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锰佐剂通过重塑免疫微环境促进放疗的抗肿瘤作用 被引量:1
1
作者 成佳楠 郭金铭 +1 位作者 贾罄竹 朱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477-1484,共8页
目的探索锰佐剂在放疗抗肿瘤作用中的增敏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为20~23 g)300只,通过皮下接种肿瘤细胞构建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放疗组、锰佐剂治疗组、放疗与锰佐剂联合治疗... 目的探索锰佐剂在放疗抗肿瘤作用中的增敏效应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取6~8周龄的雄性C57BL/6小鼠(体质量为20~23 g)300只,通过皮下接种肿瘤细胞构建动物模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对照组、放疗组、锰佐剂治疗组、放疗与锰佐剂联合治疗组;荷瘤第9天起每隔1 d通过滴鼻给予锰佐剂(10μg/只)治疗,共4次;第10天给予肿瘤局部单次20 Gy放疗,定期监测小鼠的肿瘤生长及生存状况。通过构建单侧皮下荷瘤模型明确锰佐剂对放疗抗肿瘤作用的增敏效应;构建双侧皮下荷瘤模型观察锰佐剂对放疗诱导的远端效应;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单侧皮下荷瘤模型(MC38-OVA)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改变,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单侧皮下荷瘤模型小鼠的脾脏功能。结果基于多瘤种单侧皮下荷瘤模型重复验证,显示锰佐剂联合放疗可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延长小鼠生存期(P<0.05);双侧皮下荷瘤模型结果显示,锰佐剂可增强放疗引起的远端效应,无论是否进行放疗,两侧肿瘤均出现明显缩退(P<0.05);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锰佐剂可进一步增加放疗诱导的CD8^(+)T细胞浸润(P<0.05),且可降低放疗引起的Treg细胞和MDSC细胞浸润(P<0.05);小鼠脾脏的病理观测结果显示锰佐剂可增加脾脏的淋巴细胞储备,改善脾脏功能。结论锰佐剂可作为放疗的增敏剂,通过改善脾脏功能重塑肿瘤微环境协同抗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治疗 锰佐剂 远端效应 增敏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肿瘤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的特征及临床结局分析
2
作者 杨琰 白华 +2 位作者 肖文文 朱波 王中瑜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1789-1796,共8页
目的研究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转归以及其他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 目的研究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的肿瘤患者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related pneumonitis,CI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治疗转归以及其他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科接受PD-1/PD-L1抑制剂治疗患者108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发生CIP分为非CIP组(998例)和CIP组(86例),将发生CIP的患者分为G1~G4级,其中G1~G2级归为低级别CIP组(69例),G3~G4级归为高级别CIP组(17例)。利用卡方检验、二元Logistics回归、Kaplan-Meier生存分析等方法,总结CIP的发病率、危险因素、治疗转归以及与免疫治疗效果和无进展生存期(PFS)的关系。结果CIP发生率为7.93%(86/1084),其中高级别CIP的发生率为1.57%(17/1084),CIP的致死率为0.09%(1/1084)。二元Logistics分析结果显示,影响CI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OR=3.018,P=0.036)、胸部放疗史(OR=2.605,P<0.001);而年龄≥65岁患者高级别CIP发生率显著高于年龄<65岁患者(P=0.021)。CIP组与非CIP组患者的肿瘤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PF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86例CIP患者中有50例(58.14%)停止免疫治疗,36例(41.86%)继续或者重启免疫治疗;有1例(1.16%)患者发生呼吸衰竭死亡,其余患者经过停药、激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均得到缓解。结论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或接受过胸部放疗的肿瘤患者接受PD-1/PD-L1治疗后CIP发生率较高;高龄患者更容易发生高级别CIP。CIP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可以获得良好的预后,并且部分低级别CIP患者可以重启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程序性细胞死亡-1/程序性细胞死亡配体-1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性肺炎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焦虑、抑郁、失眠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唐映丹 张玲 +7 位作者 黄磊 杜欣 王云 罗春梅 孙建国 张曦 杨国愉 贺英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1456-1462,共7页
目的调查上海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焦虑、抑郁、失眠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自编问卷,对2022年4月9日至5月15日765名上海某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目的调查上海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的焦虑、抑郁、失眠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9项患者健康问卷(PHQ-9)、广泛性焦虑量表-7(GAD-7)、阿森斯失眠量表(AIS),自编问卷,对2022年4月9日至5月15日765名上海某方舱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进行网络调查,分析其焦虑、抑郁、失眠特点及影响因素。结果765名新冠病毒感染者焦虑、抑郁、失眠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2.22%、26.67%、24.05%,较2020年显著降低(P<0.05);不同性别、年龄、学历的感染者在焦虑、抑郁、失眠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者受到疫情的不利影响编码得到9个主题,其中排前3的不利影响分别是:经济、工作、家庭,分别占报告人数的38.43%、27.58%、17.91%,与2020年对疾病本身担忧造成的不利影响有所不同;受到不利影响的感染者焦虑、抑郁、失眠得分高于未受到影响的感染者(P<0.05);本研究数据模型拟合指数良好(χ^(2)/df=3.999,GFI、NFI、IFI、TLI、CFI>0.9,RMSEA=0.063,SRMR=0.053),感染者受到的不利影响正向预测焦虑、抑郁、失眠,标准化系数为0.209(P<0.01)。结论随着疫情在全球的发展,感染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对个体的不利影响从疾病本身转为对经济、工作、家庭方面的担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病毒 感染者 焦虑 抑郁 失眠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KCH的表达对CD8^(+)T细胞功能及黑色素瘤免疫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余忍忍 吕浩 +4 位作者 储涵 金铮 贾罄竹 陈德高 朱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556-566,共11页
目的 探讨PRKCH表达对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效果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Kaplan-Meier法分析黑色素瘤免疫治疗队列以及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中PRKCH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 目的 探讨PRKCH表达对CD8^(+)T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在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效果预测中的作用。方法 运用Kaplan-Meier法分析黑色素瘤免疫治疗队列以及肿瘤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中PRKCH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及其与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的相关性。利用单细胞RNA测序(single-cell RNA-sequencing, scRNA-seq)数据分析PRKCH的细胞表达群体,利用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s, PPI)和基因集富集分析(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 GSEA)评估PRKCH诱导抗肿瘤免疫应答的机制。利用逆转录病毒过表达和敲减PRKCH,检测小鼠CD8^(+)T细胞功能。利用B16-OVA小鼠黑色素瘤模型验证PRKCH过表达的OT-1 CD8^(+)T细胞对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 在黑色素瘤免疫治疗队列和TCGA数据中,高水平的PRKCH显著延长患者OS(P<0.05)。scRNA-seq分析显示PRKCH可以在T细胞表达。PPI、GSEA和scRNA-seq分析显示PRKCH的高表达与更多的细胞毒性和记忆性T细胞形成相关。过表达和敲减PRKCH分别增强和减少CD8^(+)T细胞的增殖及IFN-γ、Granzyme B的表达。过表达PRKCH增强OT-1 CD8^(+)T细胞的肿瘤抑制能力。结论 PRKCH增强CD8^(+)T细胞抑制肿瘤进展的能力,并可以用于预测黑色素瘤免疫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KCH 黑色素瘤 免疫治疗 肿瘤微环境 CD8^(+)T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周钦 郭金铭 +3 位作者 李星毅 成佳楠 贾罄竹 朱波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1849-1856,共8页
目的建立不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取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60只,采用4T1乳腺癌细胞悬液注射小鼠不同部位等人工移植方法构建6种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n=10),另采用小鼠乳腺肿瘤病毒介导多瘤病毒中间T抗原(mouse... 目的建立不同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的动物模型,并评价其效果。方法取6~8周龄BALB/c雌性小鼠60只,采用4T1乳腺癌细胞悬液注射小鼠不同部位等人工移植方法构建6种淋巴结转移动物模型(n=10),另采用小鼠乳腺肿瘤病毒介导多瘤病毒中间T抗原(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polyoma middle T antigen,MMTV-PyMT)转基因小鼠作为肿瘤自发淋巴结转移模型(n=5),并从操作可行性、病理组织学观测、肿瘤生长速度及小鼠生存等多方面综合评价不同淋巴结转移模型的优劣特征。结果7种转移模型方法中有4种成功建立淋巴结转移的动物模型,其中PyMT小鼠自发淋巴结转移模型临床复现情况最佳,成瘤率可达100%,但存在实验标准化差的弊端;后脚掌-腘窝淋巴结模型淋巴结发生转移速度最快,易操作且重复性高,成瘤率也可达100%,适合用于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腿部-腹股沟淋巴结模型操作简单,重复率高,可达100%,但是其转移时间较后脚掌-腘窝淋巴结模型略长;腹股沟淋巴结-对侧淋巴结模型存在操作较难、荷瘤成功率仅为50%、重复性差的缺陷;另外3种荷瘤模型(舌下-颈内静脉肩胛舌骨肌淋巴结模型、骨髓内-腹股沟淋巴结模型及右上背皮-腋窝淋巴结模型)均未能在短时间内成功建立淋巴结转移模型,在病理切片中未观察到肿瘤细胞的存在。结论后脚掌-腘窝淋巴结模型成瘤效果好,最适合用于开展乳腺癌淋巴结转移相关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淋巴结转移 动物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C1 促进肺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
6
作者 张珑耀 曾泷锦 +4 位作者 郑林鹏 林俸林 蔡定钦 蔡萍 孙建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78-687,共10页
目的探索碱性核蛋白1(basonuclin 1,BNC1)基因对肺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在线数据库中BNC1基因在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规律及对生存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组织芯片进行染色... 目的探索碱性核蛋白1(basonuclin 1,BNC1)基因对肺鳞状细胞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在线数据库中BNC1基因在肺鳞状细胞癌患者中的表达规律及对生存的影响;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对组织芯片进行染色并分析BNC1的蛋白水平;在癌症细胞系百科全书(Cancer Cell Line Encyclopedia,CCLE)数据库中筛选BNC1高表达和低表达的肺鳞状细胞癌细胞系;对敲低和过表达的肺鳞状细胞癌细胞H226、SK-MES1进行划痕愈合实验、Transwell迁移和侵袭实验,检测细胞的迁移与侵袭能力的变化;采用RT-qPCR验证10个文献来源的有关迁移与侵袭高度相关的基因;采用Western blot对筛选的调控基因进一步验证。结果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BNC1高表达于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且与较低生存率相关(P=0.047);肺鳞状细胞癌组织中BNC1的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H226细胞系BNC1表达较高,而SK-MES1细胞系BNC1表达较低;敲低BNC1能够抑制肺鳞状细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过表达BNC1可增强肺鳞状细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P<0.05);在mRNA层面筛选BNC1下游调控分子,发现E-钙粘蛋白(E-cadherin,CDH1)在BNC1过表达时减低(P<0.05),在BNC1敲低时升高(P<0.05),Western blot验证结果与mRNA表达一致(P<0.05)。结论BNC1可能是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不良基因,BNC1基因可能通过下调CDH1的表达,促进肺鳞状细胞癌细胞的迁移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碱性核蛋白1 E-钙粘蛋白 肺鳞状细胞癌 迁移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D-L1高表达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免疫治疗策略的探讨 被引量:7
7
作者 孙建国 +1 位作者 李梦侠 杨镇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14-318,F0003,共6页
重庆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是由重庆市几家医院专注于肺癌治疗的中青年专家自发组织而成的协作小组。该小组定期针对肺癌相关治疗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以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帮助患者获益。目前,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rogra... 重庆肺癌精准治疗协作组是由重庆市几家医院专注于肺癌治疗的中青年专家自发组织而成的协作小组。该小组定期针对肺癌相关治疗的某一方面进行交流,以期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最大程度帮助患者获益。目前,针对程序性细胞死亡蛋白1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1,PDL1)高表达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一线免疫治疗缺乏共识性的指导意见和流程。在实际临床中到底应采用单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ICIs),还是ICIs联合化疗?是困惑临床医师的问题。因此,该小组以NCCN指南及相关文献为依据,结合自身临床经验进行交流和研讨,对PD-L1高表达晚期NSCLC患者的一线免疫治疗策略形成建议和决策树。本刊特设“学术沙龙”栏目,刊发基础和临床前沿、热点问题的专家讨论意见,为广大读者提供基础和临床学术争鸣信息,为医学科研人员和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欢迎阅读和投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医学科研人员 最佳治疗方案 临床医师 联合化疗 肺癌治疗 免疫治疗 精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腔按摩提高放疗后鼻咽癌患者口咽舒适度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冯丹 陈萍 +2 位作者 胡春梅 王道晓 张庆玲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1期2001-2005,共5页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首次行鼻咽癌放射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2)。研究组采用口腔按... 目的探讨口腔按摩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口咽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6年1月至2017年3月首次行鼻咽癌放射治疗的8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患者知情同意的基础上,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3)和对照组(n=42)。研究组采用口腔按摩和常规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口干、张口困难、咽痛及口腔舒适度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口干发生率、张口困难发生率及咽痛的数字评分法(numeric rating scale,NRS)评分、口腔舒适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放疗后鼻咽癌患者实施口腔按摩,可降低口干和张口困难的发生率,减少咽痛评分,提高口腔舒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按摩 鼻咽肿瘤 放射疗法 口干 咽痛 张口困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咽癌放疗临床靶区人工智能勾画模型的训练及验证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何容 陈川 +6 位作者 李梦侠 肖何 钟良志 张岸梅 谭本旭 田仁昭 耿明英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906-912,共7页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创建一套鼻咽癌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勾画模型,即AI+CTV模型,以提高鼻咽癌勾画效率和不同层级放疗单位、不同技术层次放疗医生鼻咽癌CTV勾画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 目的利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术创建一套鼻咽癌临床靶区(clinical target volume,CTV)勾画模型,即AI+CTV模型,以提高鼻咽癌勾画效率和不同层级放疗单位、不同技术层次放疗医生鼻咽癌CTV勾画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1年5月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肿瘤科放疗中心收治的分期较早(T1~2N2)且淋巴结较小(≤2 cm)的鼻咽癌患者30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0例;中位年龄52岁;按2017年鼻咽癌CTV勾画国际指南勾画CTV并进行深度学习,获得AI+CTV模型。利用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肿瘤科10例(男性7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54岁)及3所教学医院6例(男性4例,女性2例;中位年龄46岁)鼻咽癌手动勾画CTV分别对该模型进行验证,对比分析其相似系数(dice similarity coefficient,DSC)、豪斯多夫距离(hausdorff distance,HD)、对称位置平均表面距离(average symmetric surface distance,ASSD)、最大对称表面距离(maximum symmetric surface distance,MSSD)和相对/绝对体积比(relative absolute volume difference,RAVD),以评估AI勾画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该AI+CTV模型的准确性较高,平均DSC值为0.865,且内部验证显示高危区(CTV1)和低危区(CTV2)的中位DSC值均较高,分别为0.886和0.842。CTV1和CTV2的中位HD、ASSD、MSSD和RAVD均较低,分别为7.789 mm和6.144 mm、1.683 mm和1.467 mm、20.52 mm和14.03 mm及16.30%和15.14%。6例外部验证结果显示:CTV1勾画一致性高于CTV2。除1例患者的CTV2-DSC值接近0.7外,6例患者CTV1和其余5例患者CTV2勾画一致性较好(DSC值均>0.7)。结论基于小样本的AI+CTV模型在分期较早(T1~2N2)且淋巴结较小(≤2 cm)的鼻咽癌患者放疗CTV勾画中的临床应用基本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临床靶区 人工智能 相似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局部晚期鼻咽癌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杨秀 杨峤 +4 位作者 陈光朋 张岸梅 崔天祥 钟良志 孙建国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2期2307-2316,共10页
目的评价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联合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AC)对局部晚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4月至2019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放疗中心... 目的评价同步放化疗(concurrent chemoradiotherapy,CCRT)联合辅助化疗(adjuvant chemotherapy,AC)对局部晚期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11年4月至2019年1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肿瘤放疗中心初治的局部晚期NPC患者318例,根据CCRT后是否行辅助化疗分为辅助组(n=202)和未辅助组(n=116),对比分析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NPC患者的生存结局和不良反应。分层比较318例患者不同治疗方案[CCRT与CCRT+AC、诱导化疗(induction chemotherapy,IC)+CCRT与IC+CCRT+AC]的生存差异,分析辅助组与未辅助组配对后的99对患者在各临床指标亚组的生存差异。结果与单纯CCRT相比,CCRT联合辅助化疗有提高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无进展生存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无远处转移生存时间(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DMFS)、无复发生存时间(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趋势;与IC+CCRT相比,辅助化疗(IC+CCRT+AC)有降低OS、PFS、DMFS、RFS的趋势。分层结果显示,辅助化疗有提高EBV阳性、N_(3)期、ⅣA期患者OS、PFS、DMFS、RFS的趋势,有提高T_(4)期RFS的趋势;两组患者在急性放射性黏膜炎、急性放射性咽炎和食管炎的发生上无差异;辅助组2级以上骨髓抑制发生率高于未辅助组(68%vs 55%,P=0.020)。结论局部晚期NPC同步放化疗后的辅助化疗未显著增加生存获益,但对于EBV阳性、N_(3)期、ⅣA期患者的OS、PFS、DMFS、RFS有获益趋势,对于T_(4)期患者有RFS获益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同步放化疗 辅助化疗 生存结局 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抗药物抗体对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赵先兰 李吉茜 +5 位作者 杨峤 李世勋 余永新 李奉 李梦侠 孙建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1673-1678,共6页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后产生的抗药物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对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 目的探索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后产生的抗药物抗体(anti-drug antibody,ADA)对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从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及陆军特色医疗中心收集2016年4月至2019年9月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或纳武利尤单抗的Ⅲ/Ⅳ期NSCLC患者共26例,在首次输注后2个月左右采集血样,使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ADA水平,并分析ADA对ICIs的临床疗效、疾病进展及免疫相关不良反应(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的影响。结果12例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患者,ADA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最佳总体反应率(best overall response,bOR)为25.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为4.1(1.9~26.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median overall survival,mOS)为12.4个(4.8~26.9)月。14例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患者,bOR为50.0%,mPFS为10.9(2.2~15.3)个月,mOS为19.0(3.5~29.6)个月;其中3例ADA阳性,11例ADA阴性,ADA阳性患者的mPFS(9.9 vs 12.4个月,P=0.280)、mOS(19.0 vs 29.6个月,P=0.874)以及采血后至出现影像进展的中位时间(7.5 vs 8.6个月,P=0.365)均短于ADA阴性患者;ADA阳性和阴性患者2级以上irAEs的发生率分别为66.7%和23.7%。结论ADA监测对于接受ICIs治疗的NSCLC患者有一定临床价值。帕博利珠单抗ADA阳性患者生存时间较短,但ADA状态对其bOR和irAEs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抗药物抗体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免疫相关不良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均匀运动状态的四维CT图像重建误差分析
12
作者 戴红娅 周一兵 +4 位作者 钱金栋 杨定强 文晓静 潘文才 孙建国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1913-1918,共6页
目的利用呼吸运动体模研究均匀运动状态的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4DCT)图像重建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呼吸运动体模模拟肺部肿瘤在头脚方向做余弦波运动,根据呼吸运动幅度(A)和周期(T)分为6组(A=0.5 cm, T=6 s;A=0.... 目的利用呼吸运动体模研究均匀运动状态的四维CT(four-dimensional computed tomography, 4DCT)图像重建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呼吸运动体模模拟肺部肿瘤在头脚方向做余弦波运动,根据呼吸运动幅度(A)和周期(T)分为6组(A=0.5 cm, T=6 s;A=0.5 cm, T=3 s;A=1.0 cm, T=6 s;A=1.0 cm, T=3 s;A=1.5 cm, T=6 s;A=1.5 cm, T=3 s)。采用Philips大孔径CT模拟机进行4DCT扫描。6组运动采用相同的扫描参数分别采集2次。在重建的4DCT图像上勾画内靶区(internal target volume, ITV),统计ITV的体积和长度,并与理论值比较,分析4DCT重建误差。结果 ITV在6组4DCT重建图像上均有误差,TIV体积误差相对值范围为1.13%~27.64%;ITV长度误差范围为-0.95~0.03 cm, ITV长度平均误差为0.25 cm。在A=1.5 cm, T=6 s时,ITV重建误差最大,前后2次扫描的体积误差分别为27.64%和19.04%,长度误差分别为0.11 cm和0.84 cm。呼吸运动参数和扫描参数完全一致的前后2次4DCT图像重建的靶体积和长度也均存在差异,在A=0.5 cm, T=6 s时,前后2次的ITV体积误差分别为14.47%和4.43%,相差达10.00%。结论均匀运动情况下4DCT图像重建存在误差,且误差大小随机化,具有不可预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维CT 图像重建 靶区勾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