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组织学评分在炎症性肠病疾病活动性评估中的应用与进展
1
作者 冯阳阳 肖华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929-934,共6页
组织学评估是衡量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疾病活动性详细而准确的方法。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中,即便内镜学缓解,但组织学存在活动性与较高的复发率、需要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和出现并发症有关... 组织学评估是衡量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IBD)疾病活动性详细而准确的方法。在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中,即便内镜学缓解,但组织学存在活动性与较高的复发率、需要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和出现并发症有关。因此,组织学缓解可能是一个潜在的治疗目标。该文介绍了IBD疾病活动性评估的临床意义,着重对已验证和新提出的有关IBD组织学评分进行综述并探讨未来研究需求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克罗恩病 组织学 评分 组织学缓解 文献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外双门静脉畸形合并肝纤维化1例
2
作者 李轩 王瀚苇 +3 位作者 曾琳岚 刘衡 马强 王舒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025-1026,共2页
患者女,25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呕血、黑便,当地医院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先天性肝纤维化”,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12天前再次出现间断性呕血,伴全身乏力;4年前因体检提示“贫血”而接受输血治疗。查体:肝脏未... 患者女,25岁,2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呕血、黑便,当地医院诊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先天性肝纤维化”,行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术;12天前再次出现间断性呕血,伴全身乏力;4年前因体检提示“贫血”而接受输血治疗。查体:肝脏未触及,脾大至肋下约4 cm。实验室检查:红细胞2.26×10^(12)/L,血红蛋白39.8 g/L,总蛋白64.3 g/L,白蛋白39.8 g/L,凝血酶原时间14.4 s,D-二聚体461.02μg/L(DD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 血管畸形 肝硬化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在性囊性胃炎CT及MRI表现
3
作者 杨倩 袁晶 +4 位作者 毛锐利 薛志颖 钟鹏 张伟国 刘春华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7-280,共4页
目的观察深在性囊性胃炎(GCP)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确诊的GCP患者,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17例GCP中,16例(16/17,94.12%)为单发、1例(1/17,5.88%)为弥漫性多发病灶;5例(5/17,29.41%)位于胃底、4例(4/17,2... 目的观察深在性囊性胃炎(GCP)CT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或活检病理确诊的GCP患者,观察病灶CT及MRI表现。结果17例GCP中,16例(16/17,94.12%)为单发、1例(1/17,5.88%)为弥漫性多发病灶;5例(5/17,29.41%)位于胃底、4例(4/17,23.53%)位于胃体,位于贲门及胃窦各3例(3/17,17.65%),1例(1/17,5.88%)位于幽门、1例(1/17,5.88%)为弥漫性分布。10例(10/17,58.82%)平扫CT表现为胃壁局部等密度增厚,增强后黏膜均匀强化。5例(5/17,29.41%)囊性为主病灶CT表现为黏膜下囊状隆起,向胃腔内生长,呈类圆形或长椭圆形等低密度,增强后黏膜呈三明治样强化;其中2例MRI表现为病灶局限于黏膜下,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弥散加权成像示弥散不受限,增强模式与CT一致。2例(2/17,11.77%)囊实性病灶平扫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增强后呈肿块样分层强化。结论GCP的CT及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炎 磁共振成像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碰撞癌9例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谌燕 卢春霖 +1 位作者 肖华亮 赵连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1189-1192,共4页
目的探讨食管碰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食管碰撞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碰撞癌中,7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54~74岁,平均64岁。肿瘤好发部位为食管中下段,为单个肿块,最大... 目的探讨食管碰撞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食管碰撞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9例碰撞癌中,7例男性,2例女性,年龄54~74岁,平均64岁。肿瘤好发部位为食管中下段,为单个肿块,最大径0.5~4.0 cm,平均约2.3 cm。形态学上,鳞状细胞癌碰撞小细胞癌6例,鳞状细胞癌碰撞腺样囊性癌1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碰撞腺样囊性癌1例,大细胞神经内分泌癌碰撞横纹肌肉瘤1例,可识别的两种成分无移行及过渡,间隔以纤维结缔组织。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6年,其中4例存活,3例死亡。结论食管碰撞癌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术前诊断困难,术后病理检查是唯一的确诊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应注意充分取材,避免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碰撞癌 免疫组织化学 临床病理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腺瘤样腺癌7例临床病理学特征 被引量:2
5
作者 谌燕 肖华亮 赵连花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515-1518,共4页
目的探讨肠腺瘤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肠腺瘤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7例腺瘤样腺癌中,4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33~77岁,平均55岁。位于结直肠6例,空肠1例。6例为单个... 目的探讨肠腺瘤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肠腺瘤样腺癌的临床病理学及免疫表型特征,并结合文献复习。结果7例腺瘤样腺癌中,4例男性,3例女性,年龄33~77岁,平均55岁。位于结直肠6例,空肠1例。6例为单个肿块,1例为2个肿块合并数百上千枚息肉。肿块中位最大径4.5 cm(范围2.0~7.0 cm)。6例行术前活检,均被诊断为腺瘤。根治性标本5例为纯腺瘤样腺癌,2例为混合性腺瘤样腺癌。5例纯腺瘤样腺癌病例:2例T1期,1例T2期,2例T3期,均无淋巴结转移及远处转移;2例混合性病例分别为T1N0期和T2N1期(1/17淋巴结转移),后者在术后27个月出现脾、肺转移。7例患者随访时间2~44个月,均存活。结论腺瘤样腺癌是一种少见的结直肠癌亚型,活检时易被误诊为腺瘤,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肿瘤 腺瘤样腺癌 临床病理特征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发于子宫颈的套细胞淋巴瘤1例
6
作者 罗丽平 冯阳阳 +1 位作者 魏世蓉 肖华亮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112,共2页
患者女性,45岁,因阴道异常出血于外院就诊。子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建议上级医院会诊。2020年12月15日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病理科会诊,子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套细胞淋巴瘤(母细胞样型),但临床表现不支持,请临... 患者女性,45岁,因阴道异常出血于外院就诊。子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淋巴组织增生性病变,建议上级医院会诊。2020年12月15日于陆军军医大学大坪医院病理科会诊,子宫颈活检组织病理诊断:套细胞淋巴瘤(母细胞样型),但临床表现不支持,请临床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系统性淋巴瘤累及该部位可能。随后患者就诊于我院妇科,临床检查阴道异常出血且不伴发热、盗汗、消瘦及淋巴结肿大等临床表现;PET-CT示左侧乳腺7点钟方向距离乳头约3 cm处可见一结节,其余脏器未见明确占位性病变;另行右侧髂后上棘穿刺活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套细胞淋巴瘤 子宫颈 诊断 鉴别诊断 病例报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适应融合和显微成像的乳腺肿瘤分级网络 被引量:2
7
作者 黄盼 何鹏 +4 位作者 杨兴 罗家洋 肖华亮 田素坤 冯鹏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9-81,共13页
基于显微成像技术的肿瘤分级对于乳腺癌诊断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诊断结果需具备高精度和可解释性。目前,集成Attention的CNN模块深度网络归纳偏差能力较强,但可解释性较差;而基于ViT块的深度网络其可解释性较好,但归纳偏差能力较弱... 基于显微成像技术的肿瘤分级对于乳腺癌诊断和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且诊断结果需具备高精度和可解释性。目前,集成Attention的CNN模块深度网络归纳偏差能力较强,但可解释性较差;而基于ViT块的深度网络其可解释性较好,但归纳偏差能力较弱。本文通过融合ViT块和集成Attention的CNN块,提出了一种端到端的自适应模型融合的深度网络。由于现有模型融合方法存在负融合现象,无法保证ViT块和集成Attention的CNN块同时具有良好的特征表示能力;另外,两种特征表示之间相似度高且冗余信息多,导致模型融合能力较差。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包含多目标优化、自适应特征表示度量和自适应特征融合的自适应模型融合方法,有效地提高了模型的融合能力。实验表明本文模型的准确率达到95.14%,相比ViT-B/16提升了9.73%,比FABNet提升了7.6%;模型的可视化图更加关注细胞核异型的区域(例如巨型核、多形核、多核和深色核),与病理专家所关注的区域更加吻合。整体而言,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在精度和可解释性上均优于当前最先进的(state of the art)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成像 可解释性 深度学习 自适应融合 乳腺癌 肿瘤分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神经内分泌癌的MRI表现 被引量:4
8
作者 田静 郭虹 +3 位作者 冉启胜 张春来 钟鹏 李晓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38,共4页
原发性乳腺神经内分泌癌(primary neuroendocrine breast carcinoma,NEBC)非常罕见,约占乳腺癌的2%~5%[1]。NEBC的形态学特征与发生于肺或胃肠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相似,肿瘤细胞可表达1种或多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原发性乳腺神经内分泌癌(primary neuroendocrine breast carcinoma,NEBC)非常罕见,约占乳腺癌的2%~5%[1]。NEBC的形态学特征与发生于肺或胃肠道的神经内分泌肿瘤相似,肿瘤细胞可表达1种或多种神经内分泌标志物,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嗜铬粒素-a、突触素(synaptophysin,Syn)或CD56。目前对NEBC的MRI表现报道较少,主要基于平扫或增强图像[2-3],而功能成像如扩散加权成像(DWI)或磁共振波谱(MRS)成像的研究较为欠缺。本研究回顾性分析经术后病理确诊为NEBC的临床及MRI表现,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神经内分泌癌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恶性蝾螈瘤1例
9
作者 王媱 刘衡 +1 位作者 马强 邓晓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644-644,共1页
患者男,18岁,因“左侧鼻腔堵塞伴眼球突出、嗅觉减退及视物成双2个月”入院。查体:左侧鼻腔大量新生物,易出血。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部CT:左侧鼻腔、筛窦、上颌窦、蝶窦、额窦及眼眶内见边界不清等及稍低密度肿块(约4.0 cm×... 患者男,18岁,因“左侧鼻腔堵塞伴眼球突出、嗅觉减退及视物成双2个月”入院。查体:左侧鼻腔大量新生物,易出血。实验室检查未见明显异常。头部CT:左侧鼻腔、筛窦、上颌窦、蝶窦、额窦及眼眶内见边界不清等及稍低密度肿块(约4.0 cm×7.0 cm×6.4 cm),邻近骨质破坏,左眼内直肌、视神经及眼球内侧壁受侵(图1A),增强扫描呈轻度不均匀强化。头部MRI:上述部位肿块T1WI呈稍低信号,内见斑片状稍高信号(图1B),脂肪抑制T2WI呈高低混杂信号,增强后不均匀明显强化,累及前颅底硬脑膜(图1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肿瘤 鼻腔 鼻窦 诊断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分子分型胶质母细胞瘤中NTSR1的表达及意义
10
作者 曾英 钟鹏 +6 位作者 毛成毅 林俐 杜娟 付萍 马瑜 肖华亮 郭乔楠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08-414,共7页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分子分型特征、NTSR1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38例GBM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NTSR1、IDH1、ATRX、p53、EGFR、PTEN、CD44、CHI3L1、vimentin表达。根据IDH1... 目的探讨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的分子分型特征、NTSR1的表达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38例GBM的临床病理资料,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检测NTSR1、IDH1、ATRX、p53、EGFR、PTEN、CD44、CHI3L1、vimentin表达。根据IDH1、EGFR、PTEN、CD44、CHI3L1表达情况进行分子分型,分析NTSR1表达与GBM分子亚型、重要分子标志IDH1、ATRX、p53表达的相关性和预后因素分析。结果138例GBM患者平均年龄61.4岁,男性74例,女性64例。分子分型:间叶型66例,经典型46例,前神经元9例,其他/未分类17例;NTSR1阳性80例,阳性率58%;NTSR1在GBM分子亚型中表达差异有显著性(χ2=13.916,P=0.003);NTSR1与IDH1表达(P=0.001)、ATRX表达(P=0.043)相关;NTSR1与p53表达无相关性(P=0.263)。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NTSR1表达与GBM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相关(P=0.008),性别(P=0.823)与OS无相关性;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患者年龄(P=0.004)、IDH1(P=0.030)、ATRX(P=0.024)、分子亚型(P=0.019)、治疗方式(P<0.001)与OS显著相关;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分子亚型(P=0.008)、治疗方式(P<0.001)与OS显著相关。结论NTSR1表达与GBM分子分型、重要分子标志IDH1、ATRX相关,NTSR1表达是患者预后差的因素之一。分子分型、治疗方式是GBM独立的预后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胶质母细胞瘤 分子分型 NTSR1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分化松果体实质瘤1例
11
作者 王瀚苇 刘恒 +3 位作者 冉启胜 钟鹏 陈立朝 王舒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776-776,共1页
患者女,53岁,因“头晕2年,加重伴双下肢乏力、步态不稳1月余”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眼视物模糊,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CT:松果体区、小脑蚓部不规则软组织影,密度不均匀,可见坏死、出血及边缘钙化(图1A)。MRI:松果体区... 患者女,53岁,因“头晕2年,加重伴双下肢乏力、步态不稳1月余”入院;既往无特殊病史。查体:左眼视物模糊,左下肢肌力3级,右下肢肌力4级。CT:松果体区、小脑蚓部不规则软组织影,密度不均匀,可见坏死、出血及边缘钙化(图1A)。MRI:松果体区、小脑蚓部囊实性混杂长T1长T2信号肿块(图1B),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图像中呈高信号,灌注加权成像呈高灌注,伴幕上脑室积水;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实性部分明显强化(图1C)。影像学诊断:松果体区及小脑蚓部高级别胶质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果体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男性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1例
12
作者 罗一 钟鹏 李晓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485-486,共2页
1病例简介男,58岁,主诉:右侧乳腺包块3个月。查体:右侧乳头后方扪及包块,质地韧,活动度良好,乳头无溢液,局部皮肤无凹陷、红肿,无乳房胀痛。MRI检查(图1A~F)提示:右侧乳腺占位性病变,考虑BI-RADS 3类,纤维腺瘤可能性大。行单纯乳腺肿块... 1病例简介男,58岁,主诉:右侧乳腺包块3个月。查体:右侧乳头后方扪及包块,质地韧,活动度良好,乳头无溢液,局部皮肤无凹陷、红肿,无乳房胀痛。MRI检查(图1A~F)提示:右侧乳腺占位性病变,考虑BI-RADS 3类,纤维腺瘤可能性大。行单纯乳腺肿块切除术完整切除肿瘤,术后病理见图1G。免疫组化:结蛋白(图1H)、平滑肌肌动蛋白(图1I)、CD34、波形蛋白、雌激素受体(+),S-100、上皮膜抗原、AE1/AE3、雄激素受体()。病理诊断:乳腺型肌纤维母细胞瘤(mammary-type myofibroblastoma,MT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肌纤维母细胞瘤 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波谱成像 病例报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