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33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郭伟 任国欣 张志伟 唐洪 张杰 孙志军 席庆 李春洁 黄欣 武和明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马洪 朱桂全 李一 李尧旭 何海涛 张富贵 章杰 赵丹 孙德平 吕晓强 陈丹 张福军 陈睿 李雅冬 张劲松 付小娟 项立 李受益 尹仕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作为医学研究第四维度的生物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目前生物钟在人口腔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物钟作用的科学原理和自身长期的研究经验,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的共识意见,希望能为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在口腔颌面部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鳞状细胞癌 口腔 颌面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TA血流动力学特征评估颅内囊性动脉瘤稳定性的研究
2
作者 李琪 黄采晗 +2 位作者 文利 王光宪 张冬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3-177,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成像(CT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对评估颅内囊性动脉瘤稳定性的价值。方法:获取了46对大小和位置相匹配的进展和稳定的颅内囊性动脉瘤的CTA图像,分析比较2组动脉瘤临床、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包括壁面剪应力梯度(WSSG... 目的:探讨基于CT血管成像(CTA)的血流动力学特征对评估颅内囊性动脉瘤稳定性的价值。方法:获取了46对大小和位置相匹配的进展和稳定的颅内囊性动脉瘤的CTA图像,分析比较2组动脉瘤临床、形态学及血流动力学特征,包括壁面剪应力梯度(WSSG)、时间平均血管壁面剪应力(TAWSS)、归一化TAWSS(NTAWSS)、壁面压力(P)、归一化壁面压力(NP)、振荡剪切指数(OSI)、低壁面剪应力区域(LSA)、能量损耗(EL)、梯度振荡数值(GON)、粒子相对滞留时间(RRT)、动脉瘤发生指数(AFI)等。结果:进展动脉瘤的LSA是稳定动脉瘤的1.73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其他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临床特征、形态学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SA可能成为独立于颅内动脉瘤位置与大小之外的评估颅内动脉瘤不稳定风险的预测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囊性动脉瘤 血流动力学 稳定性 动脉瘤位置 动脉瘤大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雷帕霉素在移植物抗宿主病防治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王丹 魏锦 +1 位作者 冯一梅 张曦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02-307,共6页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特别是激素耐药的GVHD,探索新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在急、慢性GVHD的预防和治疗中均显示出一定的临床优势。另外,雷帕霉素可以调节... 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降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的疗效和生活质量,特别是激素耐药的GVHD,探索新的防治策略至关重要。雷帕霉素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在急、慢性GVHD的预防和治疗中均显示出一定的临床优势。另外,雷帕霉素可以调节T细胞、B细胞、树突细胞、骨髓来源的抑制细胞等细胞亚群,阐明了其有效防控GVHD的机制。本文就mTOR抑制剂雷帕霉素防治GVHD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同时就如何优化使用雷帕霉素提出新的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帕霉素 移植物抗宿主病 副反应 淋巴细胞亚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生存森林模型在肺癌患者预后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4
作者 李淼 罗天娥 +3 位作者 郭强 于智凯 赵晋芳 段燕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应用随机生存森林模型探讨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方法对山西省某三甲医院342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建立随机生存森林模型,并与传统的Cox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342例肺癌患者中226例患者发生... 目的应用随机生存森林模型探讨肺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重要性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方法对山西省某三甲医院342例确诊的肺癌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建立随机生存森林模型,并与传统的Cox回归模型进行比较。结果342例肺癌患者中226例患者发生死亡,中位生存时间为28.23月。治疗方式、肿瘤大小、临床分期等变量是影响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病理分型、年龄是中度预测因素,并分析了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二者的模型比较结果显示随机生存森林模型预测错误率以及预测误差均低于Cox回归模型。结论随机生存森林模型拟合效果好,可用于右删失生存数据的分析,不但能发现重要的影响因素,还能发现变量之间的交互作用,为肺癌患者预后状况的改善,提升生命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机生存森林模型 COX回归模型 肺癌 预后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总管结扎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动物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被引量:7
5
作者 肖程 康权 罗庆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74-80,共7页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扎手术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小鼠模型的建立价值,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8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术)和对照组(采用假手术),术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肝胆大体结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术后1 d... 目的探讨胆总管结扎手术致胆汁淤积性肝硬化小鼠模型的建立价值,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将84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采用胆总管结扎术)和对照组(采用假手术),术后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和肝胆大体结构;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术后1 d、3 d、5 d、7 d、14 d、21 d、28 d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谷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采用H&E染色评估肝脏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masson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术后28 d小鼠肝脏组织切片,评估两组胶原纤维增生和a-SMA、CK-19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小鼠相比,术后一般情况相对更差,胆汁淤积,胆囊、胆总管体积明显增大,各项血清生化指标明显增高(P<0.05);HE染色可见肝小叶结构改变,胆管增生;术后28 d实验组小鼠masson染色可见胶原纤维形成,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提示a-SMA、CK-19表达量显著增多(P<0.05)。结论经腹中线小切口行胆总管结扎手术可成功构建小鼠胆汁淤积性肝硬化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 结扎术 肝硬化 胆汁性 模型 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刘智新 刘俊萍 +10 位作者 赵娟 王晨 邹丹丹 李雨泽 冯亚杰 张环宇 王楠 吴琳 刘沼悦 刘欣儒 梁立波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71-475,共5页
目的:了解医学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现状,并探索岗位胜任力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0年6月30日到8月8日对黑龙江省四所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医学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类型,运用Amos 2... 目的:了解医学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现状,并探索岗位胜任力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之间的关系。方法:于2020年6月30日到8月8日对黑龙江省四所医学院校医学生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因子分析法提取医学生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类型,运用Amos 26.0构建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结果:医学生积极性防御医疗和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平均得分分别为5.18±0.73分和2.97±1.19分。医学生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与医患沟通能力(β=0.673,P<0.001)、临床知识与技能(β=0.144,P<0.001)、职业精神与价值观(β=0.371,P<0.001)成正相关,与自我认知(β=-0.373,P=0.012)成负相关;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与临床知识与技能(β=0.193,P<0.001)成正相关关系,与医患沟通能力(β=-0.303,P<0.001)、职业精神与价值观(β=-0.317,P=0.018)成负相关。结论:医学生积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得分高于消极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得分。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与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存在相关关系,提升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职业精神与价值观、自我认知有利于医学生正确认识防御性医疗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防御性医疗行为倾向 岗位胜任力 结构方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后手术部位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7
作者 蒋波 文坤树 +2 位作者 高新民 陶浪 郑文杰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0-35,共6页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重庆市梁平... 目的:探讨Quadrant通道下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术后手术部位感染(surgical site infection,SSI)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8年12月在重庆市梁平区人民医院行Quadrant通道下MIS-TLIF治疗的患者资料,将术后发生SSI的患者纳入SSI组,于同期未发生SSI患者中按照1∶4比例随机抽取对照患者纳入无感染组。对文献报道常见的脊柱术后感染高危因素进行资料收集,包括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吸烟史、合并糖尿病和高血压病情况、腰椎疾病类型,术前血清学指标: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球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钾、血钙,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节段、融合节段数。对上述资料进行组间单因素分析,筛选出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指标纳入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与SSI相关的危险因素,并选取OR值最高的因素进行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结果:共纳入679例患者,其中25例发生SSI,发生率为3.68%(25/679),纳入SSI组。随机抽取同期100例未发生SSI的患者纳入无感染组。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年龄、BMI、吸烟史、合并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节段数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性别比、合并高血压病、腰椎疾病类型、血清球蛋白、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钾、血钙、手术节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1.077,95%CI 1.003~1.156,P=0.042)、BMI(OR=1.251,95%CI 1.004~1.559,P=0.046)、糖化血红蛋白(OR=2.368,95%CI 1.457~3.801,P<0.001)、血清白蛋白(OR=0.877,95%CI 0.773~0.977,P=0.044)、手术时间(OR=1.026,95%CI 1.003~1.050,P=0.029)是MIS-TLIF术后SSI的相关危险因素,ROC曲线显示糖化血红蛋白的临界值为7.60%。结论:高龄、肥胖以及术前高糖化血红蛋白、低血清白蛋白、手术时间长会增加MIS-TLIF术后SSI发生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体间融合术 手术部位感染 并发症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神经心理功能研究进展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伟 文利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05-308,共4页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认知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预防性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是治疗UIA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许多研究报告两种治疗方式对UI...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un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UIA)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不良情绪,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认知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生活质量。预防性介入治疗和开颅手术是治疗UIA的主要方式,近年来,许多研究报告两种治疗方式对UIA患者焦虑、抑郁不良情绪及认知功能的影响。本文通过综述UIA预防性治疗前后患者神经心理功能变化的研究现状,发现两种治疗方式总体上不会对患者神经心理功能造成长期不良影响,而综合性的干预策略可使患者最大程度受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未破裂颅内动脉瘤 认知功能障碍 焦虑 抑郁 开颅手术 介入治疗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前锯肌平面阻滞用于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肖程 谭宇亭 景胜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31-635,共5页
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阿片类药物用量少、术后拔管早、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疼痛仍较为明显。随着可视化技术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普及,区域阻滞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阻滞范围也逐渐由中枢性阻滞... 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具有手术切口小、阿片类药物用量少、术后拔管早、恢复快等优点,但术后疼痛仍较为明显。随着可视化技术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普及,区域阻滞技术成功率和安全性大大提高,阻滞范围也逐渐由中枢性阻滞转移至周围神经阻滞,使其在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前锯肌平面阻滞(SAPB)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筋膜平面阻滞技术,通过超声引导使局麻药在前锯肌间隙扩散,有效阻滞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浸润胸长神经及胸背神经,为前外侧胸壁提供术中和术后镇痛。本文就超声引导下SAPB在不同类型微创心血管外科手术中应用的现状、优势及不足进行综述,为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锯肌平面阻滞 微创 心血管外科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FPT1基因新突变致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1例及家系报告
10
作者 李茂华 周楷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8-172,共5页
报告1例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转氨酶1(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notransferase 1,GFPT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致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患者及家系的临床资料。先证者为14岁男性,表现为运动后易疲劳、肢带型肌无力。基因检测发现患者G... 报告1例谷氨酰胺-果糖-6-磷酸转氨酶1(glutamine-fructose-6-phosphate aminotransferase 1,GFPT1)基因复合杂合变异致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患者及家系的临床资料。先证者为14岁男性,表现为运动后易疲劳、肢带型肌无力。基因检测发现患者GFPT1存在2个复合杂合突变。患者外公、母亲存在5-20号外显子杂合缺失,为新发现突变位点;患者爷爷、父亲存在c.331C>T点突变,为已报道的突变位点。予溴吡斯的明和沙丁胺醇治疗后肌无力症状稍好转。GFPT1相关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可出现与重症肌无力相似的肌无力、运动不耐受,重复电刺激可见低频递减,患者可能没有典型肌电图及肌活检改变,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有一定效果,早期行遗传学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无力综合征 GFPT1基因 重症肌无力 胆碱酯酶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