防护模式的尖峰泄漏抑制能力,进一步确保后方受保护元件能够更加平稳、高效、安全地运行,基于多级PIN二极管限幅理论、高频分量滤波理论和延时思想设计了一套强电磁脉冲模块化防护方案。以ADS软件为仿真实验平台,从限幅... 为提升传统限幅防护模式的尖峰泄漏抑制能力,进一步确保后方受保护元件能够更加平稳、高效、安全地运行,基于多级PIN二极管限幅理论、高频分量滤波理论和延时思想设计了一套强电磁脉冲模块化防护方案。以ADS软件为仿真实验平台,从限幅效果、整体插入损耗、模块响应时间和尖峰泄漏抑制能力4个方面与传统限幅方案进行横向对比,并根据观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防护模块在幅值为4 000 V的1 ns快上升沿方波的输入条件下,在DC-700 MHz的频段范围内其整体的插入损耗低于0.306 dB,尖峰泄漏控制在62 V左右,且能够在2 ns内将输出电压降至20 V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N二极管 电磁脉冲 尖峰泄漏 插入损耗 AD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复合材料电导率-温度特性测量及其在预测雷击热效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郭一帆 付尚琛 +2 位作者 赵辉 孙征 戴振华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08-415,共8页
飞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蒙皮在遭受雷击时将经受急剧的温升效应,对材料电导率造成重要影响,而这一影响又反作用于焦耳热产生过程.文章通过直接加热和电加热两类实验分别测量了ZT7H/5229D碳纤维/树... 飞机的碳纤维复合材料(carbon fiber reinforced polymer,CFRP)蒙皮在遭受雷击时将经受急剧的温升效应,对材料电导率造成重要影响,而这一影响又反作用于焦耳热产生过程.文章通过直接加热和电加热两类实验分别测量了ZT7H/5229D碳纤维/树脂层合板在升降温过程中的电导率温度特性;开展了脉冲大电流试验,测量了模拟雷击情况下材料表面的瞬时温度.将实测的电导率温度参数应用到仿真模型中,仿真分析了脉冲注入实验的瞬时温度,结果表明:两类实验的电导率温度特性有着良好的一致性,CFRP在升降温过程中的回滞环现象、热解及基体热固性变化,会影响加温前后及升降温过程中的电导率;基于实验测量规律的仿真模型能够更准确预测雷电流注入时CFRP的温度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材料 电导率 雷击 瞬时温度 损伤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供能雷电电磁脉冲测量系统的设计与试验 被引量:3
3
作者 厉燚翀 石立华 +1 位作者 张琪 李少磊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45-452,共8页
人工引雷试验对前端测量装置的电源稳定供应和恶劣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要求较高.为了解决传统电池供电电场传感器持续工作能力不足以及强雷暴环境下的试验安全等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光纤供能的雷电电磁脉冲电场测量系统.系统电源供给、... 人工引雷试验对前端测量装置的电源稳定供应和恶劣环境下的工作可靠性要求较高.为了解决传统电池供电电场传感器持续工作能力不足以及强雷暴环境下的试验安全等问题,研制了一套基于光纤供能的雷电电磁脉冲电场测量系统.系统电源供给、信号测量和数据监控传输均通过光纤连接,采用STM32微处理器进行监控,具有电源管理、传输比在线校准和温度在线监测功能.介绍了系统的主电路设计,并对系统的功能和性能进行了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夏季环境温度26~40℃的情况下,通过光纤供能的光伏电池能够持续稳定工作,测量系统-3dB带宽达到33MHz;通过3组不同灵敏度天线切换,可用量程范围为0.18~117kV/m,满足人工引雷通道近区电场的测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电磁脉冲 光纤供能 电源管理 温度效应 在线校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线栅笼代替空心导体圆柱对辐射波模拟器电磁特性的影响
4
作者 杜立航 高成 +2 位作者 张琪 陈海林 殷勤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6-33,共8页
主要关注空心导体圆柱的等效替代品-圆柱线栅笼的电磁特性,分别基于保角变换和等效电磁场理论进行了等效半径的推导,在此基础上运用电磁仿真软件CST仿真分析了金属线栅的疏密和粗细程度对测试区电场波形的上升沿、脉宽和峰值的影响,并... 主要关注空心导体圆柱的等效替代品-圆柱线栅笼的电磁特性,分别基于保角变换和等效电磁场理论进行了等效半径的推导,在此基础上运用电磁仿真软件CST仿真分析了金属线栅的疏密和粗细程度对测试区电场波形的上升沿、脉宽和峰值的影响,并且对比了圆柱线栅笼和空心导体圆柱两种结构的电场分布。分析结果显示,双锥笼型结构完全能够等效代替空心导体圆柱,且进一步验证了等效半径理论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模拟器 金属线栅 等效半径 电场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旋翼无人机邻近雷击电磁场效应分析
5
作者 赵青晨 宋平 +2 位作者 付尚琛 张琪 石立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2025年第11期189-197,共9页
随着旋翼无人机在空中雷暴电场探测等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其在邻近雷击环境下的适应性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利用邻近雷击脉冲电场和脉冲磁场模拟装置,对无人机内部线缆的耦合效应进行了测试,获取了不同模块的连接线在邻近雷击... 随着旋翼无人机在空中雷暴电场探测等领域的应用变得越来越广泛,其在邻近雷击环境下的适应性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利用邻近雷击脉冲电场和脉冲磁场模拟装置,对无人机内部线缆的耦合效应进行了测试,获取了不同模块的连接线在邻近雷击脉冲电场和磁场作用下的耦合电流波形。结果表明,在邻近雷击脉冲电场作用下,无人机内部各模块之间的连接线都会耦合出较大电流,其中电机与电子调速器之间的电流峰值最高,达到了12A;脉冲磁场对各连接线缆的耦合效应主要集中在脉冲电压信号上升沿段,电流波形变化更快。研究结果可为无人机的邻近雷击防护设计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翼无人机 邻近雷击 脉冲电磁场 耦合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柱坐标ADI-FDTD算法及其CPML实现 被引量:1
6
作者 朱大伟 陈海林 +1 位作者 杨洁 陈彬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12,39,共6页
提出一种三维柱坐标交互隐式方向(ADI)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及其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的实现方案。首先,为了简化公式的冗繁和编程的需要,将传统三维柱坐标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转换成矩阵表达式的形式。其次,以矩阵变换的方式提出三维柱... 提出一种三维柱坐标交互隐式方向(ADI)时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及其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的实现方案。首先,为了简化公式的冗繁和编程的需要,将传统三维柱坐标时域有限差分算法转换成矩阵表达式的形式。其次,以矩阵变换的方式提出三维柱坐标系下ADI-FDTD算法的矩阵表达式。最后,将匹配层的影响参数以辅助变量的方式添加至该算法中,从而完成本文算法的CPML实现。算例证明本文算法在时域和频域均有较好的效率和精度,并且具有良好的CPML吸收效果,其反射系数可达-63^-70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柱坐标 交互变换 时域有限差分 矩阵表达式 辅助变量 卷积完全匹配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碳纳米管薄膜表层的蜂窝夹芯壁板模拟雷击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王永伟 严刚 郭飞 《复合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0-65,共6页
近年来复合材料以其优异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结构中,但复合材料的整体导电性较低,遭受雷击容易造成严重损伤,威胁结构安全。本文提出将碳纳米管薄膜与复合材料结构共固化形成导电表层,对雷击进行防护。为验证碳纳米管薄膜表层的防护... 近年来复合材料以其优异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航空结构中,但复合材料的整体导电性较低,遭受雷击容易造成严重损伤,威胁结构安全。本文提出将碳纳米管薄膜与复合材料结构共固化形成导电表层,对雷击进行防护。为验证碳纳米管薄膜表层的防护效果,制备了碳纳米管薄膜表层防护的复合材料蜂窝夹芯壁板试验件,施加不同峰值的模拟雷击电流,使用高速摄像机记录其雷击过程,并通过目视和CT扫描对其损伤进行检测。结果表明:不同雷电流峰值情况下,雷电流峰值越大,试验件的表层损伤面积和内部分层损伤长度也越大;相同雷电流峰值情况下,含碳纳米管薄膜防护试验件的表层损伤面积和内部分层损伤长度明显减小,由此可以得知碳纳米管薄膜表层对复合材料蜂窝夹芯壁板的雷击损伤具有较好的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材料结构 碳纳米管薄膜 雷击防护 模拟雷击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深度学习与成像模型的水下图像增强算法 被引量:8
8
作者 陈学磊 张品 +2 位作者 权令伟 易超 鹿存跃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43-249,共7页
水下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功能因受到水下环境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图像质量降低的挑战,如图像颜色畸变、整体色调偏绿、偏蓝、对比度较低、细节较为模糊等。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学习方法与物理成像模型的新型水下图像增强算法,通过构建包含扩张... 水下机器人的视觉感知功能因受到水下环境因素的影响,面临着图像质量降低的挑战,如图像颜色畸变、整体色调偏绿、偏蓝、对比度较低、细节较为模糊等。提出一种结合深度学习方法与物理成像模型的新型水下图像增强算法,通过构建包含扩张卷积和带参数激活函数的神经网络,进行背景散射光和直接传输映射的估计,并结合成像模型的数学表达进行重建运算得到增强后图像。实验结果表明,与UDCP、IBLA、GLNet等典型图像增强算法相比,该算法具有更快的运算速度,且能够消除水下环境因素带来的影响,丰富图像色彩的同时能增强各类细节,在峰值信噪比指标和结构相似度指标上取得了较大值。此外,增强后的图像在特征点匹配实验中获得了更好的匹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成像模型 图像增强 水下机器人 视觉感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加权时域弯折的Lamb波自适应温度补偿方法 被引量:4
9
作者 汪懿 蔡建 +2 位作者 付尚琛 吴俊鹏 周智权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50-58,共9页
针对航空结构Lamb波损伤监测中急需解决的环境温度影响问题,本文提出了加权时域弯折(WTDW)的温度补偿方法,该方法无需先验参数或模型便可自适应补偿Lamb波信号中的温度影响,而且克服了传统动态时间弯折(DTW)容易抑制被补偿信号损伤信息... 针对航空结构Lamb波损伤监测中急需解决的环境温度影响问题,本文提出了加权时域弯折(WTDW)的温度补偿方法,该方法无需先验参数或模型便可自适应补偿Lamb波信号中的温度影响,而且克服了传统动态时间弯折(DTW)容易抑制被补偿信号损伤信息的温度过补偿问题,从而更便于在Lamb波损伤监测中的实际应用。首先在DTW基本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WTDW自适应温度补偿原理,然后结合线性频散信号构建频散补偿的损伤成像算法,提出了环境温度变化下基于WTDW的Lamb波高可靠性和高分辨损伤成像。最后的铝板(800 mm×650 mm×2 mm)实验结果表明,WTDW能自适应补偿环境温度从室温(23℃)分别变为-20℃~50℃的影响,且基于WTDW的Lamb波高可靠性成像的损伤定位误差≤2.8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B波 温度补偿 时域弯折 损伤成像 高可靠性 高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星载太赫兹波被动遥感卷云参数的通道辐射特性及反演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书磊 刘磊 +3 位作者 高太长 石立华 邱实 胡帅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60-65,71,共7页
太赫兹波是理论上遥感卷云微物理参数的最佳波段,但星载太赫兹波被动遥感的结果易受到非卷云因素(地表反射率、大气廓线、中低层水云等)的影响.利用辐射传输模式分别模拟计算了地表反射率、大气廓线、中低层水云对大气层顶太赫兹辐射光... 太赫兹波是理论上遥感卷云微物理参数的最佳波段,但星载太赫兹波被动遥感的结果易受到非卷云因素(地表反射率、大气廓线、中低层水云等)的影响.利用辐射传输模式分别模拟计算了地表反射率、大气廓线、中低层水云对大气层顶太赫兹辐射光谱的影响,并基于多重查找表法定量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变化所造成的反演误差.结果表明:地表反射率对太赫兹辐射光谱的影响主要集中在300 GHz以下,对反演所选取的波段没有影响;实际大气廓线中水汽廓线和温度廓线的改变对反演结果产生影响,当温度廓线的变化在±2 K范围以内,或水汽廓线变化±20%时,对于粒子尺度大于50μm、冰水路径大于10 g/m2的卷云,反演误差均保持在±20%以内;低云(云底高小于2 km)对所选通道的辐射没有影响,中云所产生的误差随着光学厚度和云底高度的增加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云 反演误差 多重查找表法 大气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挡板对平行线栅有界波模拟器的影响仿真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杜立航 高成 +2 位作者 陈海林 张琪 付亚鹏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97-103,共7页
利用基于有限积分法的电磁场仿真软件CST仿真和分析了金属挡板对大型平行线栅有界波模拟器内部可用测试区和外部辐射电场分布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平行线栅有界波模拟器仿真模型,并依据GJB8848证明了其合理性;而后重点分析了金属板对模拟... 利用基于有限积分法的电磁场仿真软件CST仿真和分析了金属挡板对大型平行线栅有界波模拟器内部可用测试区和外部辐射电场分布的影响。首先建立了平行线栅有界波模拟器仿真模型,并依据GJB8848证明了其合理性;而后重点分析了金属板对模拟器内部可用测试区电场分布的影响,并通过详实的数据列出了金属板位置、厚度、高度和长度等参数的具体作用效果;然后讨论了金属板对模拟器外部辐射电场的屏蔽效果;最后结合仿真结果提出金属挡板的设置应尽可能地远离模拟器,且有效反射面积越小越好,而对厚度无特别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核电磁脉冲 平行线栅有界波模拟器 内部电场分布 可用测试区 外部辐射场 屏蔽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先导发展模型的舰艇避雷防护评估仿真 被引量:7
12
作者 裴高飞 陈海林 高成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55-61,共7页
基于先导发展模型实现了海域上地闪先导2维数值放电模拟,完成了海域上地闪先导放电通道过程的图样采集。通过建立二维舰船模型,并根据相关标准对舰船模型进行避雷针的数量、高度、位置设定,对此模型进行雷电先导放电数值试验。经大量试... 基于先导发展模型实现了海域上地闪先导2维数值放电模拟,完成了海域上地闪先导放电通道过程的图样采集。通过建立二维舰船模型,并根据相关标准对舰船模型进行避雷针的数量、高度、位置设定,对此模型进行雷电先导放电数值试验。经大量试验统计分析,舰船采用单根避雷针设计方案时,避雷针的高度较高,使得接闪概率明显增大,但在避雷针周围取得了较理想的防护效果;与单根设计方案相比,双根避雷针设计使得舰船整体结构高度降低,总的接闪次数有所减少,防护效果更佳。该评估方法可与长间隙放电试验和雷电观测互为补充,进一步完善了水面舰艇避雷系统防护评估检验技术,为舰艇的雷电防护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舰艇 先导发展模型 避雷针 有限差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近区电场峰值及其变化率随距离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书磊 邱实 石立华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31-535,共5页
闪电近区电场具有瞬时性和高强度的特点,在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及雷电效应测试中,往往需要根据雷电所产生的脉冲辐射强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测试措施,在雷电防护标准规范中应明确给出距离雷电通道不同距离处的电场峰值及其变化率的变化情况.... 闪电近区电场具有瞬时性和高强度的特点,在雷电防护工程设计及雷电效应测试中,往往需要根据雷电所产生的脉冲辐射强度采取相应的防护、测试措施,在雷电防护标准规范中应明确给出距离雷电通道不同距离处的电场峰值及其变化率的变化情况.文中在传输线(transmission-line,TL)模型的基础上,对雷电近区电场峰值及其变化率随距离的变化进行近似表达,并与相关文献报道的实测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近似表达式的结果与文献报道的实测数据及课题组野外实际观测数据较为吻合,可用于表征距离雷电通道1 km范围内电场峰值和电场变化率的变化,对实际防雷设计和相关的效应测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场 电场变化率 TL模型 近似表达式 人工触发闪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TR的迷彩伪装目标检测 被引量:8
14
作者 刘珩 冉建国 +1 位作者 杨鑫 吴晓强 《现代电子技术》 2022年第17期41-46,共6页
近年来随着伪装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融合迷彩伪装概念的提出以及喷墨打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得可见光部分的伪装目标检测遇到了挑战。为解决高融合伪装下目标检测的问题,采用一个端对端的网络Detection Transformer(DETR),通过构建特... 近年来随着伪装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高融合迷彩伪装概念的提出以及喷墨打印技术的突破性发展,使得可见光部分的伪装目标检测遇到了挑战。为解决高融合伪装下目标检测的问题,采用一个端对端的网络Detection Transformer(DETR),通过构建特征网络,优化算法,建立目标与背景之间的数学模型,得到了目标区域的像素信息。该网络可用作复杂场景下的伪装目标识别,不需要使用密集的先验来覆盖整个图像,网络中的检测模块和识别模块可以同时训练,不仅计算成本低,而且提高了模型的性能。此外,使用ResNet来减少分类器所需的参数。在大斑点迷彩、数码迷彩、高融合迷彩的测试数据集上进行实验,结果证明,DETR网络与目前比较先进的YOLOv5相比,精度一致的情况下,分类速度提升了20%,达到了有效检测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TR 目标检测 迷彩伪装 多头自注意力机制 残差网络 YOLO 高融合迷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柱坐标下ADI-WLP FDTD算法的CPML实现
15
作者 朱大伟 陈海林 +1 位作者 杨洁 陈彬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1-6,共6页
提出一种三维柱坐标系下交变方向隐式(ADI)的加权拉盖尔时域有限差分(WLP-FDTD)算法,并利用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实现。通过引入微扰项可将大型稀疏矩阵的CPML形式分解为6个三对角矩阵,之后结合高斯-赛德尔思想,将6个三对角矩阵划分为... 提出一种三维柱坐标系下交变方向隐式(ADI)的加权拉盖尔时域有限差分(WLP-FDTD)算法,并利用卷积完全匹配层(CPML)实现。通过引入微扰项可将大型稀疏矩阵的CPML形式分解为6个三对角矩阵,之后结合高斯-赛德尔思想,将6个三对角矩阵划分为两部分迭代计算,可进一步提升计算效率和收敛速度。在柱坐标模型的应用算例中,数值计算结果显示该算法的CPML吸收边界对比Mur吸收边界有较好的吸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域有限差分法 拉盖尔多项式 交变方向隐式 卷积完全匹配层 高斯-赛德尔 轴上特殊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频联合分析在闪电定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卢治钢 邱实 +1 位作者 石立华 王睿超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22-428,共7页
为了揭示闪电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 VHF)辐射源的时频特性,探索时频分析方法在闪电VHF辐射源定位中的应用,文中利用Wigner-Ville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 WVD)对闪电宽带VHF辐射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提出一种半二维相关(s... 为了揭示闪电甚高频(very high frequency, VHF)辐射源的时频特性,探索时频分析方法在闪电VHF辐射源定位中的应用,文中利用Wigner-Ville分布(Wigner-Ville distribution, WVD)对闪电宽带VHF辐射信号进行了时频分析,提出一种半二维相关(semi-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STDC)时延算法来实现闪电VHF辐射源的定位,并通过数值模拟和人工引雷观测数据对定位算法进行了验证.时频分析结果揭示了在纳秒尺度上,先导宽带VHF辐射"倾斜状"的时频分布特征中高频辐射先于低频成分到达,典型的倾斜斜率约为-3 MHz/ns.提出的时频定位算法可以计算信号不同频率成分的时延,便于去除干扰点影响.利用本算法对一次人工引雷直窜先导进行了定位分析,通过舍去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 FM)干扰,能够清晰描绘先导VHF辐射源的发展过程,定位结果与高速摄像图像吻合,进一步丰富了短基线VHF的定位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频分析 WIGNER-VILLE分布 VHF 半二维相关(STDC) 时延 人工引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电辐射源定位的时间反转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波 汪涛 +2 位作者 石立华 邱实 孙征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36-441,共6页
将频域时间反转(time reversal,TR)聚焦技术应用于雷电辐射源探测定位,介绍了雷电辐射源探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TR定位算法,讨论了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典型应用实例.通过与传统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无需提取... 将频域时间反转(time reversal,TR)聚焦技术应用于雷电辐射源探测定位,介绍了雷电辐射源探测系统的基本组成和TR定位算法,讨论了定位精度的影响因素,给出了典型应用实例.通过与传统的方法进行对比,发现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鲁棒性,无需提取波形的到达时刻等信息,可直接利用检测波形的反向传播进行自动聚焦定位,并具有多辐射源同时定位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探测 辐射源定位 时间反转(TR) 低频(LF) 甚高频(VH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卷积对抗网络的迷彩设计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冉建国 刘珩 +2 位作者 张品 刘亚文 吕振坚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64-269,共6页
利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构建特征空间,改进目标函数,优化算法,建立迷彩设计伪装中目标与背景图像之间的特征相似度的数学模型,对不同背景的图像特征数据进行自主对抗训练,形成与该背景特征高度匹配的图像,从而达到良好的伪装设计效... 利用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构建特征空间,改进目标函数,优化算法,建立迷彩设计伪装中目标与背景图像之间的特征相似度的数学模型,对不同背景的图像特征数据进行自主对抗训练,形成与该背景特征高度匹配的图像,从而达到良好的伪装设计效果。结果表明:采用五维特征空间为目标函数构建的优化算法,对林地背景图像训练后的SSIM值90%以上有所提高,生成图像中的目标与背景融合度高,伪装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对抗网络 高融合迷彩设计 卷积神经网络 JS散度 特征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峰大厦雷电流全波测量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付亚鹏 高成 +2 位作者 杨波 李炎新 石立华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24-29,共6页
雷电流是描述闪电放电最重要的物理量,对于雷电防护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因此,雷电流测量一直是雷电研究领域的基础性工作。为了获得自然雷电流全波波形,在南京第一高楼紫峰大厦(约450 m)楼顶的避雷针处安装了一套雷电流全波测量系统,用于... 雷电流是描述闪电放电最重要的物理量,对于雷电防护相关研究意义重大,因此,雷电流测量一直是雷电研究领域的基础性工作。为了获得自然雷电流全波波形,在南京第一高楼紫峰大厦(约450 m)楼顶的避雷针处安装了一套雷电流全波测量系统,用于长期检测雷击建筑物回击电流和建筑物上行先导电流。该系统包含两套子系统,分别由雷电流传感器、数据传输系统、数据采集系统、远程控制系统构成,能够同时测量回击电流和建筑物上行先导电流,对国内特别是华东地区高塔自然雷电流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对所安装的雷电流测量系统进行了介绍,对测得的两组上行先导电流波形进行了全面分析,得出高建筑物上行先导电流波形的相关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流测量系统 回击电流 上行先导电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闪通道底部回击速度的频变特性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厉燚翀 罗小军 +2 位作者 张琪 邱实 石立华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60-66,共7页
回击通道的光学观测对于研究回击发展过程和物理机制、完善工程回击模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雷电发展过程高速光学观测系统(LiPOS)测量了人工引雷中距离通道底部21 m至309 m的一组通道发光波形,基于系统辨识的输出误差(OE)模型建立... 回击通道的光学观测对于研究回击发展过程和物理机制、完善工程回击模型都具有重要的意义。采用雷电发展过程高速光学观测系统(LiPOS)测量了人工引雷中距离通道底部21 m至309 m的一组通道发光波形,基于系统辨识的输出误差(OE)模型建立了回击向上传播过程光辐射脉冲间的传递函数,获得了1 kHz~1 MHz频段内群速度和相速度曲线。时域分析表明,通道辐射光脉冲波形前沿上升时间由靠近底部的1.1μs变化为309 m高度处的1.84μs,色散特性是其变化的重要原因。频域分析表明,OE模型能够有效抑制测量噪声的影响、获得清晰的分析曲线,100 kHz以下低频段内群速度呈显著的非单调变化,500 kHz以上区域群速度稳定在58%光速左右。将分析结果与相关文献的研究进行了对比和讨论。研究结果对于定量评价回击电流传播色散特性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电 回击速度 色散 光学观测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