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紧张型头痛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与国际诊断标准测试 被引量:13
1
作者 孔雪莹 陈津津 +17 位作者 姜花花 李琴 吕玉花 黄园媛 吴瑾 张莉莉 唐明山 蒋晓静 陈莉芬 陈敏 周志强 熊联强 刘静 周红梅 王若丹 薛维 卢干珍 周冀英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666-670,共5页
目的:旨在研究国人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并对ICHD-3β诊断标准进行测试。方法: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在重庆15家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纳入150例TTH病人,收集其人口统计学、头痛特征等临床数据。... 目的:旨在研究国人紧张型头痛(tension-type headache,TTH)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并对ICHD-3β诊断标准进行测试。方法: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在重庆15家医院的神经内科门诊纳入150例TTH病人,收集其人口统计学、头痛特征等临床数据。通过电话或者复诊的方式进行随访。结果:研究共纳入150例TTH病人。与发作性紧张型头痛(episodic tension-type headache,ETTH)相比,慢性紧张型头痛(chronic tension-type headache,CTTH)病人年龄更大,女性更多,教育程度更低,且存在药物过度使用。所有TTH病人均表现为轻中度头痛。98.0%表现为非搏动性头痛,99.3%病人表现为日常活动不会加重头痛。阿米替林联合养血清脑颗粒治疗的病人中,64.9%取得了明显的改善。结论:在神经科门诊筛查TTH病人,非搏动性头痛和日常活动不加重头痛可能是很重要的两点。中成药为TTH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紧张型头痛 临床特征 诊断标准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莨菪碱缓解幼龄鼠缺氧缺血性脑组织形态和功能损伤 被引量:3
2
作者 朱渝 魏静 +3 位作者 吴鹏程 袁潇 周振华 李敏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57-562,568,共7页
目的探讨山茛菪碱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幼龄鼠脑组织形态和功能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50只幼龄大鼠均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加药组(尾静脉注射山莨菪碱2.5、5、10 mg/kg)共5组。脑组织干湿重法检测脑指数和脑含水率,HE染色观察脑... 目的探讨山茛菪碱在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幼龄鼠脑组织形态和功能损伤中的调控作用。方法50只幼龄大鼠均分为健康对照组、模型组、模型加药组(尾静脉注射山莨菪碱2.5、5、10 mg/kg)共5组。脑组织干湿重法检测脑指数和脑含水率,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损伤,TUNEL染色观察脑海马神经元周围组织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脑组织中Bax/Bcl-2、caspase-9、caspase-3、BDNF和NGF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BDNF和NGF mRNA表达水平,试剂盒检测SOD、MDA和GSH-Px含量。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幼龄鼠脑组织形态和神经功能损伤严重(P<0.05)。与模型组比较,5 mg/kg和10 mg/kg山茛菪碱组脑指数和脑含水率降低(P<0.05),脑组织病理损伤好转,脑海马神经元周围组织细胞凋亡减少,Bax/Bcl-2、caspase-9、caspase-3表达水平降低(P<0.05),BDNF和NGF表达水平增高(P<0.05),MDA含量降低,SOD和GSH-Px含量增高(P<0.05)。结论山茛菪碱能够缓解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幼龄鼠脑组织形态和功能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茛菪碱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幼龄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出血临床预防与治疗困惑及转化研究新策略 被引量:3
3
作者 杨清武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763-765,共3页
脑出血作为最重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迄今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因此迫切需要从脑出血发生与发展关键机制出发,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为脑出血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策略。既往观点不能完全阐释脑出血的发生,借助现代... 脑出血作为最重要的急性脑血管病之一,迄今尚缺乏有效治疗方法,因此迫切需要从脑出血发生与发展关键机制出发,凝练关键科学问题,开展基础与临床转化研究,为脑出血临床预防与治疗提供新策略。既往观点不能完全阐释脑出血的发生,借助现代基因测序技术有望丰富脑出血全新的发病机制。血肿和继发性脑组织损害是脑出血发展的关键环节,颅内血肿清除术理应是首选治疗方法,但还需要结合影像学等多学科手段,重视提高内源性神经保护作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转化 遗传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手术麻醉方式对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的影响 被引量:3
4
作者 惠康丽 杨东 +3 位作者 韩云飞 李凤利 郭章宝 刘新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28-1131,共4页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对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登记研究中的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155例,按照不同手术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24例和清...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对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纳入急性前循环缺血性脑卒中血管内治疗登记研究中的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介入开通患者155例,按照不同手术麻醉方式分为全身麻醉组24例和清醒镇静组131例。主要观察指标为90 d功能结局,采用改良的Rankin量表(modified Rankin’s scale,mRS)评分;其他次级观察指标包括24 h神经功能改善情况、颅内出血、肺炎、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股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改良的脑梗死溶栓分级、住院期间及90 d死亡等。结果2组住院时间、改良的脑梗死溶栓分级、入院时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入院24 h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无症状性颅内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肺炎、mRS评分、股动脉穿刺至再通时间、住院及90 d死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全身麻醉组比较,清醒镇静组入院至股动脉穿刺时间更短[120.0(78.0,149.0)min vs 145.0(122.5,194.8)min,P=0.016]。结论老年急性颈动脉闭塞血管内介入治疗的围术期麻醉管理中,全身麻醉与清醒镇静对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颈动脉狭窄 血管内操作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