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内与肠外营养的博弈与协同:神经外科重症病人营养支持策略再审视
1
作者 张晓青 杨辉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5-141,共7页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外伤、严重的脑卒中、颅内肿瘤等病理状态需收治于神经外科监护单元(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危重群体。此类病人除具备其他重症病人普遍存在的代谢亢进、负氮平衡、免... 神经外科重症病人是指由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脑外伤、严重的脑卒中、颅内肿瘤等病理状态需收治于神经外科监护单元(neurosurgic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的危重群体。此类病人除具备其他重症病人普遍存在的代谢亢进、负氮平衡、免疫抑制等共同特点外,还具有以下特点:(1)多数呈现程度不一的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及运动功能受损;(2)代谢率更高,营养需求大;(3)部分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必须气管插管、气管切开进行机械通气;(4)内分泌功能紊乱较为常见;(5)部分病人合并应激性胃肠道功能异常;(6)多数情况下存在有待愈合的伤口;(7)通常合并多种基础性病症,例如糖尿病、高脂血症等[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重症 肠内营养治疗 肠外营养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缩减方案的制定与应用 被引量:20
2
作者 蒲萍 吴沈 +1 位作者 张小凤 柯燕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40-43,共4页
目的探讨身体约束缩减方案在神经外科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ICU住院的263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31例、干预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约束管理,干预组制定约束缩减方案,用于患者身体约束中。结果干预组身体约束率、约束... 目的探讨身体约束缩减方案在神经外科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神经外科ICU住院的263例患者按时间段分为对照组131例、干预组13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约束管理,干预组制定约束缩减方案,用于患者身体约束中。结果干预组身体约束率、约束致皮肤受损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非计划性拔管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约束缩减方案的应用有效降低了神经外科ICU患者身体约束率及由此所致皮肤受损率,有利于患者自主活动和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外科 ICU 危重患者 身体约束 缩减方案 制定 实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尼泊苷动脉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在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胡丹 裴玉春 +1 位作者 张希 周昌龙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5-339,共5页
目的:探索替尼泊苷超选动脉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在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9例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7例(替尼泊苷动脉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和对照组42例(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 目的:探索替尼泊苷超选动脉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在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治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9例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试验组37例(替尼泊苷动脉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和对照组42例(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胶质瘤维持治疗后的客观缓解率、疾病控制率及不良反应率,评估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基因启动子甲基化状态对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的影响。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缓解率分别为43.2%和21.4%(P=0.038),疾病控制率分别为78.4%和54.8%(P=0.027)。试验组在轻度消化道反应(P=0.044)、头痛(P=0.044)及白细胞减少(P=0.026)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年龄小于60岁人群的疾病控制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结论:在高级别脑胶质瘤维持治疗中,替尼泊苷超选动脉化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疗效优于贝伐珠单抗单药治疗,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替尼泊苷 贝伐珠单抗 复发高级别脑胶质瘤 治疗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胶质瘤术中荧光剂的临床应用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陈泽波 吕胜青 +2 位作者 范宏军 朱潇鹏 韩德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97-100,共4页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预后不良,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目前已证实,在安全范围内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荧光引导技术(fluorescence guided technique,FGT)是利用荧光成像... 脑胶质瘤是中枢神经系统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预后不良,致残率和死亡率高。目前已证实,在安全范围内提高肿瘤的切除程度,有利于延长患者的生存期、改善患者预后。荧光引导技术(fluorescence guided technique,FGT)是利用荧光成像试剂实现术中脑胶质瘤边缘的可视化,从而辅助术者在安全范围内更精准地切除肿瘤。目前运用于临床的荧光成像试剂有荧光素钠(sodium fluorescein,SF)、5-氨基乙酰丙酸(5-aminolevulinic acid,5-ALA)、吲哚菁绿(indocyanine green,ICG)、金丝桃素、他拉泊芬钠(talaporfin sodium,TPS);也有大量的新型荧光试剂在进行积极的临床或临床前实验。本文将对脑胶质瘤的术中荧光成像剂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荧光素钠 5-氨基乙酰丙酸 吲哚菁绿 金丝桃素 他拉泊芬钠 新型荧光试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负压吸引式牙刷口腔护理效果的Meta分析 被引量:22
5
作者 蒲萍 关甜晶 +4 位作者 赵红 李育祝 蒋玲玲 汤晓琴 张浩月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4-67,共4页
目的评价负压吸引式牙刷口腔护理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使用负压吸引式牙刷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评价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 目的评价负压吸引式牙刷口腔护理用于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效果。方法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使用负压吸引式牙刷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资料进行提取、评价后,应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23篇文献,包括4 500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经口气管插管患者使用负压吸引式牙刷进行口腔护理,可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和口腔并发症发生率,减少口腔内污物残留和口腔异味(均P<0.01)。结论对经口气管插管患者采用负压吸引式牙刷行口腔护理,可提高口腔护理效果,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及口腔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 口腔护理 牙刷 负压吸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口腔异味 并发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序化镇痛镇静调控方案在NICU术后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6
作者 蒲萍 吴沈 +1 位作者 马丽萍 柯燕燕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9-22,共4页
目的探讨以镇静目标为导向的程序化镇痛镇静调控方案在N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住NICU的156例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80例、干预组7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镇静管理;干预组成立医护合作管理小组,制定并实施程序化镇痛镇... 目的探讨以镇静目标为导向的程序化镇痛镇静调控方案在NICU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住NICU的156例手术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80例、干预组7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镇痛镇静管理;干预组成立医护合作管理小组,制定并实施程序化镇痛镇静调控方案。结果干预组患者ICU住院天数及镇痛镇静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镇痛镇静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以镇静目标为导向的程序化镇痛镇静调控方案可有效降低镇痛镇静相关的不良事件发生率,缩短患者NICU住院时间,提高医护对镇痛镇静的满意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 镇痛 镇静 程序化调控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IGF-1及生长激素检测水平对内分泌相关疾病的评估价值研究进展 被引量:7
7
作者 沈如飞 田野 +2 位作者 杨辉 郑宏庭 隆敏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1159-1167,共9页
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其相关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和生长激素缺乏症)可导致继发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增高。临床上,血清GH、IGF-1的测定与监测是此类疾病... 生长激素(GH)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是人体内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其相关疾病(如肢端肥大症和生长激素缺乏症)可导致继发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增高。临床上,血清GH、IGF-1的测定与监测是此类疾病诊断、评估疗效以及制定后续治疗方案的重要手段,受到临床医师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虽然大多数情况下血清GH、IGF-1水平是一致的,但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血清GH与IGF-1结果可出现不合理甚至矛盾的情况。在血清GH和IGF-1水平不一致的情况下,用于评估疾病状态及控制程度的可靠生化标准目前存在争议,对其进行合理解释也是一个临床难题。本文针对血清GH及IGF-1的检测方法、生理病理状态、药物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阐述,提出临床上需要仔细梳理可能导致不合理结果的因素,以期更准确地判断检测结果并对相关疾病进行恰当的诊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激素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泌乳素腺瘤肿瘤生物学行为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张源 李松 杨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36-1041,共6页
泌乳素腺瘤占所有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32%~66%,大多数泌乳素腺瘤属于良性肿瘤,且女性常见。然而,男性泌乳素腺瘤更具有进袭性,主要表现在术后反复复发、多巴胺激动剂耐药和放疗后肿瘤进展,以及更易发生垂体癌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 泌乳素腺瘤占所有垂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32%~66%,大多数泌乳素腺瘤属于良性肿瘤,且女性常见。然而,男性泌乳素腺瘤更具有进袭性,主要表现在术后反复复发、多巴胺激动剂耐药和放疗后肿瘤进展,以及更易发生垂体癌变。本文综述了近年来有关男性泌乳素腺瘤在肿瘤生物学特性方面的文献。文献表明,芳香化酶、SF3B1基因突变、E-钙黏蛋白/β-连环蛋白复合体受损、转化生长因子β1系统、特定基因和不稳定基因组的表达通过不同信号通路直接或间接导致男性泌乳素腺瘤在细胞增殖、上皮间充质转化、血管生成和对多巴胺激动剂抵抗等方面较女性泌乳素腺瘤具有独特的特征。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进一步阐明男性泌乳素腺瘤进袭性的深层机制,将为有效的靶向治疗提供更全面、精准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袭性 泌乳素腺瘤 男性 多巴胺激动剂 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