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D-1介导的CD4^(+)T细胞耗竭加剧脓毒症小鼠的肠道菌群异位
1
作者 卿斌 孔鑫鑫 +7 位作者 叶东樊 王创业 张健 王斌 黄小鸥 王南博 钱航 徐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9期2302-2314,共13页
目的探究脓毒症中免疫耗竭的特征并分析其与肠道菌群异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0只小鼠分为盲肠穿刺结扎(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组(n=100)和假手术(sham)组(n=30),通过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分... 目的探究脓毒症中免疫耗竭的特征并分析其与肠道菌群异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0只小鼠分为盲肠穿刺结扎(cecal 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组(n=100)和假手术(sham)组(n=30),通过CLP建立小鼠脓毒症模型;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小鼠外周血CD4^(+)T、CD8^(+)T和PD-1+T细胞亚群比例变化;心、肝、肾等脏器匀浆涂板检测细菌定植量变化;HE染色分析免疫器官的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免疫器官内CD4、CD8和PD-1阳性细胞表达及定位,使用Image J软件对阳性细胞数变化进行定量。结果HE染色提示各级免疫器官随病程进展出现不同程度病理损伤;与Sham组小鼠相比,CLP组小鼠各脏器及外周血细菌定植量均显著增高(P<0.05),以肝脏感染最为严重;CLP组小鼠在术后第1、3、5天时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比例较Sham组分别下降56%、70.57%和87.42%(P<0.001),CD8^(+)T淋巴细胞比例只在第5天时下降48.33%(P<0.001),而表达PD-1的CD4^(+)T细胞亚群比例分别升高为Sham组的673.08倍、423.08倍和600倍(P<0.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CLP术后胸腺、脾脏和肠系膜淋巴结中CD4阳性细胞比例在早期最高时分别上升为Sham组的7.65倍、2.66倍和3.7倍(P<0.001),后期最低时分别较早期下降82.8%(P<0.001)、41.9%(P<0.01)和60.15%(P<0.001);CD8阳性细胞比例在早期升高后下降不显著;PD-1阳性细胞占比持续升高,最高时分别上升为Sham组的6.24倍、13.9倍和20.96倍(P<0.001),且其表达区域与CD4阳性细胞大致相同。结论脓毒症时炎症反应可引起免疫器官严重损伤,CD4^(+)T淋巴细胞持续耗竭,机体预防感染的能力下降,可能是造成肠道菌群异位加重,导致全身感染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细菌异位 T细胞耗竭 PD-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葡萄糖/DNA复合纳米材料的构建及其对Raw264.7细胞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徐宇航 陈跃 +5 位作者 向青 张硕辛 龚道辉 吴迪 王关嵩 钱航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3期1494-1501,共8页
目的构建一种无镁离子组装的新型氨基葡萄糖/DNA复合纳米材料,验证氨基葡萄糖能否介导组装DNA纳米管(nanotube,NT),并评价其对体外Raw264.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梯度退火法,使用Y1、Y2和Y3这3条DNA单链,以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Gl... 目的构建一种无镁离子组装的新型氨基葡萄糖/DNA复合纳米材料,验证氨基葡萄糖能否介导组装DNA纳米管(nanotube,NT),并评价其对体外Raw264.7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梯度退火法,使用Y1、Y2和Y3这3条DNA单链,以氨基葡萄糖(glucosamine,GlcN)为介质组装DNA NT,构建氨基葡萄糖/DNA复合纳米材料(NT^(GlcN))。使用原子力显微镜(atomic force microscopy,AFM)观察其纳米结构,激光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测量该纳米材料的尺寸。选用Raw264.7细胞系,采用CCK-8法测试氨基葡萄糖或NT^(GlcN)的细胞毒性,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考察细胞对该纳米结构的摄取效率,RT-qPCR测定NT^(GlcN)和NTMg(镁离子介导组装的DNA纳米管)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s,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IL-1β、IL-6)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氨基葡萄糖可以成功介导NT^(GlcN)的合成,稳定性较好。AFM表征结果表明,NT^(GlcN)为管状颗粒,均匀地分散在云母表面上;DLS测量表明NT^(GlcN)的直径为(15.26±3.86)nm。细胞实验显示:较之NTMg,巨噬细胞对NT^(GlcN)有更高的细胞摄取效率,NT^(GlcN)处理后细胞存活率更高(P<0.05);NT^(GlcN)处理后,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表达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的氨基葡萄糖/DNA复合纳米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摄取效率;能降低氨基葡萄糖的细胞毒性,并能通过降低Raw 264.7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来抑制细胞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纳米结构 氨基葡萄糖 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免疫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毕周奎 单亦凡 +6 位作者 张文静 游雅婷 赵才林 陈旻旻 夏婷婷 李亚斐 白莉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89-1196,共8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疗效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治疗的疗效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heckpoint inhibitor pneumonitis,CIP)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设计方案,纳入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在陆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接受至少2次ICIs治疗的Ⅲb-Ⅳ期NSCLC患者379例,根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倡议(global initiative for chronic obstructive lung disease,GOLD)2021或胸部高分辨CT诊断是否合并COPD,其中184例为NSCLC合并COPD组(NSCLC-COPD组),195例为单纯NSCLC组(NSCLC组),收集疗效终点指标包括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和CIP的发生率,分析COPD对晚期NSCLC患者接受ICIs治疗疗效和CIP发生率的影响。结果NSCLC-COPD组接受ICIs治疗的ORR显著优于NSCLC组(45.7%vs 35.4%,P=0.042)。调整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Logistic分析显示,合并COPD是ORR的独立预后因素(HR=0.587,95%CI:0.379~0.909;P=0.017)。与NSCLC组相比,NSCLC-COPD组患者中位PFS更长(14.6月vs 10.9月;P=0.023)。调整混杂因素后的多因素Cox分析显示,合并COPD可能是PFS的良性预后因素(HR=0.768;95%CI:0.581~1.015;P=0.064)。COPD与OS无明显相关性。所有患者中13例患者发生CIP,其中NSCLC-COPD组9例(4.9%),NSCLC组4例(2.1%),两组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162)。结论NSCLC合并COPD的患者接受ICIs治疗的ORR、PFS显著优于单纯NSCLC患者,提示COPD是晚期NSCLC患者接受ICIs治疗获得较好疗效的潜在预测因素。合并COPD并未增加CIP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种油脂肪乳对ICU患者肝功、免疫功能及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9
4
作者 朱文艺 樊荣 +5 位作者 李利 王翔宇 徐静 胡明冬 李琦 王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73-277,共5页
目的了解多种油脂肪乳对ICU患者肝功、免疫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将84例ICU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肠外营养中脂肪乳类型为中长链脂肪乳;试验组同样给予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肠... 目的了解多种油脂肪乳对ICU患者肝功、免疫功能及炎症的影响。方法将84例ICU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肠外营养中脂肪乳类型为中长链脂肪乳;试验组同样给予肠内营养+肠外营养,肠外营养中脂肪乳类型为多种油脂肪乳。两组患者能量和蛋白质摄入基本相似,两组营养支持时间7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肝功能中总胆红素[(22.2±5.5)vs(31.3±7.4)μmol/L,P<0.05]明显偏小;免疫指标中CD4[(442.3±31.4)vs(322.1±23.7),P<0.05]、CD8[(289.7±23.4)vs(223.1±16.6),P<0.05]均明显上升;炎症标志物中CRP[(58.2±8.4)vs(83.7±17.1)mg/L,P<0.05]、IL-6[(36.9±5.2)vs(45.2±9.1)pg/mL,P<0.05]、IL-8[(46.1±8.4)vs(53.7±9.5)pg/mL,P<0.05]明显偏小。结论多种油脂肪乳能增强ICU患者免疫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降低肝功能损害(尤其在减轻胆汁淤积方面),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种油脂肪乳 重症患者 肝功能 免疫功能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