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两种海人酸癫痫小鼠模型的建立及比较研究
1
作者 滕灿 余美玲 +2 位作者 蒋国会 范会业 王法祥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661-669,共9页
目的比较分析海人酸(kainic acid,KA)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注射和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s,IP)两种给药路径建立的颞叶癫痫小鼠模型早期的行为学和病理学差异。方法100只C57BL/6N野生型(wild type,WT)雄性小... 目的比较分析海人酸(kainic acid,KA)侧脑室(intracerebroventricular,ICV)注射和腹腔注射(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s,IP)两种给药路径建立的颞叶癫痫小鼠模型早期的行为学和病理学差异。方法100只C57BL/6N野生型(wild type,WT)雄性小鼠(体质量为20~22 g),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ICV+normal saline(NS)对照组(n=10),ICV+KA模型组(n=40),IP+NS对照组(n=10),IP+KA模型组(n=40)。ICV+KA模型组使用600 nL的KA(0.5 mg/mL)进行侧脑室注射,IP+KA模型组按25 mg/kg剂量进行腹腔注射,对照组使用等量的生理盐水进行侧脑室和腹腔注射。建立模型3 d后,进行行为学、分子生物学(Western blot)和神经病理损伤评估(FJB染色,TUNEL染色,免疫荧光染色)。结果两对照组无痫性发作,两模型组均出现痫性发作。IP+KA组与ICV+KA组死亡率分别为47.50%和65.00%,造模成功率分别为80.00%与60.00%。与IP+KA组比较,ICV+KA组小鼠模型成功率明显增高而死亡率明显减少。FJB染色和TUNEL染色结果显示,与IP+KA组比较,ICV+KA组海马的神经变性和凋亡改变程度变化更加明显(P<0.05)。与IP+KA组比较,ICV+KA组海马凋亡蛋白表达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ICV+KA和IP+KA组海马和皮层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小胶质细胞较对照组明显激活(P<0.05),但是ICV+KA组海马和皮层的胶质细胞激活程度均强于IP+KA组(P<0.05)。ICV+KA组海马和皮层的GFAP和Iba-1蛋白表达均高于IP+KA组(P<0.05)。结论两种KA制备方法均可制备出成功的癫痫模型。但ICV路径制备癫痫小鼠具有更高的成功率和更少的死亡率,并且神经病理损害程度和胶质细胞激活程度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癫痫 海人酸 侧脑室注射 腹腔注射 病理学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和机器学习鉴定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标志物及实验验证
2
作者 杨燕 陶春容 +2 位作者 朱佑君 张聪 李德峰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948-958,共11页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并验证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鉴定了COPD合并PAH...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筛选诊断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PAH)的关键生物标志物,并验证其临床意义。方法 通过高通量测序数据分析鉴定了COPD合并PAH的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DEGs),并通过功能富集分析探讨了这些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利用最小绝对收缩与选择算子(least absolute shrinkage and selection operator, LASSO)、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支持向量机递归特征消除(support vector machine-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 SVM-RFE)机器学习方法筛选出5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通过单细胞分析揭示了关键基因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模式。提取肺组织巨噬细胞进行细胞水平验证,观察肺PAH关键生物标志物表达差异。通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 PBMC)数据验证关键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利用缺氧方法建立COPD合并PAH小鼠模型,将16只8周龄普通级COPD小鼠(雌雄不限,体质量20~22 g)按随机数字抽样法分为(n=8):缺氧组(氧浓度为10%±0.5%,COPD合并PAH组)和常氧组(COPD组)。使用免疫荧光技术标记关键生物标志物,计算表达情况。结果 COPD合并PAH筛选出28个DEGs(|Log_(2)FC|≥2, P<0.05)。功能富集分析显示,COPD合并PAH的DEGs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和细胞分裂相关,参与溶酶体、氧化磷酸化及细胞周期通路(P<0.05)。机器学习得到5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GRN、KLF4、SHTN1、LRP1和GPNMB),进一步的单细胞分析揭示了这些标志物在疾病发展中存在逆向表达模式。从PBMCs中构建的诺模图模型,用于诊断COPD合并PAH[受试者操作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subject curve,AUC)为0.907]。COPD合并PAH组GRN、KLF4、SHTN1、LRP1和GPNMB蛋白和基因显著高表达(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GRN、KLF4、SHTN1、LRP1和GPNMB可作为COPD合并PAH预测和诊断的关键生物标志物,为COPD合并PAH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肺动脉高压 诊断标志物 机器学习 生物信息学分析 肺巨噬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3SS通过ERK/ROS信号通路促进铜绿假单胞菌侵袭肺上皮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熊浚智 余华 +3 位作者 王兴敏 何晓梅 代黔 邱静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2493-2504,共12页
目的探究Ⅲ型分泌型系统(type three secretion system,T3SS)在调控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侵袭肺上皮细胞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采用PA菌株感染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为未处理组、PAO1(PA实验室标准菌株)组、... 目的探究Ⅲ型分泌型系统(type three secretion system,T3SS)在调控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PA)侵袭肺上皮细胞中的作用及具体机制。方法采用PA菌株感染人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分为未处理组、PAO1(PA实验室标准菌株)组、△exsA(缺失与T3SS转录激活相关的基因exsA)组、△pscJ(缺失与T3SS蛋白分泌相关基因pscJ)组和PAO1-E(经EGTA诱导后高表达T3SS基因)感染组。采用U0126抑制A549细胞ERK活性或通过apocynin(APO)/N-acetyl-L-cysteine(NAC)抑制A549细胞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产生并随后感染PAO1或PAO1-E菌株,分为未处理组、PAO1或PAO1-E感染组、抑制剂处理组,以及抑制剂联合PAO1或PAO1-E感染组。选用庆大霉素杀伤胞外细菌并将细胞裂解液倍比稀释后涂布PA筛选平板,通过计数菌落形成单位(CFUs),明确PA感染后细胞内的细菌量;通过荧光探针标记以及流式细胞术检测感染后细胞内ROS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感染后ERK通路的活化情况。结果与PAO1感染组相比,△exsA和△pscJ感染组的细胞内细菌量减少(P<0.05,P<0.01),且伴随ROS产生减少(P<0.01),而PAO1-E感染组则呈现相反趋势(P<0.01)。PAO1或PAO1-E感染联合APO/NAC处理组的细胞内细菌量明显低于PAO1或PAO1-E感染组(P<0.01)。相较PAO1感染组,△exsA和△pscJ感染组的ERK磷酸化水平增加(P<0.01),而PAO1-E感染组的ERK磷酸化降低(P<0.01)。与PAO1感染组相比,PAO1联合U0126处理组的细胞ERK磷酸化水平降低,伴随ROS产生以及细胞内细菌量增加(P<0.01)。结论T3SS介导ERK通路抑制可通过促进肺上皮细胞ROS产生,增加PA对肺上皮细胞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Ⅲ型分泌型系统 ERK/ROS信号通路 PA对肺上皮细胞的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CGA数据库肾透明细胞癌代谢相关基因预后模型构建及其评估 被引量:2
4
作者 李德峰 毛杨 +1 位作者 王文静 李园园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5-172,共8页
目的 探讨代谢相关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寻找潜在干预靶点。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癌症基因图谱(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TCGA)数据库中KIRC转录组数据,... 目的 探讨代谢相关基因在肾透明细胞癌(kidney renal clear cell carcinoma,KIRC)中的表达及与患者预后的关系,寻找潜在干预靶点。方法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挖掘癌症基因图谱(Cancer Genome Atlas Program,TCGA)数据库中KIRC转录组数据,寻找在癌组织中异常表达的代谢相关基因(metabolism-related genes,MRGs),通过LASSO和Cox回归筛选与患者总生存期密切相关的代谢基因,进一步Cox回归构建患者预后风险评分模型并评价其预测能力。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验证预后相关MRGs在人肾透明细胞癌A498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HK-2的表达特征。结果 在KIRC与癌旁组织中差异表达的代谢相关基因共875个。单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38个MRGs显著影响患者预后,LASSO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进一步筛选出7个基因(CNGB1、CACNA1I、KCNT1、KCNH1、PLA2G4D、CHST6、ATP2A1)作为预后危险因素用于风险评分模型构建。患者风险评分可作为独立危险因子预测KIRC患者预后(风险比为4.671,P<0.001),而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分级则与患者预后无相关性(P>0.05)。结论 KIRC中多个MRGs存在异常表达,从中筛选到7个基因并构建的代谢相关预后风险模型,可以有效预测KIRC患者预后,为KIRC临床诊疗提供新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透明细胞癌 代谢相关基因 预后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