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张曌 郑婷婷 +2 位作者 王钰姝 罗飞 刘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867-1872,共6页
背景近年来,退行性脊柱畸形(DS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从疾病发生到需手术干预之前,患者将与疾病长期共存,期间自我管理对DSD的发展及转归至关重要。然而,DSD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无法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目的研... 背景近年来,退行性脊柱畸形(DSD)的患病率逐年上升,从疾病发生到需手术干预之前,患者将与疾病长期共存,期间自我管理对DSD的发展及转归至关重要。然而,DSD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无法针对性地制订有效的干预措施。目的研究DSD患者的自我管理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制订针对性的干预方案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对2020年6月—2022年12月于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200例DSD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资料、视觉模拟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评分、医疗社会支持量表(MOS-SSS)评分以及慢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构建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患者慢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191份(95.5%),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2.6±11.6)岁,其中脊柱侧弯144例(75.4%),后凸37例(19.4%),侧后凸10例(5.2%)。慢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总分为(22.94±11.97)分,各维度标准化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认知症状管理(26.27±15.83)分、医患交流(23.53±16.27)分和运动锻炼(18.42±11.00)分。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BMI、家庭人均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吸烟史、ODI评分、MOSSSS评分与慢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各维度评分和总分显著相关(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结果显示,MOSSSS评分、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和骨密度是DSD患者慢病自我管理行为量表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DSD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水平较低,MOS-SSS评分、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和骨密度是DSD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因素,医护人员在临床实践中应从加强教育、提升社会支持等方面增强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帮助患者有效管理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柱疾病 退行性脊柱畸形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线性回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腺苷脱氨酶水平与糖尿病足溃疡风险的相关性
2
作者 王静 蒋婷 +3 位作者 胡珊珊 周玲 郑焱玲 王维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015-1022,共8页
目的: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是嘌呤代谢过程中参与腺苷酸分解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拟探讨血清ADA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溃疡(di... 目的:腺苷脱氨酶(adenosine deaminase,ADA)是嘌呤代谢过程中参与腺苷酸分解代谢的关键酶之一,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病情监测中扮演重要角色。本研究拟探讨血清ADA水平与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发生糖尿病足溃疡(diabetic foot ulcer,DFU)风险的关系,为DFU的防治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的T2DM患者2719例,根据是否合并DFU分为非DFU组(n=1952)和DFU组(n=767)。收集患者的血清ADA水平,并根据ADA四分位数将所有参与者分为最低四分位数(Q1)组、第2四分位数(Q2)组、第3四分位数(Q3)组、第4四分位数(Q4)组。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血清ADA水平与T2DM患者发生DFU风险的关系,并比较不同Wagner分级的DFU患者血清ADA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在T2DM患者中,DFU的患病率为28.21%,随着血清ADA水平升高,DFU的患病率逐渐升高。多因素矫正的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DA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发生DFU的风险增加3%(OR=1.03,95%CI 1.01~1.05,P=0.003);相比Q1组,Q2(OR=1.77,95%CI 1.30~2.43,P<0.001)、Q3(OR=2.11,95%CI 1.54~2.89,P<0.001)和Q4(OR=2.27,95%CI 1.64~3.16,P<0.001)组患者发生DFU的风险升高。Wagner 0~5级的DFU患者血清ADA水平呈上升趋势(P<0.001)。结论:T2DM患者的高血清ADA水平与DFU风险增加相关,提示血清ADA水平可能在T2DM患者DFU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糖尿病足溃疡 腺苷脱氨酶 Wagner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培训者培训模式在军队聘用护士练兵备战中的应用 被引量:15
3
作者 杨琴 廖建梅 +4 位作者 郭义茜 陈明家 刘畅 郑婷婷 刘蕾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7-90,共4页
目的探索培训者培训模式在军队聘用护士练兵备战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的18名医院卫勤保障专业人员为培训导师;选取84名护理骨干为培训者;选取502名聘用护士为受训者。采用培训者培训模式进行练兵备... 目的探索培训者培训模式在军队聘用护士练兵备战培训中的应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某军队三级甲等医院的18名医院卫勤保障专业人员为培训导师;选取84名护理骨干为培训者;选取502名聘用护士为受训者。采用培训者培训模式进行练兵备战培训,对培训者实施考核和二次培训能力评价,对受训者进行练兵备战技能考核,并对其救护态度进行评价。结果培训者和受训者的练兵备战理论技能考核效果理想;培训后练兵备战知识、救护态度均高于培训前(均P<0.05)。受训者培训满意率为95.52%。培训者二次培训能力得分[(37.67±3.69)分]高于培训前[(29.48±3.07)分],P<0.05。结论应用培训者培训模式可在短时间内完成全院聘用护士练兵备战相关培训,效果良好,是一种有效的培训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训者培训模式 军队医院 聘用护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波化学位移编码水脂成像技术定量评估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多裂肌退行性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何敏 陈品珍 +4 位作者 陈灿 罗飞 陈伟 王健 赵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运用3.0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多回波化学位移编码水脂成像(chemical shift-encoding water-fatimaging,Dixon)技术,定量评估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患者多裂肌(mulifidi,MF)退行性变与非畸形者的差... 目的:运用3.0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多回波化学位移编码水脂成像(chemical shift-encoding water-fatimaging,Dixon)技术,定量评估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患者多裂肌(mulifidi,MF)退行性变与非畸形者的差异性。方法;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行3.0TMR腰椎Dixon序列扫描的检查者60例,30例DS患者为DS组,30例非DS患者为对照组。2名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测量2组人群Dixon序列中腰椎4/5椎间盘(L4/5)层面MF脂肪浸润度(fat infltration,FT),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及椎间盘面积,比较其一致性。计算双侧MF脂肪含量均值百分比(FI%),双侧MFR相对CSA(relative CSA,RCSA),双侧MF功能性CSA(functional CSA,FCSA),双侧MF面积不对称率(asymmetry ratio of area,AAA),双侧脂肪浸润度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ratio of fat infiltration index,AAFI)的差异性,并比较⒉组奥斯维斯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s,VAS),腰罗兰莫里斯功能障碍调查(Roland-Mori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问卷评分的差异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 eurve,ROC)法计算双侧MF FI%,AAFI,ODI RMD,腰椎和下肢VAS总和评分曲线下面积。结果:2位独立观察者对多裂肌的CSA,FI%及椎间盘面积的重复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0.9);DS组与对照组双侧MF F1%,RCSA,FCSA,AAFT有统计学差异(P<0.05);ODI,VAS,RMD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双侧MF FI%、AAFI,ODI,RMD、VA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754,0.984,0.947,0.933。结论:多回波Dixon序列双侧MF FI%、AAFI能定量反映DS患者的疼痛加重度情况与生活质量下降程度,并与患者的临床评估指标有良好的一致性,与对照组有显著鉴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位移编码水脂成像 磁共振 多裂肌 脂肪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骶管封闭疗法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涂强 陈虎 +5 位作者 潘伟城 曹露 杨轩 李康 孙梅 许建中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7期2751-2754,共4页
目的观察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成骶管封闭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卧床休息,肌松剂、神经营养、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骶管封闭组则在... 目的观察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的临床疗效,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120例LDH患者随机分成骶管封闭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均予以卧床休息,肌松剂、神经营养、消炎镇痛类药物治疗,骶管封闭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骶管注射利多卡因注射液10mL+曲安奈德40mg。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d、1周、4周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改变;于治疗4周结束后,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观测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d、1周、4周血清炎性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6(IL-6)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1d、1周及4周时骶管封闭组VAS评分均比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每个时间节点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骶管封闭组优良率为58.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1d、1周及4周时骶管封闭组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P<0.05),且每个时间节点血清TNF-α、IL-1β和IL-6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骶管封闭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神经根周围TNF-α、IL-1β和IL-6的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骶管封闭 炎症细胞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技术的椎间盘退变特异基因表达谱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夏博文 邢军超 +3 位作者 艾秋池 李瀚卿 徐美涛 侯天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883-890,共8页
目的通过筛选分析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基因寻找临床治疗间盘退变的新靶点。方法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评估了临床采集到的椎间盘退变患者(IDD,n=4)和非IDD(n=3)椎间盘样本,筛选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基因并利用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和... 目的通过筛选分析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表达变化基因寻找临床治疗间盘退变的新靶点。方法运用转录组测序技术评估了临床采集到的椎间盘退变患者(IDD,n=4)和非IDD(n=3)椎间盘样本,筛选出具有显著性的差异基因并利用基因本体论(GO)数据库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基因功能富集,筛选在IDD进展中可能起关键作用的基因和信号通路,最后使用qRT-PCR技术对上述识别到的部分显著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测序结果识别出512个显著差异基因(DEGs),GO数据库主要将这些DEGs主要富集到角化、细胞外基质(ECM)构成、生长因子结合以及炎症趋化作用,而KEGG富集分析的前10通路分别为:阿米巴病、病毒蛋白与细胞因子及其受体的相互作用、ECM受体的相互作用、IL-17信号通路、细胞因子与其受体的相互作用、TNF信号通路、糖尿病并发症中的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以及雌激素信号通路。选取的13个作为qRT-PCR验证目标的DEGs在两组间表达具有差异显著性(P<0.001),且所有的DEGs的表达趋势均与RNA-seq结果一致,其中3个基因组间差异倍数不显著(Log2FoldChange≤1),其余10个基因具有差异显著性(Log2FoldChange>1)。结论 ECM、生长因子、胶原纤维蛋白组分、炎症趋化因子以及TNF-α和PI3K-Akt信号通路在IDD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因素可能成为椎间盘退变临床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录组测序 椎间盘退变 差异基因 富集分析 信使R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及相关细胞因子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7
作者 付靖 李洋 罗磊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20年第7期111-114,共4页
目的分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及相关细胞因子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创... 目的分析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及相关细胞因子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61例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纳入观察组,将该院同期5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研究对象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和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白介素-18(interleukin-18,IL-18)的表达水平,并分析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IL-1β和IL-18表达水平与创伤性关节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和IL-1β、IL-18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不同病情严重程度患者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和IL-1β、IL-18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NLRP3mRNA相对表达量和IL-1β、IL-18表达水平均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NLRP3 mRNA相对表达量与IL-1β、IL-18表达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0.52、0.46,均P<0.05)。结论创伤性关节炎患者NLRP3及其相关细胞因子表达异常,且与病情严重程度有关,NLRP3有望成为评估疾病进展的生物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关节炎 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 白介素-1Β 白介素-18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与腰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8
作者 李凯 赵骏 +1 位作者 杨森 罗飞 《医用生物力学》 2025年第4期930-938,共9页
目的评估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L4~5多裂肌(multifidus muscle,MM)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FI)与腰椎活动度(lumbar range of motion,LROM)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名退行性脊柱畸形(degenerative spinal deformity,DSD)患者... 目的评估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L4~5多裂肌(multifidus muscle,MM)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FI)与腰椎活动度(lumbar range of motion,LROM)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名退行性脊柱畸形(degenerative spinal deformity,DSD)患者。完善脊柱全长片后分别测量其Cobb角、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计算TK/LL,同期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的一般情况和基础疾病史,通过单体素磁共振波谱成像(single-voxel MR spectroscopy,SV-MRS)获取L4~5多裂肌FI。测量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方向LROM,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下腰背部疼痛程度,采用腰痛功能障碍问卷(RDQ)评分评估生活质量,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评估个体活动强度。通过比较两组LROM、MM FI、RDQ评分、IPAQ评分的差异性,分析DSD组RDQ评分与多裂肌FI、LROM、Cobb角、LL、TK、TK/LL的相关性。结果DSD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一致性方面,DSD组前屈、后伸可靠性良好,凸侧屈可靠性强,凹侧屈可靠性一般;对照组前屈、后伸可靠性良好,左右侧屈可靠性一般。DSD组腰椎前屈、后伸、侧屈ROM、L4~5双侧MM FI、RDQ评分均较对照组差(P<0.05),DSD组凹侧多裂肌FI大于凸侧(P<0.05),且DSD组凸/凹侧多裂肌FI均高于对照组左/右侧多裂肌FI(P<0.05);两组间IPAQ评分、对照组左/右侧多裂肌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方面,DSD组双侧多裂肌FI与后伸负相关(r=-0.395),凸侧多裂肌FI与VAS评分负相关(r=-0.381),RDQ评分与前屈、矢状面LROM负相关(r=-0.441,-0.425),Cobb角与后伸正相关(r=0.372),TK与凹侧多裂肌FI正相关(r=0.460),与前屈、矢状面LROM负相关(r=-0.406,-0.410),LL与凹侧FI正相关(r=0.412),TK/LL与前屈、矢状面LROM、侧屈(凸侧)负相关(r=-0.424,-0.370,-0.576)。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RDQ评分=13.070-前屈×0.228+VAS×1.900。结论DSD患者表现为LROM下降、多裂肌FI增加和RDQ评分下降,临床上应该综合评估其活动度和椎旁肌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畸形 腰椎活动度 多裂肌 脂肪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