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装甲车辆三相同步电机宽频电磁兼容模型构建方法 被引量:5
1
作者 熊瑛 李小健 +6 位作者 周伟 李楠 焦美 李燕 杜晓琳 聂秀丽 纪相普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67-1477,共11页
电驱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宽频高强度电磁干扰,对自身及其他电子电气设备构成不可忽视的威胁,针对电驱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干扰耦合媒介——三相同步电机,提出考虑寄生效应的宽频建模方法,支撑设计人员完成电磁干扰风险分析及... 电驱动系统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宽频高强度电磁干扰,对自身及其他电子电气设备构成不可忽视的威胁,针对电驱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干扰耦合媒介——三相同步电机,提出考虑寄生效应的宽频建模方法,支撑设计人员完成电磁干扰风险分析及改进优化。基于测试获得电机三相端口共模及差摸阻抗频域特性;通过数学推导得到电机的单相共模及差模阻抗特性,并借助矢量拟合技术构建等效电路方法构建电机单相端口共模及差模高频等效电路模型;最终将单相等效电路按星形连接构建出完整的电机三相电路模型。基于该方法构建某140 kW永磁同步电机等效模型,通过比对试验验证模型的准确性。研究结果表明:新方法能够快速、精确地完成三相同步电机的等效建模,且具有频率范围宽、收敛性好等特点,可与其他电子电气模块级联构成完整的电驱动系统模型,有效支撑系统级电磁干扰与电磁敏感问题的快速分析与预测,具备创新性及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甲车辆 电磁兼容 三相同步电机 电驱动系统 高频等效电路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数阶PID的连续变焦控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雅琼 徐阳 +3 位作者 周伟 郭建都 刘义 田继文 《应用光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306-1316,共11页
连续变焦系统是一种能够进行连续视场变换的光电成像装置,可对目标进行连续探测和识别,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针对其高精度,高稳定控制需求,提出一种分数阶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内模... 连续变焦系统是一种能够进行连续视场变换的光电成像装置,可对目标进行连续探测和识别,具有快速、稳定的特点。针对其高精度,高稳定控制需求,提出一种分数阶PID(proportion integration differentiation)控制器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内模控制策略构造含有3个整定参数的分数阶PID控制器,且这3个参数通过给定系统穿越频率和相位裕度获得,大大简化了分数阶PID控制器的设计,同时提高了控制器的可实现性。在Matlab平台同传统整数阶PID进行了控制效果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分数阶PID控制器将稳态误差由0.1 mm提升至0 mm,具有抗干扰性强、鲁棒性强、数字实现后无超调、静差小的特点。最后将数字分数阶PID应用于实际的连续变焦系统,系统可获得清晰稳定的图像,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变焦系统 分数阶PID 内模控制 伺服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电池容量衰退模型数据驱动方法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臧帏宏 李中华 +1 位作者 王发成 周伟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18,共7页
电池循环寿命是动力电池的一项重要指标,多次循环之后电池的剩余容量预测成为研究热点。以放电结束搁置期间的电压升高作为表征电池容量衰退的健康因子,再利用后向传播算法(BP)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健康因子与电池剩余容量之间映... 电池循环寿命是动力电池的一项重要指标,多次循环之后电池的剩余容量预测成为研究热点。以放电结束搁置期间的电压升高作为表征电池容量衰退的健康因子,再利用后向传播算法(BP)和支持向量机(SVM)方法,建立健康因子与电池剩余容量之间映射模型。以一种在役42 Ah三元锂电池500余次充放电试验数据为样本,分别采用BP和SVM模型进行剩余容量预测,最大预测误差分别为1.4%、0.6%。试验结果表明:三元锂电池多次循环放电搁置阶段的压升序列与剩余电池容量存在线性关系,可作为健康因子,运用BP和SVM模型可以实现电池剩余容量精确预测,与BP模型相比,针对小规模数据SVM模型可以实现更高精度的有效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元锂电池 容量衰退 后向传播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电池正极材料钒氧碳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石奎 冯玉才 周爱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33-1835,1862,共4页
对热电池正极材料钒氧碳(VOC)的合成方法及性能特点作了评述。实验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热反应制得不同成分的VOC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及形貌分析,并对其作为热电池正极材料的放电性能作... 对热电池正极材料钒氧碳(VOC)的合成方法及性能特点作了评述。实验在不同工艺条件下的热反应制得不同成分的VOC材料,运用X射线衍射光谱法(XRD)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所得产物进行了物相分析及形貌分析,并对其作为热电池正极材料的放电性能作了检测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反应物配比、煅烧时间和温度对生成的VOC物相及性能都有重要的影响。粉末颗粒径向粒径小,比表面积较大的层片状及细棒状材料满足Li+快速扩散,使电池能够在较大电流密度下以较高的电压放电。对VOC材料进行放电性能测试发现,VOC能够提供较高的电压和平稳的放电平台,同时该化合物的重现性较好,容易加工成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正极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池 正极材料 钒氧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幕初始云团最大半径数值模拟 被引量:10
5
作者 陈浩 高欣宝 +2 位作者 李天鹏 张开创 杨洋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820-827,共8页
基于圆柱体发烟装置,采用Truegrid仿真软件建立带有"V"型刻槽的圆柱壳体网格模型,并用Autodyn软件建立发烟装置仿真模型,对烟幕初始云团爆炸分散过程爆轰压力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借助于MATLAB提供的分段线性插值函数,将压... 基于圆柱体发烟装置,采用Truegrid仿真软件建立带有"V"型刻槽的圆柱壳体网格模型,并用Autodyn软件建立发烟装置仿真模型,对烟幕初始云团爆炸分散过程爆轰压力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借助于MATLAB提供的分段线性插值函数,将压力作为已知量引入爆炸分散理论模型,采用欧拉法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开展了野外测试实验,采用摄像法和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试验数据。结果表明,爆炸分散第一阶段发生时间为0~8.9×10-6s,烟幕初始云团最大半径增大为原来的3~4倍;在爆炸分散第二阶段,烟幕初始云团最大半径增大到约3 m。基于Truegrid与Autodyn混合仿真,并与爆炸分散理论模型相结合的方法,相比仅利用数值积分求解爆炸分散模型的传统理论方法,烟幕初始云团最大半径的计算误差降低了3%~8%,且烟幕初始云团最大半径比单一理论模型法更接近实验结果。采用欧拉法计算模型的收敛性优于四阶龙格-库塔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幕初始云团 爆炸分散 Truegrid模拟 Autodyn模拟 运动规律 欧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幕初始云团爆炸分散模型建立及计算方法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浩 高欣宝 +3 位作者 李天鹏 张倩 陈玉丹 杨洋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47-151,共5页
将烟幕初始云团爆炸分散过程分为等熵膨胀阶段和自由膨胀阶段,考虑第一阶段微元体受到的气动阻力,建立了烟幕初始云团爆炸分散的理论模型,采用欧拉法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开展了野外测试试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对... 将烟幕初始云团爆炸分散过程分为等熵膨胀阶段和自由膨胀阶段,考虑第一阶段微元体受到的气动阻力,建立了烟幕初始云团爆炸分散的理论模型,采用欧拉法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开展了野外测试试验,利用图像处理技术得到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欧拉法计算改进模型的结果,同等情况下,与计算未改进模型的结果相比更接近试验值,其相对误差减小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幕初始云团 烟幕评估 爆炸分散 欧拉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