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部队油料装备器材管理信息系统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柄钦 赵翔 彭涛 《兵工自动化》 2020年第4期40-44,共5页
针对当前军队调整改革后装备管理组织体系变化情况,为提高部队油料装备器材管理现代化水平,设计一种基于C/S架构的油料装备器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系统功能性需求,给出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并通过白盒和黑盒2种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结... 针对当前军队调整改革后装备管理组织体系变化情况,为提高部队油料装备器材管理现代化水平,设计一种基于C/S架构的油料装备器材管理信息系统。分析系统功能性需求,给出系统总体功能结构设计,并通过白盒和黑盒2种方法对系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实现油料装备的计划管理、供应管理、储存管理、单装管理、维修管理、动用管理、保养管理等业务流程的信息规范化,提高油料装备管理的正规化水平和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队 油料装备器材 管理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模糊层次评价法的油料仓库保障能力评估 被引量:2
2
作者 吴坤 张仁平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1-74,共4页
为提升油料仓库保障能力建设水平,科学评估当前能力发展现状,将模糊层次评价法应用于油料保障能力评估中。基于现状分析构建保障能力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评价法建立模型,并结合油库实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能够反映油料保... 为提升油料仓库保障能力建设水平,科学评估当前能力发展现状,将模糊层次评价法应用于油料保障能力评估中。基于现状分析构建保障能力指标体系,运用模糊层次评价法建立模型,并结合油库实例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评估模型能够反映油料保障能力建设的短板弱项,对油料仓库保障能力建设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油料保障能力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RENA的航空兵场站油料保障效能仿真评估 被引量:7
3
作者 熊彪 王帅 +2 位作者 李必鑫 陆思锡 张齐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92-96,共5页
提出了一种航空兵场站油料保障效能仿真评估方法。根据航空兵站场油料保障流程和特点,对航空兵场站油料保障过程进行了描述。基于离散系统仿真软件ARENA,对航空兵场站油料保障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航空兵场站油料保障各子模块... 提出了一种航空兵场站油料保障效能仿真评估方法。根据航空兵站场油料保障流程和特点,对航空兵场站油料保障过程进行了描述。基于离散系统仿真软件ARENA,对航空兵场站油料保障系统功能模块进行了分析,构建了航空兵场站油料保障各子模块仿真评估模型,从保障能力和效率两个方面建立航空兵场站油料保障效能评估指标体系。仿真实例表明:运用该模型和方法能对复杂动态的航空兵场站油料保障系统的效能进行量化评估,可有效解决具有系统性、涌现性及离散型特征的油料保障评估难题,符合战争评估实际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兵场站 油料保障能力 效能评估 仿真 ARE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型油料化验实验探索及仪器研制——以馏程测定实验为例 被引量:2
4
作者 管亮 杨庭栋 +5 位作者 谷科城 鄢豪 左秀丽 舒建华 刘君玉 伊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49-153,共5页
该文基于微型化学实验理念,结合油料化验实验特点,以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为对象,构建了样品微量化、仪器微型化的油料化验实验体系。实验系统具有样品用量少、单次实验时间短、实验条件参数设置灵活、实验过程高效监控反馈等特点,解决... 该文基于微型化学实验理念,结合油料化验实验特点,以石油产品馏程测定实验为对象,构建了样品微量化、仪器微型化的油料化验实验体系。实验系统具有样品用量少、单次实验时间短、实验条件参数设置灵活、实验过程高效监控反馈等特点,解决了实验教学过程中样品用量大、实验过程长、“三废”回收与处理难,无法及时有效监控和反馈实验过程等问题,基于微型馏程测定实验系统可开展石油产品蒸发性能科研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型化学实验 油料化验 馏程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尺度开敞空间油料蒸气云爆炸超压与火焰传播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静野 蒋新生 +2 位作者 余彬彬 王春辉 王子拓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57-172,共16页
为探究大尺度开敞空间油气爆燃动态发展过程,利用自行设计并搭建的大尺度开敞空间油气爆燃模拟实验条件测试系统,通过可视化监测手段及对压力与火焰信号的采集获得了油气爆燃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初始油气浓度... 为探究大尺度开敞空间油气爆燃动态发展过程,利用自行设计并搭建的大尺度开敞空间油气爆燃模拟实验条件测试系统,通过可视化监测手段及对压力与火焰信号的采集获得了油气爆燃过程中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不同的初始油气浓度下引燃预混油气混合物将形成三类主要的燃烧模式;油气浓度接近爆炸极限范围内时火焰主要分布于台架的内场、点火面后方及正上方,根据动态超压时序发展曲线可将爆燃过程划分为3个子阶段;爆燃火焰传播速度呈波动性下降趋势,并可与超压发展阶段相互耦合;随着初始油气浓度的增加,超压峰值呈现出先减后增的趋势,形成峰值耗时则呈现相反规律;爆燃火焰的温度梯度与火焰行进方向相关,火焰峰面温度梯度通常小于尾端火焰;爆燃辐射峰值形成时间与火焰强度相比具有一定的延时性,爆燃传播末期更易于形成高强度辐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尺度开敞空间 油气混合物爆燃 爆燃超压 火焰传播速度 油气爆燃演化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容积式受限空间油料泄漏挥发特性模拟实验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李静野 蒋新生 +2 位作者 李进 余彬彬 赵亚东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09-221,共13页
为掌握油料在容积式受限空间内泄漏扩散的基本规律,分别从纹影成像、挥发特性、浓度分布3个方面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汽油的挥发过程.结果表明:通过纹影系统可观测到油气在脱离液面后主要运动趋势为斜下方并伴随层流到湍流的转捩现象,系统... 为掌握油料在容积式受限空间内泄漏扩散的基本规律,分别从纹影成像、挥发特性、浓度分布3个方面研究了不同工况下汽油的挥发过程.结果表明:通过纹影系统可观测到油气在脱离液面后主要运动趋势为斜下方并伴随层流到湍流的转捩现象,系统内的气流运动则会加强其湍流度并改变油气运动轨迹;汽油挥发全过程的前1/7时间平均挥发速度相对较高,且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挥发速率呈非线性增长;扩散面积的增加同样会导致挥发速率的提升,且扩散面积的增加幅度往往高于挥发速率的增加幅度.油气在空间内部的浓度分布规律与泄漏源的位置密切相关:若泄漏源位于地面处,则近地面区域的油气浓度随着时间变化可能会产生二次峰值现象;若泄漏源位于高处,则各区域油气浓度在形成峰值后的耗散速率更加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容积式受限空间 油气扩散 纹影成像 挥发速率 浓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酸二乙醇酰胺对润滑油在水-土体系中吸附行为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范兴钰 吴江 +4 位作者 陈波水 丁建华 伍科 郑寻 奚立文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01-106,共6页
采用振荡平衡法对含油酸二乙醇酰胺(简称ODEA)润滑油在水-土体系中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考察在水-土体系中含ODEA润滑油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润滑油及含ODEA润滑油均能较快地被土壤吸附,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Lagergre... 采用振荡平衡法对含油酸二乙醇酰胺(简称ODEA)润滑油在水-土体系中的吸附行为进行研究,考察在水-土体系中含ODEA润滑油的吸附动力学特征及其吸附等温线。结果表明:润滑油及含ODEA润滑油均能较快地被土壤吸附,吸附动力学曲线符合Lagergren伪二级动力学方程,吸附等温线符合Freundlich和Henry吸附等温模型;ODEA可以抑制润滑油在土壤中的吸附量和吸附速率,当ODEA质量浓度为4 mg/L时,抑制吸附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二乙醇酰胺 吸附 土壤 润滑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用聚类分析评估油库油料保障效能 被引量:1
8
作者 巨亚荣 汪涛 陈勤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为提高后方油库油料保障效能,以探索提高油库油料保障效能评估方法为目标,界定了油料保障效能的相关概念和分类,阐释了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聚类方法分类。以一个案例研究为蓝本,分别以油库"持续保障能力"和油库"油料保... 为提高后方油库油料保障效能,以探索提高油库油料保障效能评估方法为目标,界定了油料保障效能的相关概念和分类,阐释了聚类分析的基本原理和聚类方法分类。以一个案例研究为蓝本,分别以油库"持续保障能力"和油库"油料保障综合效能"为聚类对象,采用R型聚类和Q型聚类对后方油库进行油料保障效能评估。评估结果表明:采用聚类分析进行油库油料保障效能评估,能显著降低评估指标数据的维度,方法科学、可靠性高,为探索提高油库油料保障效能评估的方法提供了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油料保障 效能评估 后方油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野外组合式软体油囊油料火灾发展规律数值模拟
9
作者 王春辉 蒋新生 +4 位作者 张霖 余彬彬 蔡运雄 王子拓 何东海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55-860,共6页
针对油料火灾燃烧特性,基于油料燃烧实验结论,选用湍流燃烧模型、热辐射模型以及烟气模型,利用FLACS模拟直径0.5 m的小尺度油池火燃烧和大尺度野外组合式软体油囊油料泄漏起火。结果表明:油池火燃烧最大热辐射通量分布并不以油池中轴线... 针对油料火灾燃烧特性,基于油料燃烧实验结论,选用湍流燃烧模型、热辐射模型以及烟气模型,利用FLACS模拟直径0.5 m的小尺度油池火燃烧和大尺度野外组合式软体油囊油料泄漏起火。结果表明:油池火燃烧最大热辐射通量分布并不以油池中轴线严格对称;野外组合式油囊发生油料泄漏后的流淌火灾燃烧过程中整体自装卸托盘处受到的最大辐射强度高达35 kW/m^(2),油囊处受到的最大辐射强度约18 kW/m^(2);火灾发生20 s后油囊受到的热辐射强度即可达到使油囊熔化的最低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料火灾 热辐射 FLACS 数值模拟 油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波多次回波反射法测量油料密度技术研究
10
作者 周胜友 熊刚 史永刚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92-396,共5页
该文通过同时测量油料的声阻抗和声速来测量油料的密度.通过对超声波在不锈钢壁内的多次反射回波信号作快速傅里叶变换,取各次回波信号中心频率下的幅值在对数坐标系下作数据拟合,由拟合曲线斜率并结合多次反射理论求得油料的声阻抗;测... 该文通过同时测量油料的声阻抗和声速来测量油料的密度.通过对超声波在不锈钢壁内的多次反射回波信号作快速傅里叶变换,取各次回波信号中心频率下的幅值在对数坐标系下作数据拟合,由拟合曲线斜率并结合多次反射理论求得油料的声阻抗;测量由聚苯乙烯壁面反射回来的二次回波信号计算油料的声速.实验中将温度控制在20?C,测量了8种油料的声阻抗和声速,进而求出8种油料的密度.实验结果表明8种油料密度测量结果的最大误差为1.2%.该方法适合油料密度在线、快速、准确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声阻抗 油料 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用于工程仿真的大涡模拟与化学反应模型
11
作者 钱琛庚 王成 昝文涛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50-858,共9页
针对大尺度气体爆炸工程问题数值模拟的需求,基于层流火焰厚度与初始压力的关系,改进了传统的增厚火焰模型,使增厚因子能够根据当地压力自动调整大小.同时,基于开源程序Canter和遗传算法,提出了能够准确计算层流火焰速度、火焰面厚度及... 针对大尺度气体爆炸工程问题数值模拟的需求,基于层流火焰厚度与初始压力的关系,改进了传统的增厚火焰模型,使增厚因子能够根据当地压力自动调整大小.同时,基于开源程序Canter和遗传算法,提出了能够准确计算层流火焰速度、火焰面厚度及其随压力变化的多组分单步化学反应模型.集成发展的大涡模拟、化学反应模型与多组分反应流有限差分计算程序,开展了封闭管道氢气空气爆炸数值模拟.通过与试验对比,研究了大涡模拟模型、网格大小、化学反应模型对计算结果与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于详细反应模型,新单步氢气空气简化反应模型节省了60%的计算时间,极大提高了气体爆炸三维数值模拟的计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数值模拟 简化化学反应模型 大涡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气喷涂涂料成膜建模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桂春 陈雁 +1 位作者 陈诗明 姜俊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219-222,228,共5页
针对无气雾化喷涂的喷涂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的涂料成膜建模方法。建立符合RosinRammler分布的雾化模型;在流场中建立离散相的受力平衡方程以及连续相的质量方程和动量方程,采用标准k-ε模型来对连续相的动量方程进行封... 针对无气雾化喷涂的喷涂过程,提出了一种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法的涂料成膜建模方法。建立符合RosinRammler分布的雾化模型;在流场中建立离散相的受力平衡方程以及连续相的质量方程和动量方程,采用标准k-ε模型来对连续相的动量方程进行封闭;在粘附沉积模型中通过建立质量方程和动量方程来求解涂层厚度。将计算域网格分成喷嘴计算域和待喷平面计算域,采用四面体和六面体的混合网格来对计算域进行划分,用PC-SIMPLE算法来求解模型。最后通过实验来对动态喷涂模拟进行验证,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整体吻合较好。证明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可以用来研究无气喷涂的成膜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气喷涂 成膜模型 动态喷涂 欧拉—拉格朗日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飞机库燃油泄漏扩散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13
作者 王文和 光宇 +3 位作者 肖丰 谭淼文 牟丹 蒋新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9-1549,共11页
为有效预防飞机库燃油泄漏扩散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基于国内某飞机库空间结构,建立了燃油泄漏扩散试验平台,通过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飞机库燃油泄漏扩散过程油气体积分数的分布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机库水平方... 为有效预防飞机库燃油泄漏扩散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基于国内某飞机库空间结构,建立了燃油泄漏扩散试验平台,通过模拟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方法,探究飞机库燃油泄漏扩散过程油气体积分数的分布规律及环境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飞机库水平方向上油气扩散速度较快,竖直方向上呈现明显的分层规律,经过初始稀释、障碍累积、重力沉降及被动扩散阶段后实现浓度平衡;温度、泄漏位置和泄漏量对飞机库内油气体积分数分布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模拟机库空间内最大油气体积分数增幅较大,泄漏位置主要影响空间内部油气扩散达到平衡体积分数的时间,泄漏量对空间内最大油气体积分数、油气的平衡体积分数及达到平衡体积分数的时间均有影响,对油气的产生速率影响不大;飞机库内障碍因子对油气扩散的扰动以及油气累积后的二次加速现象,使得飞机库内湍流强度急剧增大,导致危险油气体积分数区域不断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飞机库 扩散特性 影响因素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EMATEL-ISM的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3
14
作者 王文和 朱正祥 +3 位作者 米红甫 王俊钦 刘亚玲 蒋新生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793-800,共8页
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基于人、机、环境、管理、信息5个方面的事故致因因素,考虑事故因素之间的交互与耦合作用,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的影响指标体系,提取了18个影响因素;采用实验室决... 针对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的复杂性和不确定,基于人、机、环境、管理、信息5个方面的事故致因因素,考虑事故因素之间的交互与耦合作用,通过德尔菲法确定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的影响指标体系,提取了18个影响因素;采用实验室决策分析法找出了关键事故致因因素,在此基础上,利用解释结构模型法划分事故因素间的层次结构,构建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燃气舱火灾事故影响因素的多级递阶结构模型。结果表明:城市地下综合管廊火灾事故是近邻致因、过度致因和本质致因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较低层级的影响因素是避免系统全面崩溃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工程 综合管廊 火灾事故 实验室决策分析法 解释结构模型法 递阶结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减策略的含噪多频实信号频率估计算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鹏 刘春华 +1 位作者 沈廷鳌 乐开白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9期152-156,178,共6页
为抑制频谱泄漏对多频实信号频率估计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频率估计算法。利用FFT法和相减策略对采样信号进行处理,逐步得到各分量的频谱最大值索引,以及各分量频谱偏移量和复幅值粗略值;构造包含所有非待估计频率分量的参考信号,利用相... 为抑制频谱泄漏对多频实信号频率估计的影响,提出一种新的频率估计算法。利用FFT法和相减策略对采样信号进行处理,逐步得到各分量的频谱最大值索引,以及各分量频谱偏移量和复幅值粗略值;构造包含所有非待估计频率分量的参考信号,利用相减策略从采样信号中减去参考信号,得到待估计的单频复信号,并对其频谱进行两点插值计算,得到该分量较精确的频谱偏移量和复幅值;然后,通过相减策略和频谱分析,逐步得到所有分量较精确的频谱偏移量和复幅值;通过迭代计算得到各分量精确的频率估计值。同时,可得到各分量精确的幅值和初相位。在无噪声、不同频率间隔等条件下进行了频率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有效抑制了频谱泄漏的影响,提高了多频实信号的频率估计精度,频率估计值的均方误差比其他优秀算法更靠近克拉美罗下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频率估计 相减策略 频谱泄漏 多频实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飞机库内航空煤油泄漏蒸发扩散特征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文和 肖丰 +2 位作者 万琳 王学辉 蒋新生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88-95,共8页
为有效预防大型飞机库内因航空煤油泄漏扩散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基于国内典型大型飞机库空间结构,构建大型飞机库内航空煤油泄漏扩散过程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采用组分输运模型和Standard k-ε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大型飞机库... 为有效预防大型飞机库内因航空煤油泄漏扩散导致的重大安全事故,基于国内典型大型飞机库空间结构,构建大型飞机库内航空煤油泄漏扩散过程的三维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采用组分输运模型和Standard k-ε的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大型飞机库内航空煤油的泄漏扩散过程。结果表明:航空煤油蒸气在机库内蔓延扩散大致分为4个阶段:初始稀释、障碍累积、重力沉降和被动扩散阶段;机库内航空煤油蒸气的蔓延十分迅速,机库口蒸气体积分数在扩散200 s后超过爆炸下限;航空煤油蒸气主要分布于机库中下部位置,尤其是机库高度为4 m以下的空间遇火源极有可能发生燃爆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飞机库 航空煤油 蒸发 蒸气扩散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OH-PLIF技术贫燃预混旋流火焰的结构特征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王林森 涂晓波 +3 位作者 车庆丰 张俊 陈国柱 陈爽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3-199,共7页
针对当前喷气式涡轮航空发动机的主流稳焰方式-旋流火焰的燃烧机理、火焰构型等热点问题,设计加工了一套受限空间下的旋流燃烧器,利用了一种能够实现非侵入式、精细化、可视化复杂燃烧流场的OHPLIF(OH-planarlaser-inducedfluorescence... 针对当前喷气式涡轮航空发动机的主流稳焰方式-旋流火焰的燃烧机理、火焰构型等热点问题,设计加工了一套受限空间下的旋流燃烧器,利用了一种能够实现非侵入式、精细化、可视化复杂燃烧流场的OHPLIF(OH-planarlaser-inducedfluorescence)测量系统,研究了该燃烧器在空气流量40 L/min时不同当量比的燃烧工况,并重点分析了旋流火焰的极限熄火工况.结果表明:在受限燃烧室内,由于壁面的作用旋流火焰从“V”型火焰发展成“M”型火焰,在主焰中心两侧会形成两个主漩涡,主漩涡的边界区域有较高浓度的OH分布;距离主纵截面的偏移量D越大,两个主漩涡的形状逐渐不稳直至完全消失,OH也逐渐向靠近壁面的区域聚集;旋流火焰的横向截面测量结果与纵向截面存在较强的对应关系,在H=5 mm横截面处,OH高度集中在“中心圆”区域,随着测量高度的上升,OH逐渐向燃烧室X轴方向两侧的壁面区域聚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流火焰 OH-PLIF 火焰结构 OH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氟己酮抑制航空煤油燃烧实验及化学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余彬彬 蒋新生 +4 位作者 禹进 蔡运雄 李玉玺 何东海 于佳佳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34-1844,共11页
为了研究全氟己酮对航空煤油燃烧的抑制作用,将杯式燃烧器的燃烧方式由液面燃烧改为灯芯燃烧,解决了气体灭火剂灭火性能测试中较高闪点燃料难以点燃的问题。通过实验可知,随着空气中全氟己酮浓度的增加,航空煤油的燃烧经历了火焰先缓慢... 为了研究全氟己酮对航空煤油燃烧的抑制作用,将杯式燃烧器的燃烧方式由液面燃烧改为灯芯燃烧,解决了气体灭火剂灭火性能测试中较高闪点燃料难以点燃的问题。通过实验可知,随着空气中全氟己酮浓度的增加,航空煤油的燃烧经历了火焰先缓慢增高再迅速降低的过程,可见全氟己酮在不同浓度下对燃烧的作用存在由促进到抑制的转变。为深入探索这一转变的原因,基于化学动力学构建了1403个组分、7496个反应组成的全氟己酮抑制RP-3航空煤油燃烧机理并进行了验证。通过化学动力学分析可知全氟己酮在低温下对燃烧的抑制比在高温下的效果更好,全氟己酮在低浓度时温度升高导致抑制作用减弱主要是源于温度升高后,促进燃烧的反应提速幅度远大于其他反应;全氟己酮降低RP-3航煤燃烧温度的途径之一是通过热分解等吸热反应来实现的;随着全氟己酮浓度的增大,反应路径发生变化,使得H、O和OH自由基的生成量减少、消耗量大量增多,宏观上体现出全氟己酮作为燃料的促进燃烧的作用减弱、作为灭火剂抑制燃烧的作用增强。研究结果可为利用全氟己酮防控航空煤油火灾提供理论指导,为研制新型灭火剂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己酮 航空煤油 杯式燃烧器 化学反应 动力学 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液两相管流相界面检测及数值模拟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俊泽 雍歧卫 +2 位作者 钱海兵 蒋新生 黄妍琪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8-148,共11页
准确识别相界面结构形态是相界面力学分析的基础,也是研究气液两相流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动力、能源、化工、医药及航空等领域气液两相管流的相界面拓扑性强、变化速度快、实现准确测量难度大等特点,开展了气液两相管流相界... 准确识别相界面结构形态是相界面力学分析的基础,也是研究气液两相流动规律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针对动力、能源、化工、医药及航空等领域气液两相管流的相界面拓扑性强、变化速度快、实现准确测量难度大等特点,开展了气液两相管流相界面检测技术和数值模拟方法的综述研究。相界面检测技术主要有电容法、电导法、光导法、射线法、热学法、声学法、核磁共振法以及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金属丝网传感器检测技术、过程层析成像技术和高速粒子成像技术;数值模拟方法有PIC法、MAC法、ALE法、VOF法和Level-Set法等。通过对比分析各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了气液相界面的追踪检测技术的研究策略和发展趋势,可为气液两相流的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两相流 相界面 检测技术 数值模拟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工况下汽油蒸气爆炸着火延迟与机理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徐建楠 蒋新生 +3 位作者 张昌华 王易君 张德翔 谢威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398-407,共10页
利用激波管,对常压下温度1200~1600 K、体积分数1.0%~2.4%范围内的92号汽油-空气混合气的着火延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探索低压初始环境中油气爆炸的着火延迟规律。分析了着火延迟时间随点火温度和油气浓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不同浓... 利用激波管,对常压下温度1200~1600 K、体积分数1.0%~2.4%范围内的92号汽油-空气混合气的着火延迟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以探索低压初始环境中油气爆炸的着火延迟规律。分析了着火延迟时间随点火温度和油气浓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不同浓度下汽油着火延迟时间的计算公式;根据实验结果对比分析了七种机理模型的优劣;结合机理中主要组分的产生、消耗速率变化,剖析了浓度影响着火延迟的原因。结果表明,汽油着火延迟时间与点火温度的倒数呈良好的指数关系;同一高温下,浓度越大,油气着火延迟时间越长,原因是高油气浓度下烃分子与H的反应更强,从而抑制H与O_2的反应;在验证的七种机理中,Abhijeet Raj机理在低压下对各油气浓度的着火延迟时间计算精度较高,适宜应用到油气爆炸模拟中。研究为汽油燃烧动力学机理的验证、优化与应用提供了较为准确的数据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波管 汽油 着火延迟时间 不同工况 机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