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黎扬
薛思宏
罗兰霞
张懿
-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风湿免疫科
-
出处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S1期111-112,共2页
-
文摘
目的 通过研究生物制剂在风湿免疫疾病治疗中的作用,从而发现其临床应用价值,为临床工作服务.方法 选取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于2016年6月—2017年6月住院治疗的30例被诊断为风湿免疫病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5例.治疗组采用相应的生物制剂类药物进行靶向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结果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3.3%,显著高于对照组(7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生物制剂能够更好的治疗风湿免疫性疾病,具有更高的针对性和靶向性,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和延缓患者的病情,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少患者的痛苦.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关键词
生物制剂
风湿免疫疾病
风湿免疫治疗
-
分类号
R593.21
[医药卫生—内科学]
-
-
题名环状弹性纤维溶解性巨细胞肉芽肿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诸蓉
阎衡
周春丽
周源
李雪娇
向莎
王儒鹏
-
机构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风湿免疫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74-475,共2页
-
文摘
1病历摘要患者女,60岁。因腹部及臀部红斑脱屑伴瘙痒半年,于2019年4月24日来我科门诊就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右下腹出现片状红斑,表面有少量鳞屑,伴有轻度瘙痒,5月初红斑发展至腹部左侧及臀部,搔抓后脱屑明显,无疼痛、发热及口腔溃疡,发病后未诊治。体格检查:生命体征平稳,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增大,心肺腹正常。皮肤科检查:下腹部及臀部上方散在分布片状环形红斑,淡红色,境界清楚,表面白色领圈样脱屑,中央色泽较淡(图1),边缘无隆起,无水疱及脓疱,无糜烂及渗出。既往史:糖尿病1年余,血糖控制欠佳。
-
关键词
巨细胞肉芽肿
纤维溶解性
弹性
环状
-
分类号
R758.69
[医药卫生—皮肤病学与性病学]
-
-
题名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谭竞宜
何威
周春丽
王儒鹏
-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风湿免疫科
-
出处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62-665,共4页
-
文摘
报告1例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男,48岁。因面、颈部红斑2年,发热、气促及结膜充血3个月就诊。皮肤科检查:双眼睑水肿;双颊部对称性淡红斑伴毛细血管扩张,眶周、鼻唇沟无受累;颈部、颈前"V"字区弥漫性片状红斑,境界清楚,压之缓慢褪色,无浸润感;双上肢散在不规则淡红斑,双手指间关节处隐约有淡红斑,无浸润感。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真皮及皮下组织血管腔内见异形淋巴样细胞。免疫组化:CD20、CD45、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2、Bcl-6、CD79a、配对盒子基因(PAX)5及多发性骨髓瘤癌基因(MUM)1均(+),增殖核抗原(Ki-67)(90%+),CD5(弱+),C-myc(约20%弱+),CD3、细胞角蛋白(CK)、CD10、D型细胞周期蛋白1(Cyclin D1)、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TdT)、半乳糖凝集素(Gal)-3、髓过氧化物酶(MPO)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均(-)。诊断: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
关键词
血管内大B细胞淋巴瘤
-
Keywords
intravascular large B cell lymphoma
-
分类号
R733
[医药卫生—肿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