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不同指标评价常驻高原军人有氧运动能力的适宜性比较 被引量:16
1
作者 李鹏 谢慎威 +3 位作者 向彬 黄河 张钢 高钰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88-593,共6页
目的比较基于运动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系列指标评价久居高原军人有氧运动能力的准确性。方法在常驻3850 m、4100 m、4550 m 3个海拔的高原军人240人和平原对照组76人中,进行了3000 m跑成绩和期间Borg自觉用力程度评分的调查,通过两级定... 目的比较基于运动心率和血氧饱和度的系列指标评价久居高原军人有氧运动能力的准确性。方法在常驻3850 m、4100 m、4550 m 3个海拔的高原军人240人和平原对照组76人中,进行了3000 m跑成绩和期间Borg自觉用力程度评分的调查,通过两级定量负荷踏阶观察了运动前、中、后心率(heart rate,HR)与血氧饱和度(SaO2),在此基础上计算PWC170/150,根据军标方法估算最大摄氧量(VO2max)和台阶指数,并计算运动前后血氧饱和度差值(ΔSaO2)。同时测定运动后血乳酸和心肌酶。对各数据进行海拔间比较和指标间关联性分析。结果在4100 m以上高原,较高强度运动后心率增高幅度相比平原受限且个体差异较大,导致PWC170/150不符合体能随海拔增高而下降的事实和个体3000 m跑成绩。由较低强度运动后即刻心率推算的VO2max和由运动后恢复期心率衍生出的台阶指数和个体实际体能与心肌酶有一定相关性。相比之下,踏阶运动前后血氧饱和度差值ΔSaO2与海拔高度、个体实际体能、运动后血液乳酸和心肌酶谱等生化指标的相关性最好。结论运动后血氧饱和度降低值是评价高原军人有氧运动能力的较可靠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有氧运动能力 评价 血氧饱和度 作业能力 体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