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合现实技术和柯氏模式在肝胆外科手术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蒋家云 王宏 +2 位作者 胡鹏 邓永 欧晏娇 《中国卫生产业》 2022年第3期12-15,共4页
目的分析在肝胆外科手术教学中利用混合现实技术与柯氏模式的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轮转规培硕士研究生(外科方向)60名为研究对象,时长4个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0名。研究... 目的分析在肝胆外科手术教学中利用混合现实技术与柯氏模式的价值与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4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轮转规培硕士研究生(外科方向)60名为研究对象,时长4个月,根据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30名。研究组采取混合现实技术和柯氏模式干预,对照组接受传统教学干预,对比两组规培生满意度调查情况、理论考核成绩与技能考核成绩。结果在规培生满意度调查中,研究组在主观能动学习态度、教学术式理解程度、科室教学查房表现、解剖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理论考核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研究组理论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理论成绩与培训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前,两组技能考核成绩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研究组技能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两组技能成绩与培训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胆外科手术教学中,开展柯氏模式和混合现实技术,可有效提高规培生理论考核、技术考核成绩,并提高规培生满意度调查结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氏模式 混合现实技术 肝胆外科手术教学 规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脏血管瘤外科治疗原则和技术
2
作者 毕华强 夏锋 《肝胆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成人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随着人群健康体检的普及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其检出率日益增多,致使愈来愈多的肝血管瘤患者需要诊断与治疗。肝血管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无症状,且无恶变倾向,原则上以随访观察为主,这是目... 成人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随着人群健康体检的普及和影像学检查手段的进步,其检出率日益增多,致使愈来愈多的肝血管瘤患者需要诊断与治疗。肝血管瘤作为一种良性肿瘤,大多无症状,且无恶变倾向,原则上以随访观察为主,这是目前国内外普遍接受的观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血管瘤 外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管结石病术前评估与手术决策 被引量:4
3
作者 戴海粟 陈志宇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2期87-91,共5页
肝胆管结石病是一种由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结石所导致的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肝胆管结石病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由于其变化多样,手术操作困难,术后并发症率高,远期疗效差,最终常发展成为终末期胆病或恶性肿瘤,目前仍然... 肝胆管结石病是一种由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以上结石所导致的一系列代谢、功能、结构的变化。肝胆管结石病虽然是一种良性疾病,但由于其变化多样,手术操作困难,术后并发症率高,远期疗效差,最终常发展成为终末期胆病或恶性肿瘤,目前仍然被认为是肝胆外科领域的严峻挑战。随着精准外科时代的来临,外科医生可以从更多的维度去考量这个疾病,更加精准地评估手术的风险,制订手术作业的方案,以期在保证手术安全的前提下达到更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管结石 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胆管结石的分型与意义 被引量:2
4
作者 王小飞 邓青松 +3 位作者 冯凯 夏锋 马宽生 别平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5期324-326,共3页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位以上的胆管内结石,常见于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其中,我国也是肝内胆管结石的高发国家,且明显集中分布于沿海和长江以南的广大农村地区[1].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与胆汁瘀滞、... 肝内胆管结石是一种发生于左右肝管汇合部位以上的胆管内结石,常见于东亚和东南亚等国家.其中,我国也是肝内胆管结石的高发国家,且明显集中分布于沿海和长江以南的广大农村地区[1].目前,研究者普遍认为肝内胆管结石的形成与胆汁瘀滞、胆道感染、胆汁成分改变和肝脏生化及代谢缺陷等因素相关[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胆管结石 分型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肝血管瘤的外科治疗 被引量:1
5
作者 李雪松 夏锋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3期169-171,共3页
肝血管瘤瘤体的直径个体差异较大,瘤体直径越大,出现临床症状或并发瘤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肝血管瘤按瘤体直径来分类一直存在一定的分岐,国外将>4cm的称为巨大肝血管瘤(giant hepatic hemangioma,GHH),国内共识支持将直径在... 肝血管瘤瘤体的直径个体差异较大,瘤体直径越大,出现临床症状或并发瘤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可能性越大。肝血管瘤按瘤体直径来分类一直存在一定的分岐,国外将>4cm的称为巨大肝血管瘤(giant hepatic hemangioma,GHH),国内共识支持将直径在10~20cm之间者称为巨大肝血管瘤,而单个肿瘤直径≥20cm的称为特大肝血管瘤[1,2]。目前,特大肝血管瘤的临床诊治报道较少,但因其存在进行性进展及更大的治疗相关风险[3,4],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均值得引起关注,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特大肝血管瘤外科治疗中的特点和相关治疗选择做一综述,以进一步规范治疗标准,并最大限度的降低其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大肝血管瘤 外科治疗 腹腔镜肝切除 射频消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叶切除在肝门部胆管癌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苏星星 杨宜恃 +6 位作者 何宇 张雷达 别平 李大江 戴海粟 张城城 陈志宇 《肝胆外科杂志》 2020年第4期245-248,共4页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发生于肝左右胆管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胆管癌的50%[1]。由于肝内胆管与肝外胆管的界限并不完全清楚,因此肝门部胆管癌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起源于肝外大胆管的肝外型,以及起源于肝内胆管并侵犯... 肝门部胆管癌是指起源于胆管上皮细胞,发生于肝左右胆管交界处的恶性肿瘤,占所有胆管癌的50%[1]。由于肝内胆管与肝外胆管的界限并不完全清楚,因此肝门部胆管癌可分为两种不同类型:起源于肝外大胆管的肝外型,以及起源于肝内胆管并侵犯肝门部的肝内型。这两种肝门部胆管癌在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手术方式,形态学特征,患者存活率方面均无明显差异。因此,临床上这两种肿瘤均称之为肝门部胆管癌,并且该定义也适用于最新的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的癌症分级手册[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叶切除 肝门部胆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伴支持对肝移植术后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6
7
作者 吴英 任辉 +2 位作者 廖睿 魏小林 申林果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700-1704,共5页
目的 :分析同伴支持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医院肝胆外科住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77例,根据病历号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教育基础上实施... 目的 :分析同伴支持对肝移植患者术后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某医院肝胆外科住院进行肝移植手术的患者77例,根据病历号按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教育,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教育基础上实施同伴支持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情况。结果 :观察组肝移植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得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移植患者焦虑、抑郁和生活质量得分较干预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同伴支持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肝移植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伴支持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的一级预防 被引量:5
8
作者 刘智鹏 王明达 +1 位作者 陈志宇 杨田 《肝胆外科杂志》 2021年第5期341-344,共4页
据统计,全球约有2.57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其中以东南亚与南非地区的HBV流行率最高[1].在全球范围内,超过50%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由HBV感染引起[2].目前,HCC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 据统计,全球约有2.57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其中以东南亚与南非地区的HBV流行率最高[1].在全球范围内,超过50%的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由HBV感染引起[2].目前,HCC已成为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四大常见原因,也是第六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3].癌症的三级预防指的是针对不同人群和不同阶段采取不同预防方法,其中一级预防的重点在于消除癌症的病因或控制其危险因素,从而从源头上阻止癌症的发生[4].乙肝疫苗的诞生意味着人类能够通过清除HBV来预防乙型肝炎相关性肝癌(HBV-HCC)发生.然而,对于已经感染HBV的人群则主要通过抗病毒治疗降低HBV-DNA的水平,从而降低HBV-HCC发生的风险.本文就HBV-HCC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和一级预防策略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 肝癌 一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列线图预测模型建立 被引量:3
9
作者 钟云萍 张宏宇 +2 位作者 戴海粟 张庆仪 傅瑶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4期276-280,共5页
目的探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4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后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 目的探究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345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纳入研究。根据术后出血情况分为出血组和未出血组,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既往病史、疾病情况等,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患者术后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术后出血的列线图模型。结果345例患者中有33例发生术后出血,发生率为9.32%。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现,患者年龄≥65岁、高血压、血糖≥6.1mmol/L、腹腔感染、胰瘘是患者发生PD术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P<0.05)。PD术后出血的列线图模型初始AUC为0.911,采用重复Bootstrap法内部验证AUC为0.884,分区度良好,观测值与预测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结论年龄≥65岁、高血压、血糖≥6.1 mmol/L、腹腔感染、胰瘘是患者发生PD术后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是患者PD术后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基于上述因素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可准确预测PD术后出血的发生风险,帮助临床诊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出血 危险因素 列线图预测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胰腺囊性肿瘤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林恒 张雷达 《肝胆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91-94,共4页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胰腺囊性疾病(Pancreatic cyst disease)的诊断率逐步升高.胰腺囊性疾病是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等方面差异较大的一大类疾病的统称,而且由于各种病变类型间潜在恶变风险... 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胰腺囊性疾病(Pancreatic cyst disease)的诊断率逐步升高.胰腺囊性疾病是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和病理学特征等方面差异较大的一大类疾病的统称,而且由于各种病变类型间潜在恶变风险的不同,导致相应治疗方式,随访策略及临床预后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异.近年来,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增加和治疗经验的不断积累和总结,国内外不同的研究机构和专业组织对胰腺囊性疾病的定义、分类、诊断要点、治疗和随访策略以及预后评估等制定了详细的指南或专家共识,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这些指南进行了更新和改版.本文重点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粘液性囊性肿瘤等具有恶变风险的胰腺囊性肿瘤的研究进展进行归纳和简要概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囊性疾病 胰腺囊性肿瘤 胰管内乳头状粘液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血管切除重建的意义 被引量:2
11
作者 杨宜恃 陈志宇 《肝胆外科杂志》 2022年第2期84-87,共4页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指起源于肝总管,左右一级肝管汇合部的肝外胆管上段的恶性上皮肿瘤,占所有肝外胆管癌的60%~70%。肝门部胆管癌也称Klatskin瘤,最早由美国医生Klatskin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早期认为,H... 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CA)是指起源于肝总管,左右一级肝管汇合部的肝外胆管上段的恶性上皮肿瘤,占所有肝外胆管癌的60%~70%。肝门部胆管癌也称Klatskin瘤,最早由美国医生Klatskin发现,并以他的名字命名。早期认为,HCCA是一种生长缓慢、恶性程度低的肿瘤,但随着认识的深入,发现其异质性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胆管癌 血管切除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胰管空肠吻合联合腹腔镜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秀娟 罗群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3期34-35,共2页
目的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吻合联合腹腔镜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依据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 目的探讨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改良胰管空肠吻合联合腹腔镜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所有患者均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依据不同胰肠吻合方式分为实验组(n=40)和常规组(n=40)。常规组接受传统的胰管对空肠黏膜吻合术治疗,实验组接受植入式胰管空肠吻合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手术时间(322.1±23.3)min、胰肠吻合时间(35.6±12.4)min,显著短于常规组的(387.9±30.2)min、(53.2±21.6)min(P<0.05)。两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20.00%,显著低于常规组的45.00%(P<0.05)。结论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中应用植入式胰管空肠吻合联合腹腔镜效果显著,其能够缩短总手术时间、胰肠吻合时间,降低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胰瘘发生率,具有较高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入式胰管空肠吻合术 腹腔镜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胰管对空肠黏膜吻合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icroRNA表达的肿瘤起源分类(英文)
13
作者 Andrew Fesler 刘华 +1 位作者 郭诗翔 鞠景芳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1期801-803,共3页
由于采用标准诊断方法难以识别癌变的原发部位,诊断新发的癌症中约有3%~5%来源于原发部位不明的肿瘤。MicroRNAs(miRNAs)近来被证实能够协助病理学家提高对原发部位不明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将着重讨论基于肿瘤诊断的miRNA最新研究进... 由于采用标准诊断方法难以识别癌变的原发部位,诊断新发的癌症中约有3%~5%来源于原发部位不明的肿瘤。MicroRNAs(miRNAs)近来被证实能够协助病理学家提高对原发部位不明肿瘤的诊断准确性。本文将着重讨论基于肿瘤诊断的miRNA最新研究进展,及该领域的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诊断 组织来源不明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