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早期胃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及幽门螺杆菌根除后异时性胃癌的发生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胡馨月 王斌 +3 位作者 王涛 刘凯军 文良志 陈东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4,共7页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众多研究表明根除HP对胃癌有预防作用,但早期胃癌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根除HP仍有2.7%~6.1%的患者可发生异时性胃癌(MGC),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HP根除后胃黏... 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的Ⅰ类致癌因子,与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众多研究表明根除HP对胃癌有预防作用,但早期胃癌行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后根除HP仍有2.7%~6.1%的患者可发生异时性胃癌(MGC),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本文从HP根除后胃黏膜萎缩及肠化生不能完全逆转、胃黏膜上皮细胞过度增殖及遗传异常累积、表观组稳态失衡、免疫微环境变化、胃黏膜干细胞异常、染色质可及性、染色体重塑改变等角度,阐述早期胃癌行ESD及HP根除后上述分子改变导致癌变的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黏膜剥离术 幽门螺杆菌 根除治疗 异时性胃癌 发生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神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47例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熙 徐瑜 +16 位作者 胡明冬 张西京 李维勤 曹国强 杨仕明 毛青 王斌 任小宝 谭虎 李力 王斌 王美菊 张文静 何晓丽 陈晓晓 李琦 徐迪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进一步优化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纳入湖北武汉火神山医院截至2020年3月11日8:00确诊并死亡的患者47例,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进一步优化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纳入湖北武汉火神山医院截至2020年3月11日8:00确诊并死亡的患者47例,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纳入患者均在武汉发病,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2.60±5.60) d,其中男性(68.1%)、非院内感染(91.5%)、老龄(>60岁,89.4%)患者居多,半数以上(51.1%)存在疑似/确诊患者接触史,70.2%的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29例(61.7%)发生多脏器衰竭(MOF),以心(51.1%)、肾(36.2%)衰竭多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等。74.5%的患者入院经初始氧疗后指氧饱和度≤93%。入院时的临床分型以重型(55.3%)和危重型(42.6%)为主,且前者院内生存期较后者长(P=0.02)。76.6%的患者最终行有创机械通气,其院内生存期较非有创机械通气者长(P<0.05)。结论本组死亡患者发病时间处于我国COVID-19流行病学发病曲线高峰,具有高龄、男性居多、多罹患慢性基础疾病等特点。死亡原因主要为COVID-19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同时伴以心、肾衰竭为主的MODS。疾病严重程度、有创机械通气与患者院内生存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死亡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特殊侧支循环的临床意义及诊治
3
作者 熊任芝 陈东风 崔红利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2155-2159,共5页
随着对门静脉高压症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检查手段的丰富和精细,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特殊侧支循环不断被发现和了解。因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治疗棘手、并发症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对其早期识别和诊断及制订合理有效的... 随着对门静脉高压症病理生理机制的深入认识以及检查手段的丰富和精细,门静脉高压症所致的特殊侧支循环不断被发现和了解。因其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治疗棘手、并发症严重、预后较差、病死率高,对其早期识别和诊断及制订合理有效的治疗方案是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将对门静脉高压症导致的特殊侧支循环从解剖结构、临床意义、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手段等方面进行总结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侧支循环 诊断 治疗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