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肢冲击伤影像学评估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
1
作者 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骨关节学组 《磁共振成像》编委会 +4 位作者 袁慧书 潘诗农 陈伟 张连阳 夏爽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16,35,共9页
冲击伤是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直接作用于机体导致的损伤。近年来,工程事故等爆炸所致的严重四肢冲击伤事件频发。另一方面,现代影像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影像检查在系统性评估四肢皮肤及皮下软组织、肌肉、神经血管及骨与关节的创伤... 冲击伤是爆炸后产生的冲击波超压直接作用于机体导致的损伤。近年来,工程事故等爆炸所致的严重四肢冲击伤事件频发。另一方面,现代影像技术发展的不断进步,影像检查在系统性评估四肢皮肤及皮下软组织、肌肉、神经血管及骨与关节的创伤程度、临床干预及预后恢复等过程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指导影像学在四肢冲击伤评估中的应用,我们组织我国影像学等相关领域专家编撰本共识,以明确四肢冲击伤的影像诊断标准,并规范相关影像学分级评估原则及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伤 四肢创伤 专家共识 影像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2^(*)mapping的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足踝部关节软骨损伤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高雅丽 兰晓川 +2 位作者 王舒 宋凌恒 陈伟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基于T2^(*)mapping定量分析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足踝部关节软骨的T2^(*)值,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跑龄、跑量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于2023年7月份至2023年9月份招募重庆市长跑运动爱好者48名,... 目的基于T2^(*)mapping定量分析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足踝部关节软骨的T2^(*)值,并分析其与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跑龄、跑量之间的相关性。材料与方法于2023年7月份至2023年9月份招募重庆市长跑运动爱好者48名,其中跑量<300 km/月的36例(中低跑量组),跑量≥300 km/月的12例(高跑量组)。所有受试者均进行单侧无症状踝关节的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T2^(*)mapping多回波自旋回波(spin echo,SE)序列矢状位、质子密度加权成像脂肪抑制(proton density-weighted imaging fat-saturated,PDWI-FS)序列矢状位、冠状位、横轴位以及T1加权脂肪抑制成像(T1-weighted imaging fat-saturated,T1WI-FS)序列横轴位。沿关节软骨轮廓边缘勾画距骨穹窿、跟骰关节跟骨面、骰骨面及后距下关节跟骨面、距骨面软骨作为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获得相应的T2^(*)值。采用线性回归分析软骨T2^(*)值与年龄、BMI、跑龄的相关性,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不同跑量及不同性别间的软骨T2^(*)值差异。结果(1)距骨穹窿、跟骰关节跟骨面及骰骨面、后距下关节跟骨面及距骨面软骨T2^(*)值在性别上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1、P=0.002、P=0.008、P=0.004);(2)高跑量组的距骨穹窿、后距下关节跟骨面软骨T2^(*)值高于中低跑量组(P=0.014、0.023),不同跑量的跟骰关节跟骨面及骰骨面、后距下关节距骨面软骨T2^(*)值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987、0.072、0.724);(3)距骨穹窿、跟骰关节跟骨面及骰骨面、后距下关节跟骨面、距骨面软骨T2^(*)值均与BMI呈正相关(r=0.376、0.384、0.300、0.422、0.455,P=0.005、0.004、0.019、0.001、0.001)。结论在业余马拉松运动员这一跑步群体中,与中低跑量相比,高跑量更有可能导致距骨穹窿、后距下关节跟骨面软骨损伤;而与较低的BMI相比,高BMI增加了距骨穹窿、跟骰关节跟骨面、骰骨面及后距下关节跟骨面、距骨面软骨损伤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余马拉松 跑步 软骨 磁共振成像 T2^(*)mapping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与纤维斑块指数预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的效能研究
3
作者 黄聪 文凤 +5 位作者 王兴兰 刘晨 梁红琴 杨茜 牟成维 王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106-2114,共9页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和纤维斑块指数(fibrous plaque index,FPI)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于2021年3月至2023... 目的探究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t attenuation index,FAI)和纤维斑块指数(fibrous plaque index,FPI)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于2021年3月至2023年7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及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心内科接受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334例ACS患者,所有患者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oronary computed tomography angiography,CCTA)检查,测量FAI和FPI值。对ACS患者跟踪随访,根据术后1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ovascular events,MACE)的发生情况,将ACS患者分为MACE组(n=108)和非MACE组(n=226)。检测并比较2组的基线资料、CCTA数据以及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FAI和FPI与ACS患者预后的关系,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其预测效能。结果334例ACS患者中,108例(32.34%)发生MACE。与非MACE组(226例)比较,MACE组糖尿病患病率(72.22%vs 31.86%)、左主干病变比例(18.52%vs 7.08%)显著升高,而手术成功率(79.63%vs 93.81%)显著降低(P<0.05)。影像学指标显示,MACE组重度狭窄比例(20.37%vs 10.62%)、FAI[(-80.12±6.41)HU vs(-72.34±7.09)HU]及FPI(0.58±0.41 vs 0.26±0.12)均显著增高(P<0.05)。实验室检测发现,MACE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1.20±0.15)mmol/L vs(1.09±0.16)mmol/L]、miR-126(0.91±0.12 vs 0.96±0.15)及sST2[(38.45±5.67)ng/mL vs(34.30±4.89)ng/mL]水平存在显著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AI(OR=1.200,95%CI:1.136~1.268)、FPI(OR=63.157,95%CI:14.126~282.374)、中度狭窄程度(OR=1.332,95%CI:1.024~1.859)、重度狭窄程度(OR=1.480,95%CI:1.074~2.039)、miR-126(OR=0.007,95%CI:0.001~0.077)和sST2(OR=1.192,95%CI:1.113~1.277)是MACE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狭窄程度(AUC=0.622,95%CI:0.561~0.683,P=0.001)、FAI(AUC=0.790,95%CI:0.741~0.839,P=0.001)、FPI(AUC=0.716,95%CI:0.643~0.788,P=0.001)、miR-126(AUC=0.646,95%CI:0.584~0.707,P=0.001)、sST2(AUC=0.700,95%CI:0.638~0.761,P=0.001)对预后均有预测价值。结论冠状动脉FAI和FPI可作为ACS患者预后的独立预测指标,其数值变化与斑块稳定性及炎症状态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组织 冠状动脉周围脂肪衰减指数 纤维斑块指数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T磁共振成像在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4
作者 虞烽伟 陈品珍 +1 位作者 黎子龙 陈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19-524,536,共7页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MRI已成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研究的重要工具。7T MRI具有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研究中具有显著优势。本文拟对7T MRI在神经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MRI已成为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研究的重要工具。7T MRI具有高分辨率和高信噪比,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断和研究中具有显著优势。本文拟对7T MRI在神经系统研究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包括其在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精神疾病、脑肿瘤性疾病等的应用,并展望7T MRI在神经成像中的应用前景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帕金森病 神经系统疾病 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神经影像 功能成像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周围神经成像:3T与7T MRI双回波稳态序列对比研究
5
作者 黎子龙 虞烽伟 +1 位作者 陈品珍 陈伟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67-473,共7页
目的对比7T和3T MRI双回波稳态(DESS)序列对膝关节周围神经及神经束的显示效能。资料与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5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3T和7T 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三维双回波稳态(3DDESS)和层内空间分辨率... 目的对比7T和3T MRI双回波稳态(DESS)序列对膝关节周围神经及神经束的显示效能。资料与方法纳入2022年7月—2025年3月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4名健康志愿者进行3T和7T MRI扫描,扫描序列包括三维双回波稳态(3DDESS)和层内空间分辨率更高的双回波稳态(DESSHR)。测量图像及组织信噪比(SNR)、对比噪声比(CNR)。使用五点式Likert量表评估两组定性指标,并评价定性测量结果的一致性。结果基于3T MRI的3D-DESS序列腓神经的SNR低于7T(t=2.913,P=0.011),其余S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64、-0.843、1.424,P>0.05)。基于7T MRI 3D-DESS序列腓神经/脂肪的CNR(t=2.490,P=0.027)、DESSHR序列神经/脂肪的CNR高于3T(t=3.354、7.467,P<0.01);3D-DESS序列胫神经/脂肪的CNR(t=-4.162,P=0.001)以及DESSHR序列胫神经/肌肉的CNR(t=-4.358,P=0.001)低于3T。7T的DESSHR和3DDESS序列图像质量更高(平均差分别为0.139、1.000;Χ^(2)=4.765、70.000,P<0.029、P<0.001),且膝关节周围神经成像均更清晰(平均差0.717~2.071;Χ^(2)=66.000、62.000、68.000、23.684、60.000、58.000、61.000、58.000,P<0.001);3T的DESSHR序列图像伪影较少(平均差-0.785;Χ^(2)=47.078,P<0.001)。5位评估者评估定性测量结果一致性较好(Kappa=0.67~0.85,P<0.001)。结论与3T MRI相比,基于7T的DESS序列能更好地显示腓总神经、胫神经、隐神经及其神经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超高场强 双回波稳态序列 周围神经 一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T超高场MRI评估深髓静脉的临床价值
6
作者 华艳秋 李静 +3 位作者 郑玉 贺姝瑶 何敏 陈家飞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74-478,共5页
目的探讨7T超高场MRI对深髓静脉成像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5—8月招募的47名健康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在同一天行7T和3T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图像质量评估采用主观指标,使用Likert 5分量表法进... 目的探讨7T超高场MRI对深髓静脉成像的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前瞻性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2年5—8月招募的47名健康受试者,所有受试者在同一天行7T和3T磁敏感加权成像扫描。图像质量评估采用主观指标,使用Likert 5分量表法进行评分,同时通过深髓静脉视觉4分法评估深髓静脉的显示质量。以信噪比和对比噪声比作为客观指标评估静脉图像质量。结果7T组、3T组图像主观Likert 5分量表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5,5)分比4(3,4)分;Z=234.50,P<0.001],深髓静脉视觉4分法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分比1(1,2)分;Z=47.00,P<0.001]。7T MRI组图像信噪比低于3T MRI组(1.50±0.35比5.45±1.83),对比噪声比高于3T MRI组(7.64±1.70比5.44±2.1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4.54、-5.68,P<0.001)。结论7T超高场MRI对深髓静脉显示的图像质量优于3T MR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深髓静脉 超高场强 磁敏感加权成像 图像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多裂肌脂肪浸润与腰椎活动度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
7
作者 李凯 赵骏 +1 位作者 杨森 罗飞 《医用生物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0-938,共9页
目的评估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L4~5多裂肌(multifidus muscle,MM)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FI)与腰椎活动度(lumbar range of motion,LROM)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名退行性脊柱畸形(degenerative spinal deformity,DSD)患者... 目的评估退行性脊柱畸形患者L4~5多裂肌(multifidus muscle,MM)脂肪浸润(fatty infiltration,FI)与腰椎活动度(lumbar range of motion,LROM)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方法纳入30名退行性脊柱畸形(degenerative spinal deformity,DSD)患者。完善脊柱全长片后分别测量其Cobb角、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计算TK/LL,同期35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收集两组人群的一般情况和基础疾病史,通过单体素磁共振波谱成像(single-voxel MR spectroscopy,SV-MRS)获取L4~5多裂肌FI。测量前屈、后伸、左右侧屈方向LROM,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估下腰背部疼痛程度,采用腰痛功能障碍问卷(RDQ)评分评估生活质量,采用国际体力活动问卷(IPAQ)评估个体活动强度。通过比较两组LROM、MM FI、RDQ评分、IPAQ评分的差异性,分析DSD组RDQ评分与多裂肌FI、LROM、Cobb角、LL、TK、TK/LL的相关性。结果DSD组VA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一致性方面,DSD组前屈、后伸可靠性良好,凸侧屈可靠性强,凹侧屈可靠性一般;对照组前屈、后伸可靠性良好,左右侧屈可靠性一般。DSD组腰椎前屈、后伸、侧屈ROM、L4~5双侧MM FI、RDQ评分均较对照组差(P<0.05),DSD组凹侧多裂肌FI大于凸侧(P<0.05),且DSD组凸/凹侧多裂肌FI均高于对照组左/右侧多裂肌FI(P<0.05);两组间IPAQ评分、对照组左/右侧多裂肌F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方面,DSD组双侧多裂肌FI与后伸负相关(r=-0.395),凸侧多裂肌FI与VAS评分负相关(r=-0.381),RDQ评分与前屈、矢状面LROM负相关(r=-0.441,-0.425),Cobb角与后伸正相关(r=0.372),TK与凹侧多裂肌FI正相关(r=0.460),与前屈、矢状面LROM负相关(r=-0.406,-0.410),LL与凹侧FI正相关(r=0.412),TK/LL与前屈、矢状面LROM、侧屈(凸侧)负相关(r=-0.424,-0.370,-0.576)。逐步线性回归分析表明,RDQ评分=13.070-前屈×0.228+VAS×1.900。结论DSD患者表现为LROM下降、多裂肌FI增加和RDQ评分下降,临床上应该综合评估其活动度和椎旁肌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行性脊柱畸形 腰椎活动度 多裂肌 脂肪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状重建3.0T MR髋臼唇三维稳态双回波图像诊断髋臼唇损伤 被引量:1
8
作者 李静 梅靖玲 +5 位作者 苏眺 李莲 杜明珊 侯文静 欧元 陈伟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073-1077,共5页
目的评估放射状重建3.0T MR髋臼唇三维稳态双回波(3D-DESS)图像诊断髋臼唇损伤的价值。方法收集47例于1个月内接受3.0T MR 3D-DESS检查及关节镜检查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患者,对3D-DESS图像进行放射状重建显示髋臼唇。由2名影像科... 目的评估放射状重建3.0T MR髋臼唇三维稳态双回波(3D-DESS)图像诊断髋臼唇损伤的价值。方法收集47例于1个月内接受3.0T MR 3D-DESS检查及关节镜检查的股骨髋臼撞击综合征(FAI)患者,对3D-DESS图像进行放射状重建显示髋臼唇。由2名影像科医师评估髋臼唇的前侧、外上侧及后侧区,观察医师间及医师内评估结果的一致性。以关节镜结果为金标准,评价放射状重建3D-DESS图像诊断髋臼唇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结果医师间(Kappa=0.89)及医师内(Kappa=0.93)MRI评估结果的一致性较好(P均<0.05)。2名医师诊断髋臼唇撕裂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31%、93.50%、94.32%、92.42%及96.00%和98.43%、90.90%、94.32%、90.00%及98.59%,与关节镜结果的一致性均较好(Kappa均=0.89,P均<0.05)。结论放射状重建3.0T MR髋臼唇3D-DESS图像诊断髋臼唇损伤的效能与关节镜检查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软骨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T磁共振成像在脑小血管病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黄沛钰 刘晨 +1 位作者 甄志铭 张睿婷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1-156,共6页
脑小血管病在老年人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可显著增加脑卒中和痴呆的发生风险。迄今为止,该疾病尚无有效的临床和体液生物标志物,诊断鉴别高度依赖于MRI。然而,由于临床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所限,脑小血管损害难以直接评价,因此研究者们主要... 脑小血管病在老年人群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可显著增加脑卒中和痴呆的发生风险。迄今为止,该疾病尚无有效的临床和体液生物标志物,诊断鉴别高度依赖于MRI。然而,由于临床影像的空间分辨率所限,脑小血管损害难以直接评价,因此研究者们主要使用一些反映脑实质损害的影像标志物来评估小血管损伤。近年来,随着超高场(7T)MRI技术的不断成熟,其在脑小血管病领域的研究亦日趋广泛。7T-MRI能够直接评估脑小血管结构、功能,并显著提高微小脑实质病灶的检测敏感性,为脑小血管病机制研究和精准诊断提供了重要工具。本文将回顾近年来基于7T-MRI的脑小血管病研究,并讨论潜在的问题和未来研究方向,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 相位对比磁共振血管成像 磁敏感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瘤内及瘤周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预测早期肺腺癌淋巴血管浸润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昌华 何淼 王健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09-1513,共5页
目的观察基于瘤内及瘤周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预测早期肺腺癌淋巴血管浸润(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例Ⅰ~Ⅱa期肺腺癌,根据有无LVI将其分为阳性组(n=63)与阴性组(n=189),并按8∶2比例分为训练集(n=201)与测试集(n=51)。将组间... 目的观察基于瘤内及瘤周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预测早期肺腺癌淋巴血管浸润(L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52例Ⅰ~Ⅱa期肺腺癌,根据有无LVI将其分为阳性组(n=63)与阴性组(n=189),并按8∶2比例分为训练集(n=201)与测试集(n=51)。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早期肺腺癌LVI的独立预测因素并构建CT-临床模型。利用自动方法及膨胀算法基于肿瘤及分别向外膨胀3、5、7 mm勾画ROI_(1)~4,提取并筛选最优影像组学特征;分别以K近邻(KNN)、支持向量机(SVM)、决策树(DT)、随机森林(RF)及逻辑回归(LR)算法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筛选最佳分类器及可提供更多有效影像组学信息的ROI,以之构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基于CT-临床模型及最佳影像组学模型构建联合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模型预测早期肺腺癌LVI的效能。结果实性病灶及CT-N+分期均为早期肺腺癌LVI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基于ROI_(3)获得瘤内及瘤周5 mm总体积(GTPV5),以针对后者选出的14个最优特征构建的RF_(GTPV5)模型为最佳影像组学模型。CT-临床模型、RF GPTV5模型及联合模型预测训练集早期肺腺癌LVI的AUC分别为0.875、0.908及0.917,在测试集分别为0.831、0.853及0.862。结论瘤内及瘤周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特征术前预测早期肺腺癌LVI的效能良好;基于瘤内+瘤周5 mm ROI可获得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RI和解剖学测量的宫颈癌精准T分期诊断预测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邹雨忻 王瑞伟 +5 位作者 吴哲 侯文静 许杉杉 樊汝涛 王延洲 吴毅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82-392,共11页
目的确定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宫颈癌(CC)肿瘤三维重建后的三维形态学参数测量能否精准预测其T分期诊断。方法回顾收集108例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患者的术前MRI图像,将其分为T1、T2、T3和T4四组,又将T1和T2分为T1a、T1b、T2a和T2b四组。... 目的确定基于磁共振成像(MRI)的宫颈癌(CC)肿瘤三维重建后的三维形态学参数测量能否精准预测其T分期诊断。方法回顾收集108例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患者的术前MRI图像,将其分为T1、T2、T3和T4四组,又将T1和T2分为T1a、T1b、T2a和T2b四组。使用Amira2019软件对肿瘤、子宫、阴道、膀胱、尿道和直肠进行分割和三维重建,测量肿瘤的表面积、体积、纵径、前后径、横径、最长径、粗糙程度、质地均一程度和侵犯阴道程度。通过克鲁斯卡尔-沃利斯检验(Kruskal-Wallis test)、卡方检验(χ^(2)-test)、接收者操作特性(ROC)曲线等来评估统计学差异,并根据约登指数计算不同T分期间的临界值。结果肿瘤的表面积、体积、纵径、前后径、横径、最长径和侵犯阴道程度在T1-T4间和T1a-T2b间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粗糙程度和质地均一程度在T1-T4间和T1a-T2b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T1-T4肿瘤纵径分别平均为2.82 cm、3.78 cm、4.82 cm和6.61 cm(P<0.001),纵径的临界值分别为3.17 cm、4.24 cm和6.57 cm(AUC=0.699、0.73、0.708)。T1a-T2b肿瘤纵径分别平均为2.31 cm、2.84 cm、3.63 cm和4.09 cm(P=0.008),纵径的临界值分别为2.32 cm、3.12 cm和3.94 cm(AUC=0.597、0.689、0.561)。结论MRI上宫颈癌肿瘤的形态学参数包括表面积、体积、纵径、前后径、横径、最长径和侵犯阴道程度,为预测宫颈癌患者T分期有价值的诊断因素。本研究有助于宫颈癌的精准诊断、预后评估和治疗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磁共振成像 T分期诊断 三维重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 T磁共振成像在脑肿瘤中的应用进展
12
作者 虞烽伟 黎子龙 +1 位作者 陈品珍 陈伟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200-205,共6页
脑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早期诊断和精确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MRI技术在分辨率和对比度上存在局限,导致对脑肿瘤的识别和边界划分存在一定困难。7 T MRI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脑肿瘤... 脑肿瘤作为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早期诊断和精确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期至关重要。然而,传统的MRI技术在分辨率和对比度上存在局限,导致对脑肿瘤的识别和边界划分存在一定困难。7 T MRI技术能够清晰显示脑肿瘤的微观结构,从而更准确地识别肿瘤类型和分级。此外,7 T MRI在动态监测肿瘤生长、评估肿瘤微环境以及指导手术切除方面也展现出巨大潜力。本文综述了7 T MRI在脑肿瘤研究中的应用进展,并探讨了7 T MRI技术在脑肿瘤研究中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7 T磁共振成像 超高场强 多模态成像 酰胺质子转移加权 扩散加权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垂体柄增粗为特征的精原细胞瘤1例
13
作者 彭冰 王兴田 +6 位作者 邓玉环 练渝 郑焱玲 匡剑韧 钱锦钰 梁洁 张艳琳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863-869,共7页
颅内精原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生殖细胞系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脑部的松果体或垂体等部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20年6月收治1例颅内精原细胞瘤伴脊柱转移的20岁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及视力下降,头颅增强... 颅内精原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起源于生殖细胞系的恶性肿瘤,通常发生在脑部的松果体或垂体等部位。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于2020年6月收治1例颅内精原细胞瘤伴脊柱转移的20岁男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及视力下降,头颅增强MRI提示垂体柄增粗。在多学科综合会诊后接受经鼻蝶鞍区肿瘤切除术,病理诊断为精原细胞瘤,术后规律放射治疗。1年后患者的肿瘤复发并转移,再次行胸椎椎管内肿瘤切除术,术后继续化学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如头痛和视力障碍得到改善,但持续全垂体功能减退,需长期激素替代。颅内精原细胞瘤的早期诊断颇具挑战性,且易发生转移,对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高度敏感,早期诊断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精原细胞瘤 手术 免疫组织化学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胎儿先天性膀胱阴道瘘的超声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胡奎 张晓航 +1 位作者 冉素真 蔡萍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6-118,120,共4页
先天性膀胱阴道瘘(congenital vesicovaginal fistula,CVVF)是一种罕见的畸形,为阴道与膀胱间存在异常持续交通的小孔,常与其他泌尿生殖道异常有关,亦可孤立性存在[1],约5%~30%的阴道发育不良病例有CVVF[2],也有CVVF合并尿道缺如的报道[... 先天性膀胱阴道瘘(congenital vesicovaginal fistula,CVVF)是一种罕见的畸形,为阴道与膀胱间存在异常持续交通的小孔,常与其他泌尿生殖道异常有关,亦可孤立性存在[1],约5%~30%的阴道发育不良病例有CVVF[2],也有CVVF合并尿道缺如的报道[3];多表现为出生后即出现尿失禁和反复尿路感染,月经初潮后出现经血尿,子宫阴道积液、积血,性交困难等,给患者的生育和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胎儿期对本病认识不足而鲜有产前超声报道。本研究拟回顾性分析经尸检证实的3例胎儿CVVF的超声征象,总结其影像学特点,以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认识及正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阴道瘘 先天畸形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的甲状腺结节良恶性CT分类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红琴 朱立强 王健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740-744,共5页
目的根据甲状腺结节CT特征指标建立分类模型,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预测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56)及恶性组(n=87),分别采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 目的根据甲状腺结节CT特征指标建立分类模型,以病理结果作为“金标准”,预测甲状腺结节的性质。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43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按照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组(n=56)及恶性组(n=87),分别采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算法建立数据挖掘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比较两个模型的诊断效能。另选取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数据验证。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结节大小、淋巴结显示及增强强化后CT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Fisher判别方法的敏感度为96.6%,特异度91.1%,约登指数为94.4%。非条件Logistic回归法的敏感度为95.4%,特异度为92.9%,约登指数为94.4%。两个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P=0.765)。使用5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验证,Fisher判别及非条件Logistic回归敏感度均为66.7%,特异度均为92.3%,约登指数为72.7%,但对具体样本的判别结果有所差异。结论建立的两种模型对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结果均较为理想,判别模型与非条件Logistic回归的泛化能力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病理学 外科 数据挖掘 算法 诊断 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庭康复对前庭偏头痛患者大脑自发性神经活动影响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秦新 胡晓飞 +6 位作者 陈杰 王清镇 刘赫 王尧 罗为 李光建 王健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5,共5页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前庭康复(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VR)训练对前庭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脑部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探索VR训练在VM治疗中的神经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纳入首次诊断并在6个月内未经VR训练... 目的采用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评价前庭康复(vestibular rehabilitation,VR)训练对前庭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患者脑部自发神经活动的影响,探索VR训练在VM治疗中的神经病理机制。材料与方法纳入首次诊断并在6个月内未经VR训练的VM患者14例,分别在VR训练1个月前后行静息态功能MRI检查,收集患者临床相关指标,包括眩晕障碍量表(Dizziness Handicap Inventory,DHI)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评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评分,观察经过VR训练后,VM患者大脑自发神经活动改变,并提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脑区低频振幅(amplitude of low-frequency fluctuation,ALFF)值,与临床相关评分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经过1个月VR训练后,VM患者右侧岛叶及额叶三角部ALFF值明显减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GRF校正,P<0.05),且经过VR训练后的VM患者右侧岛叶的ALFF值与VR训练后的DHI评分呈正相关(r=0.549,P<0.05)。结论经过VR训练,VM患者右侧岛叶及部分额叶神经活动减弱,这可能是其治疗患者VM偏头痛的神经病理机制。VM患者的症状减轻程度与右侧岛叶神经活动减弱具有正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庭偏头痛 前庭康复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成像 低频振幅 岛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型和脑型肝豆状核变性的临床及MRI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铁牛 练远书 +4 位作者 胡雪梅 谭文婷 邓国宏 刘赫 胡晓飞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5,共5页
目的探讨肝型和脑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患者头颅MRI影像学表现、眼底检查及其实验室检查的差异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至2019年度经实验室基因检测确诊的89例WD患者(脑型44例,肝型45例)... 目的探讨肝型和脑型肝豆状核变性(Wilson disease,WD)患者头颅MRI影像学表现、眼底检查及其实验室检查的差异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至2019年度经实验室基因检测确诊的89例WD患者(脑型44例,肝型45例)的铜蓝蛋白、血清铜、眼底检查及头颅MRI检查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对MRI异常信号进行量化评定标准评分,并对不同临床类型的WD患者临床指标和影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脑型和肝型WD患者KF环的阳性率无统计学差异(P=0.946>0.05);脑型WD患者血清铜及铜蓝蛋白的含量明显低于肝型WD患者(P<0.001),WD患者中脑型比肝型发病年龄更早、且发病时长更长(P=0.043,0.013<0.05),脑型WD患者脑部MRI除苍白球、丘脑、小脑外其余各部位出现异常信号比率均高于肝型患者(P<0.05)。两型患者在苍白球、丘脑的信号异常范围评分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累积程度评分脑型患者明显高于肝型患者(P<0.05);两型患者在小脑区域信号异常范围和累积程度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79>0.05)。脑型WD患者脑部MRI的T2序列范围及程度总分与发病时长呈正相关(r=0.315,P=0.038);而肝型WD患者无相关性。结论WD患者颅脑影像同时累及基底节区和脑干是肝型和脑型WD患者特征性影像表现。脑型患者颅内异常信号发生率、发病时长、以及颅内病变范围和程度均高于肝型患者。通过MRI检查T2序列的量化性评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评估WD患者脑部的病理学阶段和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豆状核变性 临床分型 影像学表现 差异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SAPHO综合征的临床及影像表现分析 被引量:7
18
作者 张雨涵 陈艳丽 +1 位作者 成杰 冉淑华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10期738-741,共4页
目的:探讨SAPHO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分析男女差异,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27例(男8例,女19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S... 目的:探讨SAPHO综合征的影像学及临床特征,分析男女差异,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2018年期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的27例(男8例,女19例)SAPHO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及影像特征,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SAPHO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骨、关节肿痛(27例)及皮肤脓疱病、痤疮、化脓性汗腺炎(8例)等。影像表现均为骨及关节的骨质破坏、硬化、肥厚,髓腔狭窄、消失等慢性炎症性改变,骨显像出现典型“牛头征”等。主要累及前胸壁、脊柱及骶髂关节,分别为23例、11例、8例,而累及其他部位骨质者仅2例为男性。皮肤受累者2例男性均为痤疮。而脓疱病仅发生于女性。结论:SAPHO综合征影像表现为炎症病变与骨质肥厚等硬化性病变并存,前胸壁病变最为特征性;男女患者在皮肤病变与骨质累及部位上可能存在一定差异;工作中应结合临床及影像表现综合分析,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骨肥大综合征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原发灶的磁共振ADC图、T2WI影像组学模型预测前列腺癌骨转移的价值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凤喜 冯俊榜 +2 位作者 成杰 王健 韩祺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原发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非增强序列影像组学模型预测PCa骨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2个中心且经... 目的探讨基于前列腺癌(prostate cancer,PCa)原发灶的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T2加权成像(T2 weighted imaging,T2WI)非增强序列影像组学模型预测PCa骨转移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来自2个中心且经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的178例PCa患者(不伴骨转移者115例,伴骨转移者63例)的MRI(ADC图和T2WI)资料。来自中心1的患者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n=97)和测试组(n=43),来自中心2的患者(n=38)作为外部验证组。图像重采样后,分别在ADC和T2WI图像上勾画肿瘤区域并进行特征提取。经过一致性检验后,采用单因素分析和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LASSO)算法进行影像组学特征筛选。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影像组学预测模型,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评估模型的预测效能。使用DeLong检验对模型进行比较,校准曲线对模型进行评价。结果从ADC、T2WI及ADC+T2WI联合序列中各提取10、3和5个影像组学特征分别进行建模。测试组的AUC分别为0.83(95%CI:0.71~0.95)、0.78(95%CI:0.62~0.93)和0.81(95%CI:0.67~0.95);外部验证组的AUC分别为0.82(95%CI:0.67~0.97)、0.69(95%CI:0.51~0.86)和0.84(95%CI:0.72~0.97)。DeLong检验显示,在外部验证组中基于ADC+T2WI联合序列影像组学模型优于基于T2WI单序列影像组学模型(P=0.02),余无差异。结论基于原发灶的ADC图较T2WI单序列影像组学模型对PCa骨转移具有更高的预测效能,而ADC+T2WI联合影像组学模型并没有表现出更佳的效能,这可能便于临床早期预测PCa骨转移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列腺癌 骨转移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影像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回波化学位移编码水脂成像技术定量评估退行性脊柱侧凸患者多裂肌退行性变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何敏 陈品珍 +4 位作者 陈灿 罗飞 陈伟 王健 赵骏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501-1506,共6页
目的:运用3.0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多回波化学位移编码水脂成像(chemical shift-encoding water-fatimaging,Dixon)技术,定量评估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患者多裂肌(mulifidi,MF)退行性变与非畸形者的差... 目的:运用3.0T磁共振(magnetic resonance,MR)多回波化学位移编码水脂成像(chemical shift-encoding water-fatimaging,Dixon)技术,定量评估退行性脊柱侧凸(degenerative scoliosis,DS)患者多裂肌(mulifidi,MF)退行性变与非畸形者的差异性。方法;分析陆军军医大学第―附属医院2018年7月至2020年6月行3.0TMR腰椎Dixon序列扫描的检查者60例,30例DS患者为DS组,30例非DS患者为对照组。2名放射医师采用双盲法测量2组人群Dixon序列中腰椎4/5椎间盘(L4/5)层面MF脂肪浸润度(fat infltration,FT),横截面积(cross sectional area,CSA)及椎间盘面积,比较其一致性。计算双侧MF脂肪含量均值百分比(FI%),双侧MFR相对CSA(relative CSA,RCSA),双侧MF功能性CSA(functional CSA,FCSA),双侧MF面积不对称率(asymmetry ratio of area,AAA),双侧脂肪浸润度不对称指数(asymmetry ratio of fat infiltration index,AAFI)的差异性,并比较⒉组奥斯维斯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腰和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scores,VAS),腰罗兰莫里斯功能障碍调查(Roland-Mori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问卷评分的差异性,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characteristic eurve,ROC)法计算双侧MF FI%,AAFI,ODI RMD,腰椎和下肢VAS总和评分曲线下面积。结果:2位独立观察者对多裂肌的CSA,FI%及椎间盘面积的重复测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ICC>0.9);DS组与对照组双侧MF F1%,RCSA,FCSA,AAFT有统计学差异(P<0.05);ODI,VAS,RMD有统计学差异(P<0.05);2组双侧MF FI%、AAFI,ODI,RMD、VAS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8,0.754,0.984,0.947,0.933。结论:多回波Dixon序列双侧MF FI%、AAFI能定量反映DS患者的疼痛加重度情况与生活质量下降程度,并与患者的临床评估指标有良好的一致性,与对照组有显著鉴别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位移编码水脂成像 磁共振 多裂肌 脂肪浸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