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可变编组的地铁列车延误运行调整研究
1
作者 丁苗苗 王义惠 +3 位作者 周奕成 季坤 谢存 孟令云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9-40,共12页
针对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受到不可控的因素,导致列车出现延误的问题,探讨在可变编组运营模式下采用不同调整措施列车延误对乘客及后续列车的影响.首先,基于可变编组运营模式建立一个列车延误运行调整模型,模型中包括列车编组约束、到... 针对列车在运行过程中往往受到不可控的因素,导致列车出现延误的问题,探讨在可变编组运营模式下采用不同调整措施列车延误对乘客及后续列车的影响.首先,基于可变编组运营模式建立一个列车延误运行调整模型,模型中包括列车编组约束、到发时刻约束、车底衔接约束、追踪间隔约束及客流计算约束.然后,通过优化列车的编组状态、停站时间、区间运行时间和追踪间隔时间4种决策变量,实现最小化滞留乘客数和最小化实际运行图与计划运行图偏差的目标.最后,以上海地铁16号线为例,设置3种不同延误场景,利用CPLEX求解器对设置的所有延误场景进行求解.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场景下,当延误时长较短时,都不需要采取联挂和解编操作调整策略;当延误时长较长时,将采取联挂和解编调整策略;在同一个场景下,当延误时长较长时,相比于不允许采取联挂和解编操作调整策略,允许采取联挂和解编操作调整策略能够减少对后续列车的影响,同时也能够减少总滞留乘客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可变编组运营模式 列车延误 列车运行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多层感知机交互融合方法
2
作者 孙婧 王志社 +1 位作者 杨帆 余朝发 《红外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19-627,共9页
现有的Transformer融合方法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建立图像上下文的全局依赖关系,从而产生优越的融合性能。然而由于与注意力机制相关的模型高复杂度,导致训练效率较低,限制了图像融合的实际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多层感知... 现有的Transformer融合方法利用自注意力机制建立图像上下文的全局依赖关系,从而产生优越的融合性能。然而由于与注意力机制相关的模型高复杂度,导致训练效率较低,限制了图像融合的实际应用。为此,本文提出了红外与可见光图像多层感知机交互融合方法。首先,构建轻量化多层感知机网络架构,利用全连接层建立全局依赖关系,在获得较高的计算效率时,具有较强的特征表征能力。其次,设计了级联空间通道交互模型,实现不同空间位置和独立通道之间的特征交互,从而聚焦源图像各自的内在特征,增强模态间特征的互补性。与其他7种典型的融合方法相比,TNO、MSRS数据集以及目标检测任务的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主观视觉描述和客观指标评价都优于其他融合方法。本方法利用多层感知机建立图像的长距离依赖关系,构建了级联空间通道交互模型,从空间和通道维度提取图像全局特征,比其他典型融合方法具有更优越的融合性能和更高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多层感知机 特征交互 红外图像 可见光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ERNIE模型的雷达维修命名实体识别研究
3
作者 曾垂振 崔良中 马文卓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106-1113,共8页
在雷达维修领域的知识图谱构建中,由于其专业性强、标注数据集稀缺,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训练存在较大困难,传统模型训练效果达不到应用要求。在Bi GRU-CRF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预训练模型,提出了ERNIE-Bi GRU-CRF模型。首先,以某型号雷达为例... 在雷达维修领域的知识图谱构建中,由于其专业性强、标注数据集稀缺,命名实体识别模型训练存在较大困难,传统模型训练效果达不到应用要求。在Bi GRU-CRF模型的基础上引入了预训练模型,提出了ERNIE-Bi GRU-CRF模型。首先,以某型号雷达为例,收集维修数据,并进行数据的预处理,同时使用doccano平台对数据进行人工标注,获得雷达维修领域命名实体识别数据1100余条。然后,通过ERNIE预训练模型获取雷达维修训练数据的动态词向量,Bi GRU获取双向语义信息。最后,通过CRF约束得到最合理的序列标注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少量训练语料的条件下,所提模型具有较强的识别效果,相比于Bi GRU-CRF、Bi LSTM-CRF模型,其F1值有一定提升,有效解决了雷达维修领域训练语料缺乏、训练效果不佳的问题,在雷达维修领域知识图谱的自动化构建中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维修 命名实体识别 ERNIE模型 大语言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自主实验的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2
4
作者 郭巧驰 周钢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S01期166-169,共4页
有效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外实验是严格按纲施训的必然要求。在重新构建的课程实验体系上,设计了课外自主实验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环境、教学实施、全程考核5个方面具体内容,经过我校3期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 有效开展《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课外实验是严格按纲施训的必然要求。在重新构建的课程实验体系上,设计了课外自主实验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教学环境、教学实施、全程考核5个方面具体内容,经过我校3期教学实践,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对兄弟院校开展课外实验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和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大纲 课外实验 自主学训 军队院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宽光谱光电系统多光轴平行性工程化测试方法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杨雪 陈文红 +8 位作者 张玺 初华 钱琨 张珊 方洁 孙宁 张勇 郭延龙 欧阳艳蓉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978-982,共5页
针对宽光谱光电系统多光轴平行性的工程化测试要求,设计一套光轴平行性测试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采用离轴非球面折叠光路,设计出口径120 mm,焦距720 mm的平行光管,实现了轻量便携。采用模块化设计、多靶标集成技术,实现在同一光学系统... 针对宽光谱光电系统多光轴平行性的工程化测试要求,设计一套光轴平行性测试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采用离轴非球面折叠光路,设计出口径120 mm,焦距720 mm的平行光管,实现了轻量便携。采用模块化设计、多靶标集成技术,实现在同一光学系统里对红外、可见光、激光的光轴平行性测试。采用图像处理和自动控制技术实现多光轴平行性的定量检测,测量误差控制在0.1 mrad以内。经与CI测试系统对比测试,结果表明:光轴平行性测试一致性好,准确度高,具有工程化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光轴平行性 工程化测试 离轴非球面 定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成像系统噪声等效温差测试算法及工程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曹海源 黎伟 +2 位作者 米朝伟 陆益敏 黄国俊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1-84,共4页
针对热成像系统噪声等效温差的检测需求,基于三维噪声模型阐述了热成像系统噪声的4个时间分量、3个空间分量,分析了噪声常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差的简便算法,提高检测效率。进行了测试系统工程化设计,阐述了NETD... 针对热成像系统噪声等效温差的检测需求,基于三维噪声模型阐述了热成像系统噪声的4个时间分量、3个空间分量,分析了噪声常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差的简便算法,提高检测效率。进行了测试系统工程化设计,阐述了NETD指标的计算方法和测试流程。开展了实验研究,对两种三维噪声测试算法进行了验证与分析,与进口设备进行了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测试系统NETD指标检测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应用于多型热成像设备性能检测,满足工程化保障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检测 噪声等效温差 三维噪声模型 热成像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网络与TOPSIS的备件品种确定方法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砚桥 王小巍 +1 位作者 金家善 顾任利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5,共6页
舰船携行备件品种确定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针对其属性评估时面临的复杂性与模糊性、评估过程透明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模糊网络与熵权法来扩展TOPSIS的方法。该方法以语言值Z-numbers作为评估值表示形式,分别构造了... 舰船携行备件品种确定过程是一种典型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针对其属性评估时面临的复杂性与模糊性、评估过程透明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集成模糊网络与熵权法来扩展TOPSIS的方法。该方法以语言值Z-numbers作为评估值表示形式,分别构造了效益和成本属性下的模糊网络子系统,将合并子系统规则的模糊隶属度函数作为聚合模糊隶属度函数,通过案例计算得到Spearman rho相关系数值。结果表明:模糊网络的应用提高了决策过程的透明性,熵权法的应用提高了属性权重确定过程中的客观性,证明了该方法较其他经典方法具有更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属性决策 备件品种确定 模糊网络 熵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据与知识双驱动的备件需求模糊预测模型 被引量:3
8
作者 王小巍 陈砚桥 +1 位作者 金家善 魏曙寰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4,共10页
针对知识驱动型需求预测模型所需的专家知识稀缺、数据驱动型需求预测模型可解释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数据与知识双驱动的备件需求模糊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模糊聚类算法将数值型数据聚类为结构简单、可解释性强的规则库,运用模糊逻辑将... 针对知识驱动型需求预测模型所需的专家知识稀缺、数据驱动型需求预测模型可解释性不足的问题,提出了数据与知识双驱动的备件需求模糊预测模型。该模型基于模糊聚类算法将数值型数据聚类为结构简单、可解释性强的规则库,运用模糊逻辑将领域专家知识表示为Mamdani型规则库。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一种新型智能计算理论——模糊网络理论对两类规则库进行合并运算,形成初始预测模型。采用遗传算法优化模型规则库的模糊集参数来提高模型预测准确性。通过与模糊聚类算法进行对比,提出的模型在可解释性以及准确性指标上均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模型 备件 模糊网络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备件需求预测中的不确定性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3
9
作者 王小巍 陈砚桥 +1 位作者 金家善 徐鸿羽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338-1346,共9页
备件需求不确定性表现为随机性、多样性、时变性、信息不充分性,预测过程中很难精确地描述备件消耗与影响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智能计算理论为代表的处理不确定性的各种方法和工具迅速发展。梳理处理备件需求预测不确定性的相关文... 备件需求不确定性表现为随机性、多样性、时变性、信息不充分性,预测过程中很难精确地描述备件消耗与影响因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以智能计算理论为代表的处理不确定性的各种方法和工具迅速发展。梳理处理备件需求预测不确定性的相关文献,按照不确定性的随机性、模糊性、不完全性、复合不确定性四大类属性,对每个大类分别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相关研究的局限性与发展方向。研究成果可为装备备件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备件 需求预测 智能计算 不确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外与可见光图像交互自注意力融合方法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帆 王志社 +1 位作者 孙婧 余朝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14-225,共12页
针对现有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仅仅依靠局部或全局特征表示,缺乏跨模态特征交互而造成融合性能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交互自注意力融合方法,利用Transformer对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局部特征进行全局依赖关系建模,达到结合局部与全局关系... 针对现有红外与可见光图像融合方法仅仅依靠局部或全局特征表示,缺乏跨模态特征交互而造成融合性能低的问题,提出一种交互自注意力融合方法,利用Transformer对卷积神经网络提取的局部特征进行全局依赖关系建模,达到结合局部与全局关系的目的,提高特征表征能力。同时,构建了跨模态注意力交互模型,允许不同空间和独立通道之间以交互方式进行特征传递,以实现特征局部到全局的映射,从而增强两类图像的补充特性。在TNO、M3FD和Roadscene数据集上进行主客观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7种先进的融合方法相比,该方法在融合性能、模型泛化和计算效率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融合 自注意力机制 特征交互 深度学习 多模态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工艺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4
11
作者 熊锦林 吴艳 +3 位作者 雷琪 罗强 马炎漫 曾如铁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40-350,共11页
镁及镁合金是当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但由于强度、耐磨性以及耐高温能力不足,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镁基复合材料是目前提高镁合金力学性能并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保留镁合金优点的同时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本文根据... 镁及镁合金是当前最轻的金属结构材料,但由于强度、耐磨性以及耐高温能力不足,限制了其在工程领域的广泛应用。镁基复合材料是目前提高镁合金力学性能并实现工业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它在保留镁合金优点的同时可以克服上述缺点。本文根据镁基复合材料在制备过程中常见的增强相按其形式进行分类,阐述了其各自的增强机制,同时结合制备工艺与模拟研究,介绍了镁基复合材料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复合材料 增强相 制备技术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再制造零/部件可靠性预测方法
12
作者 郑晨 朱硕 +2 位作者 邵智超 江志刚 张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44-151,共8页
可靠性是反映再制造零/部件质量及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相比于新产品零/部件,影响再制造零/部件的可靠性因素多、机理关系复杂,且毛坯剩余价值高,难以开展大量的可靠性试验,使得可靠性数据样本量少,导致再制造零/部件可靠性预测精度低... 可靠性是反映再制造零/部件质量及其稳定性的重要指标。相比于新产品零/部件,影响再制造零/部件的可靠性因素多、机理关系复杂,且毛坯剩余价值高,难以开展大量的可靠性试验,使得可靠性数据样本量少,导致再制造零/部件可靠性预测精度低。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深度迁移学习的再制造零/部件可靠性预测方法。首先,分析制造阶段个性化工艺过程对再制造零/部件可靠性的影响,结合服役阶段运行数据对可靠性进行预测,通过引入新产品与同一产品不同型号零/部件服役阶段运行数据、制造阶段工艺质量数据进行样本扩充,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获取影响可靠性的运行时间、状态信息及加工精度等关键特征数据并构建源域数据集;其次,采用卷积神经网络构建源域关键特征数据与可靠性之间的深度学习模型,以再制造零/部件数据为目标域数据集,通过自适应梯度算法将模型迁移应用到再制造零/部件可靠性预测中,以提高预测精度;最后,以某数控机床需要再制造的零/部件为例,对所提出预测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制造零/部件 可靠性预测 深度学习 迁移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舰炮对临近空间飞艇射击技术研究
13
作者 邹先国 刘健 +1 位作者 龚长红 夏令祥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99-205,共7页
新型舰炮发射初速高、能量大、成本低的特点使其具备打击远程空中目标能力,对临近空间飞艇的打击较远程防空导弹有明显优势。基于火炮弹道解算方法,研究了新型舰炮打击临近空间飞艇的临界初速与射角,分析射击误差对精度的影响,用射角逼... 新型舰炮发射初速高、能量大、成本低的特点使其具备打击远程空中目标能力,对临近空间飞艇的打击较远程防空导弹有明显优势。基于火炮弹道解算方法,研究了新型舰炮打击临近空间飞艇的临界初速与射角,分析射击误差对精度的影响,用射角逼近法求取舰炮射击诸元,并计算命中概率,分析初速、距离对命中概率的影响。得到结论:适当提高弹丸初速或缩短与目标距离能显著提高命中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道 误差 诸元解算 命中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飞行时间差的异构反舰导弹任务分配研究
14
作者 邹智伟 邹强 +1 位作者 尹肖云 姬文苏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1-157,163,共8页
在异构反舰导弹集群的任务分配这一研究背景下,针对导弹集群打击敌方水面舰艇的任务分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协同的任务分配策略。根据导弹基本作战原则以及导弹作战态势信息,提出了时间协同优势函数,并改进距离与速度优势函数... 在异构反舰导弹集群的任务分配这一研究背景下,针对导弹集群打击敌方水面舰艇的任务分配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协同的任务分配策略。根据导弹基本作战原则以及导弹作战态势信息,提出了时间协同优势函数,并改进距离与速度优势函数,形成综合优势函数。在反舰作战对抗环境下,建立了一种反舰导弹动态任务分配模型,并提出了在线分配算法求解任务分配模型,最后通过仿真案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构反舰导弹集群 任务分配 飞行时间差 时间协同 综合优势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式钨球定向战斗部设计仿真研究
15
作者 李惠明 李超 +2 位作者 张有峰 高萌 吕向群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4-76,96,共4页
为提高反卫星武器的毁伤能力,提出聚焦式钨球定向战斗部的设计方案。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单层、双层、三层钨球定向式杀伤战斗部的作用机理,利用Matlab软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计算破片群在100 m处的分布形状、密度和分布... 为提高反卫星武器的毁伤能力,提出聚焦式钨球定向战斗部的设计方案。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单层、双层、三层钨球定向式杀伤战斗部的作用机理,利用Matlab软件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并计算破片群在100 m处的分布形状、密度和分布空间;通过计算钨球毁伤概率,综合分析得出双层排列定向战斗部毁伤效果最佳。结果表明,该方案对空间武器战斗部设计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钨球 定向战斗部 数值模拟 毁伤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高精度雷达目标回波模拟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
16
作者 周巧玲 谢存 邵春雨 《雷达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89-696,702,共9页
雷达目标回波模拟系统在雷达装备研制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模拟精度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储频(DRFM),并结合数字化复合调制与高速综合解算分配的雷达目标回波模拟方法,对利用该方法设计和实现的雷达目标回波模拟系统距... 雷达目标回波模拟系统在雷达装备研制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其模拟精度至关重要。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数字储频(DRFM),并结合数字化复合调制与高速综合解算分配的雷达目标回波模拟方法,对利用该方法设计和实现的雷达目标回波模拟系统距离模拟精度、速度模拟精度进行了测试验证。测试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所述雷达目标回波模拟方法,可为雷达装备调试、试验、检验提供高精度的雷达回波信号,对雷达目标回波的高精度模拟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目标回波 高精度模拟 距离模拟精度 速度模拟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类社会进步:文明交流互鉴动力论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英 杨扬 田祥茂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6期34-40,共7页
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总进程的主旋律,正是文明交流互鉴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才能破解全球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可以说,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从动力论... 文明交流互鉴是人类社会总进程的主旋律,正是文明交流互鉴才推动了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唯有加强文明交流互鉴才能破解全球问题,推动人类社会进步。可以说,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从动力论角度来看,文明多样性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原生动力,文明交流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内生动力,文明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外生动力。文明交流互鉴动力论深刻剖析了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构成与支撑,有力彰显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地位与作用,有助于我们更清晰地把握人类社会进步走向并作出合理的应对之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明多样性 文明交流 文明互鉴 动力 人类社会进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秦岭-大别及邻区S波速度及其在秭归地震定位中的应用
18
作者 丁文秀 申学林 +4 位作者 廖武林 周闻云 李媛 魏贵春 曹正琦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51-355,共5页
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邻区背景噪声相速度成像的基础上,用近邻算法反演得到深度6~38km范围内的S波速度分布图像。依据S波速度结构建立湖北分区速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2017-02-23秭归3.8级地震和06-16秭归4.3级地震定位中。结果显示,... 在秦岭-大别造山带及邻区背景噪声相速度成像的基础上,用近邻算法反演得到深度6~38km范围内的S波速度分布图像。依据S波速度结构建立湖北分区速度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2017-02-23秭归3.8级地震和06-16秭归4.3级地震定位中。结果显示,分区模型得到的总体平均误差比一维模型的更小,与三峡台网定位结果相比分区模型得到的定位结果偏差也更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岭-大别造山带 背景噪声 近邻算法 S波速度结构 地震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弹药实弹打靶安全距离评估方法
19
作者 孔凡成 张孝虎 +2 位作者 周弘扬 王为奎 谢全民 《工程爆破》 CSCD 2020年第1期79-84,共6页
为解决基层单位实弹打靶时观测台安全距离评估面临的实际问题,实现现场安全距离评估的准确性,以实弹打靶安全距离评估需求为背景,给出了各种安全距离评估方法,包括估算法、工程近似法、数据拟合法。结果表明:估算法简单快捷,为预先评估... 为解决基层单位实弹打靶时观测台安全距离评估面临的实际问题,实现现场安全距离评估的准确性,以实弹打靶安全距离评估需求为背景,给出了各种安全距离评估方法,包括估算法、工程近似法、数据拟合法。结果表明:估算法简单快捷,为预先评估的简单实用手段;与工程近似法比较,数据拟合法结果准确,数据安全,适合对各类航空弹药(粗短型或细长型)进行安全距离评估,为精确评估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实际弹药的分析评估,破片飞散最大距离2.7km,小于3.5km安全距离要求,观测台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弹药 实弹打靶 安全距离 评估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能装药对引信的冲击试验与仿真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范一清 王炅 +1 位作者 谢全民 席占稳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261-267,共7页
为研究射流冲击作用下引信传爆序列的响应规律,开展了某钝感装药引信的射流冲击试验。通过观测残留药剂、壳体及见证板变形,判断传爆序列的爆轰程度。基于实爆试验数据,采用AUTODYN-3D软件进行传爆序列爆炸冲击波对见证板冲击响应数值... 为研究射流冲击作用下引信传爆序列的响应规律,开展了某钝感装药引信的射流冲击试验。通过观测残留药剂、壳体及见证板变形,判断传爆序列的爆轰程度。基于实爆试验数据,采用AUTODYN-3D软件进行传爆序列爆炸冲击波对见证板冲击响应数值仿真分析。通过数值分析,得到试验条件下传爆序列的压力、反应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及见证板的毁伤情况,并进一步研究了带弹体引信的冲击响应过程,提出了钝感装药引信的临界起爆阈值。结果研究表明:试验条件下的引信传爆序列发生爆轰响应;数值模拟结果显示,简化模型响应结果与全引信响应结果相同,均为爆轰反应,简化方案可行;带弹体引信响应等级为爆轰;钝感装药引信传爆序列临界起爆阈值为46.08 mm 3/μs 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聚能金属射流 冲击起爆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