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肿瘤免疫治疗耐药机制与克服策略 被引量:14
1
作者 朱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87-195,共9页
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耐药率高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尽管大量研究已揭示了免疫治疗耐药发生的众多机制,但面对错综复杂的肿瘤免疫微环境,仍是冰山一角。如何判定不同肿瘤类型免疫治疗耐药的主要机制,并精准... 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但耐药率高是限制其临床应用的主要因素。尽管大量研究已揭示了免疫治疗耐药发生的众多机制,但面对错综复杂的肿瘤免疫微环境,仍是冰山一角。如何判定不同肿瘤类型免疫治疗耐药的主要机制,并精准制定逆转免疫治疗耐药的高效策略是当前肿瘤免疫治疗领域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系统阐述免疫治疗耐药机制及应对策略的相关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清晰地认识免疫治疗耐药发生过程,以及发掘新型逆转耐药策略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免疫治疗 耐药机制 应对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体瘤免疫治疗现状与未来发展方向 被引量:2
2
作者 查皓然 朱波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61-1072,共12页
免疫治疗已革新肿瘤临床治疗实践,成为实体瘤治疗的核心策略之一。目前,临床上已获批的实体瘤免疫治疗策略包括:PD-1抗体、CTLA-4抗体、双特异性抗体、TCR-T、TIL等,这些免疫治疗策略主要通过激活T细胞抗瘤免疫反应或直接补充肿瘤反应性... 免疫治疗已革新肿瘤临床治疗实践,成为实体瘤治疗的核心策略之一。目前,临床上已获批的实体瘤免疫治疗策略包括:PD-1抗体、CTLA-4抗体、双特异性抗体、TCR-T、TIL等,这些免疫治疗策略主要通过激活T细胞抗瘤免疫反应或直接补充肿瘤反应性的T细胞发挥其抗瘤效应。然而受限于肿瘤微环境中的抑制因素,这些治疗策略的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本文以肿瘤-免疫循环理论为基础,对目前已获批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早期临床试验以及新兴的免疫治疗策略进行系统性综述,并对针对T细胞及T细胞以外的细胞群体的免疫治疗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免疫 肿瘤免疫治疗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肿瘤微环境 过继性细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不良反应管理西南专家建议(2021年版) 被引量:22
3
作者 王可 李娟 +9 位作者 孙建国 李力 张西 张建勇 余敏 叶贤伟 张明 张瑜 姚文秀 黄媚娟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15-828,共14页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作为肿瘤驱动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而靶向ALK融合基因已成为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第一、二代ALK抑制剂(...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ALK)融合基因作为肿瘤驱动基因,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而靶向ALK融合基因已成为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主要治疗手段。第一、二代ALK抑制剂(ALK inhibitor,ALKi)克唑替尼、塞瑞替尼、阿来替尼、恩沙替尼已在中国上市并广泛应用。然而,针对ALKi不良反应尚无统一的管理指导规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甚至限制了ALKi的临床使用及患者获益。本文由四川省肿瘤学会肺癌专业委员会及四川省肿瘤性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牵头,针对国内已经获批上市的ALKi,参考国内外临床研究和相关文献,并结合专家实践经验,总结出《ALKi不良反应管理专家建议(2021年版)》,以期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ALKi不良反应的管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抑制剂 肺肿瘤 不良反应 专家建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化学治疗的现状与未来 被引量:19
4
作者 章必成 朱波 《医药导报》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531-535,共5页
近年来,化学治疗(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基石地位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疗效已经遭遇瓶颈。通过化疗与分子靶向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免疫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挖掘现有化疗药物的潜力并研发新型化疗药物,寻找预测化... 近年来,化学治疗(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的基石地位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疗效已经遭遇瓶颈。通过化疗与分子靶向药物、抗血管生成药物或免疫治疗药物的联合应用,挖掘现有化疗药物的潜力并研发新型化疗药物,寻找预测化疗疗效的生物标志物等手段,有望最大程度让晚期NSCLC患者在化疗中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 化学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抗血管生成药物 免疫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新型生物标志物:血液PD-L1动态检测 被引量:16
5
作者 Qiao YANG Mingjing CHEN +13 位作者 Jiaoyang GU Kai NIU Xianlan ZHAO Linpeng ZHENG Zihan XU Yongxin YU Feng LI Lingxin MENG Zhengtang CHEN Wenlei ZHUO Luping ZHANG Jianguo SUN 杨峤(译) 孙建国(译)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I0007-I0018,共12页
背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具有良好疗效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翘楚。然而,仅有小部分患者获得长期临床获益。如何选择生物标志物来筛查ICIs治疗优势人群仍是一大热点。方法收集51例晚期恶性... 背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具有良好疗效已成为恶性肿瘤治疗领域备受瞩目的翘楚。然而,仅有小部分患者获得长期临床获益。如何选择生物标志物来筛查ICIs治疗优势人群仍是一大热点。方法收集51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肿瘤组织和配对血样本,进行PD-L1表达的相关性分析。40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ICIs治疗,2个月时检测血液PD-L1(bloodPD-L1,bPD-L1)表达的动态变化,包括PD-L1 mRNA、外泌体PD-L1(exosomalPD-L1,exoPD-L1)蛋白和可溶性PD-L1(solublePD-L1,sPD-L1)。应用R软件计算最佳截断值,用于预测最佳客观缓解(best objective response,b O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结果51例不同恶性肿瘤患者中,组织PD-L1(tissuePD-L1,tPD-L1)表达阳性患者的PD-L1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40例接受ICIs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bPD-L1 mRNA上调≥2.04的患者b OR、PFS和OS更佳;21例接受ICIs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exoPD-L1上调≥1.86的患者临床获益更大。sPD-L1动态变化与ICIs疗效无显著相关性。PD-L1 mRNA和exoPD-L1联合检测更有利于预测ICIs治疗疗效。结论bPD-L1表达与tPD-L1表达存在正相关;晚期NSCLC患者ICIs治疗初期PD-L1 mRNA和(或)exoPD-L1表达升高,可作为评估临床获益的新型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PD-L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NSCLC 外泌体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脑白质微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曦 张静娜 +4 位作者 秦显莉 李涛 陈佳 贺桂琼 骆世芳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639-1643,共5页
目的:采用基于白质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tract 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的方法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全脑白质纤维束微观结构变化。方法:选取30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30例性别、年... 目的:采用基于白质纤维束空间统计分析(tract based spatial statistics,TBSS)的方法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全脑白质纤维束微观结构变化。方法:选取30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30例性别、年龄及教育程度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应用3.0 T磁共振进行全脑DTI(diffusion tensor imaging)序列扫描。采用TBSS方法对2组被试全脑白质纤维束的部分各向异性指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平均弥散率(mean diffusivity,MD)进行基于体素的全脑非参数统计学比较。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OPD组的胼胝体、双侧丘脑前辐射、皮质脊髓束、左侧额枕下束、左侧上纵束FA值明显下降(P<0.05,TFCE校正);胼胝体、双侧额枕下束、右侧丘脑前辐射、左侧钩束MD值明显升高(P<0.05,TFCE校正)。结论:相对于正常对照组,COPD患者大脑白质纤维束出现多发微观损伤,其DTI多参数改变提示与认知损伤、情绪调节相关的脑白质纤维髓鞘结构完整性发生退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脑白质 弥散张量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