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治疗决策旅程地图的研究
1
作者 李雪 秦林灿 +2 位作者 童博姗 唐棠 罗春梅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5,共6页
目的 基于旅程地图识别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治疗决策的多维需求,为满足该群体的决策需求提供借鉴。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7例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并绘制患者旅程地图。结果 ... 目的 基于旅程地图识别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治疗决策的多维需求,为满足该群体的决策需求提供借鉴。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7例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并绘制患者旅程地图。结果 按诊疗时间轴,从任务、触点、情绪和痛点4个维度将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的治疗决策需求归纳为健康意识薄弱、就诊选择困难、治疗方案理解困难、信息获取与甄别面临困难、治疗反应困扰等32条主题,其中就诊筛查期11条、治疗决策期11条、治疗期10条。结论 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治疗决策旅程复杂,其就诊选择、治疗决策、症状管理需求凸显。建议规范网络健康信息及开发医疗评价平台,构建以护士主导、家庭参与的网络交互式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应用电子患者报告结局系统实施智慧症状管理,以满足患者围治疗决策期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治疗决策 旅程地图 症状管理 健康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在癌症患者中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
2
作者 李雪 邱亚敏 罗春梅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1期53-61,共9页
目的探讨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在癌症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 目的探讨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在癌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搜集关于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在癌症患者中应用效果的研究,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至2023年4月30日。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4项随机对照试验研究,包括5040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癌症决策辅助工具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相关决策知识水平[SMD=0.52,95%CI(0.21,0.84),P=0.001],降低决策冲突[SMD=-0.31,95%CI(-0.53,-0.08),P=0.008],但对患者的治疗选择[SMD=1.09,95%CI(0.71,1.69),P=0.69]、决策后悔[SMD=0.07,95%CI(-0.06,0.21),P=0.30]、焦虑[SMD=0.05,95%CI(-0.08,0.19),P=0.46]、抑郁[SMD=0.09,95%CI(-0.06,0.24),P=0.24]无显著影响。结论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可以提高癌症患者相关决策知识水平,降低决策冲突,但对患者的治疗选择、决策后悔、焦虑、抑郁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患者决策辅助工具 医患共同决策 癌症 META分析 循证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T-MISS走向D-MISS——中国微创脊柱外科的发展与展望 被引量:15
3
作者 周跃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共6页
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在过去20年的历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观念和方式的转变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受益。然而,微创脊柱外科的探索和发展从未止步,中国微创技术外科正在积极寻求从传统脊柱微创技术(T-MISS)到数... 中国微创脊柱外科在过去20年的历程中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微创脊柱外科手术的观念和方式的转变给越来越多的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受益。然而,微创脊柱外科的探索和发展从未止步,中国微创技术外科正在积极寻求从传统脊柱微创技术(T-MISS)到数字脊柱微创技术(D-MISS)的跨越式发展。本研究简要回顾了中国微创脊柱外科技术20年来的发展历程以及代表性技术,同时对中国及世界微创脊柱外科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脊柱外科 传统脊柱微创技术 数字脊柱微创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变化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的关系及相关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4
作者 李媛媛 吴禹佳 郑玲玲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0期105-108,共4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该病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明确。已有研究表明,ADHD患儿的肠道菌群发生变化,异常的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代谢途径、迷走神经途径和...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和青少年时期常见的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多动、冲动和注意力不集中。该病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明确。已有研究表明,ADHD患儿的肠道菌群发生变化,异常的肠道菌群可能通过代谢途径、迷走神经途径和免疫途径调节ADHD患儿的中枢神经系统、胃肠生理、免疫状态,继而导致ADHD相关行为的发生。益生菌和饮食干预有望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治疗儿童ADH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肠道菌群 肠-脑轴 益生菌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士开展叙事护理培训的范围综述 被引量:7
5
作者 彭涛 何永琴 张玉梅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7期1026-1032,共7页
目的:检索国内外临床护士进行叙事护理培训相关研究,了解其培训现状及其培训效果评价,以期为今后建立临床护士叙事护理培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rksey and O’Malley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 目的:检索国内外临床护士进行叙事护理培训相关研究,了解其培训现状及其培训效果评价,以期为今后建立临床护士叙事护理培训体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Arksey and O’Malley范围综述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网、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并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由2名研究者独立提取叙事护理培训相关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及主题分析法对提取结果进行整理。结果:共纳入15篇研究,结果提示,叙事护理培训对象以护士团队为主,跨专业团队其次;培训时长差异较大,多集中于1~6个月;培训师资标准未统一,多数具备心理学及教育学资质;培训内容中叙事护理理论和实践并重;叙事护理培训效果评价方法包含量性评估及定性描述,着重评估护士叙事能力、人文素养、压力水平及专科知识掌握程度。结论:针对临床护士的叙事护理培训模式、方法等呈多样化,培训时长及师资尚无统一标准,未来应结合不同专科特点,利用多学科跨专业资源,构建具有专科特色的叙事护理团队培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护理 护士 培训 护理教育 范围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态锁定螺钉在肱骨干骨折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苏正兵 李杰 +4 位作者 代宇驰 罗刚 郝勇 张峡 周跃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7期631-635,共5页
目的:比较动态锁定螺钉与普通螺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4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物不同分为动态锁定螺钉内固定组(治疗组)和普通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 目的:比较动态锁定螺钉与普通螺钉在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8年10月诊治的46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物不同分为动态锁定螺钉内固定组(治疗组)和普通螺钉内固定组(对照组)。其中治疗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20~61(36.8±10.9)岁;对照组22例,男13例,女9例,年龄19~60(35.9±12.8)岁。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情况,并于术后3、9个月采用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和肘关节功能Mayo评分进行临床评价。结果:46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9~43(18.6±7.9)个月。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2±3.2)周,对照组为(15.6±4.7)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3个月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Mayo评分分别为(84.9±5.9)分、(81.8±6.7)分,对照组分别为(74.6±9.2)分、(71.5±10.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9个月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Mayo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桡神经麻痹1例;对照组延迟愈合1例,骨不连2例,断钉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动态锁定螺钉和普通螺钉均能有效治疗肱骨干骨折,前者在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具有优势,早期肩肘功能恢复更好,但此项技术在国内开展时间不长,还需进一步观察大样本的远期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病例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链非编码RNA在骨肉瘤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吴禹佳 李媛媛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6期96-99,共4页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骨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过在染色质结构、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lncRNA可通过Wnt/β-catenin、Notch、PI3K/AKT、Hedgehog等... 骨肉瘤是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群体的骨肿瘤,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长链非编码RNA(lncRNA)通过在染色质结构、转录和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在肿瘤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lncRNA可通过Wnt/β-catenin、Notch、PI3K/AKT、Hedgehog等信号通路参与骨肉瘤的发生、迁移、侵袭和化疗耐药性,从而调控肿瘤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等生物学功能,与骨肉瘤的发生发展、临床治疗和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在肿瘤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方面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长链非编码RNA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NOTCH信号通路 PI3K/AKT信号通路 HEDGEHOG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