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AHP的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浩 肖书成 +1 位作者 李佳宜 张焱翔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1,共4页
为提高伙食保障能力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建立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询问专家和查阅资料,运用AHP构建结构模型并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造判... 为提高伙食保障能力评估体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法建立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指标体系。通过实地调研、询问专家和查阅资料,运用AHP构建结构模型并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构造判断矩阵、确定指标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分析结果表明:人才培养类指标权重整体较高,食堂建设类指标权重整体较低,符合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实际,将以往评估模糊性有效转变成量化分析,能够为部队制定地导旅伙食保障能力评估标准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导旅 AHP 伙食保障 评估 指标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一体系结构框架的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与装备保障指挥信息系统架构 被引量:12
2
作者 刘婧婷 郭继坤 邵芳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08-421,共14页
信息系统是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与装备保障指挥要素整体联动、效能体系释放的“神经系统”。基于全军军事信息系统依托的“网-云-端”结构理论,结合最新发布的统一体系结构框架方法原理,遴选出符合我军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与装备保障指挥信息... 信息系统是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与装备保障指挥要素整体联动、效能体系释放的“神经系统”。基于全军军事信息系统依托的“网-云-端”结构理论,结合最新发布的统一体系结构框架方法原理,遴选出符合我军战区联合作战后勤与装备保障指挥信息系统构建需求的具体领域模型,并设计开发流程,而后在统一体系结构框架提供元模型基础上进一步“裁剪+修改+融合”建立符合我军信息系统基本数据要素需求的统一认知元模型。以元模型为约束,深入剖析后勤与装备保障指挥信息系统能力、功能、结构、服务、安防5个重点建设角度的理论交互机理,完成模型集成构建。根据战区联合作战想定案例情况,采用对象Petri方法对指挥信息系统动态模型进行执行验证,结果表明系统集成设计结构合理、过程逻辑正确,可以满足指挥信息服务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勤与装备保障 指挥信息系统 网-云-端 统一体系结构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UAF元模型的战区联合作战精确保障体系构建方法 被引量:10
3
作者 刘婧婷 郭继坤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324-1331,共8页
针对当前战区联合作战精确保障复杂体系的系统化建设需求及研究空白,结合最新发布的统一结构框架(unified architecture framework,UAF)方法特点,在分析精确保障体系构建机理及概念数据模型的基础上,遴选并扩充能够满足体系概念构想层... 针对当前战区联合作战精确保障复杂体系的系统化建设需求及研究空白,结合最新发布的统一结构框架(unified architecture framework,UAF)方法特点,在分析精确保障体系构建机理及概念数据模型的基础上,遴选并扩充能够满足体系概念构想层、逻辑运行层和物理实现层需求的视角模型。然后,通过对UAF相关元模型(domain metamodel,DMM)"裁剪+修改+融合"的方法构建各层次DMM。最后,提取并分析关键概念、关系达到对模型的统一认知,为精确保障体系模型设计构建及数据采集提供完整方法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区联合作战 精确保障体系 统一结构框架 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和熵权的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评价 被引量:4
4
作者 杨宇晨 《兵工自动化》 2020年第10期48-51,61,共5页
为降低多目标决策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带来的决策偏差,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引入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中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影响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各类因素,分别构设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和战场安全评价指标,建立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评价模型,... 为降低多目标决策过程中主观因素影响带来的决策偏差,将层次分析法和熵权引入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中进行评价。综合考虑影响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各类因素,分别构设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和战场安全评价指标,建立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对多个合理选址地域进行评价,得出各选址地域优劣,并通过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该方法可为部队进行后方指挥所选址决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后方指挥所 选址 决策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线性回归分析的陆军航空兵训练航材消耗预测 被引量:6
5
作者 李伟 肖书成 +1 位作者 王建华 佘扬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4期65-68,共4页
为提高陆航部队航材保障决策质量,对陆军航空兵训练航材消耗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以某陆军航空兵部队训练航材消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直升机航材消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变量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直升机航材消耗量的预测模型,应用... 为提高陆航部队航材保障决策质量,对陆军航空兵训练航材消耗情况进行预测分析。以某陆军航空兵部队训练航材消耗为主要研究对象,对直升机航材消耗的影响因素进行变量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建立直升机航材消耗量的预测模型,应用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参数,通过直升机训练中航材消耗的历史数据,对直升机训练中航材消耗量进行预测,实例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能较准确地预测直升机航材消耗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 航材 消耗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体系结构框架的精确保障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婧婷 郭继坤 邵芳 《火力与指挥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7-16,共10页
为适应现代战争精确保障呈现出的复杂体系特性,运用体系化的构建方法科学推动我军后勤转型。系统分析当前我军精确保障缺乏顶层性、系统化的不足及体系结构框架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体系结构框架技术提供体系构建的科学方法思路。在... 为适应现代战争精确保障呈现出的复杂体系特性,运用体系化的构建方法科学推动我军后勤转型。系统分析当前我军精确保障缺乏顶层性、系统化的不足及体系结构框架技术发展现状,提出了利用体系结构框架技术提供体系构建的科学方法思路。在全面分析利用体系结构框架技术构建精确保障体系,在方法维、表现维、逻辑维、数据维4个层面的机理适用性的基础上,完成体系可行性构建及动态执行验证分析。最后提出了未来我军针对精确保障体系的体系结构构建研究,应在微观要素关系、中观系统层次联系以及宏观体系演进发展等方面继续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确保障 体系 体系结构框架 顶层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主成分分析和三角模糊数的应急物资供应能力指标体系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健健 郭继坤 费青竹 《兵工自动化》 2023年第11期68-72,共5页
为深入研究应急物资供应能力内涵及变化演化规律,从功能、要素、系统等多维视角构建由指挥运筹能力、物资筹措能力、物资供应能力、信息管理能力4个维度构成的应急物资供应能力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和优化,利用三角... 为深入研究应急物资供应能力内涵及变化演化规律,从功能、要素、系统等多维视角构建由指挥运筹能力、物资筹措能力、物资供应能力、信息管理能力4个维度构成的应急物资供应能力体系;基于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体系进行约简和优化,利用三角模糊层次分析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结果表明,该体系可为应急物资供应能力的优化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成分分析 三角模糊数 应急物资供应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mart Client模式的战时信息通信装备区域保障系统设计
8
作者 张凯 姜楠 《现代电子技术》 2023年第5期1-4,共4页
由于信息通信装备的特殊性,战时有着严格的区域保障要求。为提高战时信息通信装备区域保障系统的综合能力,设计基于Smart Client模式的战时信息通信装备区域保障系统。基于Smart Client模式设计系统架构,在装备综合能力评估模块中构建... 由于信息通信装备的特殊性,战时有着严格的区域保障要求。为提高战时信息通信装备区域保障系统的综合能力,设计基于Smart Client模式的战时信息通信装备区域保障系统。基于Smart Client模式设计系统架构,在装备综合能力评估模块中构建战时信息通信装备综合能力评估模型。在故障预测诊断模块中,基于模拟退火粒子群算法与相关向量机建立信息通信装备的故障预测诊断模型。设计多个数据库表以存储各种系统数据,完成数据库模块的设计。系统测试结果表明,设计系统的查询反应时间低于2 000 ms,综合能力评估误差、装备区域故障预测诊断的RMSE均较低,可有效提高战时信息通信装备区域保障系统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时信息 通信装备 区域保障系统 Smart Client模式 能力评估模型 故障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纳米线负载RuO_(2)阳极制备及其氨氧化性能
9
作者 刘国华 李乾岗 +4 位作者 张彤彤 杜洪彪 仙光 曾凡刚 齐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6181-6193,共13页
为进一步提高氯介导的电化学高级氧化(Cl-EAO)脱氨效率,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TiO_(2)纳米线负载RuO_(2)阳极(TiO_(2)NBs-RuO_(2)),在考察其材料及电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条件对该阳极氨氧化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电子顺磁共振(EPR)... 为进一步提高氯介导的电化学高级氧化(Cl-EAO)脱氨效率,本研究制备了一种新型TiO_(2)纳米线负载RuO_(2)阳极(TiO_(2)NBs-RuO_(2)),在考察其材料及电化学性质的基础上,探讨了不同条件对该阳极氨氧化性能的影响,并结合电子顺磁共振(EPR)和自由基淬灭实验对氨氧化机理进行了探究.材料表征结果表明,RuO_(2)均匀的负载在了TiO_(2)纳米线的表面,形成了疏松多孔的稳定结构,纳米线直径在100nm以内.电化学表征结果表明,TiO_(2)NBs-RuO_(2)阳极能够抑制析氧反应从而提高析氯反应电流效率.TiO_(2)NBs-RuO_(2)阳极的氨氧化过程符合零级反应动力学特征,50min内氨氮去除效率可达99.6%以上,显著高于未改性的Ti-RuO_(2)阳极及TiO_(2)-RuO_(2)阳极,并且其氨氧化性能会随着初始氨氮浓度、初始氯浓度、初始pH值以及电流密度的增加而增加.机理探究结果表明ClO·在氨氮降解过程中发挥了最主要作用.此外,研究对比了最常见的商用Ti-RuO_(2)阳极,发现TiO_(2)NBs-RuO_(2)阳极较商用阳极氨氧化效率提高29.7%,且能耗比和硝态氮产率更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 活性氯 氯自由基 二氧化钛 电化学高级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适于高动态视频场景下的城市道路违停检测算法 被引量:3
10
作者 程梁华 黄瑞雪 沈鑫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0-198,共9页
日益突出的停车矛盾导致城市道路违停现象严重,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因此,及时有效地监测并处理违停事件对于保障城市交通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基于人工巡检和固定摄像头的违停监测方式存在效率低、监测范围受限等缺点,难以... 日益突出的停车矛盾导致城市道路违停现象严重,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安全隐患。因此,及时有效地监测并处理违停事件对于保障城市交通安全至关重要。然而,现有基于人工巡检和固定摄像头的违停监测方式存在效率低、监测范围受限等缺点,难以满足大规模城市违停监管的需求。群车感知作为一种新兴感知范式,通过激励用户在行车过程中采集道路视频并上传至云端进行监测,能为大规模、低成本的城市违停监管提供重要手段。然而车载视频场景十分复杂,这导致了车辆追踪目标的高丢失性和违停判断的高复杂性,给实现精准违停检测提出了严峻挑战。为应对上述挑战,提出适于高动态视频场景下的城市道路违停检测算法。具体地,首先通过对车载视频进行多车辆目标追踪,以跨视频帧追踪获取车辆图像信息;然后通过动态视觉测距将目标车辆图像信息转换为真实场景中的相对距离变化,并结合车间相互运动实现违停判断;最后,基于重庆市道路数据集对所提算法进行性能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违停车辆检测精度为87.1%,相比3种对比算法平均提高21.9%,且在不同违停场景下均表现出优异检测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违章停车检测 群车感知 车载视频 多目标追踪 动态视觉测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军确定物资运输投送优先级方法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朝阳 郭继坤 +1 位作者 乔林 宋振之 《兵工自动化》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7-81,共5页
为提升我军运输投送保障效率,构建符合国情军情的运输优先等级确定方法。在研究美军确定物资运输投送优先级方法步骤的基础上,分析确定物资运输投送优先级对于运输指挥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目前我军运输投送现状,提出建设信息化物资管理系... 为提升我军运输投送保障效率,构建符合国情军情的运输优先等级确定方法。在研究美军确定物资运输投送优先级方法步骤的基础上,分析确定物资运输投送优先级对于运输指挥的重要意义,并针对目前我军运输投送现状,提出建设信息化物资管理系统、成立专业化运输指挥机构、建立规范化运输定级机制3方面的建议。结果表明,该分析在构建具有我军特色的运输投送体系方面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军 运输投送 优先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gent-DEVS的应急物资保障多分辨率建模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曹琦 侯文华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65,共8页
多分辨率(Multi-resolution,MR)建模是复杂自适应系统建模和分布式仿真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分析多分辨率模型组织结构和演化方式的基础上,对Agent-DEVS规范进行扩展,加入多分辨率建模层级和相关元组,建立了MR-Agent-DEVS建模规范... 多分辨率(Multi-resolution,MR)建模是复杂自适应系统建模和分布式仿真发展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在分析多分辨率模型组织结构和演化方式的基础上,对Agent-DEVS规范进行扩展,加入多分辨率建模层级和相关元组,建立了MR-Agent-DEVS建模规范。将MR-Agent-DEVS引入应急物资保障的仿真建模,完成了耦合模型与仿真流程设计,以及成员模型与典型消息设计。实验结果表明:MR-Agent-DEVS模型能够仿真应急物资保障行为,较聚合解聚法、视点选择法而言,对分辨率控制的时效性更强,灵活性更大,一致性较好,更有利于降低系统负载;与Agent-DEVS模型相比,虽然多分辨率控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模型复杂度,但两者的执行效率基本相当,从而验证了MR-Agent-DEVS模型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分辨率 建模规范 应急管理 物资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绿色节能的智能网联电动车调度方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瑞 沈鑫 +1 位作者 万得胜 周恩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5-293,共9页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飞速发展,以智能化、网联化、节能化为特点的智能网联电动车具备群体智能的优点,适合执行大规模城市任务,被广泛用于智慧城市的社会服务建设中。为此,以智能网联电动车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电动车群体的城市任务调度问... 随着新能源电动车的飞速发展,以智能化、网联化、节能化为特点的智能网联电动车具备群体智能的优点,适合执行大规模城市任务,被广泛用于智慧城市的社会服务建设中。为此,以智能网联电动车为研究对象,重点研究电动车群体的城市任务调度问题,主要面临以下挑战:由于城市任务的分配策略与车辆个体执行任务的能力密切相关,在面向车辆群体制定派遣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车辆个体在其行驶轨迹上所产生的区域效益,以保证车辆在有限电量的约束条件下完成任务并顺利返回。因此,车辆群体派遣策略与车辆个体路径规划方案之间相互影响,是一个带权二分图匹配问题和旅行商问题紧耦合的NP-hard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提出了基于最大权值匹配的车辆派遣算法,首先采用贪心策略为单个车辆在子区域内选择任务路段;然后利用车辆行驶轨迹产生的区域效益,制定车辆与子区域的最优派遣策略,从而最大化区域效益总量。最后,基于四川省成都市238辆智能环卫车30天的作业数据集,对所提算法进行评估。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城市道路清扫率相比源数据方法、随机算法和不更新地图算法平均提升了1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网联电动车 智慧城市任务 电池电量 派遣策略 路径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设施选址问题研究综述 被引量:21
14
作者 曹琦 陈闻轩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26-37,共12页
合理的应急设施选址能够显著提高应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医疗、救灾和人道主义物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根据时效性和应用领域对应急设施进行分类,从不同设施种类的角度阐述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区别。按照基本选址问题、动态选址问... 合理的应急设施选址能够显著提高应急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在医疗、救灾和人道主义物流等领域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根据时效性和应用领域对应急设施进行分类,从不同设施种类的角度阐述国内外研究的主要区别。按照基本选址问题、动态选址问题、随机选址问题、鲁棒选址问题和其他选址问题5种类型论述应急设施选址模型的研究现状,从求解方式、优化算法、测试用例3个角度对模型优化求解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对应急设施选址问题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设施 选址问题 模型求解 优化求解 测试用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模型与优化综述 被引量:13
15
作者 曹琦 曹阳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416-2422,2430,共8页
抢险救灾行动的有效规划和调度在挽救人民群众生命和减轻财产损失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辅助决策者完成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围绕模型和优化两个关键点,分析了近年来应急物资配送车辆... 抢险救灾行动的有效规划和调度在挽救人民群众生命和减轻财产损失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和计算机仿真技术,辅助决策者完成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已成为学术界的共识。围绕模型和优化两个关键点,分析了近年来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的研究现状,归纳出了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模型的主要优化目标和影响因素,对比分析了多种优化算法的应用效果,提出了现有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研讨了应急物资配送车辆调度研究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急救援 物资配送 车辆调度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分支管道油气爆炸特性大涡模拟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冲 杜扬 +3 位作者 张培理 孟红 李舒 孙孝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34-138,共5页
为了研究油库常见的分支结构空间内发生油气爆炸时火焰和压力的传播特性,建立了基于WALE湍流模型及Zimont预混火焰模型的油气爆炸模型;模拟了6种不同分支管道结构空间内汽油/空气混合物爆炸发生发展过程;研究了分支管道数量及相对设置... 为了研究油库常见的分支结构空间内发生油气爆炸时火焰和压力的传播特性,建立了基于WALE湍流模型及Zimont预混火焰模型的油气爆炸模型;模拟了6种不同分支管道结构空间内汽油/空气混合物爆炸发生发展过程;研究了分支管道数量及相对设置位置对爆炸超压的影响规律,以及分支管道对火焰传播形态和速度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与前人相关实验规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分支管道对汽油/空气混合气预混爆炸具有明显的强化激励作用;火焰锋面传播经过分支管道时,经历规则—褶皱—规则的变化过程;主管道内火焰传播速度,在分支管道对流场的突扩作用和湍流作用的共同影响下呈震荡变化的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管道 油气 数值模拟 超压变化 火焰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双侧分支受限空间油气爆炸火焰行为与超压特性大涡模拟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冲 杜扬 +2 位作者 梁建军 张培理 孟红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83-92,共10页
为研究含分支结构狭长受限空间油气爆炸特性规律,基于大涡模拟WALE模型和Zimont预混火焰模型,对横截面为100 mm×100 mm的含双侧分支管道受限空间油气泄压爆炸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火焰形态、火焰传播速度和动态超压3个物理... 为研究含分支结构狭长受限空间油气爆炸特性规律,基于大涡模拟WALE模型和Zimont预混火焰模型,对横截面为100 mm×100 mm的含双侧分支管道受限空间油气泄压爆炸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通过对火焰形态、火焰传播速度和动态超压3个物理量的对比,验证了所建立模型对于含分支结构受限空间油气爆炸计算的适用性。基于数值模拟结果,对爆炸过程中的流场结构、火焰形态和超压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指出了"浪花状"火焰的形成原因。结果表明:(1)火焰传播进入分支管道前,在主管道和分支管道交界处会产生旋转方向相反的对称涡旋结构,并随着火焰传播不断向分支管道内部发展;(2)当火焰传播进入分支管道后,分支管道内部前期已建立流场决定了火焰的形态,火焰锋面在涡旋结构作用下呈"浪花状",此后火焰和流场相互影响,流场向湍流转捩,火焰锋面褶皱变形;(3)爆炸超压升压过程可划分为4个阶段,受到火焰锋面面积和分支管道泄压共同作用,表明爆炸流场、火焰行为和动态超压呈现出显著耦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结构 油气爆炸 流场特征 火焰行为 超压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HP的合成旅后装保障能力评估权重 被引量:9
18
作者 黄朝阳 郭继坤 +1 位作者 陈筱波 孟红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10期77-79,84,共4页
为提高评估标准制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合成旅后装保障能力权重。通过对陆军某训练基地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并区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后进行一致性检验。评估结果表明:现... 为提高评估标准制定的准确性和科学性,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合成旅后装保障能力权重。通过对陆军某训练基地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层次结构模型并区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构造判断矩阵后进行一致性检验。评估结果表明:现行评估体系中后装保障能力权重偏低,可为部队制定合成旅实兵演习检验评估标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旅 评估 权重 层次分析法 后装保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化保障旅支援保障能力评估 被引量:5
19
作者 魏供喜 吴家锋 +1 位作者 郭露 李士才 《兵工自动化》 2021年第10期80-84,共5页
为提升模块化保障旅的支援保障能力,建立一种能力评估模型。以模块化保障旅支援保障任务及实战需要为标准,结合演习演练中的实践经验,依据战时保障进程和影响保障能力因素,利用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模块化保障旅支援保障能... 为提升模块化保障旅的支援保障能力,建立一种能力评估模型。以模块化保障旅支援保障任务及实战需要为标准,结合演习演练中的实践经验,依据战时保障进程和影响保障能力因素,利用基于层次分析的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模块化保障旅支援保障能力进行评估。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定性、定量地发现模块化保障旅在建设和运用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其支援保障能力提升提供理论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块化 保障旅 支援保障能力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地协同移动群智感知研究综述 被引量:3
20
作者 程文辉 张乾元 +4 位作者 程梁华 向朝参 杨振东 沈鑫 张乃凡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242-249,共8页
移动群智感知是一种新兴的感知模式,通过复用现有大量空地移动感知资源,从而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的城市感知。因此,联合利用空地移动感知资源实现空地协同移动群智感知,对提高移动感知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 移动群智感知是一种新兴的感知模式,通过复用现有大量空地移动感知资源,从而实现低成本、大规模的城市感知。因此,联合利用空地移动感知资源实现空地协同移动群智感知,对提高移动感知资源的利用率,促进智慧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对近年来空地协同移动群智感知研究工作进行综述。首先介绍空地协同移动群智感知兴起的背景和发展现状;然后分别从基于地面移动设备和基于空中移动设备两个维度对现有的移动群智感知研究工作进行分析,总结当前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空地协同移动群智感知在跨平台的用户信息学习、跨空地的移动设备调度、跨任务的感知资源分配3个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群智感知 空地协同 智慧城市 智联网汽车 无人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