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强度超声和不同辐照时间组合激励微泡空化对裸鼠肾癌移植瘤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娟 罗婷婷 +5 位作者 姚雷 马玉林 张帆 王文刚 王岳恒 剧红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4-470,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辐照时长下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对裸鼠肾癌移植瘤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BALB/c裸鼠30只,于腋下建立786-O人肾透明细胞癌肿瘤模型,根据空化治疗时间(T)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组(T=20 min)、B组(T=10 min)、C组(T=5 m... 目的探讨不同辐照时长下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对裸鼠肾癌移植瘤血流灌注的影响。方法选用雄性BALB/c裸鼠30只,于腋下建立786-O人肾透明细胞癌肿瘤模型,根据空化治疗时间(T)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A组(T=20 min)、B组(T=10 min)、C组(T=5 min),每组10只。于治疗前和治疗后即刻、4 h、6 h分别进行造影检查(CEUS)及微血流显像(MFI);组织学染色检测空化治疗结束后肿瘤微血管状态。结果与治疗前相比,A组治疗后即刻肿瘤内血流灌注增加,PI、AUC的值分别增长7.4%(P<0.05)、10.6%(P<0.05);治疗后4 h、6 h肿瘤血流灌注比治疗后即刻显著降低(均P<0.05)。B组结果显示,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 h与治疗后6 h的PI数值分别增长了8.1%、15.1%和3.1%,且相应的AUC数值增长率为18.7%、31.2%和9.3%。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各组PI、AUC值存在显著差异(均P<0.01),且组间两两比较PI、AUC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C组结果显示,治疗后即刻、治疗后4 h、6 h肿瘤内血流灌注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肿瘤内血流灌注PI、AUC值均显著减小,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FI显像各组视觉评分差异分析结果与造影分析结论一致。病理图显示:B组可见较明显的血管扩张,而C组可见管腔受压变窄、出血,微血管密度减低(P<0.01)。结论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治疗时间影响肿瘤血流灌注,在本研究中治疗时间为10 min时产生的血流增强效应最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气泡 786-O人肾透明细胞癌 微血流成像 血管组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脏原发性滑膜肉瘤超声表现1例
2
作者 邓娟 曾小科 左浩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7-368,共2页
病例男,56岁,1月前体检时发现心率慢,外院心电图检查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此后患者时感心悸、胸闷或胸部间断性针刺样疼痛,因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患者高血压病史7年,痛风病史6年。体格检查:心率48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 病例男,56岁,1月前体检时发现心率慢,外院心电图检查示“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此后患者时感心悸、胸闷或胸部间断性针刺样疼痛,因症状加重来我院就诊。患者高血压病史7年,痛风病史6年。体格检查:心率48次/min,律齐,心脏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动态心电图示:短暂性心室停搏,Ⅲ度房室传导阻滞。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房间隔右房面靠房室环处见一实性结节样稍低回声占位,大小约28 mm×20 mm,形态基本规则,无包膜,基底部宽与房间隔无界面,与冠状静脉窦及三尖瓣隔瓣边界清晰(图1),CDFI未见血流信号,心包腔未见积液;心脏各腔室大小及结构正常,各瓣膜开放正常,三尖瓣上见少量反流。超声心动图提示:房间隔右房面靠房室环处占位样病变,性质待定。遂行心脏超声造影检查:采取左室造影模式,经左肘静脉缓慢注射声诺维2 mL后再缓慢注入5 mL生理盐水,右心即时显影,注入造影剂后左心随即显影,显示该异常结构大小约33 mm×21 mm,与心肌同步灌注,目测灌注强度稍低于心肌,病变无明显包膜,与房间隔心肌融为一体(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瘤 滑膜 心脏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超声心动描记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肢端肥大症合并高血压、糖代谢异常患者的心脏超声改变研究
3
作者 李海艳 张玉玲 +2 位作者 袁德宇 沈如飞 徐亚丽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59,共5页
目的:探讨肢端肥大症合并高血压、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变。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至2021年8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和(或)糖代谢异常分为A组(无合并高血压和糖代谢异常... 目的:探讨肢端肥大症合并高血压、糖代谢异常患者的超声心动图改变。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4月至2021年8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确诊的肢端肥大症患者120例,根据是否合并高血压和(或)糖代谢异常分为A组(无合并高血压和糖代谢异常),B组(仅合并糖代谢异常),C组(仅合并高血压)和D组(同时合并高血压及糖代谢异常),比较各组超声心动图参数的差异,以分析肢端肥大症患者合并症对心脏结构及功能的影响。结果:各组右心超声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心超声参数结果显示:D组左心室质量指数、室间隔厚度明显高于A组、B组,二尖瓣口舒张充盈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比值(E/A)明显低于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组发生左心室肥厚、左心房扩大、左心室E/A比值异常的概率更高(OR=3.40,P=0.005;OR=4.14,P=0.009;OR=5.95,P<0.001)。结论:通过超声心动图能敏感发现且准确评估肢端肥大症合并高血压和(或)糖代谢异常的心脏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肢端肥大症 高血压 糖代谢异常 超声心动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4
作者 曾小科 刘原 +2 位作者 左浩 李泞珊 徐亚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2-427,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的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1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 目的构建并验证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的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1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制作列线图,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采用一致性指数评估模型区分度,采用校准图评估校准度。结果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支架再狭窄患者55例(36.7%)。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及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脑卒中史(OR=9.152,95%CI2.957~28.322)、慢性肾病(OR=14.639,95%CI 2.378~90.115)、纤维蛋白原浓度(OR=8.422,95%CI 3.139~22.594)、术前闭塞(OR=3.604,95%CI 1.446~8.981)和钙化斑块(OR=5.167,95%CI 2.044~13.059)是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1年发生支架再狭窄的最佳预测因子。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876(95%CI 0.812~0.939),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3.6%和70.9%,Brie分数为0.124,模型内部验证后的一致性指数为0.859。校准图显示理想概率曲线和实际概率曲线重合度较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与校准度较好,对于临床预测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发生支架再狭窄具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架 列线图表 风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诊断超声增强肿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疗效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5
作者 刘政 屠娟 +2 位作者 黄蕾丹 董小小 李泞珊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524-529,共6页
恶性实体肿瘤常对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产生治疗抵抗,严重影响治疗疗效。利用低强度超声增强肿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一直是超声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热点。采用诊断级的低强度超声增强肿瘤放化疗,具有精准影像引导、无创安全、临床转化快等特点... 恶性实体肿瘤常对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产生治疗抵抗,严重影响治疗疗效。利用低强度超声增强肿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一直是超声医学领域的基础研究热点。采用诊断级的低强度超声增强肿瘤放化疗,具有精准影像引导、无创安全、临床转化快等特点。本文综述了诊断超声治疗的声孔效应机制,介绍了相关的超声肿瘤血流增强效应、超声增强肿瘤放化疗和免疫治疗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超声治疗安全性和超声诊断仪的治疗改进方法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微泡 肿瘤 化疗 放疗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机械指数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对裸鼠胰腺癌移植瘤化疗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冯爽 乔伟 +3 位作者 益磋 朱琼 李佩倞 刘政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07-111,共5页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指数(MI)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对裸鼠人胰腺癌荷瘤模型肿瘤局部血流及化疗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经裸鼠双侧后腿注射肿瘤细胞,建立裸鼠人胰腺癌荷瘤模型33只,随机分为A、B、C组,行超声造影、化疗药物注射及超声辐照/假照。... 目的探讨不同机械指数(MI)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对裸鼠人胰腺癌荷瘤模型肿瘤局部血流及化疗药物浓度的影响。方法经裸鼠双侧后腿注射肿瘤细胞,建立裸鼠人胰腺癌荷瘤模型33只,随机分为A、B、C组,行超声造影、化疗药物注射及超声辐照/假照。随机选取荷瘤裸鼠一侧后腿为治疗侧(超声辐照),另一侧为对照侧(超声假照)。辐照/假照前后均行超声造影,获得时间-强度曲线,峰值强度(PI)及AUC。于超声辐照/假照前经尾静脉注射阿霉素(DOX),并于超声辐照/假照过程中实时推注微泡;A、B、C组治疗侧超声辐照的MI分别为0.3、0.7、1.1。超声辐照/假照后,行DOX药物浓度检测及组织病理检查。并于超声辐照/假照前,测定不同MI对应的峰值负压范围。结果 A组治疗侧DOX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对照侧[(1.45±0.53)μg/g vs(1.07±0.46)μg/g;t=-5.163,P=0.001]。B组及C组中,治疗侧与对照侧药物浓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Z=-0.297、-0.357,P=0.766、0.721)。超声造影定量分析显示,除B组对照侧PI、B组及C组对照侧AUC外,超声辐照/假照后各组中治疗侧及对照侧均较超声辐照/假照前PI均升高、AUC均增大(P均<0.05)。各组对照侧与治疗侧肿瘤组织病理表现相似,未见明显出血及细胞肿胀。MI为0.3(A组)、0.7(B组)、1.1(C组)时,对应的实测峰值负压范围分别为0.81~0.83MPa、0.96~1.32 MPa和2.29~2.53 MPa。结论 MI为0.3的诊断超声联合微泡可增强肿瘤局部血流灌注,促进人胰腺癌荷瘤裸鼠肿瘤局部化疗药物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药物治疗 超声检查 微泡 小鼠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超声脉冲宽度和脉冲重复频率组合激励微泡空化对肿瘤血流灌注及释药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白露华 罗婷婷 +2 位作者 唐家伟 唐君辉 刘政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35-942,共8页
目的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ex,MI)和占空比固定时,探讨超声不同脉冲宽度(pulse length,PL)和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组合激励微泡空化(ultrasound stimulated microbubble,USMB)对C57BL/6小鼠肿瘤组织血流灌注... 目的机械指数(mechanical index,MI)和占空比固定时,探讨超声不同脉冲宽度(pulse length,PL)和脉冲重复频率(pulse repetition frequency,PRF)组合激励微泡空化(ultrasound stimulated microbubble,USMB)对C57BL/6小鼠肿瘤组织血流灌注和化疗药物释放的影响。方法健康6~8周龄雌性C57BL/6荷瘤小鼠24只,体质量(17.74±0.43)g,随机分为3组(n=8):对照组(A组,超声假照),PL3.0+PRF2000+DOX组(B组,较高PRF较低PL超声辐照),PL34.5+PRF200+DOX(C组,较高PL较低PRF超声辐照)。USMB治疗前后分别进行超声造影(contrast-enhanced ultrasound,CEUS),比较各组肿瘤峰值强度(peak intensity,PI)、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和肿瘤血流灌注面积百分比。治疗后缓慢推注阿霉素(doxorubicin,DOX),检测肿瘤组织中DOX药物浓度;病理切片观察小鼠肿瘤组织微结构。结果治疗后,A组的PI、AUC值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别(P>0.05);B组的PI、AUC值较治疗前分别增加19.3%、18.0%(P<0.05);C组的PI、AUC值较治疗前分别减少16.0%、15.8%(P<0.05)。治疗后,A组的肿瘤灌注面积较治疗前无显著差别(P>0.05);B组的肿瘤灌注面积较治疗前增加21.0%(P<0.05);C组的肿瘤灌注面积较治疗前减少8.2%(P<0.05)。高效液相分析发现B组DOX药物浓度分别是A组的5.0倍和C组的4.8倍(P<0.05);A组和C组DOX药物浓度无显著差别(P>0.05)。病理结果发现A组和B组肿瘤组织微血管呈轻度和中度扩张,而C组肿瘤微血管破裂出血。结论在相同的MI和相似占空比条件下,较低脉冲宽度和较高脉冲重复频率超声组合激励微泡空化可增强肿瘤血供、促进化疗药物释放;较高脉冲宽度和较低脉冲重复频率超声组合可阻断肿瘤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激励微泡空化 脉冲宽度 脉冲重复频率 肿瘤灌注 阿霉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空化联合恩度抑制大鼠Walker-256肿瘤血管新生 被引量:3
8
作者 余堰澜 乔伟 +3 位作者 冯爽 黄蕾丹 张毅 刘政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观察微泡增强超声空化毁损肿瘤微血管联合恩度对肿瘤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于单侧大腿内侧皮下种植Walker-256肿瘤,随机均分为超声空化联合恩度组(A组)、恩度组(B组)、超声空化组(C组)和超声假照组(D组),每... 目的观察微泡增强超声空化毁损肿瘤微血管联合恩度对肿瘤血管新生的抑制作用。方法对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于单侧大腿内侧皮下种植Walker-256肿瘤,随机均分为超声空化联合恩度组(A组)、恩度组(B组)、超声空化组(C组)和超声假照组(D组),每组10只,每天1次、连续给予相应干预3天;干预前、干预后1天和4天分别行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CEUS)检查。之后获取肿瘤组织,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定微血管密度(MVD)。比较各组造影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肿瘤体积及MVD。结果干预后1天,CEUS中A组PI和AUC值明显低于其余各组(P均<0.05),B组和C组则低于D组(P均<0.05);干预后4天,各组中A组PI和AUC值仍最低(P均<0.05),B组仍显著低于D组(P<0.05)。干预后1天,A组肿瘤体积(1.94±0.64)cm^3最低,B组、C组均低于D组(P均<0.05)。干预后4天,A组肿瘤体积(5.25±1.74)cm^3仍为各组中最低(P均<0.05)。各组MVD存在差异(F=30.121,P<0.001)。A组(18.33±3.10)、B组(24.17±2.16)MVD明显低于C组(30.43±4.17)和D组(31.57±1.74)(P均<0.05)。结论微泡超声空化联合恩度治疗可显著减少肿瘤血流灌注,从而抑制大鼠Walker-256肿瘤新生血管生成及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空化 微泡 血管生成 大鼠 WALKER-25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腹部肿瘤临床表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邓曦 蒋沅洁 龚金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178-179,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腹部肿瘤临床表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对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腹部肿瘤患者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仔细记录小儿的年龄分布、腹部肿瘤的类型... 目的观察小儿腹部肿瘤临床表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方法对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腹部肿瘤患者40例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进行二维超声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诊断,仔细记录小儿的年龄分布、腹部肿瘤的类型、临床表现,比较分析彩色多普勒超声与二维超声检查的准确率。结果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腹膜后畸胎瘤以及肝母细胞瘤的发病有依次降低的趋势;不同的肿瘤类型,其发病年龄也存在差异。不同的小儿腹部肿瘤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其中肝母细胞瘤的主要临床症状为腹部肿块;神经母细胞瘤的主要临床针状是腹部肿块、发热以及腹痛腹胀;腹膜后畸胎瘤的主要临床表现为腹部肿块、腹胀、发热;肾母细胞瘤的主要临床表现有腹部肿块与血尿。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正确率92.50%明显高于二维超声的诊断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部肿瘤的类型各异,其临床表现也存在差异,采取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小儿腹部肿瘤,其诊断准确率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二维超声 小儿腹部肿瘤 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经导管封堵术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左浩 黄月 +2 位作者 管雪 徐亚丽 曾百祎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56-60,共5页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经导管封堵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胸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80例为研究组,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112例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对... 目的:对比超声心动图引导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与经导管封堵术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经胸微创封堵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80例为研究组,经导管房间隔缺损封堵112例为对照组,采用统计学方法对2组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封堵成功79例,失败1例,成功率98.8%;对照组封堵成功109例,失败3例,成功率97.3%。研究组术后有3例残留少量心包积液,其余无其他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发现1例股静脉血栓,1例穿刺处血肿,5例少量心包积液。所有病例随访1年,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的右房横径、右室横径及肺动脉直径均较术前明显缩小,三尖瓣反流面积减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使用的封堵器大小与超声心动图评价的ASD最大径呈正相关(r=0.940,P<0.01),对照组使用的封堵器大小与超声心动图筛选的ASD最大径亦呈正相关(r=0.928,P<0.01),研究组的相关性略高于对照组。结论:经胸微创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房间隔缺损成功率高,并发症少,治疗效果不亚于经导管封堵术,有重要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心动图 房间隔缺损 微创封堵术 经导管封堵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超声心动图及组织多普勒检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右心负荷的变化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春 龚金玲 +3 位作者 荣亚妮 龚思铭 孙思 夏红梅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61-262,共2页
目的 探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患者右心负荷的变化并探究二维超声心动图与组织多普勒检测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80例患者,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心... 目的 探究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后患者右心负荷的变化并探究二维超声心动图与组织多普勒检测所具有的临床价值.方法 择取2014年12月—2016年12月期间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进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80例患者,使用二维超声心动图对右心房与右心室的大小进行测量,使用组织多普勒对右心室的基底部中部收缩期运动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以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进行检测.结果 术前和术后比较,患者在右心房长径和横径、右心室长径和横径、前后径和横截面积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同时其术后的右心室基底部中部收缩期运动速度、舒张早期运动速度以及舒张晚期运动速度均要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二维超声心动图与组织多普勒可以用于检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前与术后患者的右心负荷变化,协助临床采取最适宜的治疗方案,为患者开展有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检测 房间隔缺损封堵 右心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评估CAP的稳定性与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被引量:5
12
作者 蒋沅洁 邓曦 +1 位作者 廖依依 龚金玲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2020年第11期779-78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的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及CAP不稳定性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AC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 目的:探讨超声评估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CAP)的稳定性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相关性及CAP不稳定性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9月收治的ACI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患者CAP,根据斑块回声的特点将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n=27)和稳定斑块组(n=33),同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NIHSS评分、发病后90d mRS评分。对ACI患者CAP稳定性程度与NIHSS、mRS评分之间进行Pearson秩相关性分析。应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模型分析影响CAP不稳定性发生的的危险因素。结果:不稳定斑块组NIHSS.mRS评分高于稳定斑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稳定斑块组两组NIHSS.mR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ACI患者CAP稳定性程度与NIHSS、mRS评分之间进行Pearson秩相关性分析,CAP稳定性程度与急性脑梗死患者NIHSS、mRS评分之间呈负相关(P<0.05)。CAP稳定性越差,患者NIHSS、mRS评分越高;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年龄、吸烟、apoB为ACI患者CAP不稳定性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ACI患者CAP稳定性越差,患者病情越严重,预后越差。年龄、吸烟、apoB为ACI患者CAP不稳定性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硬化 脑梗塞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再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效果比较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荣亚妮 龚金玲 +2 位作者 廖依依 张洁 卓忠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415-416,共2页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再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对照组(再改良塞丁... 目的对比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再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3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PICC置管患者,根据置管方法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与对照组(再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各50例。分别准备两种穿刺方法所需物品,并选择较好的穿刺部位与血管,实施穿刺。结果观察组穿刺效果、舒适度评价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PICC置管技术的穿刺成功率、置管成功率、舒适度等均优于再改良塞丁格PICC置管技术,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CC置管 超声引导 效果比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复发性肝癌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孙思 李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182-183,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沙坪坝区新桥正街新桥医院在2015年间收治的32例合并肝硬化的复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均分为化疗组(n=16)和超声组(n=16),化疗组... 目的探讨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沙坪坝区新桥正街新桥医院在2015年间收治的32例合并肝硬化的复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均分为化疗组(n=16)和超声组(n=16),化疗组患者接受肝动脉栓塞化疗治疗,超声组患者接受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术后的生存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超声组患者临床疗效好于化疗组,术后6、12个月生存率高于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化疗组(P<0.05)。结论超声介入无水乙醇量化治疗合并肝硬化的复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效果好,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肝肿瘤 乙醇 超声检查 介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邓曦 蒋沅洁 龚金玲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255-256,共2页
目的 探究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88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血管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观察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经血管超... 目的 探究血管超声检查在PICC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期间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PICC置管患者88例作为本次临床观察的对象,所有患者均实施血管超声引导下的PICC置管,观察实际应用效果.结果 经血管超声检查评估,88例PICC置管患者的血管状况:0级40例,45.45%;Ⅰ级22例,25.00%;Ⅱ级血管21例,23.86%;Ⅲ级5例,5.68%;在穿刺完成阶段,利用超声引导发现7例患者存在导管初步异位,为7.95%,在超声引导下立即纠正,在之后的治疗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导管异位;PICC置管成功88例,成功率为100.00%,其中75例患者均为1次穿刺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为85.23%,13例患者为2次穿刺成功,为14.77%.结论 血管超声在PICC置管中应用效果显著,能够协助操作者评估患者的实际静脉血管状况,引导穿刺顺利进行,并且初步排查导管异位,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超声 PICC置管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2
16
作者 赵雪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417-418,共2页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74个病灶。实施超声造影技术检查,观察治疗2个月后病灶灭活情况以及未...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6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共有74个病灶。实施超声造影技术检查,观察治疗2个月后病灶灭活情况以及未完全灭活病灶情况。结果治疗2个月后,74个病灶,有32个病灶没有发出增强信号,42个病灶信号增强。治疗前未完全灭活病灶的增强时间、强度、曲线下面积高于治疗后(P<0.05)。结论超声造影应用于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的检查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超声检查 介入性 造影剂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床护理中术中腔内超声探头消毒方法的对照分析
17
作者 廖依依 荣亚妮 刘政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B12期315-316,共2页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术中腔内超声探头采用邻苯二甲醛浸泡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送至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92件腔内超声探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6件。对照组采用戊二醛浸泡... 目的探讨在临床护理过程中对术中腔内超声探头采用邻苯二甲醛浸泡消毒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送至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192件腔内超声探头,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96件。对照组采用戊二醛浸泡的消毒方法,研究组采用邻苯二甲醛浸泡的消毒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消毒效果,包括洗涤合格率、器械发放率、包装合格率、消毒时间、保存时间、灭菌时间、器械感染率以及呼吸道刺激率。结果研究组洗涤合格率、器械发放率、包装合格率均高于对照组(χ~2=9.443、4.696、8.348,P<0.05)。研究组消毒时间、保存时间、灭菌时间均短于对照组(t=27.564、142.484、26.494,P<0.05)。研究组器械感染率、呼吸道刺激率均低于对照组(χ~2=5.712、4.696,P<0.05)。结论对腔内超声探头行邻苯二甲醛浸泡的消毒方法,能够降低器械的感染率,改善了腔内超声探头的供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护理研究 消毒 邻苯二甲醛 腔内超声检查 腔内超声探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