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明鑫
唐帮备
+4 位作者
胡志安
何超
陈昊
陈胜男
曾启航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404-411,共8页
针对驾驶员在疲劳状态下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研究以薄荷气体和阿尔法脑波音乐作为刺激源的唤醒效果,采用主观疲劳问卷和心电(ECG)、脉搏(PPG)以及呼吸(RESP)生理信号作为疲劳唤醒有...
针对驾驶员在疲劳状态下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研究以薄荷气体和阿尔法脑波音乐作为刺激源的唤醒效果,采用主观疲劳问卷和心电(ECG)、脉搏(PPG)以及呼吸(RESP)生理信号作为疲劳唤醒有效性判断指标。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心电、脉搏以及呼吸生理数据均显示能有效干预驾驶疲劳,与主观疲劳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验证了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的有效性,且基于听觉刺激的唤醒方案唤醒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疲劳驾驶
脑波音乐
薄荷气味
生理信号
疲劳唤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智能座舱车载香氛用户嗅觉感知偏好测试方法研究
2
作者
唐帮备
李衍
+4 位作者
陈胜男
胡志安
朱明鑫
罗冰洁
陈昊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6期993-1001,共9页
为提升智能座舱车载香氛用户嗅觉体验的满意度,找出目标用户群体偏好的车载香氛品类,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生理特征信号的车载香氛嗅觉感知偏好测试方法。搭建了车载香氛用户嗅觉测试试验环境,以嗅觉体验测试仪作为气味发生装置,以常用的车...
为提升智能座舱车载香氛用户嗅觉体验的满意度,找出目标用户群体偏好的车载香氛品类,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生理特征信号的车载香氛嗅觉感知偏好测试方法。搭建了车载香氛用户嗅觉测试试验环境,以嗅觉体验测试仪作为气味发生装置,以常用的车载香氛(薄荷、茉莉、甜橙)作为测评对象,招募了32名被试者进行香氛偏好测试试验,利用ErgoLAB多通道生理仪检测并记录在气味刺激下用户皮电、脉搏、呼吸的变化,并在ErgoLAB人机交互平台上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利用语义差异量表采集用户的主观偏好数据,建立基于优劣解距离法的综合评估模型对客观数据进行分析,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客观生理数据综合得分和主观喜好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薄荷味的香氛最能令用户感到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偏好
用户体验
客观评价
嗅觉体验测试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驾驶疲劳在人机共驾环境中的检测与缓解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3
作者
唐帮备
李衍
+3 位作者
王盛学
朱明鑫
陈胜男
胡志安
《汽车文摘》
2024年第8期9-16,共8页
为减少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员驾驶疲劳对驾驶安全的影响,首先阐述了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疲劳产生的机理,然后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驾驶疲劳的检测方法,从主动疲劳和被动疲劳两个方向介绍疲劳的缓解方法,最后提出了当前驾驶疲劳检测与...
为减少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员驾驶疲劳对驾驶安全的影响,首先阐述了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疲劳产生的机理,然后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驾驶疲劳的检测方法,从主动疲劳和被动疲劳两个方向介绍疲劳的缓解方法,最后提出了当前驾驶疲劳检测与缓解研究的不足,并从多特征、多模态融合的角度对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员驾驶疲劳检测与缓解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人机共驾
疲劳检测
疲劳缓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基于嗅觉刺激的驾驶员负向情绪正向调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唐帮备
朱明鑫
+2 位作者
邓凌云
胡志安
陈柄言
《汽车工程学报》
2023年第6期832-843,共12页
针对驾驶员在异常情绪下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问题,研究一种用于智能座舱的驾驶员异常情绪正向调控方法。招募30名被试者进行试验,利用视频素材诱发驾驶员愤怒等负向情绪,利用E-prime软件控制的嗅觉体验测试仪释放薰衣草、甜橙、沉...
针对驾驶员在异常情绪下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问题,研究一种用于智能座舱的驾驶员异常情绪正向调控方法。招募30名被试者进行试验,利用视频素材诱发驾驶员愤怒等负向情绪,利用E-prime软件控制的嗅觉体验测试仪释放薰衣草、甜橙、沉香木气味对驾驶员负向情绪进行正向调节,采用ErgoLab多通道生理仪检测记录在气味刺激下被试者的心电信号(ECG)、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PG)、呼吸信号(RESP)等生理特征信号;采用问卷调查获取被试者的主观感受;使用面部表情识别软件对驾驶员情绪进行分析,联合主客观数据分析驾驶员的情绪调节效果,通过30组对照试验研究3种嗅觉刺激气体对负向情绪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沉香木调节效果最好,甜橙其次,薰衣草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嗅觉刺激
异常情绪
情绪调节
驾驶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动汽车乘员晕车诱发机制与治理方法综述
5
作者
唐帮备
罗冰洁
+3 位作者
朱明鑫
陈胜男
胡志安
李衍
《汽车文摘》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电动汽车比传统燃油汽车更易诱发晕车。研究了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诱发晕车因素的差异,并提出有效的缓解治理方法。探讨了电动汽车诱发晕车的机理,通过分析电动汽车的结构特性、动力输出和动能回收系统等因素,提出了结合医用药物、...
电动汽车比传统燃油汽车更易诱发晕车。研究了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诱发晕车因素的差异,并提出有效的缓解治理方法。探讨了电动汽车诱发晕车的机理,通过分析电动汽车的结构特性、动力输出和动能回收系统等因素,提出了结合医用药物、结构优化和香氛调控等缓解方法,同时,对比了主观问卷和客观生理数据2种测试晕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因强劲的动力输出特性和动能回收系统带来的反复拖拽感,更易诱发晕车。现有缓解方法针对不同人群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效果。同时对电动汽车晕车治理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解决电动汽车晕车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晕动症
动能回收制动
诱发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研究
被引量:
1
1
作者
朱明鑫
唐帮备
胡志安
何超
陈昊
陈胜男
曾启航
机构
四川轻化工
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陆军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
重庆师范
大学
艺术学院
工业机器人运维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
出处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3期404-411,共8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1jcyj-msxmX0386)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1jcyjmsxmX0766)
+2 种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202201381395273)
重庆市永川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ycjckx20039)
工业机器人运维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开放基金资助(YWZX20220002,YWZX20220003)。
文摘
针对驾驶员在疲劳状态下易引发交通事故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研究以薄荷气体和阿尔法脑波音乐作为刺激源的唤醒效果,采用主观疲劳问卷和心电(ECG)、脉搏(PPG)以及呼吸(RESP)生理信号作为疲劳唤醒有效性判断指标。结果表明,两种方案的心电、脉搏以及呼吸生理数据均显示能有效干预驾驶疲劳,与主观疲劳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验证了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的有效性,且基于听觉刺激的唤醒方案唤醒效果更佳。
关键词
疲劳驾驶
脑波音乐
薄荷气味
生理信号
疲劳唤醒
Keywords
fatigue driving
brainwave music
mint smell
physiological signals
fatigue wake-up
分类号
U461.91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TN911.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智能座舱车载香氛用户嗅觉感知偏好测试方法研究
2
作者
唐帮备
李衍
陈胜男
胡志安
朱明鑫
罗冰洁
陈昊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陆军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
四川轻化工
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重庆师范
大学
美术学院
出处
《汽车工程学报》
2024年第6期993-1001,共9页
基金
重庆市博士后研究项目特别资助(2023CQBSHTB3133)
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QN202201345)
+1 种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1jcyj-msxmX0386)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1jcyj-msxmX0766)。
文摘
为提升智能座舱车载香氛用户嗅觉体验的满意度,找出目标用户群体偏好的车载香氛品类,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生理特征信号的车载香氛嗅觉感知偏好测试方法。搭建了车载香氛用户嗅觉测试试验环境,以嗅觉体验测试仪作为气味发生装置,以常用的车载香氛(薄荷、茉莉、甜橙)作为测评对象,招募了32名被试者进行香氛偏好测试试验,利用ErgoLAB多通道生理仪检测并记录在气味刺激下用户皮电、脉搏、呼吸的变化,并在ErgoLAB人机交互平台上进行初步的数据处理,利用语义差异量表采集用户的主观偏好数据,建立基于优劣解距离法的综合评估模型对客观数据进行分析,用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客观生理数据综合得分和主观喜好得分呈显著的正相关,薄荷味的香氛最能令用户感到满意。
关键词
感知偏好
用户体验
客观评价
嗅觉体验测试仪
Keywords
perceptual preferences
user experience
objective evaluation
olfactory experience tester
分类号
U461.4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驾驶疲劳在人机共驾环境中的检测与缓解研究综述
被引量:
1
3
作者
唐帮备
李衍
王盛学
朱明鑫
陈胜男
胡志安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陆军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
四川轻化工
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出处
《汽车文摘》
2024年第8期9-16,共8页
基金
重庆市博士后研究项目(2023CQBSHTB3133)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201345)
+2 种基金
重庆市永川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yc-jckx20039)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21jcyj-msxmX0386)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cstc2021jcyj-msxmX0766)。
文摘
为减少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员驾驶疲劳对驾驶安全的影响,首先阐述了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疲劳产生的机理,然后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析驾驶疲劳的检测方法,从主动疲劳和被动疲劳两个方向介绍疲劳的缓解方法,最后提出了当前驾驶疲劳检测与缓解研究的不足,并从多特征、多模态融合的角度对人机共驾环境下驾驶员驾驶疲劳检测与缓解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智能汽车
人机共驾
疲劳检测
疲劳缓解
Keywords
Intelligent vehicle
Man-machine co-driving
Fatigue detection
Fatigue relief
分类号
U463.6 [机械工程—车辆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嗅觉刺激的驾驶员负向情绪正向调控方法研究
被引量:
2
4
作者
唐帮备
朱明鑫
邓凌云
胡志安
陈柄言
机构
陆军军医大学生理教研室
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工业机器人运维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
重庆交互科技有限公司智能座舱人机交互测试实验室
四川轻化工
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
河南工业
大学
设计艺术学院
出处
《汽车工程学报》
2023年第6期832-843,共12页
基金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1jcyj-msxmX0386)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cstc2021jcyjmsxmX0766)
+2 种基金
重庆市教委科技项目(KJ202201381395273)
重庆市永川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ycjckx20039)
工业机器人运维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开放基金项目(YWZX20220003)。
文摘
针对驾驶员在异常情绪下更容易导致交通事故发生的问题,研究一种用于智能座舱的驾驶员异常情绪正向调控方法。招募30名被试者进行试验,利用视频素材诱发驾驶员愤怒等负向情绪,利用E-prime软件控制的嗅觉体验测试仪释放薰衣草、甜橙、沉香木气味对驾驶员负向情绪进行正向调节,采用ErgoLab多通道生理仪检测记录在气味刺激下被试者的心电信号(ECG)、光电容积脉搏波信号(PPG)、呼吸信号(RESP)等生理特征信号;采用问卷调查获取被试者的主观感受;使用面部表情识别软件对驾驶员情绪进行分析,联合主客观数据分析驾驶员的情绪调节效果,通过30组对照试验研究3种嗅觉刺激气体对负向情绪的调节效果,结果表明,沉香木调节效果最好,甜橙其次,薰衣草最差。
关键词
嗅觉刺激
异常情绪
情绪调节
驾驶风险
Keywords
olfactory stimuli
abnormal emotion
emotion regulation
driving risk
分类号
U419.6 [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
TN911.7 [电子电信—通信与信息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动汽车乘员晕车诱发机制与治理方法综述
5
作者
唐帮备
罗冰洁
朱明鑫
陈胜男
胡志安
李衍
机构
重庆文理学院智能制造工程学院
出处
《汽车文摘》
2025年第5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402444)
重庆市教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KJQN202201345)
+1 种基金
重庆文理学院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CUAS-GSK2024001)
重庆市博士后研究项目特别资助:2023CQBSHTB3133。
文摘
电动汽车比传统燃油汽车更易诱发晕车。研究了电动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诱发晕车因素的差异,并提出有效的缓解治理方法。探讨了电动汽车诱发晕车的机理,通过分析电动汽车的结构特性、动力输出和动能回收系统等因素,提出了结合医用药物、结构优化和香氛调控等缓解方法,同时,对比了主观问卷和客观生理数据2种测试晕车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电动汽车因强劲的动力输出特性和动能回收系统带来的反复拖拽感,更易诱发晕车。现有缓解方法针对不同人群有一定程度的缓解效果。同时对电动汽车晕车治理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更好地解决电动汽车晕车问题。
关键词
电动汽车
晕动症
动能回收制动
诱发机制
Keywords
Electric Vehicle(EV)
Motion sickness
Regenerative braking for kinetic energy recovery
Inducing mechanism
分类号
TP391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嗅觉和听觉刺激的驾驶员疲劳唤醒方法研究
朱明鑫
唐帮备
胡志安
何超
陈昊
陈胜男
曾启航
《汽车工程学报》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智能座舱车载香氛用户嗅觉感知偏好测试方法研究
唐帮备
李衍
陈胜男
胡志安
朱明鑫
罗冰洁
陈昊
《汽车工程学报》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驾驶疲劳在人机共驾环境中的检测与缓解研究综述
唐帮备
李衍
王盛学
朱明鑫
陈胜男
胡志安
《汽车文摘》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基于嗅觉刺激的驾驶员负向情绪正向调控方法研究
唐帮备
朱明鑫
邓凌云
胡志安
陈柄言
《汽车工程学报》
202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电动汽车乘员晕车诱发机制与治理方法综述
唐帮备
罗冰洁
朱明鑫
陈胜男
胡志安
李衍
《汽车文摘》
202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