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7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14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现况与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蒋琪霞 祝文君 +10 位作者 倪娟 李丽 王亚玲 宋彩萍 王静 郑喜灿 罗丽琴 唐永利 嵇会明 蒋炜 李丽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4-68,共5页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掌握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护理知识的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月30日至7月30日,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14家三级甲等医院中符合条件的ICU护士,使用中文版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 目的:调查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掌握压力性损伤预防和护理知识的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在职培训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4月30日至7月30日,采用目的抽样法纳入14家三级甲等医院中符合条件的ICU护士,使用中文版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相关知识测试问卷对其进行测试,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问卷得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获得有效问卷1020份,问卷24个题目的答对率为34.3%~89.7%,得分为4~24(16.10±5.58)分,答对率<60%的题目有9题(37.5%),包括2期压力性损伤的局部处理1题、看图识别压力性损伤分期4题、高危患者减压床垫的选择与使用1题、翻身频率1题和ICU患者发生压力性损伤的流行病学特征2题。问卷的及格率为50.5%(515例),回归分析显示,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是其影响因素。结论:14家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压力性损伤知识及格率仅半数,受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影响,主要缺乏压力性损伤分期知识、局部处理、减压垫和翻身频次以及流行病学知识。建议制定在职培训计划时,针对ICU护士主要缺乏的相关知识,并考虑性别、护士类别和ICU类型的影响,以增强培训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症护理 压力性损伤 问卷调查 在职培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军队医院老年保健对象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及预防现况的多中心研究
2
作者 蒋琪霞 展颖颖 +7 位作者 蒋炜 王亚玲 何燕敏 李丽 宋彩萍 郑喜灿 罗丽琴 白育瑄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86-193,共8页
目的 调查军队医院老年保健对象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及预防现况,为制定规范化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入选8所三级甲等军队医院作为多中心研究单位,纳入住院≥24 h、年龄≥65岁的军队和地方保健对象为研究对象,选择210名培训合格... 目的 调查军队医院老年保健对象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特征及预防现况,为制定规范化预防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招募入选8所三级甲等军队医院作为多中心研究单位,纳入住院≥24 h、年龄≥65岁的军队和地方保健对象为研究对象,选择210名培训合格的护士使用一致的调研工具和方法,于2023年5月和7月两个时间点,从一般资料、健康状况、皮肤检查、Braden量表计分、预防措施落实情况五个方面收集资料,发现皮肤损伤采用国际标准判断是否压力性损伤及分期,并根据发生时间判断是否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调查7638例,获得有效资料7615例,男性和女性分别占比62.59%和37.41%,军队和地方保健对象分别占比10.23%(n=779)和89.77%(n=6836),前者年龄大于后者[(90.11±8.66)岁vs (72.72±6.33)岁,P<0.001],前者失禁率高于后者(13.86%vs 3.58%,P<0.001),前者有压力性损伤发生危险者(Braden计分≤18分)的比例高于后者(55.58%vs 26.18%,P<0.001),前者的减压垫使用率(72.29%)、定时翻身落实率(76.22%)、结构化失禁护理落实率(97.22%)及营养护理落实率(74.67%),均高于后者(P均<0.05),前者压力性损伤现患率高于后者(4.62%vs 2.00%, P<0.001),前者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高于后者(1.28%vs 0.44%,P<0.001)。两者压力性损伤分期均以2期为主(50.00%和37.23%)。结论 军队保健对象年龄大、失禁率高、处于危险状态者多,因此,压力性损伤现患率及医院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较高,预防措施未达100%,是持续质量改进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老年 保健 压力性损伤 横断面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血流增强效应调节肿瘤微环境增强舒尼替尼抗肿瘤效应的研究
3
作者 王娟 罗婷婷 +5 位作者 李辉 马玉林 张帆 王文刚 王岳恒 剧红娟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76-184,共9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USMC)诱导的肿瘤灌注增强效应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对肿瘤微环境的改善及增强抗肿瘤疗效的作用。方法将786-O人肾透明细胞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4只,无任何治疗)、USMC组(24只,USMC治疗)、舒尼... 目的探讨低强度超声激励微泡空化(USMC)诱导的肿瘤灌注增强效应联合血管生成抑制剂对肿瘤微环境的改善及增强抗肿瘤疗效的作用。方法将786-O人肾透明细胞癌荷瘤小鼠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24只,无任何治疗)、USMC组(24只,USMC治疗)、舒尼替尼组(24只,SU治疗)和USMC+SU组(24只,USMC联合SU治疗)。在具体治疗与分析方法上,USMC治疗使用超声诊疗一体机;基于超声造影评价肿瘤血流增强效应;通过绘制肿瘤生长曲线、记录小鼠生存期及Tunel法检测肿瘤细胞凋亡评价抗肿瘤疗效;免疫组化分析瘤组织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检测肿瘤内NO含量;免疫荧光用于分析肿瘤组织中血管密度(CD3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以及周细胞覆盖率(α-SMA/CD31)的表达;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肿瘤内药物积聚浓度。结果USMC治疗后超声造影分析肿瘤峰值强度(PI)、曲线下面积(AUC)及肿瘤灌注面积百分比较治疗前增加(均P<0.001)。USMC联合SU治疗明显抑制了肿瘤进展。联合治疗组中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及NO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增加(均P<0.001)。与其他3组相比,联合治疗组中CD31、VEGF的表达显著降低(均P<0.05),且周细胞覆盖率及肿瘤细胞凋亡百分比显著增加(均P<0.001)。药物浓度检测显示,联合治疗组肿瘤内SU浓度是单纯药物治疗组的1.6倍。结论超声血流增强效应联合SU治疗可改善肿瘤微环境,诱导血管正常化并促进药物渗透,从而增强SU的抗肿瘤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化 肿瘤灌注增强 肿瘤微环境 抗血管生成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状细胞癌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4
作者 杨凯 孙沫逸 +33 位作者 李龙江 唐瞻贵 郭伟 任国欣 张志伟 唐洪 张杰 孙志军 席庆 李春洁 黄欣 武和明 尚伟 孟箭 李吉辰 马洪 朱桂全 李一 李尧旭 何海涛 张富贵 章杰 赵丹 孙德平 吕晓强 陈丹 张福军 陈睿 李雅冬 张劲松 付小娟 项立 李受益 尹仕琳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9-156,共8页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 研究表明,口腔黏膜细胞的生理稳态受到生物钟的调控,生物钟异常或紊乱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基于生物钟的研究将为口腔鳞癌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模式带来全新的认识。但目前的相关研究较少,人们对生物钟的理解和认识还很有限。鉴于作为医学研究第四维度的生物钟的复杂性和挑战性,我们组织相关专家在总结目前生物钟在人口腔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生物钟作用的科学原理和自身长期的研究经验,归纳推荐了生物钟对口腔颌面部鳞癌的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研究的共识意见,希望能为生物钟或昼夜节律在口腔颌面部鳞癌发生机制及精准诊疗的基础研究和临床应用中提供参考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钟 昼夜节律 鳞状细胞癌 口腔 颌面部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Ⅰ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治疗决策专家共识
5
作者 张瑜 李梦侠 +1 位作者 孙建国 重庆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CPLOG)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703-713,共11页
尽管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可通过手术治疗实现治愈的恶性肿瘤,但其5年复发率仍高达10%~29%,5年总生存率仅为77%~93.7%。因此,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疗策略来进一步提高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局部... 尽管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是一种可通过手术治疗实现治愈的恶性肿瘤,但其5年复发率仍高达10%~29%,5年总生存率仅为77%~93.7%。因此,迫切需要更好的治疗策略来进一步提高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长期生存率。近年来,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围术期阶段取得了重大突破。既往认为Ⅰ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从辅助化疗中获益有限,但Ⅰ期患者能否从围术期靶向、免疫治疗中获益尚未有确定性结论。因此,针对目前Ⅰ期NSCLC围术期治疗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围术期靶向或者免疫治疗适应证的选择与优化、单纯治疗或者联合治疗的方案的制定及优化策略、围术期靶向或者免疫治疗的最佳时限等问题,重庆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开展集中论证,对这些关键问题给出了推荐意见,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Ⅰ期 围术期 专家共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mics软件三维颌面骨骼特征的测量与分析
6
作者 李鹏起 倪前伟 +4 位作者 马莉 吉格尔·赛义力汗 孙睿哲 谭颖徽 高瞻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685-691,共7页
目的:基于Mimics结合Matlab软件分析三维颌面骨骼几何特征。方法:纳入140例18~37岁健康男性,汉族99例,维吾尔族32例,其他民族9例,运用CT颌面骨骼扫描,应用Mimics软件结合Matlab软件测量数据,使用SPSS26.0软件分析不同骨性类型和不同民... 目的:基于Mimics结合Matlab软件分析三维颌面骨骼几何特征。方法:纳入140例18~37岁健康男性,汉族99例,维吾尔族32例,其他民族9例,运用CT颌面骨骼扫描,应用Mimics软件结合Matlab软件测量数据,使用SPSS26.0软件分析不同骨性类型和不同民族颌面部骨骼几何形态及其结构相关关系。结果:骨性分布特征显示,骨性Ⅰ类83例(59.3%),骨性Ⅱ类41例(29.3%)以及骨性Ⅲ类16例(11.4%),不同骨性类型在年龄、身高、鼻骨长、鼻骨高、上面宽、上面高、下颌联合高、下颌髁状突宽、下颌角宽无显著差异(P>0.05);相比骨性Ⅰ类和Ⅲ类,骨性Ⅱ类下颌体、下颌支以及下颌骨整体长度较短,而骨性Ⅱ类比骨性Ⅲ类硬腭更长、下颌骨顶角更大(P<0.05);骨性Ⅰ类和骨性Ⅲ类在各线距测量项目均无显著差异(P>0.05)。汉族人鼻骨高度小于维吾尔族人,而下颌联合高和下颌骨长大于维吾尔族人(P<0.05);颌面骨骼年龄与各测量项目均无相关性(P>0.05);ANB角与下颌体(r=-0.327)及下颌骨长(r=-0.322)呈负相关性。结论:不同骨性类型在鼻骨、面宽和面高无显著差异,骨性Ⅱ类具有较短的下颌体、下颌支以及下颌骨;维吾尔族人比汉族人鼻骨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面 CT扫描 MIMICS软件 三维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治疗决策旅程地图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李雪 秦林灿 +2 位作者 童博姗 唐棠 罗春梅 《护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0-45,共6页
目的 基于旅程地图识别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治疗决策的多维需求,为满足该群体的决策需求提供借鉴。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7例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并绘制患者旅程地图。结果 ... 目的 基于旅程地图识别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治疗决策的多维需求,为满足该群体的决策需求提供借鉴。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选取17例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并绘制患者旅程地图。结果 按诊疗时间轴,从任务、触点、情绪和痛点4个维度将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的治疗决策需求归纳为健康意识薄弱、就诊选择困难、治疗方案理解困难、信息获取与甄别面临困难、治疗反应困扰等32条主题,其中就诊筛查期11条、治疗决策期11条、治疗期10条。结论 转移性脊柱肿瘤患者治疗决策旅程复杂,其就诊选择、治疗决策、症状管理需求凸显。建议规范网络健康信息及开发医疗评价平台,构建以护士主导、家庭参与的网络交互式治疗决策辅助工具,应用电子患者报告结局系统实施智慧症状管理,以满足患者围治疗决策期的健康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肿瘤 治疗决策 旅程地图 症状管理 健康需求 质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研究者发起的未上市产品临床研究的挑战、对策和伦理审查要点 被引量:6
8
作者 年宏蕾 李继红 周吉银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1-39,共9页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是涉及以人为研究参与者的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质量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在条件许可时可用于支持药物、医疗器械等产品上市、注册申请。目前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与企业发起的临床试验有着巨大差距,未...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是涉及以人为研究参与者的科技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质量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在条件许可时可用于支持药物、医疗器械等产品上市、注册申请。目前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与企业发起的临床试验有着巨大差距,未上市产品用于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存在法规尚不支持、研究经费支持力度不足、临床研究管理部门能力有待提升、临床研究专业化团队薄弱、伦理审查难以匹配需求等问题。可通过完善法规并小范围先行试行、保障充足的研究经费、加强临床研究管理体系建设、打造临床研究专业化团队、确保伦理审查质量和严格跟踪审查、从伦理审查向研究参与者保护体系转变、加强培训研究者等措施应对挑战。伦理委员会应严格审查风险获益比,知情同意,研究经费,损害的赔偿,研究团队成员资质和设备,利益冲突管理等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未上市产品 伦理审查 伦理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IT管理办法》对伦理委员会建设的新要求及应对措施
9
作者 林喆 任萍 +1 位作者 张策 周吉银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3-26,共4页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医疗卫生机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已于2024年10月1日施行。这对医疗卫生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该办法明确了为伦理委员会建设提供资源,加强伦理委员会... 为进一步规范管理医疗卫生机构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医疗卫生机构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管理办法》已于2024年10月1日施行。这对医疗卫生机构伦理委员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该办法明确了为伦理委员会建设提供资源,加强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能力建设,明晰了参与机构的伦理审查要求,细化了处理争议和投诉的职责,聚焦伦理委员会内部管理。针对新要求提出应对措施,医疗卫生机构应加大支持力度;主动对接科学性审查,让研究者少跑路;确保有关科学性审查的审查标准和要素一致;跟踪审查中主动对接临床研究管理部门;强化伦理委员会评估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卫生机构 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 伦理委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糖醋酸盐平衡晶体液在外科围手术期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10
作者 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临床营养医师专家工作组 王新颖 +15 位作者 章黎 卞晓洁 陈启仪 高纯 嵇晴 康维明 梁斌 李孟彬 沈威 宋自芳 谈善军 唐云 肖卫东 张常华 周建平 张新宇 《肠外与肠内营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29-134,共6页
液体治疗作为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的基础,是维持病人容量状态、电解质平衡和纠正酸碱紊乱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液体治疗选择的液体种类、成分、剂量等可直接影响病人内环境及肝肾功能,从而影响病人的康复过程及预后[1-2]。因此... 液体治疗作为外科围手术期管理的基础,是维持病人容量状态、电解质平衡和纠正酸碱紊乱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液体治疗选择的液体种类、成分、剂量等可直接影响病人内环境及肝肾功能,从而影响病人的康复过程及预后[1-2]。因此,外科围手术期病人进行液体治疗时,液体制剂种类及剂量的选择尤为关键。晶体液是液体治疗的常用种类之一,主要用于维持血管内外晶体渗透压平衡。随着对人体内环境成分与稳态的深入理解,晶体液制剂不断改良,其种类和应用场景更多样化,在提升安全性和有效性的同时,已逐渐满足补液、调节酸碱平衡、补充电解质、减轻肝脏负担等治疗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糖醋酸盐平衡晶体液 外科 围手术期 液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4年版《赫尔辛基宣言》的重大变化及实施思考 被引量:2
11
作者 江柯萱 周吉银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3-411,共9页
世界医学会于2024年10月19日批准了最新修订版《赫尔辛基宣言》,这是时隔11年后的再次修订。作为全球涉及研究参与者的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原则,为了应对研究环境的动态性和快速变化性,确保其相关性,此次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受试者改为研究... 世界医学会于2024年10月19日批准了最新修订版《赫尔辛基宣言》,这是时隔11年后的再次修订。作为全球涉及研究参与者的医学研究的国际伦理原则,为了应对研究环境的动态性和快速变化性,确保其相关性,此次修订主要内容包括受试者改为研究参与者,作为合作伙伴;实施主体增加了其他研究者,要求个人、团队和组织遵守;新增社会价值,始终为增进个人和公共的健康;要求自由和充分的知情同意,维护研究参与者自主性;公平分配、鼓励社群参与;负责任地纳入脆弱的个人、群体和社群;支持以维护独立审查和权威,明确国际合作研究双重伦理审查;为防范风险,需加强生物样本和数据的监管;强调临床试验结束后,应当继续维护研究参与者福利;新增环境可持续性,扩大关注范围;要求科学诚信,维护研究环境;论证研究方案的科学性,避免研究浪费;新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应当遵守伦理原则;谨慎使用安慰剂,避免滥用;澄清未经证实的干预措施的使用条件。为落实《赫尔辛基宣言》的修订内容,可采取的措施包括:为维护研究参与者,需适用于所有涉及人的研究;以患者为中心,确保研究符合患者需求;落实负责任的纳入,需各方协同推进;严格监管生物样本和数据以保护隐私,确保健康发展;加强监管使用未经证实的干预措施,维护患者长远利益;持续建设伦理委员会,拥抱人工智能;规范有效知情同意,贯彻自由和充分的原则。《赫尔辛基宣言》旨在促进和确保在快速创新的医学研究生态系统中尊重和保护研究参与者,未来仍将面临新挑战带来的修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赫尔辛基宣言 研究参与者 知情同意 脆弱群体 科学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伦理审查指引
12
作者 周吉银 訾明杰 +1 位作者 陆麒 蒋辉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22,共8页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内容之一,涉及医疗质量保证与患者安全目标实现及医疗服务满意度等。经临床研究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才允许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并由本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准入是医疗质量管理的核心制度内容之一,涉及医疗质量保证与患者安全目标实现及医疗服务满意度等。经临床研究验证安全性和有效性,才允许医疗技术应用于临床,并由本医疗卫生机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委员会和伦理委员会进行评估和审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伦理原则,结合一些医疗卫生机构对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伦理审查经验进行专题讨论,制订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伦理审查指引供参考。其从医疗卫生机构准入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的管理体系、伦理委员会制度和审查规范要求、技术方案及其审查要点、知情同意实施要点及技术团队与条件等方面给予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技术临床应用 伦理审查 指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在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微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星煜 李楠 +1 位作者 刘水清 张曦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94-299,共6页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多基因突变驱动的血液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是骨髓微环境中的... 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 AML)是一种高度异质性、多基因突变驱动的血液肿瘤,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是具有自我更新、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是骨髓微环境中的重要细胞成分。研究表明,MSCs通过转移线粒体、传递细胞外囊泡、促进自身成脂分化、分泌促癌蛋白等多种机制促进AML的发生发展。该文就MSCs在AML骨髓微环境中的作用作一综述,为靶向MSCs治疗AML的新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微环境 促癌作用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锐无序vs.圆钝有序钛表面微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其成骨能力的评估
14
作者 郭维维 刘富伟 +6 位作者 何煦 宋建业 杨祖阁 杨文浩 马云灿 李云鹏 汪昆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36-343,共8页
目的:在钛表面分别制备尖锐无序和圆钝有序的微纳米结构,并评估其体内外成骨能力。方法:分别采用喷砂酸蚀和高重频飞秒激光制备尖锐无序钛表面(SLA-Ti)和圆钝有序钛表面(Laser-Ti),以光滑钛(Ti)为对照组,SLA-Ti和Laser-Ti作为实验组。... 目的:在钛表面分别制备尖锐无序和圆钝有序的微纳米结构,并评估其体内外成骨能力。方法:分别采用喷砂酸蚀和高重频飞秒激光制备尖锐无序钛表面(SLA-Ti)和圆钝有序钛表面(Laser-Ti),以光滑钛(Ti)为对照组,SLA-Ti和Laser-Ti作为实验组。通过扫描电镜结合亲水性检测进行表征;通过细胞形态观察、细胞骨架荧光染色、细胞毒性检测和PCR实验来评估体外成骨细胞的黏附,伸展和成骨分化能力;采用Micro CT扫描,组织学染色(HE和Masson)评估兔体内成骨能力。结果:Laser-Ti表面呈现出圆钝有序的多尺度微纳米形貌,亲水性最好(P<0.01),在体外可以促进细胞的黏附、伸展和成骨分化,在体内促进种植体周围骨再生,总体呈现Laser-Ti>SLA-Ti>Ti的趋势,相应骨体积分数(BV/TV)更高(P<0.05),骨小梁厚度(Tb.Th)更大(P<0.05),骨小梁数量(Tb.N)更多(P<0.05),种植体周围骨区域面积更大(P<0.05)。结论:基于高重频飞秒激光制备的圆钝有序微纳米结构,在体内外均具有更好的成骨诱导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骨 圆钝有序 尖锐无序 微纳米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人灵长类动物实验现状、伦理挑战及审查要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何芹 邓有智 周吉银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461,共7页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人类最紧密的亲缘动物,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形态解剖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特征,使其在神经科学、生殖、传染病、药物研发等领域不可或缺。目前欧美国家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开展实验的限制日趋严格,其实验有着不同于一般动物...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人类最紧密的亲缘动物,具有与人类相似的形态解剖学、生理学和行为学特征,使其在神经科学、生殖、传染病、药物研发等领域不可或缺。目前欧美国家使用非人灵长类动物开展实验的限制日趋严格,其实验有着不同于一般动物的伦理特殊性,缺乏必要性评估,无统一评估标准和伦理倾销危害等伦理挑战,应加强监管和伦理审查。其伦理审查要点包括实验的必要性,评估伤害-受益比和落实“3R”原则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人灵长类动物 伦理挑战 伦理审查要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品超说明书应用伦理审查争议及监管路径探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雪莲 吴爵 +1 位作者 李晓彦 周吉银 《医学与哲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33,共4页
药品超说明书临床应用的伦理风险包括存在诸多风险,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获益评估难度相对较大,利益冲突管理和知情同意难落实。我国尚无法规明确要求伦理委员会审查药品超说明书临床应用,难以完整提供每项药品超说明书临床应用的文... 药品超说明书临床应用的伦理风险包括存在诸多风险,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风险获益评估难度相对较大,利益冲突管理和知情同意难落实。我国尚无法规明确要求伦理委员会审查药品超说明书临床应用,难以完整提供每项药品超说明书临床应用的文件供伦理审查,缺乏药品超说明书临床应用伦理审查的标准操作规程和相应表格,应当由更高层级的部门统一评定药品超说明书临床应用,不得随意扩大伦理委员会审查的范畴。医疗卫生机构应当通过包括从伦理角度加强监管,可作为法律法规监管不完善的补充,进一步促进药品安全规范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品超说明书 伦理审查 监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清单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庆华 魏莎 +9 位作者 易红美 宋晶彦 王希罕 杨君 颜静 钱克莉 张丹 陈力 罗业涛 肖明朝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2023年第1期105-108,共4页
目的:构建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清单,为开展相关工作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及实践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框架,结合现场实践总结、小组讨论形成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清单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 目的:构建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清单,为开展相关工作及质量控制提供理论指导及实践工具。方法:通过文献回顾,以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框架,结合现场实践总结、小组讨论形成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清单初稿。采用德尔菲法对20名专家进行咨询,根据专家意见对工作清单进行修改完善。结果:两轮专家函询的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20、0.930,协调系数分别为0.208、0.133(P<0.001)。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清单包括一级指标5项、二级指标30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清单具有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方舱医院医务人员安全有序地开展医疗工作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方舱医院 医务人员 工作 清单 德尔菲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发生现状及影响因素
18
作者 熊周 张雨婷 +2 位作者 柏晓鑫 谭思雨 杨瑾宇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1608-1612,共5页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发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究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发生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的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0年2月—2023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1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病人一般资料及疾病相关资料,评价病人瘙痒发生情况。结果:155例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有42例病人发生中重度瘙痒,中重度瘙痒发生率为27.10%。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皮肤干燥、甲状旁腺激素(iPTH)、合并贫血、尿素清除指数(Kt/V)及血磷是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中重度瘙痒的影响因素(P<0.05)。构建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中重度瘙痒的Logistic回归模型及决策树模型,决策树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6[95%CI(0.885,0.969)],Logistic回归模型的AUC为0.901[95%CI(0.842,0.943)],决策树模型的AUC高于Logistic回归模型(Z=1.979,P=0.049)。结论:皮肤干燥、iPTH、合并贫血、Kt/V及血磷对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的中重度瘙痒发生情况有影响,构建的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发生中重度瘙痒的决策树模型效能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瘙痒 影响因素 回归模型 决策树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和验证
19
作者 曾小科 刘原 +2 位作者 左浩 李泞珊 徐亚丽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22-427,共6页
目的构建并验证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的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1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 目的构建并验证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22年1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血管外科住院的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15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支架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制作列线图,内部验证采用Bootstrap法,采用一致性指数评估模型区分度,采用校准图评估校准度。结果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术后1年支架再狭窄患者55例(36.7%)。单因素分析、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算法及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脑卒中史(OR=9.152,95%CI2.957~28.322)、慢性肾病(OR=14.639,95%CI 2.378~90.115)、纤维蛋白原浓度(OR=8.422,95%CI 3.139~22.594)、术前闭塞(OR=3.604,95%CI 1.446~8.981)和钙化斑块(OR=5.167,95%CI 2.044~13.059)是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术后1年发生支架再狭窄的最佳预测因子。预测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876(95%CI 0.812~0.939),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93.6%和70.9%,Brie分数为0.124,模型内部验证后的一致性指数为0.859。校准图显示理想概率曲线和实际概率曲线重合度较高。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股浅动脉支架再狭窄列线图风险预测模型区分度与校准度较好,对于临床预测股浅动脉支架植入患者发生支架再狭窄具有较好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浅动脉 超声检查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支架 列线图表 风险 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呼吸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前护理管理审查指标构建及因素分析
20
作者 吴红梅 杨彩蝶 +2 位作者 周念 宋彩萍 罗春梅 《中国护理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281-1287,共7页
目的:审查成人呼吸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前的护理现状并分析临床实践的障碍与促进因素,为推进证据转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整合的证据建立审查指标,于2024年4月—9月在循证实践试点科室行基线调查,并对11名医护人员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分... 目的:审查成人呼吸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前的护理现状并分析临床实践的障碍与促进因素,为推进证据转化提供依据。方法:基于整合的证据建立审查指标,于2024年4月—9月在循证实践试点科室行基线调查,并对11名医护人员进行焦点小组访谈,分析障碍和促进因素。结果:共纳入28条证据,制定18条审查指标,其中护士审查中11条指标执行率<60%,系统审查中2条指标执行率为0,患者结局指标中48 h拔管成功率为85.7%,拔管前谵妄和疼痛的发生率高,分别为33.3%和76.2%。成人呼吸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前护理管理实施的主要障碍因素为证据内容复杂;护士知识、态度、行为均不足;医护技团队间协作不足;缺乏拔管前管理相关培训与考核、流程与标准、评估工具;主要促进因素为管理者的重视、医护技团队的认可与支持、护士有提升专业能力的意识等。结论:成人呼吸重症患者气管插管拔管前护理管理的临床实践与证据存在一定差距,应针对其障碍和促进因素进一步优化证据,制定可行的实施方案,为推进证据的临床转化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插管拔管 护理 审查指标 障碍因素 循证实践 重症 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