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m49394对胰岛β细胞凋亡的调控及机制研究
1
作者 刘东 赵清远 +5 位作者 杨数数 张梦军 黎婕 李雨浩 王莉 吴玉章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8期2211-2222,共12页
目的研究功能未知基因Gm49394参与糖尿病背景下胰岛β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R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RN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RNA-FISH)、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IF)、实时荧光定量P... 目的研究功能未知基因Gm49394参与糖尿病背景下胰岛β细胞凋亡的调控及可能机制。方法通过RNA荧光原位杂交技术(RNA 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RNA-FISH)、Western blot、免疫荧光染色(immunofluorescence,IF)、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检测Gm49394在胰岛β细胞系(NIT-1和Min6)及非胰岛β细胞系(293T、3T3L1、B16、LS174T)的表达及翻译活性;通过构建过表达/敲低稳转细胞株(NIT-1/Min6),在稳态以及葡萄糖(30 mmol/L)、单独IFN-γ(10 ng/mL)或联合IL-6(10 ng/mL)、H_(2)O_(2)(100μmol/L)等病理应激条件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β细胞增殖、凋亡、线粒体功能,及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标志。结果RNA-FISH和qPCR结果显示基因Gm49394在胰岛β细胞系中特异性表达,并受高糖或炎症因子刺激而上调;IF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m49394具有蛋白编码活性;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结果显示Gm49394过表达不影响β细胞增殖,但显著促进稳态和病理应激条件下的β细胞凋亡,并增加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及线粒体超氧化物(mitochondrial superoxide,MitoSOX)水平(P<0.05);稳态条件下,Gm49394敲低对β细胞增殖、凋亡、ROS及MitoSOX均无显著影响,但Gm49394敲低能显著抑制病理应激条件下的β细胞凋亡,同时显著抑制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P<0.05)。结论基因Gm49394可能通过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促进胰岛β细胞的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胰岛Β细胞 氧化应激 内质网应激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中性粒细胞响应性发光纳米胶束的构建及其在小鼠烧伤模型成像中的应用
2
作者 胡涛 郭嘉伟 张建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5-349,共15页
目的基于发光材料鲁米诺(Luminol)构建中性粒细胞响应性发光纳米胶束,并考察其在小鼠烧烫伤模型早期炎症中的成像能力。方法以六氯三聚磷腈(hexachlorotripolyphosphazene,HCCP)为骨架材料,化学键合鲁米诺(Luminol)和聚乙二醇(polyethyl... 目的基于发光材料鲁米诺(Luminol)构建中性粒细胞响应性发光纳米胶束,并考察其在小鼠烧烫伤模型早期炎症中的成像能力。方法以六氯三聚磷腈(hexachlorotripolyphosphazene,HCCP)为骨架材料,化学键合鲁米诺(Luminol)和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合成两亲性发光材料LHP,并采用红外光谱、核磁氢谱等方法对LHP的化学结构进行表征;将LHP溶于去离子水自组装形成纳米胶束LHP NM,同时测定其粒径大小和电位,并采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观察纳米胶束的形态;使用光纤光谱仪、微弱发光测量仪和小动物活体成像仪对纳米胶束的光谱学性质、化学发光规律和体外发光成像能力进行详细评价。使用70、80和90℃热水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分组对雌性Balb/c小鼠进行烫伤处理以建立Ⅰ度至深Ⅱ度小鼠烧烫伤模型,各组样本数n=10,通过H&E染色结果判断模型小鼠皮肤烫伤深度,采用荧光定量qPCR测定烫伤皮肤组织TNF-α,IL-1β、IL-6和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的mRNA表达水平,ROS检测试剂盒考察烧伤小鼠皮肤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随烫伤时间和深度变化的情况;采用FITC-Ly6G抗体标记中性粒细胞,观察模型小鼠皮肤组织中性粒细胞数量的变化;使用小动物活体成像系统考察纳米胶束LHP NM在小鼠烧烫伤模型中的成像能力,分析发光强度改变与中性粒细胞募集数量变化的相关性,对发光纳米胶束在小鼠烧烫伤模型早期炎症反应监测及烧烫伤深度能力诊断中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核磁谱图解析证实一个HCCP分子上约键合了5个鲁米诺单元和一个聚乙二醇(PEG)链,TEM和粒径测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纳米胶束形态呈空心球形,粒径约为120.000 nm。体外发光实验中,在不同浓度活性氧和MPO条件下,纳米胶束能实现高亮且持续的化学发光,发光强度与活性氧水平及纳米胶束浓度呈现良好的剂量依赖性。细胞实验表明纳米胶束能够实现中性粒细胞响应性成像,发光强度与中性粒细胞数量和LHP NM剂量呈正相关,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0.99。动物实验结果表明,烧烫伤模型小鼠皮肤损伤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和活性氧水平显著升高(P<0.05)。实验发现,在24 h时间点,80℃与70℃处理组对比,中性粒细胞募集数量增加约86.4%,发光成像强度增加约71.5%,证明烧伤深度与损伤局部中性粒细胞募集数量具有相关性,且LHPNM可在模型小鼠中实现中性粒细胞响应性成像,其成像强度变化与皮肤损伤组织中的中性粒细胞数量和活性氧水平密切相关。结论成功构建中性粒细胞响应性发光纳米胶束LHP NM,基于LHP NM可实现小鼠烧烫伤模型皮肤损伤组织的响应性成像,其发光强度可准确反映烧烫伤模型中的中性粒细胞浸润程度及ROS水平变化,从而实现小鼠烧烫伤模型早期炎症反应的实时监测,并为烧烫伤深度的诊断提供方法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纳米胶束 中性粒细胞 活性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糖环境对胰岛β细胞系转录组表达谱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向前 王丽娜 +2 位作者 张梦军 陈晓玲 王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584-592,共9页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刺激因素对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T1D)模型小鼠来源的胰岛β细胞系全转录组表达谱的影响,探讨高糖环境因素参与T1D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 NOD)小鼠来源的... 目的研究高浓度葡萄糖刺激因素对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T1D)模型小鼠来源的胰岛β细胞系全转录组表达谱的影响,探讨高糖环境因素参与T1D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 NOD)小鼠来源的胰岛β细胞系NIT-1细胞分为对照组(NIT1)和高糖处理组(HG),采用RNA-Seq技术进行全转录组测序,获取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并对DEGs进行GO注释以及KEGG Pathway富集性分析。结果 NIT1组和HG组之间共检测到DEGs 5 548个;其中HG组上调DEGs 2 701个,下调DEGs 2 847个,其中上调DEGs显著富集在内质网应激、内质网蛋白加工处理、泛素化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自噬、凋亡等途径;下调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代谢、生物合成、细胞周期、DNA复制等途径。HG组部分关键T1D自身抗原的mRNA表达显著增加。结论高糖诱导胰岛β细胞系全转录组显著变化,表现出胰岛β细胞自身抗原的表达及抗原加工、处理能力增强,提示高糖因素可能与诱导β细胞自身免疫反应及T1D的发生、发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高糖 胰岛Β细胞 转录组 自身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雌性和雄性非肥胖糖尿病小鼠中CD8^(+)T细胞分化亚群差异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杨数数 刘东 +2 位作者 黎婕 张梦军 王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37-848,共12页
目的以雌性和雄性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以及健康对照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初始、效应、记忆、耗竭以及调节性CD8^(+)T细胞分化亚群差异,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 目的以雌性和雄性非肥胖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以及健康对照癌症研究所(institute for cancer research,ICR)小鼠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初始、效应、记忆、耗竭以及调节性CD8^(+)T细胞分化亚群差异,探讨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T1D)背景下的性别因素对CD8^(+)T细胞分化命运的影响。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雌雄NOD小鼠脾脏、胰腺引流淋巴结(pancreatic draining lymph nodes,pLN)、胰腺浸润淋巴细胞(pancreas-infiltrating lymphocytes,PIL)、初始T细胞(naive T cells,T_(N))、中枢记忆T细胞(central memory T cells,T_(CM))、效应T细胞(effector T cells,T_(EFF))、效应前体样T细胞(effector precursor T cells,T_(EP))、耗竭T细胞(exhausted T cells,T_(EX))、耗竭前体T细胞(precursor exhausted T cells,T_(PEX))以及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等CD8^(+)T细胞分化亚群的频率和表型差异。结果与雄性NOD小鼠比较,雌性NOD小鼠pLN及PIL中IFN-γ^(+)、CD107a^(+)和CCL5^(+)CD8^(+)T_(EFF)频率显著升高(P<0.01,P<0.05,P<0.05),同时脾脏中CD8^(+)T_(N)、CD8^(+)T_(CM)、CD8^(+)T_(EX)、CD8^(+)T_(PEX)和CD122^(+)CD8^(+)Tregs亚群的频率均显著降低(P<0.01,P<0.01,P<0.01,P<0.01,P<0.001);而雌性和雄性ICR小鼠体内除CD122^(+)CD8^(+)Tregs差异变化与NOD小鼠一致(P<0.05),其余上述各CD8^(+)T细胞分化亚群无显著差异。结论雄激素可能通过抑制记忆T细胞向效应T细胞分化,同时促进效应T细胞功能耗竭,导致雌雄发病率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型糖尿病 CD8^(+)T淋巴细胞 调节性T细胞 耗竭T细胞 初始T细胞 记忆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