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合并卒中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冯丹 谢乐星 高飞 《中国卒中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301-1307,共7页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transthyretin c ardiac a myloidosis,ATTR-CA)是一种少见的致死性心肌病,其由错误折叠的转甲状腺素蛋白在心肌间质沉积所致。ATTR-CA常合并心房颤动及心内血栓形成,可引发心源性脑栓塞。此外,异常转甲状... 转甲状腺素蛋白心脏淀粉样变(transthyretin c ardiac a myloidosis,ATTR-CA)是一种少见的致死性心肌病,其由错误折叠的转甲状腺素蛋白在心肌间质沉积所致。ATTR-CA常合并心房颤动及心内血栓形成,可引发心源性脑栓塞。此外,异常转甲状腺素蛋白可沉积于软脑膜微小血管壁,导致脑血管淀粉样变性,进而引发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梗死。本文报道1例以急性多发性脑梗死为表现的ATTR-CA患者,其在诊治期间反复发生脑梗死并发出血,病因考虑为软脑膜微小血管转甲状腺素蛋白淀粉样变。本文结合文献综述,介绍ATTR-CA合并卒中的可能机制、临床特点,以及治疗及转归,以期为此类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甲状腺素蛋白 心脏淀粉样变 脑梗死 脑出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火神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肺炎47例死亡病例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15
2
作者 刘熙 徐瑜 +16 位作者 胡明冬 张西京 李维勤 曹国强 杨仕明 毛青 王斌 任小宝 谭虎 李力 王斌 王美菊 张文静 何晓丽 陈晓晓 李琦 徐迪雄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475-480,共6页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进一步优化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纳入湖北武汉火神山医院截至2020年3月11日8:00确诊并死亡的患者47例,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死亡病例的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征,为进一步优化重型、危重型COVID-19患者的诊疗策略提供依据。方法纳入湖北武汉火神山医院截至2020年3月11日8:00确诊并死亡的患者47例,对其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特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纳入患者均在武汉发病,发病到入院时间为(12.60±5.60) d,其中男性(68.1%)、非院内感染(91.5%)、老龄(>60岁,89.4%)患者居多,半数以上(51.1%)存在疑似/确诊患者接触史,70.2%的患者合并慢性基础疾病。29例(61.7%)发生多脏器衰竭(MOF),以心(51.1%)、肾(36.2%)衰竭多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呼吸困难、乏力等。74.5%的患者入院经初始氧疗后指氧饱和度≤93%。入院时的临床分型以重型(55.3%)和危重型(42.6%)为主,且前者院内生存期较后者长(P=0.02)。76.6%的患者最终行有创机械通气,其院内生存期较非有创机械通气者长(P<0.05)。结论本组死亡患者发病时间处于我国COVID-19流行病学发病曲线高峰,具有高龄、男性居多、多罹患慢性基础疾病等特点。死亡原因主要为COVID-19引起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同时伴以心、肾衰竭为主的MODS。疾病严重程度、有创机械通气与患者院内生存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死亡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匹伐他汀纳米微球促进损伤血管有效再内皮化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刘焕云 谢红梅 +2 位作者 黄志梅 邓梦杨 王玉清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61-65,共5页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纳米微球修饰内皮祖细胞对损伤血管再内皮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内吞匹伐他汀纳米微球的内皮祖细胞,移植至鼠颈动脉损伤模型,CCK-8检测损伤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情况,1周后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再内皮化,2周后H... 目的:探讨匹伐他汀纳米微球修饰内皮祖细胞对损伤血管再内皮化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培养内吞匹伐他汀纳米微球的内皮祖细胞,移植至鼠颈动脉损伤模型,CCK-8检测损伤血管中膜平滑肌细胞增殖情况,1周后伊文思蓝染色观察血管再内皮化,2周后HE染色观察损伤血管新内膜增生。结果:内吞匹伐他汀纳米微球的内皮祖细胞移植后3 d,荧光显微镜可见损伤处内皮祖细胞聚集,其中匹伐他汀纳米微球组内皮祖细胞归巢数高于匹伐他汀单药组(P=0.025)。与匹伐他汀单药组相比较,匹伐他汀纳米微球组可明显抑制损伤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P=0.013),内皮祖细胞移植可抑制损伤内膜增生,促使局部血管再内皮化,匹伐他汀纳米微球组效果明显(P=0.043、0.024)。结论:匹伐他汀纳米微球可被内皮祖细胞吞噬,更有益于内皮祖细胞归巢至损伤部位,同时可抑制局部平滑肌细胞增殖,有效抑制内膜增生及促血管再内皮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匹伐他汀纳米微球 内皮祖细胞 损伤血管 再内皮化 内膜增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支架内旋磨术的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军山 余力 +7 位作者 宋耀明 马剑英 栾波 张明多 董勇 荣晶晶 潘宏伟 王长录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9-675,共7页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膨胀不全、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变形、支架损毁、导丝嵌顿等原因下行冠状动脉支架内旋磨术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2022年国内7家大型心脏中心因上述原因行冠状动脉支架内旋磨术的冠心病患者...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支架膨胀不全、支架内再狭窄、支架变形、支架损毁、导丝嵌顿等原因下行冠状动脉支架内旋磨术的安全性。方法:纳入2016~2022年国内7家大型心脏中心因上述原因行冠状动脉支架内旋磨术的冠心病患者共19例,回顾性收集其基线资料、术中资料、手术并发症、住院期间手术相关不良事件(4a型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全因死亡)及出院后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脑卒中、全因死亡、再发心肌梗死)发生情况。结果:19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70(64,73)岁,男性13例,平均左心室射血分数为(56.89±8.76)%。术中采用桡动脉入路13例,11例患者在干预期间仅用1个旋磨头,6例患者使用2个旋磨头,2例患者使用3个旋磨头,平均需(7.00±4.23)次旋磨通过病变,19例患者全部手术成功,即刻管腔获得面积为(1.23±0.78)mm^(2)。旋磨后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药物洗脱支架。旋磨术后发生冠状动脉慢血流1例,经药物治疗后改善;旋磨头嵌顿3例,经操作后成功拔出。术中未发生冠状动脉穿孔、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痉挛、紧急转外科开胸手术、死亡等事件,住院期间也未发生手术相关不良事件。术后随访3~24个月,1例患者接受靶血管再次血运重建,其余患者未发生MACE。结论:本小样本分析结果表明,对于既往PCI术后支架膨胀不全、支架内再狭窄以及即刻PCI术中支架膨胀不全、支架变形、支架损毁、导丝嵌顿等情况,冠状动脉支架内旋磨术是一种可行的选择,手术成功率高,安全性良好,长期随访未发生MA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支架 旋磨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T-proBNP与急进高原人群心肺适能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平平 叶筱葳 +11 位作者 杨杰 秦浙学 卞士柱 张继航 高旭滨 孙梦佳 刘振 吕海霖 贾倩羽 杨媛淇 杨冰洁 黄岚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98-1003,共6页
目的 探讨低海拔基线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进高原后心肺适能的相关性。方法2022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受试者46人,其中男19人,女27人。所有受试者在低海拔地区(海拔300 m)完成心肺运动功能试验(CPET... 目的 探讨低海拔基线血清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急进高原后心肺适能的相关性。方法2022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招募受试者46人,其中男19人,女27人。所有受试者在低海拔地区(海拔300 m)完成心肺运动功能试验(CPET)、血清学心肌细胞相关标志物和多种代谢物检测后,乘坐飞机到达高原(海拔3900 m)。在进驻高原后的第2、3天,分别再次完成生物标志物检测和CPET。比较受试者急进高原前后血清生物标志物和CPET关键指标的变化情况,分析血清中多种心肌细胞相关标志物和代谢物水平与高原心肺适能的相关性。结果 与低海拔地区相比,急进高原后最大摄氧量下降[(25.41±6.20) ml/(kg.min) vs.(30.17±5.01) ml/(kg.min),P<0.001],血清NTproBNP、肾上腺素(E)、肾素(PRA)、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ACE2)和瘦素(LEP)水平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肌红蛋白(Myo)和去甲肾上腺素(N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低海拔NT-proBNP(r=-0.768,P<0.001)和高原NT-proBNP(r=-0.791,P<0.001)分别与高原的最大摄氧量呈明显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低海拔最大摄氧量(t=2.069,P=0.045)、低海拔NTproBNP(t=-2.436,P=0.020)和高原NT-proBNP(t=-3.578,P=0.001)是高原心肺适能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急进高原后心肺适能明显降低,低海拔基线NT-proBNP水平与急进高原后心肺适能密切相关,是高原心肺适能的潜在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适能 高原 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心肺运动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结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
6
作者 张璐 邹云鹤 +1 位作者 徐中胜 刘云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3-24,共12页
近年来,中空结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空腔结构、广泛性的来源以及优异的磁性、电子、光学和催化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各种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该类材料经过特别设计用于装载药物或显像剂进行疾病治疗、诊断和监测治疗,其目的是为了... 近年来,中空结构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空腔结构、广泛性的来源以及优异的磁性、电子、光学和催化性能,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各种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优势.该类材料经过特别设计用于装载药物或显像剂进行疾病治疗、诊断和监测治疗,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和改善健康状况.本文首先综合评述了不同类型中空结构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并分别对具有刺激响应药物释放、多模态治疗、诊疗一体化以及监控治疗的先进性多功能化中空结构纳米材料进行了介绍;最后,探讨了中空结构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应用中的挑战和潜在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结构 纳米材料 药物负载 多模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心蛋白聚糖对高糖诱导心肌细胞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通路及纤维化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赵茂宇 付静 +1 位作者 熊秋璨 钟灵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751-755,共5页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CN)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使用含5.6mmol/L葡萄... 目的探讨核心蛋白聚糖(DCN)对高糖诱导的心肌细胞H9c2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MAPK)/环磷酸腺苷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通路及纤维化的影响。方法将心肌细胞H9c2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使用含5.6mmol/L葡萄糖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高糖组(使用含33mmol/L葡萄糖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DCN低浓度组(使用含33mmol/L葡萄糖和0.25μg/mlDCN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DCN中浓度组(使用含33mmol/L葡萄糖和1.25μg/mlDCN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DCN高浓度组(用含33mmol/L葡萄糖和2.5μg/mlDCN的无血清培养液培养),MTT法检测心肌细胞H9c2存活率;平板克隆实验检测各组H9c2细胞克隆形成数;流式细胞术检测H9c2细胞周期;划痕实验检测各组H9c2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blot法检测H9c2细胞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纤维连接蛋白(FN)、TGF-β、p38MAPK表达水平以及CREB磷酸化水平。结果高糖组细胞存活率、克隆形成数、S期、G_(2)/M期、MMP-9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G_(0)/G_(1)期、划痕愈合率、CTGF、FN、TGF-β、p38MAPK及磷酸化CREB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与高糖组比较,DCN低、中、高浓度组细胞存活率[(90.77±1.13)%、(95.35±2.05)%、(98.70±2.30)%vs(73.23±1.09)%]、克隆形成数[(75.39±8.24)个、(92.28±9.94)个、(112.22±12.42)个vs(54.57±6.19)个]依次上升(P<0.05);高糖组G_(0)/G_(1)期、划痕愈合率、CTGF、FN、TGF-β、p38MAPK及磷酸化CREB水平显著高于DCN低、中、高浓度组,S期、G_(2)/M期、MMP-9表达水平显著低于DCN低、中、高浓度组(P<0.05)。结论DCN能够促进高糖诱导下H9c2细胞增殖,抑制迁移和心肌纤维化,可能与通过阻滞TGF-β/p38MAPK/CREB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聚糖类 肌细胞 心脏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类 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质 MAP激酶信号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