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病例研究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变化护理预警模型构建
1
作者 李夏薇 李天椒 +2 位作者 李伊敬 陈东风 孙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434-1442,共9页
目的:明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构建患者入院早期病情变化护理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400例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病例回顾研究方法,以再出血、转入监护室及死亡作为病情变... 目的:明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构建患者入院早期病情变化护理预警模型并进行验证。方法:选取重庆市某三甲医院400例上消化道出血入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病例回顾研究方法,以再出血、转入监护室及死亡作为病情变化的复合指标,根据患者是否出现上述病情变化分为病情变化组(176例)及无病情变化组(224例),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病情变化的危险因素,构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病情变化护理预警模型,并采用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评价其预测效能。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入院时体温、入院时脉搏、入院时呼吸、性别、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就诊主诉(黑便、呕血)、血红蛋白在病情变化组与无病情变化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2,95%CI=1.00~1.03)、性别(OR=2.27,95%CI=1.36~3.77)、非甾体类抗炎药使用(OR=2.32,95%CI=1.32~4.09)、入院时体温(OR=7.36,95%CI=3.17~17.08)、就诊主诉黑便(OR=2.09,95%CI=1.04~4.22)、呕血(OR=4.42,95%CI=2.13~9.19)、入院时呼吸(OR=0.78,95%CI=0.67~0.91)、血红蛋白(OR=0.98,95%CI=0.98~0.99)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发生病情变化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病情变化护理预警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AUC=0.790,模型校准度HosmerLemeshow检验:χ2=3.702,P=0.883,提示拟合度良好。结论:构建的病情变化护理预警模型具有可靠的预测价值,为入院时早期筛查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潜在病情变化、进行预见性护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 病情变化 危险因素 预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的构建 被引量:1
2
作者 胡黎黎 顾健腾 +1 位作者 周娅颖 孙溦 《军事护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97-100,116,共5页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导向明确的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以提高应急救援质量,为核应急救援积累研究资料。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定性访谈、小组讨论,初步拟定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专家咨询问卷,... 目的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导向明确的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以提高应急救援质量,为核应急救援积累研究资料。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定性访谈、小组讨论,初步拟定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专家咨询问卷,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两轮咨询,并将其应用于核应急医学救援培训后的评估,以进行验证。结果两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咨询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94,其重要性和可行性的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10、0.46)和(0.12、0.60)。根据其均数和变异系数取值结果,结合专家评议和研究小组讨论,建立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经实训,应用规范后带污手术的环境器械去污评分、带污伤员去污评分项均较培训前有所提高(均P<0.05)。结论构建的核应急医学救援背景下带污手术防护技术规范较为科学合理,适合现阶段我国国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尔菲法 核应急医学救援 带污手术 规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与正念及应对方式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袁媛 邵艳霞 +1 位作者 王钰姝 孙溦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7-20,44,共5页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对策,以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事件影响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重庆市22所医院的57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 目的调查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制订有效的预防和干预对策,以促进护士心理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事件影响量表、正念注意觉知量表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重庆市22所医院的571名急诊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急诊科护士事件影响量表总分0~88分,中位数28;达到创伤后应激障碍亚临床以上水平的护士占65.3%。事件影响量表总分与正念和积极应对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正念是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的保护因素,消极应对是危险因素(均P<0.01)。结论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水平较高;可通过提高正念水平、完善应对方式等,降低急诊科护士创伤后应激反应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科 护士 创伤后应激反应 正念 应对方式 消极应对 积极应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CU日记在ICU患者急性应激障碍中的干预效果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温晓丽 邵艳霞 +1 位作者 张芳利 孙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71-1276,共6页
目的:探讨ICU日记在ICU患者急性应激障碍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2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书写ICU日记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第3天、第7天和第21天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评... 目的:探讨ICU日记在ICU患者急性应激障碍中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52例ICU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书写ICU日记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第3天、第7天和第21天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评分,急性应激障碍发生率,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各维度评分。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干预后第3天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评分和急性应激障碍症状阳性表现无统计学意义(P=0.075、P=0.471);在分离、功能损害2个维度上,2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P=0.016),试验组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在再体验、回避、激惹3个维度上,2组患者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0、P=0.140、P=0.137)。干预后第7天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评分比较(49.77±12.16 vs.76.88±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急性应激障碍症状阳性表现比较(69.23%vs.96.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8);在急性应激反应变量各维度上2组患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后第21天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评分比较(35.92±5.54 vs.75.23±17.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急性应激障碍症状阳性表现比较(38.46%vs.76.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在急性应激反应变量各维度上2组患者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干预后第7天、第21天试验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评分、急性应激障碍阳性率、急性应激反应变量各维度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ICU日记有利于降低ICU患者急性应激障碍症状和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日记 ICU患者 急性应激障碍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多功能锐器盒的研制及应用
5
作者 王晶 孙溦 +5 位作者 王放 钟红玲 郑苗 孔维林 吴晓青 彭静 《军事护理》 2025年第9期113-116,共4页
锐器伤是指人体遭受锐器作用后所导致的损伤[1],是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主要职业暴露因素[2]。据统计,全球3500万医护人员中,每年约300万人受到锐器伤害[3],受伤害最多的是护士[4-5],其次是医生[6]。锐器伤不仅对医护人员的... 锐器伤是指人体遭受锐器作用后所导致的损伤[1],是医护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播性疾病的主要职业暴露因素[2]。据统计,全球3500万医护人员中,每年约300万人受到锐器伤害[3],受伤害最多的是护士[4-5],其次是医生[6]。锐器伤不仅对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和生命健康构成威胁[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锐器伤 锐器盒 防护器材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